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与叙事医学 |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五辑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由《社会科学战线》原主编陈玉梅研究员和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江凤艳教授担任主编。本刊旨在传承中医药历史、弘扬中医药文化,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彰显中医药人文底蕴,为进一步爬梳中医药历史脉络、发掘中医药文化价值、探索中医药发展规律、推动中医药人文研究,搭建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平台。刊物倡导跨学科、多学科交融的研究范式,内容涵盖中医药文化与哲学、文学、历史、考古、图像、叙事医学等学科领域,具有鲜明的中医药人文特色。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第五辑的主题是“中医药文化与叙事医学”,特邀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郭莉萍教授共同主编,共收入学术文章19篇。作者既有中医药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学界名宿,也有叙事医学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术新秀。
封 面
目 录
名医·名家访谈
求道务本:中华哲学思维引领中医学传承创新王永炎 商洪才
特 稿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王 琦中医药文化与叙事医学
叙事医学的中国思想文化基础
郭莉萍 徐长顺 林丽云中国叙事医学中的叙事思维对传统中医思维的继承与发扬杨晓霖 刘志挺从社会史视域看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医学史 刘天振 刘宇颂伏羲文化与上古医学历史叙事探赜付 鹏唐宋时期的风疾叙事、应对与隐喻 刘雨茁何以成“人”:日用类书与明代社会的胎形认知刘桂海中国古代医疗鬼神叙事的现实效果与作用机制——以明清时期的邪祟病和瘟疫情境为例程国斌《女医杂言》——女医笔下的女性患者话语权分析马 旭 刘菲怡论《聊斋志异》医学叙事中的人文精神窦可阳 张庭恺 谷莉娜《红楼梦》与医案:清代叙事文本中的医患关系论析李远达 许智涵信任与认同:徐大椿与病人们的叙事医学考察陈昱良
医学博物馆建设中的叙事
论学术研究在医学博物馆建设中的枢纽作用和中浚中国现代医学博物馆发展与思考甄 橙略论医史文物研究与医药博物馆建设的共进发展郑 洪
学术动态
日本江户时代汉方医学考证派研究述论
陈一凡 何俊朋 杨东方古代纸本印刷中医药文告的演变与社会发展马 捷身体、疾病与社会之间:评刘鹏《〈红楼梦〉贾瑞之死与明清医学社会文化》黄天骄
“名医•名家访谈”栏目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在中华哲学思维引领中医学传承创新方面的理念与成就。作为中医药行业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王永炎院士认为,当前正值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推动中医药实现科技人文融合互动、东学西学兼收并蓄,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结合自身经验,王永炎院士提出,在中医药学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事业发展中,人才的教育培养是第一资源,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基础和保障。王永炎院士寄语青年学人以恪守国学为根本,开放兼容、面向世界,创新中国特色的医药学。
“特稿”栏目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教授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文章。文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时空统一观考察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既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础的文化自信,挖掘新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拥有原创优势资源和走向人类文明的历史定位,又有文化自觉下探索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创新性发展与转化,彰显了中医药文化在当代转型中的现实意义、未来走向与价值取向。
“中医药文化与叙事医学”栏目从叙事医学中国化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叙事医学中的叙事思维、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叙事医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叙事医学与古典典籍、伏羲文化、女性患者话语权、医患关系等问题;同时,从中医学的人文属性、叙事医学与中医的辩证关系、古代医案的叙事性、古代叙事医学的伦理困境等方面探索构建中国叙事医学。郭莉萍、徐长顺、林丽平的《叙事医学中国化的思想文化基础》从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方面分析叙事医学的中国思想文化基础,本体论包含天人合一、生死观念、整体关怀和医乃仁术四重观念,关涉中国化叙事医学的内涵与来源问题;认识论包含隐喻性思维、关联性思维、同构互感思维和辨证施治思维四种思维,针对的是中国化叙事医学如何认知的问题;实践论包含诊断工具、实践工具、培养工具和修身工具四种工具,关涉中国化叙事医学怎样落地的问题。杨晓霖、刘志挺《中国叙事医学中的叙事思维对传统中医思维的继承与发扬》阐述中国叙事医学实践中基于文本细读能力的叙事诊断与传统中医智慧中的“四诊合参”、叙事连接与“平正通达”、叙事介入与传统中医中的“形神并治”“心身兼理”、叙事调节与中国生命哲学中的“道生”之间的传承呼应关系,并通过分析古代医者运用叙事思维展开诊治的典型医案故事,阐明中国叙事医学是在汲取中国中医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融合西方叙事医学理念构建起来的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实践新模式,倡导中国学者积极构建“叙事中医学”学科,深入挖掘中医实践智慧,启发更多当代医学教育者和临床医者重视叙事思维与叙事医学实践。