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金融人的国家担当
近日,IMI研究员熊园在谈及当代金融人的使命担当中指出,金融具有调节利益的天然属性,金融安全的核心要义是国家利益。我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问题和风险,目前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金融风险不断显现,金融安全已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随着我国不断崛起,中国也具备了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金融强则中国强,在国家如此重视金融和金融安全的大背景下,有担当的金融人应具备时代紧迫感和危机感,保持定力,为实现金融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下为文章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总书记这番讲话,至少传递了两个信息:金融很重要,以及金融安全很重要。进一步地,从事金融工作的金融人显然也很重要。笔者以为,在国家如此重视金融和金融安全的大背景下,金融人的担子无疑更重了,每个金融人都应努力做到有担当、有正气、有国家情怀。
谈及当代金融人的使命担当,不由想起了2015年出版的《金融与国家安全》(张红力、周月秋、程实、万喆等著)一书。作者在自序中说到,“希望用我们的声音唤起全社会对金融重要性的关注,激发金融人对自身历史使命的更多思考,并对如何用好金融利器实现中国国家安全提供可落地的建言。”并且在书中旗帜鲜明地指出,“金融强国就是金融人的‘中国梦’”、“不做金融引领空想家,要做金融引领实干家”、“发挥金融安全效应须将金融人才培养为国家栋梁”。
由于金融具有调节利益的天然属性,金融安全的核心要义其实是国家利益。金融人如果心无社稷,显然于国无利,而如果他是天才,更加意味着“灾难”。当下的中国,早已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加之西方发达国家还不时借助金融之手将意识形态渗透到我国各个领域,金融人如果不能保持定力、不能胸怀祖国,保障金融安全就会失去最为重要的根基。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爬坡过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显现,同时存在着债务水平高、房地产泡沫、资本外流等一系列金融风险点,于是乎经常可以看到“人民币将持续贬值”、“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等一味看空中国的悲观论调,国内有些金融从业人员也持有这种观点并且“大肆宣扬”。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确实,我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风险和问题,特别是金融行业,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相信国家把“金融安全”提升至治国理政的高度,也正是基于这些考量。然而,必须认清的是,随着我国不断崛起,我国其实具备了足够的抵御风险能力:我国经济实力已经位居全球第二,6.5%以上的经济增速也远高于发达经济体,中国经济正处于降速提质的进程中,预期经过两至三年的增速探底后将企稳向好;我国各项改革正稳步推进,有阵痛也在所难免;2016年下半年以来“防风险、去杠杆、抑泡沫”的监管措施正在加强,金融政策可谓“有保有压”;当前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虽由近4 万亿美元的峰值缩水了25%,但规模仍为全球最高;人民币短期看确有贬值压力,但随着经济 “触底”回升,中长期看人民币并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的作用逐步显现,人民币仍将属于较为强势的国际货币。因此,面对质疑,有担当的金融人都应保持定力。
当然,金融毕竟是门技术活,并且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每个金融人除了具备强大的国家使命感外,必须增强金融专业能力和塑造金融专业精神,以扎实过硬的金融才干为做强中国金融、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奉献力量。与此同时,每个金融人也应致力于成为大金融家。遥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场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彼时没有“国家队”,没有平准基金,甚至监管机构都没有,JP摩根——这家控制了13家金融机构、被誉为“银行家的银行家”的巨头挺身而出,为市场稳定注入了信心,并在随后美国的经济复苏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金融强则中国强,金融乱则中国乱。中国金融离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做好、做实、做强中国金融,用金融强国支撑中国梦,需要凝聚每一个金融人的智慧力量,需要每一个金融人具备时代紧迫感和危机感。
编辑 王平 邵昊敏
来源 证券时报网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一带一路“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向松祚:货币信用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
管清友:今年冬天有点冷——经济增长前高后低,货币政策事实偏紧
是什么在影响人民币汇率?听听刘珺、孙鲁军、王永利等专家怎么说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金融国际化、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研究所发起设立了跨境金融50人论坛、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论坛以及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三个智库平台。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