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愈、闻一多、余光中……原来这些大诗人都吟诵过香港

2017-06-28 大公文汇全媒体 大公网


香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闪耀着独具特色的光彩。许多名家大师,都曾留下与香港有关的经典诗句,或是表达对香港被迫割让予英国的苦痛与感伤,或是表达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欣喜与祝愿,或是表达对狮子山下这片土地的眷恋与深情。时值香港回归20周年,请跟随全媒体小编一道,通过香港版诗词大会,去领略大师诗句中的“香”味“港”情。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唐朝文学家。《踏潮歌》是刘禹锡写于816年的一首诗,有研究认为是迄今发现的历史上最早描绘香港风貌的诗。诗中的“屯门”即是如今的新界屯门。唐代时屯门地区扼珠江口外交通要冲,外地船先经屯门然后北上广州进行贸易。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赠别元十八协律》是其元和14年(公元819年)赴潮州上任途中所作。



郑贯公(1880~1906年),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报刊活动家。该诗记录了早在百年前香港就已寸土寸金,楼价高企。



梁乔汉,祖籍广东顺德,清末民初人。此诗大约写于光绪初年(1870年代中后期),诗中词汇华洋、俚俗杂糅。如“衣绿”(警察)、“燕梭”(Insurance)等。



黄遵宪(1848~1905年),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曾任清政府驻英国参赞。黄遵宪1870 年秋赴广州参加乡试时,归途经香港,有关而发写成《香港感怀十首》。金庸先生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曾引用此诗表达香港割让英国后“国人言及,无不切齿扼腕,引为奇耻”。



闻一多(1899~1946年),著名诗人、学者。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以七块被列强侵占的中国土地为主题,“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



古卓伦,香港现代著名绅商,历任香港先施人寿公司司理、香港中山侨商会副主席、保良局总理等职。《香江曲》写于1942年,描述了香港金融行业的繁荣。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作家。曾在香港执教、居住十余年,创作多首有关香港的诗。《香港结》是1980年代余光中返台之后写的一首名诗句,表达了对香港的深深眷恋。



金庸,原名查良镛,当代知名武侠小说大师、资深传媒人、社会活动家。曾在《大公报》及旗下《新晚报》任编辑,发表大量武侠小说。2007年金庸创作《香港赋》,表达了对香港回归十年以来繁荣稳定发展的礼赞与祝福。


(大公文汇全媒体新闻中心供稿)

有料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公报微信矩阵

大公网丨微香港丨晨读香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