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回顾 |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精选三:中国企业走出去:挑战与战略(2012秋)

2018-01-09 国际货币研究所 IMI财经观察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十周年庆典暨IMI2018新年报告会

报名入口开启:

点击识别以上二维码可在线报名,期待您的参会!

编者按:“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简称“IMI”)创设的高层次季度论坛。论坛力邀国内外著名金融专家,纵论货币金融改革与发展之路,以期为中国国际金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鉴之策。值此创办十周年之际,现将历年嘉宾精彩发言进行回顾放送以飨读者。

2012年秋季货币金融圆桌会议主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挑战与战略”,会议由IMI联席所长曹彤主持,IMI执行所长贲圣林先生以及神华集团董事会秘书黄清先生分别发表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与跨国经营”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去”的主题演讲,IMI副所长向松祚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对两位专家的演讲做出点评。IMI所长张杰教授进行会议总结。


以下为会议纪要:

【主题演讲Ⅰ】

IMI执行所长贲圣林:中国企业走出去与跨国经营

中国企业走出去始于30多年前,比如我们做进出口贸易本身就是产品的走出去,市场的走出去,采购的走出去。同时,我们有很多企业大家知道在海外融资,在海外上市,在海外发债,在海外做国际贸易融资,这也是走出去的一种形式。但是我们认为真正的走出去是资本的走出去,也就是中国企业的跨国运营。

首先,为什么资本要走出去?为什么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从宏观上讲,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万多亿美金,但是这些外汇通过购买美国国债每年的收益大概只有2%的样子,而国外资本到中国进行实业投资的年收益最低15%,这个15%跟2%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从宏观的层面我们需要企业走出去,特别是通过资本走出去获得收益,而且我们也有这个条件,经过30年经济发展,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资本,这些资本有走出去的冲动也是正常的事情。而在微观上,从企业的层面,由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也就是低增长阶段,企业的发展需要寻找新的空间。所以,走出去对某些企业来讲也是必须的一个步骤。过去十年,中国对外投资年均增长高达45%,但这是从一个很低的基数得出来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就是2011-2015年ODI(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

从走出去的现状来看,2011年ODI一共746亿美金,同比增长8.5%,应该是历史新高,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和FDI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另外,从投资的主体来讲,746亿美金的ODI中大约60%是国有企业,而从走出去的方式上,大多数都是靠默默无闻的建厂、建代表处等完成的。从投资的方向来看,香港成为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重要基地,注册地在香港的企业占了将近60%,这些投资流向了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拉丁美洲跟北美等地。

那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走出去?首先要明确我们自己具备的优势、面临的风险以及挑战。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优势来讲,一方面是资金相对充裕,另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相对稳定,国内市场较大。第三部分就是政策支持,中国已经在政策上,理念上已经把它当做一个战略提出。第四个优势,我觉得是一个潜力优势,也就是人力资源这一块,越来越多的熟悉海外市场的学子们、华侨们愿意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作贡献,这是一个潜在的优势。

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很大。中资企业在国内相当有市场地位,各方面的事情都能搞定,走出去面临相当多的一些在国内不需要面对的风险,比如政治风险和歧视等等。我们很多国有企业想并购的时候都会受到抵触,我们认为它是一种歧视,也有一些是属于政治方面的考量。另外,经营风险是我特别要强调的,走出去本身很容易,而真正持续的跨国经营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营风险中间,比如像财务风险,在国内相当长一段时间,你根本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因为汇率是固定的,利率是固定的,也没有太多的除了银行贷款之外的工具。所以我们很多财务管理、财务管控的手段和方法相对于国际化的企业有一些差距。第三个风险是法律风险或者说社会风险,属于文化方面的概念,是中国宏观的文化跟国际文化之间的碰撞。比如中国的文化注重关系,注重长期发展,西方可能更加短期。在微观层面,企业文化很重要,但中国企业30多年来蓬勃发展,很多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到了西方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规章制度都已经很清晰了,绕开的可能性也不大。

关于怎么走出去还存在一个指导原则的问题,我们真正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就是目前走出去的企业成功率还不够高,相对的资本回报率也不够高。所以,我们要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首先要不被动。当前国际化趋势这么明显,与其等跨国企业到中国吞噬你,还不如主动更好。但是不要冲动,我们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过去我们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他们看待中国市场的经验,也可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一个镜子。比如离我们相对比较近的日本、韩国,他们企业与我们的文化比较接近,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一个是日本、韩国企业基本上是抱团出来,以企业集团的形式出现;同时他们走出去的时候打出了特别强的品牌。

