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敦煌石窟、乐山大佛、楼兰古城……我在央企修文物!

国资小新
2024-10-30

提到中国中铁

我们首先想到的

也许是修建了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

“开路先锋”



亦或是穿云入海、上天入地的

“基建狂魔”



全球首台能爬陡坡的大直径硬岩掘进机“永宁号”


哪怕是最艰难、最危险的地方

他们都有办法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海拔4750米的风火山定位观测站


然而,在这样一个“勇武”的企业里

却有一支“特殊”的队伍:

他们深耕岩土地质工程专业

“跨界”进入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域

从敦煌莫高窟

到乐山大佛

再到楼兰古城

……

他们以匠心孕育创新

悉心呵护着中华大地上的文化瑰宝


他们是谁?

他们何以实现跨界创新

又“凭什么”能够成为

璀璨文明背后的守护者?


“他们是真心把敦煌的文物当宝贝”

在敦煌,时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它是静止的,上千年的文明仿佛凝固在一尊尊佛像、一幅幅壁画上;它又是流动的,风化斑驳的崖体,缓慢消逝的壁画与彩塑……在时间面前,万物平等地接受“衰变”,千年的敦煌,显得那般脆弱沧桑。

时间的流逝与冲刷不可阻挡,但有这样一群人,正与时间“赛跑”,希望最大限度地延缓敦煌的“衰变”。中铁科研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铁文保”)是他们中的之一。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西北铁路工程局(中铁一局前身)便承担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加固工程,并圆满完成了任务。


莫高窟加固维修工程现场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有着敦煌莫高窟“姊妹窟”之称的榆林窟,保护工作遇到了棘手的工程难题,敦煌研究院找到中铁文保,共同开展石窟岩体加固、渗水治理与栈道修建工作。彼时,中铁文保专家李传珠带领年轻的技术团队,在与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李最雄院长的深入沟通后,将多年岩土工程技术研发成果融合运用到了榆林窟的保护工作中。

瓜州县榆林窟抢险保护项目

实施过程中,中铁文保团队既饱含着跨界创新的勇气与热忱,更怀有对文物的敬畏之心、责任之心。从勘察设计到施工监测,他们对每项技术环节都慎之又慎,精心改良研发特种机具、精准把控现场地质条件参数,力求保护工作实现最小扰动。樊锦诗院长曾在“悄然刺探”项目现场后多次发出感叹,“他们干活让人放心,他们是真心把敦煌的文物当宝贝”。

通过采用先进的锚索技术,敦煌榆林窟岩体加固工程很好地保持了遗址原有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我国石窟岩体加固技术,由此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敦煌莫高窟北区保护项目

敦煌榆林窟项目结束8年后,中铁文保团队再次与敦煌研究院联手,在时任院长王旭东的悉心指导下,以“刚柔并济、内外兼顾”的组合保护加固新技术,有效治理了莫高窟北区崖体稳定、崖面风化和风沙侵蚀与面流冲刷的多重病害。

这一项目也成为了践行石窟保护新理念的经典案例。“就像梁思成先生所说,‘有若无,实若虚,大智若愚’,我们最大限度保护了石窟的风貌,使之成为文物保护时代理念和先进技术相结合的工程典范。”中铁文保党委书记王逢睿说。

“中国人真的什么都能修好!”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千百年来,乐山大佛犹如绝世高僧,临江而坐,俯瞰众生。

这尊世界上最高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从古至今吸引了数以亿计的游人前来观瞻。“大佛老爷”的修复工作,也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

在乐山大佛的保护工作期间,“千年大佛变成‘小鲜肉’”的评论在网络上爆火。如何在保护过程中平衡专家审核与公众评议,成为保护工作的一项难题。

乐山大佛保护项目

迄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的乐山大佛,由于长期的自然作用和人为干扰,佛像上长了很多苔藓和杂草,佛身也已经出现了损坏,文化层与风化层高度重合。为其诊断和治理病害,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过犹不及的“保护性破坏”。

