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高考而兴的小镇,七旬老太代陪读十年送走百人上大学 | 中国人的一天

韩振 徐强 中国人的一天 2019-08-20


“ 每年高考季,地处在安徽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镇都会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个被誉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小镇,市面上可见的行业几乎都与高考有关。十年前,已经退休在家的王万发老人,因为照顾孙子读书来到毛坦厂镇,没想从此成为一名专业陪读家长,即使孙子考上大学后,她依然留在这里,每天工作差不多13小时,她代陪读的学生中,有100多人考上大学。


 第 3453 期 

摄影&视频/韩振 剪辑/徐强


毛坦厂中学现在声名在外,临近高考,来自德国n-tv电视台的记者正在校门口报道,这里不时有媒体过来采访,其中不乏外国人的身影。在过去十余年间,毛坦厂镇因高考而兴,原本大山深处僻静的小镇,如今像是一个热闹的小城市,仅毛坦厂中学在校生就达2.5万人,其中复读生约有1.2万。2018年,该校一本上线率为66%,“高考神话”吸引着考生、家长、小贩、中介、托管乃至地产开发商……形形色色的人云集于此,一波又一波,寻找着自己的梦想。

点击观看视频:七旬老太代陪读10年,送走百余名大学生

在毛坦厂中学北门外,一条约一公里长的大街上,穿着校服的学生匆匆走过,头顶天际线上是“滴水穿石何所惧,蟾宫摘桂正当时”等一串红色高考励志横幅,显示着这个小镇的主旋律。街道两边的店铺,招牌上“状元”、“学府”、“985”,跟高考、教育相关的字眼,比比皆是。

这些年来,毛坦厂中学的高考效应一直是当地经济最大的增长动力,吸引着大量外来人口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向一个偏远的山区小镇逆流。每天饭点时分,校门口许许多多家长带着小板凳送饭的场面,便是当地特色一景。她们中有的是父母,有的是爷爷奶奶。

学校住宿不足,许多父母就在当地租房“陪读”,不少民宅上都贴着租房广告,全镇80%左右的住户是陪读家长,更有地产商专门针对陪读家长开发了小公寓楼供出租。

那些没有时间陪读的考生家长也不用担心,毛坦厂镇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后勤服务,全托、代陪读,包吃包住,专人洗衣,定时叫醒……考生只需要在学校按点打卡学习,其它问题几乎都不用管。

今年已经72岁的王万发老人是一名中学退休教师,有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家在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到毛坦厂中学有25公里左右的路程。2009年,因为大孙子到毛坦厂中学上高中,儿子媳妇都忙着工作,退休在家的王奶奶便主动要求到毛坦厂陪孙子上学,从此成了一名陪读家长。

在王奶奶陪读期间,先后有亲戚朋友过来找她,让她也帮着照顾在毛坦厂上学的孩子。“这些家长,有的是常期在外打工,有的是在外做生意,因为抽不出时间过来照顾孩子,听说我在这边陪读,所以就让我帮忙照顾。”

当时顾及情面,心地善良的王奶奶不好意思拒绝亲友的请求,只好点头默许。让她没想到的是,开了这个“口子”后,从此前来找她帮忙照顾孩子的人就不曾中断过。

2012年,王奶奶的孙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但陪读生涯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毛坦厂中学就读的学生,从每天早晨6点10分进校上早读,到晚上22点50分自习下课,全天除了吃饭时间和6个小时睡觉,几乎全在教室里。王奶奶的生活作息,还要比学生更早更晚一些,从2009年开始代陪读以来,她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3个小时左右。

早晨5点多起床,6点去菜市场买菜,这已经是老人每天的常态。现在王奶奶照顾着24个孩子的日常生活,每个孩子每年收费4000块钱,主要负责吃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和日常安全的管理。

从集市上回来,上早自习的孩子们已经出门,王奶奶开始整理房间,有些孩子没时间整理的床铺,王奶奶也会帮他们收拾下。

20多个孩子,19个房间。忙完屋内,王奶奶又把楼上楼下的地板拖了一遍。虽说她和孩子住的也是镇上出租的民房,但爱干净的王奶奶,把里里外外都打理得整洁有序。

全部都打扫完,马上就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了,老伴儿帮着王奶奶择菜削土豆。

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在长身体,学习压力大,也是高度用脑时期。王奶奶每天中午都要给孩子们烧上八菜一汤,保证孩子们的营养。考虑到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差异,为了互相不影响,就餐也是按年级分为三桌。“每天差不多都是上午8点多开始准备做饭,把这些菜全部炒出来,米饭煮好,前后差不多需要一个半小时。”