那么,怎么走出去?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觉得要看我们的相对优势。既然咱们相对不缺的是财务,咱们相对不缺的是钱,也许投资的形式就很重要。在我们对很多国家、地方不了解的时候,找一个对本地熟悉的企业,通过合资来认识当地的市场,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政治环境,同时培养人才。

在投资方式方面,我们觉得有三种投资方式可以加强。首先是资源这一块,国家层面需要,更主要的是资源这一块没有太多的对管理能力的要求,尤其是跟社会相关的,跟营销、品牌相关的,所以对管控的要求,对管理能力的要求,就是非技术性的管理的要求相对低一点,这正是咱们所需要的,所以这一块可以强化,我想这块走的是特别好。第二、如果我真正的对自己的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跨国经营能力目前暂时处于储备阶段,也许财务投资的形式更适合。第三、以自主品牌开拓市场。我最近去了格力,它开拓美国市场,也是靠自己的品牌。而且它选择了合资企业,这一点跟海尔有相同之处,海尔在美国也是跟当地的经销商成立了合资企业。

那么,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政府有些东西可以提供一些支持,比如在外交,一些信息方面,沟通方面,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好。财务这块的支持,政策性的支持,其实各方面都有相当的经验。另外,中资企业走出去,往往银行是扶持性经济。这一点来讲,比如我们今天全世界最大的银行都是在中国,但是咱们现在五大银行,工、农、中、交、建五大银行,海外资产,包括境外资产,包括香港的所有资产加在一起也就是7000亿美金的样子,这还不是信贷支持。要想让我们的中资企业真正走出去,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在现有的比较好的银行关系的基础上,适当的选择当地的或者有国际经验的一些金融机构作为自己的外行来弥补目前的一些不足,我觉得是可以考虑的一件事情。

我刚才说了这么几点,什么是走出来?为什么走出来?怎么走出去?跟大家做了一些简单的分享。我自己觉得我们的结论是,如果说中国企业走出去,这是一个大势所趋,不仅仅是国家的战略,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咱们作为国际货币研究所,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部分。大家可以想像,美元走出去,其实跟美国企业走出去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是,走出去是一个特别困难的事情,虽然也有很多机遇,但是风险很多。所以,每个企业在自己的选择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形式。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金融机构的支持以及别的一些中介机构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

【嘉宾点评Ⅰ】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 赵昌文

接下来我主要就这么几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还是和贲行长的演讲结构一样,三个问题:为什么走出去?如何走出去?我们能做什么?

为什么要走出去?

我理解在贲行长报告里提到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现如今“走出去”是一个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其实这在某种层面上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战略。所以,当企业有此内在需求,而国家也有这样的发展目标时,“走出去”自然而然就变成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一定很难有某一个时点我们说它是最适合走出去的时机。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我们过去一直在做“走出去”这件事,中国去年年底已经有746.5亿美金的对外投资,这个数字说大不大,但是绝对不小。也就是说,我们很多企业已经走出去了。那么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走出去的呢?其实各种各样,我在海外也看到几十个中国企业或金融机构的情况,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所谓的成功其实也仅经历了很短的时间,比如说仅仅经营了一年、两年,最多三年、四年,还很难说一定就会很成功。失败的当然已经失败的很惨,我们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对于在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技术、管理,或者某些市场方面的原因,走出去其实需要慎重。换言之,我们在发达国家的很多投资,可能更多还是出于对关键技术和管理理念的诉求,我认为这样的“走出去”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值得的,哪怕我们付出一些成本和代价。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比中国还落后的国家进行投资,我们走出去更多还是基于资源和市场方面的考量。我曾经和几个央企讨论过这样的问题,他们在非洲、南美、东南亚有很大的投资,很多是基于市场方面的考虑,哪怕是相对远期一点的市场。

所以,为什么要走出去?我觉得对不同企业来说有不同的战略,他们相同的初衷就是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做子的优化配置。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国内很多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暂时性问题,比如大家经常提到的产能过剩。我一直认为产能过剩是暂时的事情,因为从长期来看,如果放在今后五年、十年、二十年,哪怕是公认为产能过剩最严重的钢铁行业,其实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消化过剩的产能。但是,在现今这样一个阶段,如果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我觉得对企业是有帮助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决定了我们的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即企业自身的效率问题。其实我们国内很多企业效率并不高,今年财富500强中69家中国企业的平均ROE也只有5.6、5.7,如果把11家金融机构扣除,ROE马上会下降到2.7左右。而这些金融机构的平均ROE是19,其中几家银行更是达到24.6%左右。那么像这种效率相对不高的企业走出去的目的是什么?这需要我们慎重思考。是去分享国外产业的高利润呢?还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量?其实国外成熟的市场行业平均利润率并不是很高,比如今年美国的银行业500强平均利润率只有4.6。所以,我觉得要客观的分行业甚至分不同的企业类型慎重考虑。

如何走出去?

