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互联网金融如何打好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的三大战役?
今年三月份,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金融”、“监管”、“风险”、“安全”、“改革”等词被多次提及,可见国家层面对于金融业变革与创新的高度重视。IMI研究员李虹含撰文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与金融相关的部分展现了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业发展的三个意图与期望:普惠金融、防控风险和金融开放。
李虹含进一步指出,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来看,普惠金融向来是互联网金融的强项,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有效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使得金融服务覆盖到传统金融无法顾及到的地方,更好地在社会整体的角度上支持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最近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埋下了系统性风险的伏笔,在拥有庞大的交易规模和用户基数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有较强的传染性,不过从长期的角度来看,金融业向来都被列为国家强监管序列,今年我国政府“健全监管”的提出有助于加速互联网金融向更加正规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政府推出了一些列金融开放的举措,力度最大的领域在于银行业,同时,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借此也在加大力度进行海外布局,力求不断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以下为文章全文:
——普惠金融之战、防控风险之战、金融开放之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战役。
2018年3月,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金融”共出现21次,与之关联的词语有“监管”、“风险”、“安全”与“改革”等字样。由此,可以看出2018年金融业的变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金融关键字最多的三个部分展现了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业发展的三个意图与期望:普惠金融、防控风险、金融开放。
细化到互联网金融企业,作为当下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单兵作战需要打好三大战役:
一是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二是合规风控防范金融风险;三是布局互金品牌走出去。
一、普惠金融之战:互联网金融协同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基本放开利率管制,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深化政策性、 开发性金融机构改革, 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说到普惠金融,我们不得不提什么是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啥?
——通俗的说是让享受不到金融服务的人群可以享受金融服务。
当然,支持普惠金融的并不仅仅是大中型商业银行,一直以来致立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还有互联网金融。
而且,普惠金融向来是互联网金融的强项,那么,互联网金融是如何服务普惠金融的呢?
高科技是大杀器之一,利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技术优势识别以往银行不敢贷款的人群,帮助客户精准推荐产品,挖潜金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包括BAT在内的巨头以及凡普信这样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都在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面向小微企业、小微商家与个人用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比如,百度此前曾宣称,通过大数据和技术的整合,百度教育贷款真正做到了“秒批”,将各种数据处理圈定在瞬息之间,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们的教育贷款。凡普信在信贷信息服务、都市消费分期服务(任买)、汽车金融信息服务(凡普快车)的几块布局则能满足用户一生不同阶段的金融信息服务需求,从租房、旅游到购车等各种消费需求,只要用户需要且信用足够良好,凡普信就能利用金融科技进行定制化匹配。凡普信CEO刘琦称:“凡普信的业务范围不仅限于信贷信息服务,还有基于用户吃、穿、住、行、享的多场景消费分期、以及缓解“有车一族”资金压力的服务等等。这背后依托的正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创新,进而提供更为定制化的服务。”
此外,金融科技还切实降低了相关成本。比如,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互联网交易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以及对海量的交易支付、融资结算、资信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数据处理。
未来,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供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已使用,还可以提供给合作金融机构,帮助合作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活动的实施。可以预见,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厂妹、月嫂等许多长期拿不到传统金融机构贷款的人群,将因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优良技术释放自己的信用,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古人云: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想必银行、互金强强联合下的普惠金融体系必将满足政府的要求。
不少人担心,普惠金融的正规军来了之后,我们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是会更强还是更弱?答案是肯定的: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普惠金融,要有效支持正规军的普惠金融业务。而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不但能有力地补充正规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事业部,还能满足政府监管的要求,具有深化金融监管政策、革新金融机构,优化金融监管协调的作用。
这样的互联网金融正是总理放心、人民认可、国家期盼的普惠金融。
