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随总书记足迹,探访冬奥最新进展!

国资小新 2022-08-13
习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强调 
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抓好各项筹备工作 
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成功
韩正陪同考察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强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经过几年努力,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抓紧抓好最后阶段各项赛事组织、赛会服务、指挥调度等准备工作,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成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陪同考察。

1月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和市长陈吉宁陪同下,深入体育场馆、媒体中心、训练基地等,实地了解筹办备赛情况。
  
4日上午,习近平首先来到国家速滑馆,结合大屏幕听取场馆设计理念、建设过程、运行情况介绍。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和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冬奥会赛时将承担大道速滑比赛任务。在主席台区,习近平仔细察看场馆内部布置及赛道,询问场馆赛时运行规划和赛事服务保障准备情况。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无论是新建场馆还是场馆改造,都要注重综合利用和低碳使用,集合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冰丝带”设计和建设很好贯彻了这样的理念。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靓丽名片。
  
场内,技术人员和制冰作业人员正在对赛道进行测试。习近平通过显示屏观看测试情况,详细了解制冰流程和赛道冰面温度等。他强调,冰上项目设施对制冰技术要求很高。国家速滑馆不仅硬件世界一流,制冰技术也世界领先,实现了低碳化、零排放。要发挥好这一项目的技术集成示范效应,加大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毗邻国家速滑馆,赛时将作为全球注册平面媒体和转播商的工作总部。习近平先后走进主新闻发布厅、媒体工作间、智慧餐厅,实地了解中心建设运行、完善防疫措施、打造全流程服务模式,以及赛时信息发布、媒体运行、餐饮服务等情况。在媒体工作间,习近平同正在做准备的媒体记者亲切交流。在智慧餐厅,习近平察看智能餐饮设备运行情况,了解中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情况。他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媒体中心,把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整合起来,统筹赛时服务功能和赛后会展功能,做到了绿色办奥、节俭办奥。他指出,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讲,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最大的考验。受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现场观赛受到很大限制,新闻传播比往届更加重要。主媒体中心要做好各项运行、服务、保障工作,既要保障好各项新闻报道和传输转播功能的安全运行,又要确保疫情防控安全。要严格落实“双闭环”管理,完善场馆防疫措施,尽最大努力防止疫情发生。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越是智能化,越要注重源头把控,确保万无一失。他希望国内外媒体和记者深入报道,讲好各国奥运健儿激情拼搏的故事,讲好中国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故事,全面、立体、生动地把北京冬奥盛会传到全世界。
  
随后,习近平考察了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分居住区、广场区、运行区3个区域,赛时将为各国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3000多个床位及商业服务。在广场区,习近平听取冬奥村(冬残奥村)建设过程、运行概况、疫情防控等情况介绍,沿途察看书报亭和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等,了解各类商业服务设施运行情况。习近平指出,冬奥村是冬奥会的重要场所和重要遗产。你们统筹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把冬奥村建设成为永久设施,赛后转化为人才公寓,这个做法很好,有利于丰富北京“双奥之城”的文化内涵。你们以四合院理念设计建设冬奥村,体现了北京千年古都既古老又现代的独特魅力。
  
在居住区,习近平考察了综合诊所、残疾人运动员住房样板间,询问冬奥村(冬残奥村)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提升医疗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精细化服务保障水平、打造“运动员之家”等情况。习近平强调,运动员、教练员的吃、住、行、医、康、乐等服务保障工作非常具体。要想运动员之所想、办运动员之所需,为运动员提供方便、快捷、精准、细致的服务,特别是针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增设相关无障碍设施。要继续完善管理方案,优化服务流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安全、温馨、舒适的“运动员之家”。要严格落实分区分类闭环管理的各项措施,加强疫情防控。
  
习近平同运行管理、服务保障人员和志愿者们亲切交流,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强调,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而且有利于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他指出,能够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是人生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确保冬奥期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顺利,让各国参赛人员充分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文明礼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当天下午,习近平来到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听取北京完善赛时指挥调度和城市运行保障协调机制情况介绍,并向现场工作人员了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内容。习近平指出,加强统一指挥调度,是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的关键。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要加强协调配合和统一指挥调度,形成一盘棋。北京要担负起牵头抓总职责。要健全统一指挥、统筹调度、有机衔接、运行畅顺、反应快速、果断处置的体制机制,完善各类工作规程和突发情况应对预案。要抓住最后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加强测试演练,查隐患、堵漏洞、强弱项,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成功。
  
离开调度中心,习近平来到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考察调研。这是一个集科研、训练于一体的国家冰雪运动复合型基地,场馆和设施设备目前均已投入国家队冬奥备战使用。习近平先后走进六自由度训练馆、综合风洞馆,详细询问钢架雪车等项目六自由度训练系统运行、速度滑冰团体追逐项目风洞训练情况,沿途观看国产4人雪车、国产雪蜡车、应急医疗救治设备等器材装备展示,了解基地建设和打造冰雪运动科学训练体系情况。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实现高水平的体育科技自立自强。要综合多学科、跨学科的力量,统筹推进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为我国竞技体育实现更大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在速滑馆一层,速滑运动员正在进行团体追逐训练。习近平仔细观看,并向参训运动员、教练员表示慰问,勉励他们科学备战、奋勇拼搏、争创佳绩。随后,习近平前往速滑馆地下一层,参观“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展”,了解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情况。习近平指出,这些年,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冰雪运动,提前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根本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充分利用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形成的热潮,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一体推进,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发展。
  
