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刘珺:《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预言 |《金融论衡》(3)
《金融论衡》是由IMI学术委员、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刘珺出版的新著。该书以反思和批判的视野对经典理论、一般金融理论、货币政策、新制度安排与发展模式相关的一些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思考,提出23个重要问题;结合中国经济现状,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了合乎逻辑的理论发展。《IMI财经观察》将于每周三连续刊登《金融论衡》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本文节选自第一篇·关于经典理论·思考三:《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预言。《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市场”“全球各地”包含了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要素和线索。但作者通过对《共产党宣言》问世的区域背景——欧洲国家形态的再观察,发现《共产党宣言》所预见的是趋势, 而不是严格定义的“全球化”,也不可能预见到这种结构化的世界格局。
以下为节选内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对全球化进行思考时, 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的论述与之发生共鸣。
在经典理论光辉的照耀下, 当今不乏学者提出全球化的现象最初兴起于《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揭示出全球化的趋势。诚然, 《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市场”和“全球各地”等概念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预测性, 并包含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要素和线索, 但通过对《共产党宣言》问世的区域背景———欧洲———国家形态的再观察, 分析欧洲国家形态的统一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足点, 再与全球化的内涵加以对比后, 笔者认为彼“全球”非此“全球冶, 更无“化”可言, 两者差异明显。经典理论预言的科学性在于周期性趋势而非结构化特点。
1.“全球化”概念
20世纪90年代“信息革命”后, 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广泛应用, 与信息传播相关联的全球商品和服务市场快速发展, 跨国企业推出新的全球劳动分工体系, 世界范围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移民和人口流动迅速增长等, 这些深度结构性的变化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逐渐进入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进程。在此背景下,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于1990年提出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 指出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 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于1997年提出:经济全球化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 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冶于;托马斯·弗里德曼也给出了类似全球化的定义。综上所述, 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通常指贸易、资本移动自由化, 企业活动以及因此产生的国民经济交易瞄准世界大市场, 跨越国境, 广域延展的行为。
2.“全球化”的基础及其作用
“信息革命”是经济和社会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加强了各国经济互相依存度和渗透性,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冲破国家疆界走向一体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 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的、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所以说, 全球化不仅表现为一种经济现象, 也表现为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 它既不是“ 欧洲化”, 也不是“ 美国化”和“资本主义化”,而是在信息革命的助推下, 世界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客观历史进程。
《共产党宣言》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 同任何理论的产生一样, 离不开特定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所以, 在探讨《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预言前, 首先要对欧洲的国家形态进行研究。
视欧洲为一个整体, 最重要的原因是欧洲国家共享着大量的民族、宗教、文化、政治、经济和思想, 欧洲文化的同源性主要体现在希腊罗马的脉络和基督教的一脉相承上。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希腊文化蕴涵有科学与民主的种子, 吸收了诸多古代文明的精华,至今欧洲人接触到希腊文化时都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公元前1世纪左右罗马征服了希腊, 把希腊精神转换为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传遍大半个欧洲。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最能说明罗马文化对欧洲文化影响的就是语言的统一。至中世纪, 拉丁语已成为欧洲交流的媒介语, 也是欧洲科学、哲学和神学的语言。之后拉丁语进一步分化成现代罗曼语诸语言: 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 可以说罗马时期的拉丁语是现代罗曼语的祖先。
5世纪北欧日耳曼民族占领了罗马帝国, 同时吸纳和消化了罗马文化以及希腊哲学和艺术, 接受了罗马的宗教———基督教。尽管中世纪的欧洲长期陷于战乱与分裂, 但基督教和教会却作为一条牢固的精神和组织纽带在精神上把欧洲“统一”起来。可以说, 之后“欧洲观念”的形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督教的“欧洲化”。
中世纪的欧洲不是一个政治的整体, 而是一片割裂和封闭的土地, 但在融合了罗马文化和日耳曼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于欧洲文明至关重要的制度———欧洲封建制。欧洲封建制度因等级分封而造成间接统治和权力重叠,通常只是因血统和占有最大领地的缘故而成为领主, 世袭领地跟随领主而变动, 可以通过王室间联姻与跨国领地继承而转手, 有时一个家族统治着两个甚至多个国家, 使得当时欧洲国家间的界限比较模糊。除了王位以外,封建领地也可以跨越语言和地区, 一个贵族的封地可能有一块在法兰克, 另一块在德意志。可以说中世纪欧洲基本上只有领地的概念, 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
15世纪至18世纪, 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实证科学使欧洲基本上完成了近代社会的进程, 奠定了欧洲文化的基础, 也造就了欧洲共同的价值观念。19世纪起欧洲文化主要体现在近代国家形态即“民族国家”的出现和欧洲人相互的认同感即“欧洲观念”的形成。“欧洲观念”的源头一是希腊罗马文化和覆盖欧洲的基督教文明, 二是战争仍旧频繁, 因渴望和平而寻求的联合之道。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 欧洲各国社会生产