这个话题很大,但是我想有几个关键问题可以供我们思考,特别是从很多企业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比如说山东万华收购了匈牙利最大的化工企业,这家企业时间不长,但截至目前为止是比较成功的。而我们的联想、华为、中兴通讯在乌克兰做的并不算太成功,尽管他们已经做了8年、甚至10年的时间。为什么?因为乌克兰经历了政府更迭,他们不同政府的政策出发点不一样,到现在乌克兰的3G牌照都没有发,于是像我们这样的通信公司就遇到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个人认为如何走出去,首先得想清楚这个国家政治的稳定性,也就是说要选一个好的目标国家进行投资。包括非洲,比如说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在非洲赞比亚有很多农业方面的投资,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过去长期的历史渊源,我觉得从现今的角度判断,这还是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战略有待思考。所以,关于如何走出去,我的第一个观点是想清楚去哪个国家。第二、关于投资方式是并购还是绿地投资,这个确实找不到一个朴实性的原则说哪一种一定是更好。

我想从反面来说,我们在很多国家的海外投资出现了一些风险,特别是引发了关于我们祖国的争议。比如我们现在很多媒体也在报道,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搞农业资本主义。这个问题我专门和农业发展集团的刘董事长交流过,他说我们在非洲的土地只相当于韩国的一半都不到,而日本在非洲或巴西、南美这些国家的土地相当于它自身耕地面积的2.5倍,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对中国这样一些问题的关注呢?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是央企,是国企,而像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世界人类文明史上崛起的过程一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这些央企和国企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其实不是普遍性的问题,而是特殊性的问题。所以,走出去一定要选有示范效应的项目,否则极有可能因为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非常没有道理的事情影响我们整个走出去战略的效果,不管是农业投资还是其他投资。其实农业投资我们原本有很多好去的地方,比如乌克兰,雨水充裕便足以保证丰衣足食,但是就是没有资本,所以它的农业生产设备非常落后,尽管它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变了,但是农庄管理并没有跟上。其实我们在非洲国家的农业投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路径依赖,我们1995年之前对这些国家都是无偿援助,后来我们改变了援助方式,变成企业投资,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能做什么?

贲行长的报告讲的很好,我想到另外两个问题。第一、从政府层面我们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实际上走出去也好,过去的招商引资引进来也好,都是在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所发生的客观经济现象。我认为目前到了一个我们需要思考中国的综合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阶段。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经常用GDP来考量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或者经济总量,于是我们说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甚至我们说2020年我们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包括最近很多专家说,2030年我们的人均GDP将会接近美国的一半。但是,如果换另外一个指标GNP来衡量呢?因为这是另外一套价值核算体系,所以我想是不是换一个角度,从不同的方面来思考一下,中国国家综合利益最大化究竟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么来看待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些中长期的战略。这是我想的第一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我只是提出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想特别说一下国家外汇储备的问题。6月我去匈牙利和乌克兰考察央企在海外投资的情况,回来以后给国务院写了一个报告,其中有一点建议是关于国家外汇储备的使用问题。谈及外汇储备我们一直把风险放在第一位,尽管我们过去也确实是遭受过很大的风险。但是,现在综合来看,我觉得可以把国家外汇储备的使用和中国走出去的战略结合起来。为什么只有CIC可以做外汇的投资和使用,而不可以由其他的国有企业做?国家开发银行就曾请我们建议国务院把外汇储备的一部分使用权交给国家开发银行做投资,我只是提到这个事情。也就是说,风险确实是存在的,但是综合来看,神华集团做海外投资的风险不一定比中投投资的风险大。这又提到一个问题,也是没有答案,大家可以去思考。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走出去”一定要把中国的利益和被投资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考虑,不要太过功利,不要太过自利,不要太过追求短期的利益,否则国家的战略很难成功,一定是双赢才能够成功。我们很多企业在海外的失败是过于追求短期利益所致,忽视了很多当地的文化、社会制度和劳工政策,最后导致我们折戟沉沙,这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主题演讲Ⅱ】