习近平对运动员康复治疗工作十分关心。在体能中心医疗站,习近平详细了解基地综合运用超低温冷疗舱、漂浮舱等设备,全方位提高运动员康复治疗水平情况。他强调,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肩负着我国冰雪运动科技研发的重要使命。希望你们担当使命、勇攀高峰,为加快发展我国冰雪运动作出更大贡献。
  
专项体能训练馆内,运动员、教练员、服务保障人员代表以热烈掌声欢迎总书记的到来。习近平向大家挥手致意。他指出,再过一个月,北京冬奥会就要开幕了。今天是元旦后上班第一天,我来专题调研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工作,主要是来给大家鼓劲加油。作为东道主,我们不仅要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而且要努力取得好成绩。希望大家抓住最后的备战关键期专心训练,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大赛的到来。习近平强调,人生能有几回搏,长期准备、在此一举。希望大家增强为国争光的志气和勇气,坚持拼字当头,敢于拼搏、善于拼搏,在奥运赛场展现新时代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力争在竞技上、道德上、风格上都拿最好的奖牌。习近平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大家报以热烈掌声,高呼“请总书记放心!”“我们准备好了!”
  
丁薛祥以及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冰雪之约,中国之邀
2015年7月31日
北京申冬奥成功
2018年2月25日
平昌冬奥会闭幕
冬季奥林匹克正式进入“北京周期”
2021年10月28日
历时3年有余
北京市24个冬奥场馆和31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工
2021年12月30日
冬奥会各赛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
……

历经两千多个日夜的筹备
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圆梦在即
如今,北京冬奥会迎来倒计时一个月
让我们跟随总书记
探访冬奥会、冬残奥会最新进展!

走进国家速滑馆

“中国方案”织就最美“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本届赛事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

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亚洲最大的冰面、“超级大脑”……在设计理念、技术工艺、材料选取、场馆运营等方面,场馆充分体现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可持续性等特点。

赛时,“冰丝带”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共产生14块金牌,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

“冰丝带”由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工科参与设计和技术支持,其冰面面积约12,000㎡,是冬奥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的场馆,绿色、低碳、高效,为三亿人上冰雪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在国际上有非常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建设中,中国建研院结合对比试验为速滑馆屋顶结构提供科学支撑,并在速滑馆的建筑声学设计上为比赛大厅及其主要附属空间提供建筑声学设计,达到预期建筑声学效果;完成速滑馆的照明工程检测,提升整体照明效果。

夜幕降临时,“冰丝带”变身“舞动的飘带”。幕墙外22条由高低盘旋、似环绕飘舞的创意光影由中交集团所属中国城乡旗下良业科技打造,22条“冰丝带”象征着2022年相约北京,举办盛会。


良业科技通过彩釉膜的导光效果,把光导进玻璃,使灯光呈现出特殊的柔和效果。光色方面,精选了符合国家速滑馆的艺术调性,还设置了日常模式、赛事模式、庆典模式等满足多重展示需求。

夜幕中与鸟巢、水立方、玲珑塔、瞭望塔等众多景观串联起璀璨夜景,共同呈现一个瑰丽炫目的光影世界。



为了给观众带来精彩观赛体验,中国联通打造智慧观赛场景,用户进入国家速滑馆后,通过APP或微信小程序,即可获得自由视角360度观赛、8K+VR包厢服务、低时延视角定制等观赛体验,还可享受多种赛场互动服务。经测试,现场画面与智慧观赛APP之间的时延仅有0.3秒。



走进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

设计见文化,细节有温度


北京冬奥村是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赛时之家,在冬奥会期间,这里预计将接待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1670名冬奥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为他们提供24小时优质的住宿、医疗、商业等各方面服务保障。

北京冬奥村在设计、建设、运行中,充分考虑残疾人运动员的需求。相关住宅赛后将转化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

 

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分为居住区和运行区两部分,中国建筑承建居住区11栋住宅楼的安防、楼宇自控、能效监管、智慧社区云平台及机房工程等18个智能化子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者采用高标准的智慧化设备,增添了能耗监管系统,对户内的灯光、空气质量、户外气象进行全天候检测,引入了“健康建筑”WELL金级认证标准,为参赛运动员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中国铁建参与了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的建设。过程中,中国铁建充分考虑残障运动员使用需求,针对房间内电气开关点位、户内木门开启方式、卫生间无障碍扶手定位等进行二次深化设计。


结合项目批量化公寓精装修施工,建设者创新采用定尺下单和限额领料管控方法,结合达到鲁班奖工程要求,精准定位优化装修排版,实现了空间效果与材料损耗控制相结合的最佳方案。