力快速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替代封建制, 各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里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越来越超越并冲破民族界限, 逐渐建立联盟型组织以及形成多民族的“联邦制国家”。20 世纪下半叶,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六国政府陆续签订了为期50 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罗马条约》《布鲁塞尔条约》, 其中《布鲁塞尔条约》将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 最终演变并发展为今天的“欧洲联盟”。
正是这种文化起源与传承的统一性以及宗教带来的聚合性, 使得现代欧洲国家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趋于同一, 文化差异较小, 教育制度、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较为相似, 欧洲国际社会和各国实践部分归因于这种多样性当中的统一性。所以, 欧洲是开放的欧洲, 是整体的欧洲, 一定意义上讲, 没有绝对的英国问题、法国问题或德国问题, 大多数是欧洲问题。
1.《共产党宣言》的时代背景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伴随着经济力量的快速增长, 资产阶级逐渐在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把资产阶级国家转换成资产阶级所掌握并为其服务的工具。
在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同时, 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 无产者的劳动失去了任何独性, 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附属品, 劳动的差别越来越小, 工资几乎到处都降到同样低的水平, 生活地位越来越没有保障。由于无产阶级内部的利益和生活状况越来越趋于一致, 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 他们不仅攻击生产工具本身, 而且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逐渐充分暴露。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欧洲各国工人都受到资本的剥削和压迫, 他们的处境是一样的, 没有任何民族的差别。1845年3月, 马克思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掖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业》一文中提到: “工人的民族性不是法国的、不是英国的、不是德国的民族性, 而是劳动、自由的奴隶制、自我售卖。他的政府不是法国的、不是英国的、不是德国的政府, 而是资本。在国内, 货币是工业家的祖国。”也就是说, 在欧洲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一无所有, 他们没有祖国, 它们的经济社会状况不是单一国家的现状, 而是欧洲的共性。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方法, 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值得注意的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深扎根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壤中, 出发点是对欧洲社会的整体观察;由于欧洲各国在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趋同性, 使得马克思关于“世界市场”问题的阐述实质是欧洲问题在经济、社会和地理方面的扩大和延伸。
2.《共产党宣言》中对“全球化”的表述
《共产党宣言》中并未出现“全球化”这一术语或概念, 而是在第一章中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向全球扩张时使用了“全球各地”、“世界市场”等概念。
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产生的内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即资产阶级通过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把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世界各地, 创造出一种世界性的生产方式。这种“世界性”可以说是在欧洲各国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趋同的条件下, 对“欧洲”制度所做的逻辑推演和地理延伸, 与其说是“全球化”, 毋宁说是“欧洲化”, 不具备现代意义的市场经济世界化、全球化所需的客观物质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在此作用下世界本身的结构变化。
《共产党宣言》中“世界市场”产生的外因是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及国际贸易技术条件的具备,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 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 这里的“世界市场”也仅是从欧洲延伸至原料、市场和劳动力的新来源———美洲、非洲和亚洲。可见, 《共产党宣言》中提及的“世界市场”是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点与点、线与线的连接, 不是现代全球化的网络的、立体的连接, 而网状结构下的资源全球整合、资源全球配置、科技全球共享等在当时的条件下均没有实现的基础。《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是欧洲的普遍化和简单化的扩大, 政治经济内涵远大于其他。
第一, 《共产党宣言》所预见的是趋势, 而不是严格定义的“全球化”,也不可能预见到这种结构化的世界格局。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正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阐明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两条基本原理是最为科学严谨的。人类社会的变革都是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的结果,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所处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并没有与真正“全球化”相符合的生产力基础, 所以说, 《共产党宣言》所提及“世界市场冶也并不是真正的世界或全球, 只是欧洲国家形态在政治学说上的映射,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真正的“全球化”是在发达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推动作用下, 全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发生了深度的结构化进展, 最终达到全球国家的相互依赖、经济的共享、利益的互相依存以及交流的共享利益。
第二,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 也没有结束真理的探求, 对经典理论的科学态度是发展真理。
《共产党宣言》的伟大之处在于其科学实质, 在于对解决当时的问题给予了正确的指导, 而非独立的某个结论或每一段文字, 预见性的根本不在预测事件, 而在趋势。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王兆星、埃德蒙、苏宁、任志刚、李若谷、亚辛·安瓦尔、李扬、汉克、夏斌、陈云贤等10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6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互联网金融”、“银行与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