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厂二代造出厂“二代” | 我家有厂

腾讯新闻 中国人的一天 2022-05-11

△《我家有厂》系列预告片

“家人们家人们,给大家发福利了,今天厂商在这里,原价599的高奢连衣裙,直播间只卖299,只有3000件。只要299块钱啊家人们。

从女主播吆喝的画面往下滑,场景从服装店的直播间变成了工厂,女主播变成了穿着工服的男人,从生产线上拿起收纳盒,拿在手里展示:“一共有四个尺寸,还有小一点的,低一点的,可以放不同的东西。”偶尔,身后的机械噪音会把他的声音盖住。

翻看他们的介绍,前者,是从工厂走出来的带货主播;后者,是回到工厂的年轻接班人。中国产业和中国工厂的历史进程,也折叠在了这一退一进间。

197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批了一个报告: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六个月后,《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周叔莲和吴敬琏的文章——《把发展轻工业放在优先地位》。
长期被计划经济紧捆的消费欲望,从此松绑。在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小厂”疯长。
1992年,温州的一家电器小作坊,很多未来的大企业、大工厂,都是从此起步的。图片源自网络
外商和港资让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先活起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转批报告后不久,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以“三来一补”形式(“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简称),在广东东莞大朗村开办毛织厂。
有的大朗人学到了技术,就在自家屋里办起作坊。逐渐地,村村毛线绕,户户织机响,小作坊变成了小厂,小厂又发展成大厂。
上世纪末,东莞大朗的家庭作坊式毛织厂。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是孵化出未来大厂的胚胎。荔香大朗
在那个年代,厂长只要够勤奋,够胆大,能团结工人,就很容易把厂办起来,但想办大,还是有不少阻碍——红豆集团的周耀庭想问国营企业借点棉纱,却遭拒绝;“线圈大王”郑祥青因为一幢三层楼高的小白楼,被议论:“这么有钱,是搞资本主义的吧”;经营冷轧带钢厂的禹作敏被指上游与国营企业争夺原材料,下游生产出来的钢又扰乱了钢材的计划市场……
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改革开放才迈开步子向前走。“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所谓的“私生子”和“正统军”,都能各凭本事说话了。
急速扩容的经济市场,重塑着社会格局。进城入厂打工,制造出口商品,逐渐成为光鲜职业,是能用来跟同乡炫耀的资本。当时的深圳流行一句话:“来深圳的都是中国的精英。”哪怕工厂外的招聘启事写着只招10人,但前来报名的,都有整整两三百人。
1990年,深圳福田区某工业区,打工妹在求职。余海波/摄
厂长和“白手兴家”,构成了阶层跨越的代名词。村村都有一个乡民南下致富的励志传说,大家都憧憬着有朝一日,能拥有一家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工厂,有一个“XX大王”的称号,提着公文包,手拿大哥大,跟人谈生意。

西装、大哥大、夹着个手提包,构成了那个年代大家对工厂老板的想象。陈星芬/摄
制造业、厂长、南方,这几个与财富挂钩的时代符号,和新世纪一同,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1998年修订本《新华字典》中的一个例句写到:“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1999年,北京“浙江村”里正在数钱的温州商人。图片源自网络
2004年,美国《商业周刊》提出了一个概念——“China price”(中国价格),指的是中国制造的商品能比美国便宜3-5成。随后,美国家庭主妇组织了一场“一年不买中国货”运动,可不到几天,她们沮丧地发现,市面7成以上的产品,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此时,中国加入WTO已近三年,上世纪末先行者探索出来的发展路径,加上规模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优势,中国成为了承接全球产业链的“世界工厂”。
但这种依靠低廉劳动力堆砌起来的发展模式,内里暗潮涌动。
2011年11月25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电子线厂的女工在生产线上劳动。工厂生产的电子线,全部出口。占有兵/摄
工厂老板很快就发现,生意不好做了。
在内,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在“血汗工厂”“搅手机器”等负面新闻屡见报端后,人们对工厂老板的印象不断恶化,工人们开始将目光朝向更多元的就业岗位。为了保证工厂开工,老板还会直接在临客列车的始发地,或者到火车站、汽车站拿着牌子“截人”。
2011年2月,浙江多地遭遇“用工荒”,在浙江义乌劳动力市场,众多企业招聘人员举牌招工。图片源自网络
对外,代加工模式让中国工厂处境被动。
从2004年到2014年,工人的工资涨了四倍,汇率、原材料等成本也不断增长,但最核心的产品价格又动不了,“动了,又没订单了。”
即使将各个环节的支出削减,外部风浪袭来,工厂也是轻易就倾覆沉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外订单锐减,中国工厂受到巨大打击。一家服装代工厂算了算退单、坏单和延期单,工厂里积压了4-5万件库存。最后,衣服都当成布料,5块钱一斤处理掉了。