在烧饭的同时,王奶奶还要给孩子们烧开水,今年代陪读的孩子有24名,每人每天差不多需要烧两茶瓶开水,这样一天仅烧茶就在50瓶左右。

毛坦厂中学的作息表上给学生中午有两个小时左右的吃饭、打水和休息时间,中午孩子们放学回来,饭菜已经烧好,但他们通常把吃饭时间压缩在10分钟以内,就匆匆赶回学校学习。毛坦厂中学以复读生居多,所以来这里学习的孩子们很刻苦。临近端午节,房东为高三的孩子送上粽子和状元糕,祝愿孩子们高考旗开得胜。

趁着高二学生吃饭的间隙,忙了一上午的王奶奶终于可以休息会。十年来,她平均每年代陪读20多个孩子,最多的一年管过35人。这些孩子里,大多来自六安境内和周边城市,最远的一个来自海口,年龄最大的是高三复读生20岁,最小的是高一新生15岁。

在毛坦厂读书的学生严禁用手机,当有家长从外地打来电话找孩子时,一般都是打到王奶奶的老年手机上,然后再由她转交给孩子接听。王奶奶说,“有的孩子家长常年在外,和父母缺少情感交流,我就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亲孙子一样对待。除了照顾他们吃饱穿暖外,还对孩子们日常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比如不允许私自使用智能手机,晚上放学后不许胡乱走动,严禁随便外出等等。”

正吃饭的空,来自安徽无为的考生家长接孩子回去参加高考,王奶奶又给对方安排了饭菜。家长一边吃饭,一边称赞老人这一年把孩子照顾得周到。

等到孩子们都去上学,家长也走了,王奶奶才独自坐在屋里吃着剩下的饭菜。

除了午餐和晚餐外,她还要在晚上10点多孩子们放学后,再做一餐夜宵。等孩子们吃了夜宵睡下后,王奶奶又开始把剩下的衣服洗完。老人认为手洗的干净,这些年来,她一直坚持用手洗,一天要洗40多件,等到洗好搭晾完毕,时间经常过了午夜零点。

小院里,挂满了王奶奶给孩子们洗晒的衣物。因为对孩子学习和生活认真负责,所以家长对她也都比较认可和放心。王奶奶从未做过代陪读的招生广告,以前都是亲戚邻居的子女。到了后来,来找王奶奶代陪读的,几乎都是家长们相互介绍、靠好口碑慕名来的。但是因为身体和年龄原因,她现在只能照顾20来个孩子。

这十年来,王奶奶的活动范围,大部分就是这个小院到到菜市场间,日复一日地循环。王奶奶说,“每年除了暑假能休息两个月外,其它时间基本上都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两个儿子看我辛苦,也都劝我别做了。可是今年刚把高三的孩子送入大学,就有其他来上学的孩子家长找上门来,让帮忙给代陪读。本来不想再做了,因为内心不好拒绝对方,所以又只好点头答应下来。”

每年即将高考离开的孩子,都会和王奶奶拍一张合影。“孩子们学习本来就很不容易,家长操心不说,每年还要不少开支。所以,我平时会经常鼓励她们要好好学习,希望她们都学有所成,将来能够回报家长。”王奶奶说,她最高兴的就是看到自己的代陪读的高三学生考入理想大学。这个时候,她会和孩子一样,感觉到自己平时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让王奶奶欣慰的是,这十年间,在她代陪读的高三学生中有100余人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送走一茬又一茬学生,对王奶奶来说,挣钱多少不是主要的,因为喜欢孩子和一份责任,她才坚持到现在。“我现在身体还好,经常运动着也没有什么毛病,做代陪读虽然辛苦,但是感觉比闲着过得更有意义。”王奶奶说,只要身体允许,她还将会继续做着代陪读工作。

随着毛坦厂中学高三学生的离去,小镇会暂时平静一段日子。这些天收废品的小贩十分忙碌,他们在半天的时间里就收到了几千斤高三学生的旧书和笔记资料,知识在这一刻变得非常“廉价”,其中有些会被小贩转手几倍的价格卖给下一届学生。而那些曾经被考生熟背于心头的答题要点,也很快会在高考后,被考生忘到九霄云外。

有人说,毛坦厂中学被冠以“高考工厂”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但也正是这种模式,让无数平民子弟能够进入大学,避免了在学习知识的年龄进入工厂打工的命运;在这个被认为消灭人性的地方,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未来能够活得更有尊严,更像人样。

是进真的工厂,还是进一所叫毛坦厂的“工厂”,每个人心中自有评判。


编辑/谷水

出品/腾讯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