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下岗女工的“螺蛳粉传奇”:外地人坐飞机去排队吃 | 正常营业

篝火故事 中国人的一天 2021-04-22

没人喜欢辛劳的生活,选择创业的人,大多经历过“背水一战、退无可退”的窘境。成功和光鲜背后,埋藏着起早贪黑的辛苦、孤注一掷的抉择——尤其是在2020,这一个特殊的年份,大多数小店主,都经历了更为曲折的故事关于生存,关于未来


近期,《中国人的一天》推出“正常营业”系列策划,听小店主讲述他们的故事。


“1997年,我从灯泡厂下岗,卖了二十多年粉。
螺蛳粉好不好吃,汤头是关键,
其实,也没什么秘诀,
就是熬,多熬,味道就出来了。”

——覃凤传

在覃凤传印象里,几乎是一夜之间,螺蛳粉就成了柳州这座工业城市的名片。

她没有探究螺蛳粉突然走红的原因,毕竟在这个时代,红与不红,并没有那么多规律可循。她能感知到的变化,是来她店吃粉的顾客,从原来的街坊邻居,变成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从南宁、桂林,到成都、上海都有,经常从店里一直排到店外”,覃凤传拗口的普通话里,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得意。

进入秋天,柳州气温依然游走在20℃以上。

中午,覃凤传的小店门口,略略潮热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刺激鼻腔的味道,那是螺蛳粉特有的气味——准确来说,是食材酸笋发酵的产物,像螺蛳粉的身份证。

人们对它的态度,分为两个极端,或避犹不及,或欲罢不能,很少有过渡地带。

对螺蛳粉的信徒来说,热天里嗦一碗又辣又烫的粉,出一身汗,是对味蕾的犒赏,也蕴含着逼出体内“湿毒”,养神健体的迷信。

覃凤传小小的门店里,没有空调,只有几个吊扇无力地转动着。吊扇下,是攒动的人头,和此起彼伏嗦粉的声音。

这座城市里,有无数家螺蛳粉店,“凤张螺蛳粉”算是知名的一家。常有外地游客打车去吃,比起报街道名,直接报店名,能让司机更快速开到目的地。

“一些卖螺蛳粉的老板,说自己的配料是‘祖传秘方’,其实也没什么秘方,螺蛳粉好不好吃,汤头是关键,多熬,味道就出来了”。

“再说,螺蛳粉的出现,也才几十年”。


覃凤传的老家,在柳州附近小县象州的农村。

和许多家境贫寒的农村女孩一样,1989年,16岁的覃凤传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讨生活,她的第一站,就是柳州。

她向往的“大城市”,并不比她想象中繁华:破落的街道、遍地老建筑和工厂,热闹但无序。她在餐馆端过盘子、打过短工……日子过得动荡且拮据。

覃凤传最后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在一家灯泡厂当工人。但这种稳定并不持久,上世纪90年代末,“下岗潮”席卷而来,覃凤传失业了。

“那时的生活,一天都不能歇,歇下来,一家人就可能没饭吃”。自己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能力,覃凤传打算开一家粉店,“不管经济再不景气,人总是要吃饭的”。

“凤张粉店”的店名,取自覃凤传的名,和丈夫的姓。

“当时老公还在厂里上班,生意不好时,还要靠他工资帮补”。几年后,丈夫也离开了工厂,和覃凤传一起操持小店。

我们的话题,又回到了“祖传秘方”。

“柳州螺蛳粉出名了,有的老板打出了百年老店的招牌”,覃凤传淡淡地笑了,“这有点夸张了”。

的确,广西嗦粉历史悠久,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都是闻名全国的小吃,但在三十年前,螺蛳粉并不是主流。

“一开始我们也是做桂林米粉”,覃凤传说,柳州人把桂林米粉称为“烫粉”,生粉放入汤中烫熟,加上生菜,牛腩,叉烧等配菜即可上桌。

烫粉一度是柳州人早餐的最爱。一碗米粉混着清汤入肚,代表着一天的开始。

覃凤传说,螺蛳粉最早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她开店时,柳州也有一些店在做螺蛳粉,但相对“烫粉”,依然属于非主流。

