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这场大会上,AI更有“爱”,比如这位能听懂呼救的“护理员”……

严曦梦等 上海证券报 2022-09-05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拿着吸尘器忙前忙后的机器人、能听懂老人呼救的“护理员”……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主展厅,俨然是当今AI(人工智能)世界的缩影。科研、教育、政务、医疗、交通、工程……琳琅满目的AI应用,应有尽有。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AI技术呈现出极强的通用性,正广泛渗透进经济生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深度、有温度,AI在仰望星空,更在脚踏实地。


赋能:AI“牵手”百业


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达闼展厅,一台白色的机器人正灵活地忙前忙后,吸引了诸多专业观众驻足围观。



达闼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是达闼自研的柔美人形机器人 Cloud Ginger 2.0。该款机器人搭载了包括语音、视觉、运动控制等多种云端融合智能技术,并具有多模态智能交互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这款机器人全身采用了数十个世界领先的新一代智能柔性关节和多种传感器,依托视觉传感、灵巧手和AI算法,可实现高精度智能抓取,精准定位和自主行走等功能。这款柔美人形机器人可以提供迎宾接待、导览讲解、养老陪护、清洁打扫、教育科研等多项应用服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正在赋能越来越多的行业。


在医疗领域,手术机器人前景越来越受关注。在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台,一台拥有四只“手臂”的机器人吸引了记者注意。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是首个获NMPA批准上市的国产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被用于在微创伤手术领域中实现高于人类能力的对手术器械的精准操控。其腕式手术器械高度灵活,3D腔镜系统提供立体真实的手术视野,直觉式主从遥操作灵敏易上手,从而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极高的临床优势。


温度:让AI更有爱


电影《人工智能》中,机器人不仅具有了完整的人体形态,还拥有了智慧及情感。如今回看AI技术的演进历程,如何让AI有温度,造福生活,或许才是人类对技术进步的终极期待。


在腾讯的人工智能展台,银发科技实验室率先进行了更多“有温度”的尝试。


这里模拟演绎的场景是,当老年人不慎发生跌倒时,系统可以通过智能摄像头和AI算法,主动发出警报,以便看护人员及时采取救助。而最新发布的隐形护理员(居家版)更在视频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AI语音分析。这意味着,当老年人在卧室、洗手间等存在视频盲区或者有隐私保护需求的场景中发生意外跌倒而无法活动时,可以通过捕捉老年人说出的“呼救词”触发警报。


连续第五次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腾讯公司副总裁、华东总部总经理张立军特别向记者推荐了腾讯的这一AI应用。


腾讯公司副总裁、华东总部总经理张立军接受记者采访


“我们的优势主要在于基础技术的积累,包括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和算力方面也居国内前列,这些都有力保障了腾讯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领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张立军坦言。在他看来,经过五年的发展,如今的大会已经从技术展示,转换为更多地关注科技如何服务人,以及技术如何去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这已经成为更多参展企业关注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两个月前,腾讯成立了XR业务线,通过上海、深圳两地的研发团队,在软件、硬件、内容、平台等各个方面,尝试打造具有行业标杆的产品和体验。


“我们的重点是基础技术研发,而不是硬件生产,希望明年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可以有成熟东西展示出来。”张立军表示。


纵深:AI工程化时代来了


“AI已经从实验室走到了工程化时代。”万达信息副总裁兼科技中心总裁陈诚感慨道。



2018年底,上海发布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早在参加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陈诚已经关注到AI inside与各个业务场景的融合,但AI从实验室到工程化时代的演进,却比预想中更快。


从第一届大会时的语音识别开幕式嘉宾发言,到今天随处可见的机器人和智能体验——遍地开花的人工智能应用,让AI历经五年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普及,AI场景的应用是非常碎片化的,每个场景的用户量都不是非常巨大,但都有其特定场景的应用价值存在。”陈诚告诉记者。


