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 | 熊园:准确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整体性

2018-02-12 熊园 IMI财经观察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指出这是指出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近日,IMI研究员熊园在刊于《经济参考报》的文章中,对这一理念进行了剖析。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等七大方面,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产业是生产力的直接体系,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则是高效生产关系的体现。从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看,则需要建设良好的收入分配、城乡发展与绿色发展体系,解决“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新矛盾。现代经济体系的建设,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

以下为文章全文:

习大大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这一有机整体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等七大方面,它们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有必要也必须深刻领会现代化经济体系有机整体性的准确内涵,确保不念歪经、不跑错道。

理论和实践一再表明,经济体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从生产力来看,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适宜的经济发展规模,也就自然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力。

产业为本,产业体系无疑是生产力的直接载体,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就是通过创新引领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之间协同发展,进而全面提升生产力。

同时,没有人,生产力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尽可能带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生产关系来看,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一个行之有效并能最大程度解放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其一,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就是要构建一个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政策体系,发挥好制度保障作用。

其二,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就是要为市场参与者创造一个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以消除生产者与消费者、商品和要素之间的各种制度性摩擦。

其三,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就是要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双向提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水平,以及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谓“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集中体现在收入分配、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这就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能够有效化解新矛盾。

其一,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旨在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今后三年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为必然。

其二,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旨在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重要的对策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重新打造以城市群和湾区经济为新特征的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圈。

其三,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旨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其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新时代、新阶段,需要牢牢抓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整体性特征,树立大局观、全局观、系统观,采取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尽快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具体到当下,尤其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特别是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以防控金融风险为重点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必须取得实质性成效。

编辑  张昊轩 韦祎 

监制  朱霜霜 李欣怡

来源  熊园观察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视点 | 杨再平:为老挝特色经济发展装上金融助推器
视点 | 我国的外汇储备究竟充足不充足?
视点 | 宋科副所长《人民日报》撰文:美元走强概率不大
视点 | 全球国际资本流动2017年首次走出危机后的低谷
视点 | 夏乐:“一带一路”在拉美地区前景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