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说港姐一年不如一年,关于港姐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2017-09-05 王乐 大公网

周末,今年的香港小姐选美决赛落下帷幕,三甲也如期诞生。且不论今年的港姐三甲是否实至名归,也不去想这些如花的面孔将来会否成为香港新一代的影视红星,就这场年过半百的比赛而言,它的历史故事,似乎更加值得漫谈一番。


冠军雷庄儿(右二)、亚军何依婷(左二)、季军黄玮琦(右一)及“big big channel最受欢迎香港小姐”张宝欣合摄/大公报记者彭子文摄


众所周知,香港小姐竞赛是由香港著名电视台,无线电视(TVB)主办的一档真人选美比赛。而这场由TVB在一九七三年开始主办的选美盛事,起始于香港影视的黄金时期,在步入不惑之年后,反倒越来越迷惑起来——观众的胃口越来越难伺候,做了无趣,不做更无趣。曾经的辉煌似乎大势已去。


即便如此,辉煌不再的港姐依旧是香港文化符号中不可磨灭的一段岁月记忆——李嘉欣、张曼玉、赵雅芝、钟楚红、郭蔼明、朱玲玲……这些名字的背后是她们曾经在香港社会树立着的审美的标准,当然也见证着香港娱乐行业缔造传奇、改变命运的特殊能力。


香港文人马家辉曾在南都专栏《香港小姐前传之李裁法传奇》中写道:“由TVB主办的香港小姐选美比赛于一九七三年开始举行,多少美女,几许艳色,四十年来一直是香港人的注目焦点。可是香港小姐绝非仅仅始自四十年前,而是更早,早于一九四六年,那是整整六十六个春秋以前的事情了。”


诚然,TVB举办港姐四十余年其实已经是后话了,在此之前,港姐就已有二十七年的历史了。一九四六年的港姐选美被看作是战后复原期的奢靡代码。由当年的娱乐大亨李裁法举办的首届港姐选美比赛,在香港北角的丽池花园夜总会举行,参赛者们只需要穿着泳装展示下仪态,台下的“评委”就能决定港姐比赛的名次。最终,时年二十三岁的李兰,摘取了历史上第一个香港小姐的桂冠,并且成为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第一任女主角。


当时,这无非只是社会名流们追逐的奢靡符号,普通民众并无关系,但自那时起,港姐选美已然具备了一种改变命运的能量。后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开始独立承办港姐比赛,并于一九七三年选出了第一位香港小姐——孙泳恩,开启了“无线港姐”的时代。广为人知的“白娘子”赵雅芝,也是由该届港姐比赛脱颖而出,进而加入无线电视台开始了她的从影之路。


1973年,香港无线电视台选举首届“香港小姐”,18岁的孙泳恩(右二)获得冠军,19岁的赵雅芝(左一)获得“港姐殿军”和“最上镜小姐”称号。


不知如今,还有几多港人同我一样,觉得港姐是港人电视集体回忆中的一部分。但对于港姐而言,即使TVB并不是创造者,但如若没有广播电视的媒体传播力,就不会有港姐的辉煌岁月,也不会变成数百万港人都关注的社会事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几乎占据了香港市民生活的绝大部分,也是由那时起,彩色电视机开始渗入大众市场,香港影视业的黄金时代亦由此基础而来。而时至今日,电视传媒已然弱化,娱圈女星嫁入豪门这样的灰姑娘式传奇也不再需要由选美来创造,港姐式微自然就成为时代浪潮中的必然趋势了。


冠军雷庄儿(中)、亚军何依婷(左)、季军黄玮琦(右)。


即便是今年的港姐选举,泳装环节和问答环节都是比赛最重要的部分,而这与选美比赛的价值观不无关系,这种价值就是“美貌与智慧并重”。“无线港姐”的开始之初,港姐就是香港这个城市对外的大使,要求一定要擅长使用外语,有一定的学历修养,站出来就要大方得体,高贵优雅。


相比当时都是训练班出身的香港电视演员来说,“无线港姐”本来就不是草根阶层出身,她们即便不是名门后裔,至少也是空姐、国际学校毕业生、著名女校在读生之类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所以,当港姐走进电视时,无疑是在提升娱乐圈的文化水准。


冠军雷庄儿(中)、亚军何依婷(左)、季军黄玮琦(右)。


有人说,选美就是选出社会审美价值中最符合标准的那一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并不是如此的。即便是在港姐对香港社会影响颇大的年代里,香港人也未必会将这些港姐美丽的标准作为金科玉律,因为端庄大方,举止优雅,富有涵养才是港姐比赛的准则,而这场比赛,除了为香港女性树立模范榜样之余,更多时候,在本质上也只是一场好玩且有噱头的电视节目罢了。


今时今日,仍旧关注港姐比赛的人已然是少数,通过港姐比赛胜出而成为影视红星或者嫁入豪门的更是鲜有耳闻。但作为香港的一张魅力名片,它身上所承载着的华丽梦想和传奇故事,都将长久在香港的人文史上熠熠生辉。

有料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公报微信矩阵

大公网丨微香港丨晨读香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