中国神华集团董事会秘书黄清: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去

神华集团是1995年10月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个国家投资公司,是中央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煤为基础的,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企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经销商。

神华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再造神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神华将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是由于中国能源和中国煤炭的需要。从2008年开始,中国的煤炭的进口量逐年增加,中国的煤炭已经不能满足本国的需求。因此,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公司,走出去是市场的需要。二是由于神华集团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煤炭综合能源企业,我们在国外没有资产,没有业务,没有利润,怎么能说具有国际竞争力,怎么能说世界一流?三是走出去战略主要以绿地项目为主,兼并收购为辅,现在我们在国外有五个国家的业务,九大项目。第一个业务在印尼,印尼除了具有非常好的资源条件可以满足中国未来能源的需求以外,目前印尼60%的人还没有用上电,所以在印尼发展电力业务也将会有良好的效益。第二个业务是在澳洲,煤炭项目,2015年能够形成1000万的煤炭生产能力,配套提供了铁路和港口。另外,在新能源开发方面,投资了塔斯曼尼亚的风电项目。第三大业务是在蒙古国,外蒙古已经是中国能源的主要供给地。第四个业务是在俄罗斯,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多年,但主要局限在油气领域,而目前在煤炭领域也有好的合作。第五个业务是在美国,美国煤炭的产量大概1.9亿吨,随着页岩气的扩大,煤炭需求面临衰竭压力,由于美国资源好,开采技术先进,与美国的煤炭公司进行合作也是非常好的项目。

作为中国企业,特别是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的这些企业应该树立国际视野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国内市国际化,跨国公司都到了国内和我们进行竞争;同时国际市场也国内化,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国际的视野。

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应该能够保持7%年均的增长速度,保持这个速度就需要有充足的能源和资源的保障,这还是要开拓两个市场,这也是中国企业的一个历史使命。从企业发展的规律看,推进国际化战略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也是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必经的过程。

那么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首先,发挥比较优势,立足企业发展的实际。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准确定位,发挥优势,量力而行。准确定位就是与国家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国家现在鼓励资源类企业走出去,那么我们顺应国家的国家战略走出去。发挥优势就是我们必须要充分挖掘自己自身的优势,寻找能够发挥优势的市场,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

其次,企业走出去必须要切实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必须抓好基础工作,对项目所在地的政治、经济、宗教、法律、风俗、文化深入了解。必须抓好管理工作,主要是加大对海外子公司高风险的监控,加强企业保护,特别是重大财务事件。

第三,控风险,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和体系的建设。国资委专门有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七部委也提出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要求,特别是要做好应急预案。

第四,培养国际化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国际经营的人才。请进来,要国际化,首先要把人家请进来当你的老师;走出去,派出人员到发达国家去学习和培训。再者就是选拔机制,我们现在的国际化完全用市场化、契约化、任期化的办法。加强对海外员工的人文关怀。

第五,履行社会责任。办企业应该追求企业、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绝对不能说企业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唯一目标主体,要构建友好相处,互利共盈的合作关系,要能够得到国际化的认可。所以,国外办企业都是以互利互惠为原则,谋求平和多样的海外合作方式,比如我们参股美国煤炭公司30%,通过与其他跨国公司的合作,实现双赢。

第六,增加跨文化的品牌战略,使别国的政府、员工、消费者对我们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认同,同时还要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精神价值,使他们认可中国,认可中华文化。

【嘉宾点评Ⅱ】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韩本毅

神华集团是中国优秀的企业,也是央企中的佼佼者,目前世界500强排名名列234位,中国500强排名在20以内。神华集团作为中央企业的盈利大户,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非常出色,每生产百万吨煤劳工死亡率在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是最低的。一亿吨煤可能有1.8个死亡的人,一年5亿吨煤死亡不到10个人,这个数字值得骄傲。