二、互金风险防控之战:破解监管政策与自身发展的矛盾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 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 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 健全对影子银行、 互联网金融、 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
当前金融体系的风险来自于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与金融控股司。
从2011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开始出现至今,其交易规模迅猛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0%。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交易总规模超过24.6万亿,占GDP比例达20%,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超过6亿。
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互联网金融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下隐忧逐渐显现。
其潜在系统性风险隐患随着各种平台的倒闭、转型正在逐渐暴露。
如此庞大的交易规模与用户基数使得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将风险引至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风险易感人群。
特别是当今中国社会无现金化、移动支付、余额理财观念的不断普及深入,使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理念根植于广大群众,一旦互联网金融出现舆情或风险将会使民众的金融消费信心崩塌,导致严重的系统性风险。
根据互联网金融协会的观点: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风险专项整治进入清理整顿阶段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面临“经济下行期的经营风险”、“合规转型期的转型风险”、“风险处置期的次生风险”三大突出风险。
当然,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已经开始着力控制自己的金融风险。
包括凡普信、百度金融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尝试使用新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客户风险的识别、控制,希望有效把控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这其中,凡普信在风控管理体系上的探索值得一提。在技术加持、探索更加安全、高效的风控运转模式的基础上,凡普信还使用IA等心理学评测技术进行风险全面评估,加强风控体系的多样性。在我看来,在贷前从心理学的角度就还款意愿进行风险衡量,是一种新兴的风险管理模式,它从人性角度加强了风控的准确性。凡普信在这个领域进行尝试,对我国当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利用新的手段加强风险管理,也折射出金融机构在规范化发展道路上在不断前进。
面对政府对互联网金融提出的新要求,凡普信CEO刘琦认为,从金融的长期发展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金融业的高风险、流动性等特殊属性决定了整个金融行业应该列为国家强监管的序列,今年政府“健全监管”的提出将有效加速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企业走向全面的正规化。
三、互金品牌走出去之战:从线下到海外
政府工作报告原文:
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 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 放宽或取消银行、 证券、 基金管理、 期货、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 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与以往相比,此次金融开放举措具有全面覆盖的特征。开放的领域既包括银行,也包括证券、基金管理、保险公司。在本次调整中,证券、基金管理、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同时,承诺在未来几年还会进一步放开投资限制,甚至取消。
从出资比例和控制程度上看,银行未来均有可能成为外资绝对控股或者外资企业。因为对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三年后将允许外资控股,五年后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允许外资绝对控股;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投资内资外资完全一致。这些全面而具体的措施,覆盖银行业各大领域,在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上均与以往有所不同,有望引领金融开放的新浪潮。
特别是在已透露的金融开放具体政策中,最为引人关注、力度最大的领域之一在于银行业,尤其是外资银行发展空间的提升。目前,在外资银行、外资银行投资中,中资银行的规模仍然较为有限。此次银行业的开放将有新的突破。此次金融开放将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20%、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25%的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同样也面临着线下布局以及走出去问题。
2017年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布局线下网点,同时展开了大规模的海外布局。这其中,步子最大的是蚂蚁金服。2017年,蚂蚁金服疯狂进行海外扩张,砸下巨额资金,疯狂投资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等周边国家的支付相关企业。凡普金科集团则是以广西北海为支点,基于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基地的打造,以及广西在“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性,通过推新及迭代产品、建立更广泛合作、布局新的垂直类市场完善线上布局,支持国家的金融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战略,凡普信作为凡普金科旗下一站式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将在此次海外布局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互联网金融想要迈上发展的康庄大道就要经历荆棘与泥泞,并在这条路上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引努力打好这三大战役。唯有如此,更多人才能感受到普惠金融光芒,互金企业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走向实体走向世界!
编辑 徐同 张昊轩
来源 李虹含(微信公众号)
监制 朱霜霜 李欣怡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视点 | 伍戈:消失中的货币
视点 | “银信企”通力合作,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创新
视点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18年经济目标行稳致远
视点 | PMI指数走低原因几何?
视点 | 内保外贷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