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史上首次月球背面之旅!关于嫦娥四号,想知道的都在这儿了!

国资小新 2021-06-09

12月8日凌晨,人类航天器首次月球背面“登陆”之旅开启!


2时23分,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上太空。随后,器箭成功分离,嫦娥四号成功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2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嫦娥四号探测器飞天


嫦娥四号的“魔鬼升级”


嫦娥四号卫星简称嫦娥四号,或称“四号星”,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接着嫦娥三号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相关专家学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进行了论证,计划把“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因月球有一面永远背朝地球,这一面又被戏称为“月之暗面”。


为了这项人类首次奔向月球暗面的计划,嫦娥四号在嫦娥系列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开启了“魔鬼升级”——


  • 相比“嫦娥三号”发射,这次火箭设计入轨精度提高了30%以上。按照计划,“嫦娥四号”经过26天的飞行,将软着陆至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从而完成“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壮举。


  •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着陆月面后将择机释放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巡视区地貌、矿物组份、浅层结构进行探测,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


嫦娥四号探测器巡视器(左)、着陆器(右)、中继星“鹊桥”(上)示意图


  • “嫦娥四号”还搭载了国际合作的载荷,开展月表环境探测等相关研究。



嫦娥四号的重大意义




无论是从工程意义还是科学意义上看,嫦娥四号任务都是2018年国际科学界最具看点的任务之一。作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必将在中华民族的科技丰碑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




这次“嫦娥四号”背负着勘探艾特肯盆地——冯·卡门陨石坑的重要使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太空探秘旅程。


这个直径达180公里的陨石坑,被认为是月球最古老的撞击特征。而此次勘探,会为我们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是人类探月史上一次着陆月球最远端的极限挑战,更会丰富之后计划发射的“嫦娥五号”数据样本库。


着陆器此次还会进行第一次月球暗面低频射电天文学实验;开展观察植物是否会在月球低重力环境中生长的调查;有望探测出国际上第一幅月背剖面图;探测月球两极是否存在水资源和其他相应资源等等,可谓是新一轮关于月球资料的“大起底”。



除了基本的科学任务,“嫦娥四号”任务本身也是我国多项深空探测技术的一次“大考”,为未来探索更加遥远的星体探路。


“嫦娥三号”任务时,因为无法获得太阳能,探测器在月夜期间是完全断电,所有电子设备都不进行工作的。而这一次,“嫦娥四号”探测器却做了特别的尝试,它将利用供热系统来给设备供电。


在嫦娥四号任务中,它们将首次测量月夜期间月壤的温度。这种方式对未来探索距离太阳较远、难以利用太阳能的行星探测任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嫦娥四号为何在夜间发射?


“嫦娥四号”任务虽然整个过程将历时一个多月,但“嫦娥四号”的出发时间和降落时间都有着精准到分秒的设计,来保证这次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任务的圆满成功。


在我国探月工程中,“嫦娥四号”探测器与“嫦娥三号”一样,都选择了在凌晨发射,这是由于他们都要要月球着陆,和月球交会的时间和落月的时间都是受到约束的。


嫦娥四号的座驾


此次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我国长三甲系列火箭家族的一员,它也是用于发射月球探测器的专属座驾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是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三种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强密度发射的主力军。从2007年到2018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先后将“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四型月球探测器以及一型“再入返回飞行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百分之百


火箭吊装


着陆月球背面难度有多大?


“嫦娥四号”是第一次着陆在月球背面的人类航天器,而要着陆到月球背面,探测器可能遇到怎样的风险和挑战,我们的探测器又做了怎样的准备呢?


要探索月球背面,选择合适的着陆点很重要。我国在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任务,也就是“嫦娥三号”任务之前,不仅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全月图,还对预选的着陆区“虹湾”进行了高精度的成像。而此次,“嫦娥四号”的着陆区­——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不仅没有精确的成像作为参考,同时地形要比“虹湾”更加复杂。


崎岖的地势不仅不利于寻找合适的着陆地点,地势忽高忽低也会影响探测器对距月面高度和相对速度的判断,这对着陆过程的影响更加致命。为此,探测器在导航控制上进行了特殊设计。



嫦娥四号的奔月旅程


  •  2018年5月21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托举中继星“鹊桥”点火升空。



  • 2018年5月25日——中继星“鹊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转移轨道。



  • 2018年6月14日——中继星“鹊桥”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



  • 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 预计2019年1月初——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实施软着陆。





小新说

航天事业,千人扛一箭,万人举一星。



“嫦娥”壮美飞天的背后是千万航天人的守望奉献。或是身怀绝技,百米高空精准吊装星箭;或是与狼烟共舞,燃料加注显胆色;或是站岗执勤,夜以继日地守卫航天事业,;是精准遥测,第一时间捕捉数据;或是重要数据传送,一帧不丢......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事业!祝贺中国航天!致敬航天央企人!



———— / END /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张灏然

主  编丨金冬伟

内容来源丨航天科技 央视新闻 西昌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