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鹏到中国海油视频连线慰问“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平台职工并座谈

国资小新 2022-06-01


6月25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正式投产,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来到中国海油,视频连线慰问大气田平台干部职工,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能源安全、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挺进深海,扎实推进“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建设,不断加大海洋油气自主勘探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海洋油气产业,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斌参加有关活动。


郝鹏通过视频系统与大气田平台的青年先锋队、生产监督负责人亲切交流,代表国资委党委向“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投产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建设者和为工程建设作出贡献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由浅水走向深水进行油气开发,要采用完全不同的作业装备、生产设备及开发技术,生产运营管理挑战增大,郝鹏要求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确保“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平台安全、高效、平稳生产运行,努力打造成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大国重器”的靓丽名片。


座谈会上,郝鹏认真听取了中国海油党组关于“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勘探、开发、建设、生产等工作情况汇报,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攻克深水、高温、高压领域三大世界级油气勘探开发难题,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实现从300米向1500米超深水挺进的历史性跨越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承担好能源报国的责任使命,继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重点产能建设,大力推动增储上产;坚决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持续加大对深水油气开发、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为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海洋石油绿色生产水平和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于2014年勘探发现,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气田,随着以“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代表的深水油气装备交付,我国半潜平台船体总装快速搭载和精度控制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气田投产后的深水天然气将通过海底管道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每年向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国资委有关厅局负责同志参加上述活动。

延伸阅读


气阀打开,“气龙”呼啸着

从1500多米水深处4000多米地层喷涌而出

6月25日

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创造了历史

由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1500米

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

在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

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

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

↓↓↓


“深海一号”大气田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于2014年勘探发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发现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气田。

▲ 《朝闻天下》报道“深海一号”正式投产通气

气田投产后,深水天然气将通过海底管道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每年向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使南海天然气供应能力提升到每年130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海南省全年用气量的2.6倍。

“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成功开发使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打开南海深海能源宝藏的“钥匙”,实现从300米向1500米超深水挺进的历史性跨越

“深海一号”能源站有多牛?



什么是深水油气?


国际上一般将水深超过300米海域的油气资源定义为深水油气,1500米水深以上称为超深水。深水是全球油气资源重要的接替区。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蕴藏在海洋之中,其中40%来自深水。

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但经过近20年的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中国海油已相继攻克深水、高温、高压领域三大世界级油气勘探开发难题,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使我国跃升成为全球少数能够自主开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国家之一。

全球首座——“深海一号”能源站


▲ 100秒,带你看建造组装全过程


为高效开发“深海一号”大气田,中国海油采取“半潜式生产平台+水下生产系统+海底管道”的全海式开发模式,并为其量身定制了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

  • 3项世界首创技术、13项国内首创技术

能源站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标准设计,设计疲劳寿命达150年,可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它的建造实现了3项世界首创技术,以及13项国内首创技术,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集大成之作,刷新了全球同类型平台建造速度之最。

  • 能源站由16根系泊缆稳稳固定在海上

在远离海南岛150公里的中国南海,“深海一号”能源站被16根系泊缆稳稳地固定在大海上。

在能源站到达油气田位置前,16根单根重160多吨的锚桩已经预先被插入海底60多米,紧接着每条长度超过2500米,直径有碗口粗的16根系泊缆与锚桩连接后4根一组盘旋在海底,等到能源站到达预定海域后,依次连接在能源站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4个方位上固定“深海一号”在大海上的位置。

承受巨大张力的系泊缆可不是普通的铁链,而是高强度的系泊聚酯缆。聚酯缆非常地轻,水下重量仅为常规锚链的1/43,强度却一点不低,依靠这16根系泊缆,甚至可以扛住16级台风的恶劣海况。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聚酯缆的身影也出现在这16根系泊缆中,表明我国的聚酯缆制造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2025年建成“南海万亿大气区”

“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建成投用可带动周边陵水25-1等新的深水气田开发,形成气田群,依托已建成的连通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天然气管网大动脉,最大限度开发生产和输送天然气资源。预计到2025年,我国南海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三个盆地然气探明储量将达1万亿立方米,建成“南海万亿大气区”,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

“深海一号”在水下如何工作?



“深海一号”在水下如何工作?

“深海一号”投产,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水下施工作业迈入1500米“超深水”时代,那么,1500米的深水之下,油气管线如何铺设?水下的设备又该如何维护?“深海一号”在水下如何工作?接下来,小新带您一起探秘。

▲ 动画演示,“深海一号”在水下如何工作?

“深海一号”的“水下飞行员”

从深海一号坐船出发,在十几海里之外的深水多功能工程船“海洋石油287”号上,海洋工程水下机器人监督刘军正和同事一起送水下机器人入水。1500米的深海之下,水下机器人就是他们的眼和手,维护着深海一号安全运转。刘军把水下机器人在深水中作业称为飞行,他们也因此被称作是“水下飞行员”。

▲央视新闻报道“深海一号”的水下飞行员

水下机器人全身由三万多个精密部件组成,技术涉及十几门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复杂融合。要想飞好水下机器人,必须达到人机合一。

操作过程中,“水下飞行员”要盯着九台显示器和各种传感器数据,右手飞水下机器人,左手操机械手,脚踩收放踏板,同时还要对船舶、水下机器人、水下设施的位置了如指掌。在玩得转设备的同时,“水下飞行员”还得修得了机器、弄得通原理、编得出指令。

伴随着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水下施工作业迈入1500米“超深水”,“水下飞行员”这个新工种也应运而生,不断的探索让他们始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正是在“水下飞行员”团队的精密配合下,今年4月,“深海一号”大气田7根脐带缆海上安装作业顺利完成,比计划工期整体提前了22天,节约成本2800多万元,为项目按期投产扫除了障碍。

———— / END /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张丽娟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