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纵览】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你想接触时代的风口
构建人工智能吗?
你想引领时代
共创美好未来吗?
你想九天揽月、逐梦深蓝吗?
你想做时代的“弄潮儿”吗?
你想成为改变世界的一员吗?
来这里
成就梦想中的自己!
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前身为1953年“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的海道测量与领航设备教研室和舰船电气设备教研室,1970年成立自动控制系,1998年成立自动化学院,2020年成立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创新型教学、科研环境。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科研教学传统主体院系之一,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核心单位。
◆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规模最大、学生数最多、科研总量最大的学院。
◆ 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导航、制导与控制”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电子信息”专业学位领域工程硕博士学位授予权,“人工智能”目录外二级学科和“水下智能技术”交叉学科硕博士学位授予权,“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为A-,第五轮学科评估有较大突破。
◆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器人工程”与“人工智能”专业为新工科专业。
◆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国船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及15个省级以上学会理事单位。
◆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学院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72名,其中正高职48名,副高职62名,博导66名,硕导126名。教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2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级人才 33人、省部级人才 2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4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
学院教师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在20余个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以上职务,在29个国内外期刊任编委以上职务。学院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黑龙江省头雁创新团队、黑龙江省教学团队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等优秀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团队
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信息”专业学位领域工程硕博士学位授予权,“人工智能”目录外二级学科和“水下智能技术”交叉学科硕博士学位授予权。“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其下设的“导航、制导与控制”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最早面向舰船领域的控制学科,也是目前国内导航与控制领域最具“船海”特色的一级学科。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按自动化类招生,设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六个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可根据相关要求,在类内选择专业方向。
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工程实验室等共15个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与华为、大疆创新、安谋科技、西门子、菲尼克斯、罗克韦尔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10余个联合实验室;学院下设6个基层学术组织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办公环境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2.7亿元,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学院科研特色鲜明,始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尤其具有鲜明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套船用组合导航系统、第一套航海用光学惯性导航仪器、第一套海洋无线电导航系统、第一套HDP3动力定位系统、第一套减摇鳍、水下无人系统等,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无人水下系统
动力定位(DP)系统
海上高性能导航系统
智能船远程支持控制中心
智能船
海洋大数据与计算智能
航行综合态势建模与可视化技术
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课题9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1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70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41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70项。“十三五”期间,累计科研到款超过17亿元,近3年,经费年均到款近4亿元,其中2021年经费到款4.5亿,人均超200万。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从2014年开始本科生按自动化类招生,学院以培养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国家建设为目标,开展一流专业、精品课程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有在读学生3698人,其中本科生198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687人,攻读学位留学生30人。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霍英东教育教学二等奖1项,建有国家一流课程10门。出版省部级规划教材6部。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自动控制元件》课程讲解画面
学院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工程实验室等共15个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与华为、大疆创新、安谋科技、西门子、菲尼克斯、罗克韦尔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10余个联合实验室。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菲尼克斯电气工业4.0示范创新中心”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大疆创新智能机器人实践创新基地”获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学院“《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体系建设”及“智能机器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两个项目获得2022年度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项目案例。
菲尼克斯工业4.0示范创新中心
获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虚实结合的海洋运动体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2021年获全国自制实验教学仪器一等奖
近年来,学院不断拓宽学生培养模式,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悉尼科技大学、英格兰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马凯大学、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加拿大卡尔顿大学、丹麦技术大学、日本香川大学等众多国外知名大学开展学生联合培养工作。
哈尔滨工程大学—爱丁堡大学
自动控制国际夏令营
哈尔滨工程大学—斯克莱德大学
暑期夏令营
学院“工学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拔尖人才教育教学理念取得实效,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比例达到100%。2016年,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创翼科技社”获得全国大学生“小平创新团队”荣誉称号,2018年和2019年学院教师连续两年指导学生获得“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近三年,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国内高端创新创业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0余项。另外,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在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中屡获大奖,年均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获奖达100余项。
荣获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
“创翼科技社”团队
荣获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学院主办、承办和组织一系列影响广泛的精品大学生学科竞赛,形成“智能车”、“机器人”、“航行器”等10余支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依靠自身得天独厚的科技创新学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创新活动。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
哈尔滨工程大学 创梦之翼战队
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机甲大师
东部赛区冠军
学院创新团队在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
获得金奖
多年来,在全国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情况下,学院毕业生的总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3以上。学院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不仅船舶、航空、航天等大型国有集团一直将学院作为吸收优秀毕业生的首选之一,而且也备受百度、腾讯、华为、中兴等知名公司的青睐,学院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院毕业生精英辈出,中国科学院段广仁院士,中国工程院臧克茂院士、刘合院士,加拿大工程院杨春生院士,海军少将黄文斌、陆铭华、黄新建,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承文,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杭州市长刘忻,百度技术委员会主席吴华,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琳,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刘侠,北京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云春等都是学院杰出校友代表。
每年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继续升学深造,其中保送研究生比例约23%,考取研究生比例约30%,出国深造比例约5%。
作为国家3A级景区高校,校园四时风景如画,“春有杏花夏有荷,秋染红枫冬雕雪”。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碧瓦飞甍,气势恢宏。
工程美景
工程雪景
图书馆
军工操场
哈工程拍了拍你,并向你投出了橄榄枝
在这里,你是一个新生
也将是一次新生
这里很大,青春肆意绽放
这里很小,每个人都是主角
这样的哈工程你还不心动嘛?
风里雨里,我们等你!
-END-
编辑 | 杨东泽
责编丨冯赞元
审核丨刘志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