面对大佛结构失稳、材质劣化、渗水侵蚀和生物污染的多重病害,中铁文保团队针对被社会公众长期误解的“修旧如旧”理念,制订了“最小干预,强度匹配,外观协调”工作原则。

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正式启动,乐山大佛迎来一次大规模的“体检”。

这次“体检”科技感满满。王逢睿介绍,修缮工作中,铁文保团队借鉴了医学领域“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以前我们是对岩体进行抢救性加固,更像是一个‘骨科医生’在治疗岩体‘骨折’的问题;现在,我们还要为大佛治‘血液病’‘皮肤病’。”

治“血液病”,项目利用首创的荧光碳点示踪法,将原子级别的碳元素“打入”大佛身后的岩体。荧光标记后的碳元素随着岩体中地下水浅表层运移,从后向前流出大佛身体,再用特殊光照检测到荧光标记,就能判断出大佛体内渗水的路径,为后期维修如何布置渗流井的位置提供科学参考。

治“皮肤病”,团队利用石墨烯与地质聚合物改性传统捶灰材料,对潮湿环境下的石质文物实施了精细化修复。

2019年的春天,“大佛老爷”正式“出关”。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的这条消息,很多网友被中国保护古迹的“大动作”折服:“中国人真的什么都能修好!”

修复前后的乐山大佛对比图

不“护”楼兰终不还

对于土遗址类修复,中铁文保团队已有30余年的产研结合经验,但极端恶劣环境下的土遗址保护和修复工作仍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深埋于罗布泊无人区腹地的楼兰古城,如同沙漠中的一颗明珠,吸引着人们前来探索,却也散发着让人心生敬畏的危险气息。

楼兰古城及周边气候异常恶劣,最近几年的气象资料显示,该区域8级大风天数年均高达80天,浮尘天气115天至193天,7-8月地表温度可达65摄氏度。2020年6月,中铁文保深入罗布泊,顶着高温和风沙,开展了对楼兰故城内的佛塔遗址和官署遗址的抢救性修复。

中铁文保西北片区周鹏,是楼兰古城抢救性修复项目的负责人。周鹏说,来到楼兰,自己切身体会了“汗流浃背”“席卷而来”的含义:“每次沙尘袭来,20来个人就都挤在狭小的地窝子里‘躲沙’,但还是躲不了眼睛、鼻子、嘴巴全是沙。后来大家都开玩笑,觉得饭菜不带沙都不顶饿。”


尽管环境艰苦、条件恶劣,但提及工作,周鹏依然是满满自豪:“不‘护’楼兰终不还,我们项目部绝对不能给中铁丢脸。”

传统修复工艺,不足以应对这里的极端气候条件。已经消失多年的楼兰,经过此次修复究竟能抵抗多少年的风沙侵蚀?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预防性保护监控?

中铁文保团队通过对遗址区环境影响因素开展不间断监测,对风沙侵蚀与遗址损毁模式开展研究,对遗址本体结构残损与表层劣化实施了精细修复。

九要素小型气象站对楼兰遗址进行全天候微环境监测

修复基础上,团队再次“跨界创新”,开展了一项名为“数字楼兰”的科技保护与文化展示工作,将技术成果集成在了定制研发的“数字楼兰遗址综合信息系统”之中。


该系统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环境监测站组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通过遗址区多源卫星高分辨率遥感、无人机高精度倾斜摄影、激光雷达三维扫描的结构化数据支撑,叠加整合历史空间地图数字化解析和基础地理信息,包含了遗址及周边地貌环境变化的高精度大尺度远程监测、多参数气象状况的实时自动监测、遗址景观三维精细展示、遗址区720全景虚拟漫游、楼兰古城历史行政区域演变与相关文化资料查询等多重功能。

这项修复技术与数字化平台有机融合,不仅为楼兰古城遗址的保护、管理、监控提供了科技支撑,也让人们跨越了时空阻隔,在万里之外守望千年楼兰,为极端环境下遗址预防性保护监控、相关历史资源深度挖掘和文化遗产要素多元化展示作出了有益探索。

从岩土科技领军人到遗产保护追随者,“跨界创新者”中铁文保,将多年的科研成果与工程技术引入文物保护领域,为守护传承人类文明持续贡献专业力量。文物保护,久久为功,相信通过以中铁文保为代表的一代代文物保护者的悉心呵护,文明瑰宝一定能够更好地呈现于世、传于后人。

———— / END / ————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撰稿丨李虹萦责任编辑丨李虹萦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内容来源 | 中国中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资小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