查看原文
其他

马斯克发文!信息量很大

俞立严 上海证券报 2022-08-18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8月16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受中央网信办主办的《中国网信》杂志的邀约,分享他对科技与人类愿景的一些思考,主题为《相信科技创造美好未来》,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人形机器人和脑机接口、探索太空等前沿科技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8月15日,特斯拉中国负责人对上证报记者介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100万辆整车于日前下线。根据统计,特斯拉目前共生产了逾300万辆汽车,其中上海超级工厂占到了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地86万平方米的上海超级工厂的产业链本土化率超过95%,已经成为特斯拉的全球出口中心,助力其实现150万辆的年化量产规模。马斯克盛赞:“上海超级工厂很难被超越,我必须说,我们的上海团队真的非常棒。”



中国企业将是能源革新事业

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清洁能源,我思考的出发点是,如何持续且长久地制造、存储能源,如何为未来的生产生活源源不断提供动力。”马斯克说,在他看来,可持续能源的未来涉及三个环节,分别是:可持续能源的生成、可持续能源的存储、电动化的交通运输。


马斯克指出,世界正在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轨道前进,人类应不断加速这一进程。因为越快实现这一转变,人类给环境造成的风险就越小,获得的增益就越多。


“太阳能、电池组、电动车勾勒出一片美好前景。”马斯克强调,接下来我们需要集中精力解决限制性因素。汽车电动化发展已成为各国共识,但纯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的普及需要太瓦时规模级别的电池支持。


根据特斯拉的估算,人类大约需要300太瓦时的电池储能,才能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型。而推进可持续能源的最大难点在于锂电池电芯的规模化生产。具体而言,从采矿、元素提炼到电池电芯下生产线,最终组成电池组,需要经历诸多复杂的环节。可以说,电池电芯的生产制约了可持续能源经济的快速发展。


马斯克表示,相信世界将通过太阳能、风能加上电池存储和电动汽车的组合,过渡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一领域。在能源革新事业中,中国企业将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100万辆整车下线


人形机器人和脑机接口


“如今的汽车越来越像装了轮子的智能网联机器人。事实上,除了汽车,人形机器人也正变为现实。”马斯克说,当有一天我们解决了汽车的自动驾驶问题(即现实世界的人工智能问题)后,就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到人形机器人身上。这将比汽车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计划在2022年推出首个人形机器人的原型机,并着力提升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解决规模化生产难题。此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的实用性将逐年提升。“将来,一台家用机器人可能比一辆汽车还便宜。也许在未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就可以给父母买一个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未来唯一存在的稀缺,是我们作为人类来创造我们自己。”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设计图


马斯克坦言,相对于电动车,也许一些人并不那么熟悉脑机接口公司。这类公司主要从事电脑与人脑融合技术开发,其研发的大脑芯片如硬币般大小,类似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只不过它能更深度地与用户身体结合——通过植入大脑皮层来记录和刺激大脑活动。


马斯克透露,现阶段,这项技术正在从个体层面上对伤者提供帮助。脑机接口技术将在未来很多年内都专注于治愈或缓解脑损伤等相关疾病。例如,它可以帮助那些因脊柱损伤和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恢复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或让四肢瘫痪者能够运用自己的大脑轻松地操作电脑或手机。


新技术还有望改善更广泛的脑损伤问题,包括严重的抑郁症、病态肥胖、睡眠问题、潜在的精神分裂症等,都有望通过人机设备得以缓解。


在马斯克看来,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远期看这种连接将有望扩展外界与人类大脑交流的渠道,“访问”更多的大脑区域和新的神经数据。该技术可以让人类有效地和人工智能融合在一起,并最终扩展人类与世界、自己和他人的全新互动方式。


马斯克创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现场


欢迎中国伙伴

一起投入太空探索


“我最大的希望是,人类在火星上创造一个自给自足的城市。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探索外太空,让人类变成多行星生物?”谈及太空探索事业,马斯克感言,茫茫宇宙中,人类文明就像一支微弱小烛,宛若虚空中的一点微光。


在他看来,当有一天,太阳膨胀导致地球不再宜居,人类可以乘坐飞船飞向新的家园。如果人类能栖居于其他行星,就代表着人类已具备通过宇宙大筛选的条件之一,人类文明也将得以绵延不断。


马斯克指出,实现跨星球栖息的第一步是降低旅行成本,这正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立的初衷。按照马斯克的设想,先是打造可回收的火箭,再通过打造可重复使用的巨型飞船以不断提高运载力。


马斯克介绍,截至2022年年初,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成功实现79次火箭复用飞行,将货物运送到空间站并将普通人送往太空,另外还设计打造了史上最大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一次可运载100位乘客以及物资。未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打造至少1000艘“星舰”,将一批批拓荒者送到火星,以建设一个自给自足的城市。“我也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中国伙伴和我们一起,投身于太空领域探索,共同创造值得期待的明天。”


责编:郭晨希   校对:孙洁华

制作:季宇亮   图编:赵雁旎   总审读:朱建华

统筹:张晓光   监制:林艳兴   签发:于雅琴



往期回顾


万亿美团,大跌10%!腾讯真要减持吗?


10028亿元!前7月显著超去年全年


史文清受贿、非法持有枪支一案一审宣判


全市场首只!定投虽“香”,但也要小心这些“坑”


重仓科技股,扫货能源巨头,巴菲特最新持仓曝光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