“当时我也没想到,它以后会那么火”,覃凤传说,她试吃的第一碗螺蛳粉,给她留下的印象并不好。

粉店开张后,覃凤传很长时间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有时开店一天,只卖出两把粉,几十块钱”。

“在厂里打工,工资也低,一开始才几十元钱”,覃凤传说,但身累心不累,而创业后,每一天都要经历不同的挑战、感受背水一战的焦虑。

“从2002年前后,越来越多顾客问我,卖不卖螺蛳粉?”覃凤传说,当时小店生意不好,她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转机,“我会做烫粉,螺蛳粉应该也不难。早上卖烫粉,晚上卖螺蛳粉,多挣一份钱”。


覃凤传“转型”时,做螺蛳粉的店家还不多,她去请教同行,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

“没有秘方,也没有特别的规定,除了汤头必须用螺蛳肉熬,其他配料都是自己看着配”。

覃凤传只能硬着头皮上,试着自己搭配味道,“一开始味道确实不好,生意非常差”。

“比做烫粉生意还差”,她补充了一句。

改卖螺蛳粉,也改变了覃凤的作息时间。

烫粉是早餐,天不亮就要起床准备食材,卖完上午就可以歇了;而螺蛳粉属于宵夜,常常要做到凌晨两三点。

“那时我每天睡觉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覃凤传说,稍一空闲,在墙边一倚就能睡着,“睡着了也是做噩梦,老梦见调味失败,顾客都走了”。

但覃凤传心里有一股拗劲,“我不能放弃,因为我没有退路”

卖出一碗螺丝粉,她都会问顾客感受,青菜烫几秒钟、汤头加多少辣椒、卤味怎么选材和加工?

“2004年初,试了两年,我终于调出了一碗自己满意的螺蛳粉”。

“这个配方也成了我的独家秘方”,覃凤传说,她家的螺蛳粉,从此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红火起来。

“我不是柳州人,但我渴望留在这里生活”,覃凤传曾反复问自己,“想留下来,凭什么?”

在2004年,她终于找到了答案,这一碗螺蛳粉,就是她立足的资本。

“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靠手艺、靠坚持,最后留在了这座城市”。

五菱、两面针、金嗓子喉片、柳工、柳钢……这些年,许多家喻户晓的品牌,在柳州成长起来,城市繁华的背后,是无数柳州人,和覃凤传这样的“新柳州人”共同的努力。

覃凤传卖了二十多年粉,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

“只是我没想到,柳州有那么多品牌,偏偏是一碗普通的螺蛳粉最出名”。 

“鸭掌,卤蛋,豆腐泡,二两粉……”一位点餐的客人,打断了我们和覃凤传的聊天。

覃凤传手脚麻利地将粉与青菜烫在清汤里,加葱花,酸笋,豆腐泡,鸭掌……最后由顾客自己舀一勺熬好的螺蛳汤——这一勺汤,极具仪式感。

一碗热腾腾的螺蛳粉就完成了,再配上对面小店的冰豆花,冰甜香辣,相得益彰。

三年前,覃凤传把自家的螺蛳粉做成了袋装出售,“刚开始是在外地的柳州人买,后来外地人也买,有的一买就是好几箱”。

覃凤传认为,柳州螺蛳粉有今天的名气,离不开柳州的工业化,从食品加工,到杀菌、真空包装,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助推了螺蛳粉在全国的走红。

“我将来做不动了,希望我的孩子能把这个品牌延续下去”,覃凤传计划着,将来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都开一家分店,“想吃我们的螺蛳粉,在哪儿都能吃到”。

“有时我也不太敢相信,一个农村小姑娘,在柳州能扎下根来,有今天的日子,靠的居然是一碗粉”,覃凤传叹了口气,“一晃,30年就过去了”。

和覃凤传告别时,天色已晚。在夜里,柳州才算真正醒了过来。

繁忙的夜市、挤不下的座位、空气中弥漫的螺蛳粉的特殊气味……而凤张家门口,又排起了长队。 


第3843期

撰文 | 汪瑾琪  摄影 | 赖昕

剪辑 |祝颖筠 汪瑾琪  统筹 | 汪瑾琪

编辑 | 夏天 匡匡

承制 | 篝火故事

出品 | 腾讯新闻



长按下方二维码,持续关注《中国人的一天》栏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