刘宇颂、刘天振《从社会史视域看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医学史》认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疾病书写关涉患者及护理者的心理世界,医者对患者性格、经历的分析初步展现了叙事医学的特质,主要体现在人文性、整体性及社会性三个方面。付鹏《伏羲文化与中国上古医学历史叙事探赜》指出伏羲时代产生的阴阳、八卦、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传统医学对古代哲思“形而下”的具体实践,也丰富和拓展了伏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刘雨茁《唐宋时期的风疾叙事、应对与隐喻》指出史籍中风疾叙事的病因观反映了一种基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常识性的观念,唐宋社会存在多种并行不悖的风疾治疗手段可供选择,体现了医疗选择与生命态度的多元性、复杂性。刘桂海《何以成“人”:日用类书与明代社会的胎形认知》认为立足于明代畅销的日用类书大胆尝试运用歌诀、图像等形式,推动了胎形知识的通俗化及其在全社会的扩散、传播。程国斌《中国古代医疗鬼神叙事的现实效果与作用机制》指出明清医疗鬼神叙事之所以产生了客观医疗效果,不仅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医学原理,还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鬼神信仰与医学知识共享的基本世界观,在医疗活动中共享的术语和概念,为两种语言的直接无障碍的互通互释奠定了基础,也为医患双方建构了一种错位而又相互融通的意义共享空间,并进而推动了一种“和而不同”的医疗合作模式的出现。马旭、刘菲怡《〈女医杂言〉中的女性患者话语权分析》梳理了明代女医谈允贤《女医杂言》中记录的很多女性患者与医者主动沟通交流的案例,指出女性医者的特殊身份给予了女性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更多话语权。窦可阳、张庭恺、谷莉娜《论〈聊斋志异〉医学叙事中的人文精神》从医生视角、患者视角和疾病叙事等多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叙事医学中的人文精神,对医生、患者的同理心、道德自律等都提出了要求。李远达、许智涵《〈红楼梦〉与医案:清代叙事文本中的医患关系论析》分析了《红楼梦》中的儒医与佛医、太医与铃医、明医与庸医三个维度、两两成对出现的医者形象,展现了清代医患关系的患者视角与社会“心象”。温病大家吴瑭的《吴鞠通医案》叙述了数百则医案,幽微表征出清中叶医患关系的医者视角与历史语境。陈昱良《信任与认同:徐大椿与病人们的叙事医学考察》从叙事医学视角考察徐大椿如何构建信任共情的医患关系,认为徐大椿提供充满尊重与共情的医疗照护和一群对徐大椿颇为推崇的病家,共同将医疗关系中的信任上升为更高阶的认同。
“医学博物馆建设中的叙事”专栏既对学术研究与医学博物馆建设的关系进行思考,又对中国现代医学博物馆发展进行了回顾,还对医史文物研究与医药博物馆建设发展进行了展望。和中浚《论学术研究在医学博物馆建设中的枢纽作用》提出学术研究是发挥医学博物馆功能的枢纽,认为研究功能渗透融合于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四项功能之中。文章回顾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的现状,进一步对医学博物馆研究功能进行深入思考,提出通过学术研究带动收藏和展示功能,发挥医学博物馆的科普教育作用,满足社会需求,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甄橙《中国现代医学博物馆发展与思考》简要回顾了世界医学博物馆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医学博物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现代医学博物馆在综合建设、藏品收集、博物馆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并对未来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郑洪《略论医史文物研究与医药博物馆建设的共进发展》回顾了我国医药博物馆80多年的发展史,指出医药博物馆的发展促使医史文物进入研究视野,拓展了医史研究领域,许多新发现的出土医药文物大大推动了医史学的研究。
“学术动态”栏目有三篇论文。陈一凡、何俊朋、杨东方《日本江户时代汉方医学考证派研究述论》指出清代乾嘉学术东传日本,推动了江户中后期日本汉方医学考证派的形成与发展。考证派医家及其著述因博采众长、考据精详等特点而受到中日学界尤其是传统医学典籍、语言文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日本汉方医学考证派相关研究做系统梳理。马捷《古代纸本印刷中医药文告的演变与社会发展》指出自汉代始国家发布药方“榜文”、唐代僧医刊刻药方碑文至清代中医药文告,古代纸本印刷中医药类文告,在形式上不断演变、发展,在以方示众、以药济民、以法避误的功用上,显现出易于携带、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等特点,在促进中医药文化跨时间、跨地域、跨领域传播以及中医药理论与多元文化互动上有重要作用。黄天骄《身体、疾病与社会之间——评刘鹏〈《红楼梦》贾瑞之死与明清医学社会文化〉》梳理了刘鹏该书各章节的撰写脉络,认为其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发现“虚弱”、书写“人”的历史与“回归”中医三个层面。通过该书,作者建构了关于“贾瑞之死”完整而鲜活的疾痛叙事,以医学解读将文学人物的“血肉之躯”赋予了更真实的生命力。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本文来自公众号“中医药历史与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7月26-28日)和第二期(8月16-18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开设线上课程,经初步考虑,拟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安排10讲,每周安排两次(周六和周日),每次时长大约2小时。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