上周拜访神华集团的神东煤矿给我很多收获以及感触,尤其是维修中心,工厂建立在荒漠里,依旧采用世界一流的管理方式。国务院在今年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就号召全国煤炭系统学习神华集团精神。工厂进去就能看见醒目的标语,是神华董事长提出的,谈问题,抓整改。神华集团已经是中国的一流企业,应该也是世界煤炭产业行业里的优秀企业,具备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开拓市场的条件。所以,今天黄总提出的神华一系列走出去的战略方面的体会,包括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准确定位,量力而行,控制风险,培育国际化的人才,履行社会责任,做好软实力的建设,增强跨文化的管理能力,我觉得意义非凡。这是黄总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我和黄总一样都是在央企工作,是直接从事实务工作的管理者。我03年到央企,前8年的那个企业属于小型央企,当时中组部说我们是负责引进国外的关键技术,以及中国企业的成套设备的出口,并且带领中国企业走出去。后来这个小型央企被列为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的一个重要国家企业,主要从事海外工程承包,通过这种方式把中国的成套设备力量,施工力量带出国门。今年刚到知名度较高的航空油料集团,近两年航油发展很快,现在的营业收入利润几乎是当时的10倍。去年我们在世界500强排名431位,今年已经跃升到318位。现在中航油也提出国际化的问题,我们的三大资源,一个是资源,一个是市场,一个是国际化。资源本身也面临国内、国外两个资源,航油30%~40%是进口的,中石油等又有60%~70%的原油,这样一来,60%~70%的油其实都是进口的。

下面我结合黄总的演讲来谈几点感受:第一,我非常赞同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定要准确定位,量力而行,要头脑清醒,不图虚名,注重实效。此前谈到的神华走出去,一个是为了国家解决能源问题,第二个自己发展战略的需要。现在中航油提出国际化的问题,同理,一个是能源问题的解决,还有一个是公司自身的发展。我们相信民航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这是被动的发展,如果主动发展,走出国门会更加广阔。举个例子,我们公司近来也打算收购一个欧洲公司,此公司是上市公司,做油的储备、运输,每年收益率10%以上,而且分红非常稳定。现在一些投行也有跟我们谈,但是,我们要清楚我们收购这个公司有何作用。这个公司油管输送能力应该排欧洲前三,对我们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基于这些有意义的作用,我们才给考虑。

第二,中国企业出去一定要团结互助,不能陷入恶性竞争。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不是和欧美国家的竞争,而是兄弟企业的竞争。比如中国机械这类公司,承担的是海外工程总包,一般在国外建电站、铁路,基本上第一轮,欧美国家就出局,最后剩下的全是中国企业。因为中国通过消化、引进、吸收再创新,设备方面质量差不多,但是成本低很多。接下来就是中国企业之间的这种血拼。比方说前几天印尼建十个大电站,基本上都是中央企业竞争。最后这个项目应该大概亏了2亿。我还分管过一个在白俄罗斯的中国海外合作公司,起初利润比较乐观。第一次开标以后,当时我们算的利润率为4%,5%,结果另一家中国公司宣布在原来的标底上直接降12%。这些都不是和欧美国家之间竞争,而是中国企业的恶性竞争。当然,政府部门,包括一些商会、协会也要适当加强协调的力量。

第三,中央企业走出去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包括政策支持。这个支持不完全在资金本,更可能在金融成本上。再好的项目,成本高了就不是好项目。我们现在考虑欧洲项目,收益率需要保持在8%以上,因为国内一年期的利息都很高,要是低于8%,就没有意义。但是,如果在国外直接通过低成本的融资,利息降到2%,6%的收益率也可以接受。比如欧盟现在已经把存款利率降成零,如果通过金融机构在海外给我们一笔中长期外汇贷款,我们就有盈利的机会。但境外可能有汇率风险,这就需要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更多的金融支持。此外,政府的政策扶持也非常重要,国资委今年资本金预算重点扶持是走出去项目意义重大。增强了中央企业走出去的底气。比如,此前中矿铝业的一个项目,避免了全球垄断的矿产资源巨头的出现,但是给中铝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因为它是通过利息极高的贷款完成。此项目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帮了一批国内矿产资源冶炼的企业,如果国家对这个项目有所扶住,可能未来企业有更好的发展。

第四,走出去还是要进一步的创新模式,开拓思路。商务部曾经针对国内一些金融机构采用安哥拉模式,我觉得较为成功。我们帮助安哥拉战后重建,首先中国政府拨一笔几十亿贷款,但是存放在中国。中国帮助完成修建道路,并随着进度,国家开发银行把钱拨过去向安哥拉付款,安哥拉把油卖给中石油,中石油在国内把钱还给国开行,整个资金没有流出过门。通过这种方式,中国多余的外汇储备得到利用,我们也找到海外股,并把中国的设备、人员也带过去,整个环境很安全。着眼未来,走出去或将有新模式,比如市场换市场。过去中国对外开放一直提倡换资金,换技术,换管理。现在有一种新的模式可能是市场换市场。比如欧洲一个国际大公司,把这个国家的一二十个机场,以及加油公司的股权的50%换我们国内某一个城市的50%。现在我们国内机场增速都很快,用市场换市场的方式,看好中国实际人口市场未来的迅速发展,用一个成熟市场份额换我们未来的一个份额,这也是一种创新方式。