公寓卫生间

为践行绿色办奥理念,在房间木制品装修材料的选用上,达到环保最高标准,为运动员和随队官员营造温馨的“家”。


运动员公寓卧室

走进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

全天候“不打烊”,“冬奥大脑”准备就绪


这里既是指挥中枢,也是信息汇聚地。总共30余米长的四块大屏幕,展现赛时场馆运行实时画面、事件跟踪、竞赛成绩、住宿抵离等赛时信息系统,指挥部可实时了解涉奥场馆场所运行状况,上传下达,直接高效。

自2021年9月19日启动运行以来,坐落于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作为“冬奥大脑”保障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为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做好了准备。

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由中国建筑参建,改造前主要作为老工业园区煤炭运输、存储及转运中心。项目建设者运用“新旧织补”的工业遗存改造理念,坚持“忠实保留”和“谨慎加建”,赋予建筑第二次生命,并在细节上体现冬奥特色和中国元素,功能实现完美升级的同时保留了老工业园区遗存风貌。



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赛事通讯系统中最复杂的子系统,语音数据内通网络和头戴系统承担着15个赛区内部通讯指挥的关键任务,通用技术集团将承担2022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语音数据内通网络和头戴系统及相关服务项目,助力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各项工作如臂使指。


同时位于石景山首钢园区内的,还有国家电网冬奥电力保障服务中心,二层的北京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大屏幕上,一张五颜六色的地图标注着各个冬奥场馆、换流站、场馆间线路等重要点位的信息。通过指挥平台,工作人员可实时调取各场馆、点位、重要线路的电力保障运行情况。



冬奥电力保障服务中心是国家电网公司冬奥保电指挥的重要枢纽,其中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北京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可以实现冬奥赛事期间北京、张家口两地三赛区25座场馆电力运行实时监测与统一调控,指导场馆电力团队开展巡视值守和应急处置,确保冬奥场馆供电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走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

竞技岂止在冬奥,“第二赛场”更精彩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说过:“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媒体是最终的裁判。”在位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群鸟”造型意象的外幕墙搭配建筑主体“鲲鹏展翅”的造型,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主媒体中心包括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两大功能,赛时总使用面积约21.6万平方米,包括新闻发布区、转播工作区、媒体餐厅、媒体工作间等功能区域。


作为注册平面媒体和转播商的赛时总部,北京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家奥委会官方信息的发布中心,主媒体中心预计赛时接待境内外记者约11600人,其中平面媒体记者约2600人、转播商约9000人。


主媒体中心坐落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由北京建工集团承建,中国建筑参建,其从建设之初即面临着工期紧、难度大、标准高的重重压力——相较已建成的国家会议中心一期,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规模是前者的1.5倍,工期却比前者减少了一年。



走进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

工业遗址与冬奥场馆交辉,冬奥筹办与首都发展共舞


2018年8月,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利用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部分老旧厂房开始改建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成为满足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训练、科研及配套需要的重要设施。

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基地现有速滑馆、综合风洞馆、滑雪风洞馆、六自由度训练馆、体能馆、游泳馆、运动员公寓等多个场馆,总建筑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是国内功能最全、科技含量最高的综合训练基地,居国际领先地位。

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是中国中车和国家体育总局战略合作项目。2018年初,具有121年历史的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全面退出传统制造业,恰逢国家体育总局需破解各运动队备战冬奥会训练场地紧张的局面。二七机车公司退出制造业的厂房,由此改建成为集训练、科研为一体的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



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不但建设速度快而且科技含量高,创造多项我国第一:我国第一个标准的室内轮滑馆;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制冰的场馆;第一个体育综合训练风洞实验室;北京第一个大道滑冰室内训练馆。这为中国冬奥健儿在这里练好内功,实现中国冬奥会奖牌新的突破提供了硬件保障。


二七厂冰雪项目基地由中国中铁华铁集团设计,设计师们坚持“低碳冬奥”“科技冬奥”设计理念,对老旧厂房和设施进行改造利旧,将82根旧钢柱变成新馆“钢筋铁骨”,节约钢材400吨。设计中,设计师们还融入众多高科技手段,如1.5万平1400吨大跨度球形网架整体吊装,有效缩短了工期。



百年工业老厂区邂逅“冰雪奇缘”,华丽转身“冬奥新赛场”。项目获得了全国优质工程咨询成果奖、中国钢结构工程金奖、北京优质工程咨询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此前,总书记已多次实地考察冬奥会筹办工作
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
都留下了总书记的“冬奥足迹”
2022年首场考察活动
总书记将目光再次投向北京冬奥会
是对冬奥会筹办工作的
再动员,再鼓劲!

目前
北京冬奥会已进入压线冲刺阶段
倒计时30天
让我们全力共赴冰雪之约
于场馆建设显中国文化
于服务保障展中国温度
于运行管理见中国智慧
于训练备战彰中国速度
与世界共享北京冬奥精彩时刻!

————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李虹萦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