为应对长尾且多元化的AI需求,在研发了多个AI产品基础上,万达信息推出了自研的AI科技中台,可以为AI模型全生命周期提供标准化管理工具和流程,构建了数据、算法、应用、服务的全链路AI闭环,旨在通过标准化支撑能力实现AI应用快速创新和应用落地。


“未来这一中台能力还将开放给客户和行业伙伴使用,进一步降低AI应用门槛,解决中小场景中AI应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陈诚表示。


开源:共促AI创新水平提升


不仅是万达信息,阿里、腾讯、蚂蚁、百度等平台型公司,都将开源协同、以及AI平台能力的打造,视为下一步AI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


根据本次大会期间发布的《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1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开源代码量达到158项,仅次于美国,相比2020年的139项有所增长。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人工智能创新水平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据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全球销售总裁蔡英华介绍,目前中国企业采用人工智能(AI)比例为58%,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数据圈。”


下一程,领军企业已经瞄向“图计算”等前沿赛道。


蚂蚁集团图计算负责人陈文光9月1日宣布,蚂蚁集团高性能图数据库TuGraph单机版将全面开源,并成立图计算开源技术委员会。TuGraph由蚂蚁集团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发,是图数据库权威测试世界纪录保持者,也是世界上有测试纪录的“最快”的图数据库。


本报记者采访陈文光


目前,TuGraph正在与复旦大学合作,通过与脑科学领域的跨学科合作,将图计算应用于神经元模拟仿真探索,这一前沿探索或将有助于虚拟人脱离于穿戴设备,而实现人与人之间“阿凡达”似的直连,实现更逼真的交流体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认为,当前图数据库正在成为发达国家科技企业竞相布局的新兴热门领域。在图数据库时代,我们有机会与国外企业同期起步,现在布局正当其时。


未来: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在技术和商业应用层面都有了巨大进展。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各行业“大咖”线围绕AI热点前沿话题,共话未来。


人工智能发展能够促进科研方式变化。商汤科技CEO徐立表示,以探索星空为例,人工智能将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AI可以赋能存量天文数据,引领研究者实现突破;二是当探索维度更精确时,往往将出现突破基础理论的发现,这时AI将帮助研究者走得更远。


围绕元宇宙未来图景,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表示,元宇宙将成为完全开放、功能全面、充满创新的经济体,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全新方式与受众沟通。


安蒙表示,边缘侧创新和先进技术。高速率、低时延的5G和Wi-Fi连接,高性能、高能效的处理,和云端协同的终端侧AI,将助力实现元宇宙。此外,高性能、低时延的5G连接对于实现无界XR等体验不可或缺。


自动驾驶是行业大咖们关注的另一焦点。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由于事故责任认定差别,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L3的普及需要更长的时间。


李彦宏表示,科技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的配套。目前无人车普及仍面临“四不一难”问题,即无人车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去掉安全员、不能运营收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但机会也稍纵即逝,需要持续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突破政策瓶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


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未来算力网络建设也受到许多行业“大咖”关注。


壁仞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文认为,在未来,算力将呈现出“制造智能”“反哺和叠加”“仿真和模拟”“虚拟世界”“经济杠杆”五个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并将朝着“高效算力”“绿色算力”“多样化算力”三个新方向迈进。


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会上表示,未来算力网络就像今天的电网、通信网和高铁一样,必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基础设施,为国家数字经济以及整个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他建议,持续推进算力网络建设,形成全国范围的战略网络,各方携手构建相对统一标准,在算力硬件、节点互联和数据共享等多个层面,实现标准的相对统一和兼容。


责编:邵子怡、孟妹   校对:张宇

频:仇子兴 贾立歆 罗茂林 宋薇萍 制片:张骄

记者:严曦梦 宋薇萍 温婷 罗茂林

制作:何永欣   图编:尤霏霏   总审读:孙放

监制:张晓光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不同以往,这次先看到地球!陈冬、刘洋出舱!


“网红”基金“掉粉”了,但是……


九月金股出炉!机构提示布局高成长中小盘,上个月最牛个股上涨超30%


搭上新能源快车,这个赛道站上“风口”


上证夜读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