【会议总结】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 张杰

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3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年均9%以上的速度,到现在是全球第二例。在1870年左右,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开始了,所以李鸿章当时惊叹中国面临着千古未有之变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到最后融入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就是全球和中国重新认识、重新融合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中国的企业如何走出去,我们需要学习西方欧美的企业走的路,以及我们标准的教科书中对他们走过的路线如何概括。

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和欧美的企业走出去有什么逻辑上的不同?我觉得中国很多的事情用标准的教科书解释不通,因为无论30多年还是几百年几千年,中国从来都是独特的。比如在中国崛起之前欧美是一种游戏规则,中国经济规模这么大,进入全球市场之后是遵循这个既有的规则,还是要改变这个规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我觉得中国要走出去,或者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跟教科书不一样的逻辑有四个。第一,我们教科书说,走出去的企业是标准的市场化企业,是在国内市场培育成熟以后到国际市场配置资源。但是,在中国不是这样,我们实际上能够走出去的企业都是有政府背景的企业。我们来不及自己经过漫长的过程把企业市场化以后,培养出一个标准的市场主体,然后让他们再到国际市场配置资源。没有这么长时间,所以我们由于政府做背景的企业先出去,不走这个标准的市场化过程。

另外一条,按理说我们应当把国内市场培育好了以后再面向国际。但是我们来不及培育国内市场、让国内市场健全了以后再开放。因此我们在国内市场还发展不完善的情况下就不得不走向国际市场,这是标准教科书没有教给我们的。

第三条,按理说对外开放前首先要实行对内开放,但是我们并没有。我们现在各个省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条块分隔相当严重。我们为什么企业走出去以后把价格战打到国外去,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对内开放的工作做好,然后我们赶着紧迫的局势走向国际,对内开放与外开放不匹配,就造成了这种情况。

最后,按照我们老祖宗的古训,要平天下首先得修身齐家治国后才可以。但是,我们现在来不及修身,来不及齐家,还不及治国,就得马上面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所以,我们中国的走出去,就不能按照欧美国家企业的逻辑按部就班地走了。但是,欧美国家在殖民地时代,在海外开拓时代,哪一个国家的企业不是代表着国家利益出去的?凡是在16世纪以后,西方列强崛起,哪一个国家的企业背后没有国家,没有政府?所以这是我脑子里头的一些疑问,我就强调中国的走出去也好,融入全球化也好,一定有特殊的逻辑,我们得认可,然后再想办法。

第二条感想,怎么样理解企业走出去的真谛?我有几条理解:第一、企业走出去的题中应有之义:1、企业重构全球资产负债表。国际化的企业肯定是一个全球资产负债表。比如,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就是一个全球资产负债表,我们原来一直说美国双赤字岌岌可危,那是因为你把美国单独作为一个国家来看。但是美国的资产负债表是全球的,从全球角度看是平衡的。所以,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必然要完成的一个任务是重构全球资产负债表。2、企业走出去要在全球配置资源。而原来只是在国内或者某一个局部配置资源,平台变了。3、分享全球经济剩余。我觉得这点刚才王总说的非常好。市场为什么发展起来?因为市场帮助人们交易,有了交易,我们分享交易剩余,市场才能扩展,如果没有交易剩余,谁也不能和谁打交道。所以,分享全球经济剩余应当成为我们企业走出去的理念。4、让全球分担成本。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分担成本的能力很差,但是走出去以后分担成本的经济单位就多了,所以单个企业所要分担的成本反而下降了。与此相对应,企业走出去让全球分散风险,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所以,企业走出去,在我看来它的真谛就是这么几条,如果这几条能够最后落实了,那么无论是说走出去也好,全球化也好,都是名称的问题。

编辑  韦祎 肖子琛

监制  朱霜霜 李欣怡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吴晓求:科技创新推动中国金融的未来变革——在第二届环球人物金融科技领军人物榜发布盛典上的讲话

经典回顾 |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精选一: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011秋)

经典回顾 |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精选二:未来之路,欧元走向何方?(2012春)

重磅 | IMI携手人民日报《环球人物》杂志第二次发布“金融科技领军人物榜”  20位业界翘楚入选

元旦献礼 | 七个维度带你全面重温IMI的2017(附年会邀请函)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