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永红:全面理性看待经常账户现逆差
国家外汇局近日公布的国际收支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经常账户收支出现逆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外汇市场反应强烈。8月6日人民币汇率跌至6.85,与4月平均汇率6.27相比,贬值幅度达8.5%,离岸人民币汇率则跌至接近破“7”的心理关口。IMI副所长、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局长助理涂永红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上半年货物贸易收支有1000多亿美元的顺差,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比较优势,服务贸易逆差约2000亿美元,是导致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而且,经济增长是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决定的,即便经常账户出现逆差,经济增长还有消费和投资因素的支撑,不一定增速放缓,失业率也不一定上升。当下外汇市场实际上处于“超调”状态,属于过度恐慌的表现。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环境下,我国应该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结构,为国际收支平衡发展、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以下为文章全文:
经济增长是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决定的,即便经常账户出现逆差,经济增长还有消费和投资因素的支撑,不一定增速放缓,失业率也不一定上升。在经常账户出现逆差的同时,资本账户却是顺差,外汇供给是大于外汇需求的,人民币币值稳定仍拥有坚实的基础。当下外汇市场实际上处于“超调”状态,属于过度恐慌的表现。
国际收支反映外汇供求状况,是衡量汇率中长期走势最重要、最直接的指标。通常情况下,经常账户顺差国家的货币具有升值趋势,反之则有贬值压力。国家外汇局近日公布的国际收支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经常账户收支出现逆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外汇市场反应强烈。8月6日人民币汇率跌至6.85,与4月平均汇率6.27相比,贬值幅度达8.5%,离岸人民币汇率则跌至接近破“7”的心理关口。
上一次我国出现经常账户逆差是1998年一季度,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国家货币纷纷大幅度贬值,为了帮助这些国家尽早走出金融危机,当时我国政府宣布人民币不贬值,让出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出现了经常账户逆差。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有效拉动了内需,弥补了出口减少的负面影响,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在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带动下,1999年我国恢复了经常账户顺差,直到今年一季度才出现逆差。
长达近20年的经常账户顺差,令人们对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的经常账户出现逆差感到吃惊。一些人担心,失去出口顺差这个拉动力,我国经济增长是否会放缓?工作机会转移到国外,失业率是否会上升?币值稳定的基础被削弱,人民币是否会加剧贬值?
毋庸置疑,长期以来贸易顺差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廉价劳动力、产品门类齐全,使得我国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上半年货物贸易收支仍有1000多亿美元的顺差。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比较优势,服务贸易逆差约2000亿美元,是导致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而且,经济增长是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决定的,即便经常账户出现逆差,经济增长还有消费和投资因素的支撑,不一定增速放缓,失业率也不一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经常账户出现逆差的同时,资本账户却是顺差,资本流入净额大于经常账户逆差,外汇储备有明显的增长。从整体上看,外汇供给是大于外汇需求的,人民币币值稳定仍拥有坚实的基础。当下外汇市场实际上处于“超调”状态,属于过度恐慌的表现。随着人们对经常账户逆差原因、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认识更加充分,人民币汇率市场预期就会恢复常态。
今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在过去10年里,不仅国际经济、货币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的路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集中体现在国际收支上。一是国际收支转向基本平衡。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通过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外依赖程度大幅下降,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大约10%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0.4%,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二是国际收支结构更加合理。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收支之间不再同方向发展,由过去长期存在的“双顺差”转为“一顺一逆”,两大科目内部收支相互冲销,国际收支自我平衡、自我调节能力大大增强。过去很多年,我国的消费需求较低,导致储蓄过高、投资过热、产能过剩,不得不依靠国外市场,导致大规模顺差。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医疗养老行业快速发展,居民可分配收入不断提高,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面向国内多元消费需求进行生产,可供出口的产品相对减少,进口增加较快,必然导致经常账户收支顺差下降,甚至出现逆差。
总之,外部均衡对应着内部均衡,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投资和消费、商品需求与供给之间基本实现了平衡,通货膨胀、就业、汇率都处于适度水平。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环境下,我国应该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结构,为国际收支平衡发展、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编辑 王琦 原蓉
来源 经济日报
审校 田雯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