2008年,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的俊领玩具厂宣布倒闭。厂外,失业的工人们正等着领工资,玩具的半成品散落一地。南方日报
当然,这已经是幸运的。
那些年,工厂倒闭、老板欠债逃跑的新闻接连不断。在新闻之外,更多抱残守缺死在老生产线上的小工厂,连一点涟漪都没留下,就消失在江湖之中。
不稳定、低工资、枯燥乏味……致富神话被祛魅,依赖传统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的工厂,逐渐在招聘市场中失去优势。
当厂长不再是个体面工作,搞工厂也不能再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在被外国品牌的长期牵制下,许多厂长赚了钱,送孩子出国读书,希望孩子能学习经营理念和品牌管理,才能更舒服地挣钱,和挣更多的钱。但喝过洋水的厂二代往往会将继承家业看作是末位选项,他们笑称:“不好好读书,将来就要回家继承工厂了。”
2011年1月1日,广东省东莞市。女工们利用业余时间,跟着老师在广场上大声朗读英语。她们不满足于在流水线上工作,自费学习英语,为未来转行做准备。占有兵/摄
2012年的11月11日,“双十一”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这一年,消费市场在分层,消费正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转为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阶段,萝卜白菜,各取所爱。
在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趋势下,缺乏自主设计能力的厂家,利润所剩无几,从“卖一双赚一双”,变成“卖一双赚三元”。打价格战的传统逻辑也在价格敏感的线上渠道难谋发展。
2016年11月,为了备战一年的大商机,成都市郫县安靖镇土地村某服装厂老板亲自上阵赶制产品。新华社
被挤压出来的制造业,成为就业鄙视链中的末端。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送快递,都不愿意待在还算着一分一厘,想着能不能把生产线养下去的工厂。
就连厂长都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叫“厂长”,容易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他们喜欢叫自己做“供应链管理者”,这样听起来更“互联网”些。

流水线上,工人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劳作。占有兵/摄
在经济的冲击下,传统的家族工厂日落西山,或是想卸下父母身上的重担,或是为了保住老工人们的饭碗,厂二代们也就在这个时间,考虑接班。
曾经留学学飞机发动机设计的厂三代屠新业,最终还是回到了扬州曙光牙刷厂,原因是:不想让父母再那么辛苦。从工人做起,屠新业从植毛工,到检修工,到跑生产调度,一直做到生产主管。
相比起父辈,屠新业可能缺了点生产的经验。但作为从小浸在互联网的厂后代,他比父辈更懂市场。放弃“大厂”,回归“老厂”,他一上任就重压线上,还和平台合作,推出了9.9元的电动牙刷。令人惊讶的是,牙刷大卖,上线当天就卖出了3万多单。
后来,屠新业开始搞直播,结合自身对互联网和消费市场的认识,和平台利用大数据共同定制新品“厂货”,从销向海外,变成基于数据研究,推出爆品,引爆国内外市场。
2020年6月28号下午,牙刷厂三代厂长出现在直播间,跟主播进行连麦。图片源自网络
很多时候,工厂的老员工看不懂这群“厂二代”:他们闲下来的时候会追番、打游戏,“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但因为保持“玩”心,厂二代更贴近年轻人语境,往往能创造出破圈的产品。潮州陶瓷家族“厂二代”蔡泳训在看奥运会男乒决赛时,突然冒出了把“无愧输赢”几个字打上自家陶瓷面碗的冲动。他心思一动,集合了体育健儿的金句,采用奥运五环色调搭配,做出了一款热闹的面碗。后来,面碗和小黄鸭、加油衣等一起上了热搜,蔡泳训的陶瓷厂,多了一样国潮爆款。
过去,“中国制造”依赖劳动力,缺乏技术专利、品牌服务,只能徘徊在制造业的边缘地带。如今,厂二代吸取了历史教训,沿着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力,以技术和产品打造核心,带动中国工厂走向“二代”。
蔡泳训工厂做的面碗。图片源自网络
在疫情期间,线下渠道全面停摆,唯有线上渠道还在开张。不断在线上领域开疆辟地的厂二代,让工人们不得不刮目相看:“他们架起直播架,摆着手机,订单就停不下来。”
主动拥抱电商后,屠新业的牙刷厂焕然一新。在疫情下,牙刷厂销售额还是提高了1000万,原本事事把关的父亲也学着放手了:“再过两年,我厂子都不进了,年轻人有法子,都交给他。”
在时代浪潮中激流勇进,怀着对带头致富、过上好日子的朴素理想,第一代厂长们摸着石头,将释放的经济资源重新修筑出一条路来。
如今,在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第二代厂长要看来时路,谋未来事,将经济资源打破、重整,面临的挑战一点都不比父辈少。
庆幸的是,中国制造业的疆域,仍不断外延。从内需到外销,到经济双循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再到“中国品牌”,厂二代们还有一片星辰大海。
而厂二代们也在用自己的智慧,将时钟拨入厂“二代”:从工厂到电商,从电商到直播;从设备生产商到设计制造商,再到品牌制造商;从流水线到直播间……带着更先进的认知,厂二代站上了父辈曾经站立的舞台。
他们也在践行父辈的行动和“企业家”一词的使命。
《中国人的一天》即日起连续四天推出“我家有厂”系列策划,敬请期待。

第3961
撰文 | 陈一一  导演 | 小碗 
摄影 | 成文毫 胡庆  剪辑 | 汪瑾琪
 编辑 | 夏天
出品 | 腾讯新闻


参考资料:
1. 
《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吴晓波2. 《中国工厂 年终突围》中国新闻周刊3. 《双11中的“中国厂长”》工人日报4. 《中国厂长,扒着悬崖的逆袭》人物5. 《奥运健儿“金句碗”意外走红 潮州陶瓷“厂二代”戳中热点中的商机》中国青年报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中国人的一天》栏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