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荐读|魏革军:致敬激情澎湃的改革岁月和探路人——读《中国金融改革探路人刘鸿儒》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魏革军

编者按


《IMI财经观察》每周末带您聆听名家解读中外金融的发展兴替和制度演变,在史海钩沉之中领略大金融的魅力!本文为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魏革军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人刘鸿儒》一书所做序言,展现中国金融改革四十年探索中亲历者的所思与所想、坚守与权衡、信念与彷徨,致敬那些为改革开放奉献了全部青春、热血、勇气和智慧的人们。

责编 | 许小萍

来源 | 《中国金融》2019年第6期

以下为文章全文: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四十年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四十年。1978年那场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之后,在中华大地迅速激发和释放出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中国经济体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变革。

“惟进取也,故日新。

在这如火如荼的四十年里,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治理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成果如群星璀璨。其中,金融改革更是分外瞩目。

在这激荡的四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为世界所惊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变轨更为世界所瞩目。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Cosase)甚至遍邀全球著名经济学家如蒙代尔、诺斯、福格尔等人,专门对中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研究。在他看来,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

在这探索的四十年里,一开始,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从计划经济渡向市场经济的彼岸,不知水底深浅、不知哪只脚会摸到哪块石头;后来,这一场无法按图索骥的探索,却演变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奇迹,积淀出中国现代经济改革史上最为珍贵的变革财富。

记录、阐释中国金融改革四十年求索的方法很多,可以延用严谨的理论分析方法,也可以套用客观的数据分析范式,还可以采用历史记述的方式。然而,从人的视角,尤其是那些最为接近改革核心决策的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他们的所思与所想、坚守与权衡、信念与彷徨,从他们的视角来刻画经济体制的变迁曲线,更能够使抽象的改革历史具有丰富的色彩与真实的温度。

刘鸿儒,正是这样一位接近金融改革核心决策的重要亲历者。

四十年前,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刘鸿儒开启了新的个人职业生涯,并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1978年改革伊始,从农村包产到户开始,农村改革率先破冰,农业银行的恢复由此提上日程。刘鸿儒亲身参与农业银行的第四次恢复设立,打响了农村金融改革和银行改革的第一枪。1980年,刘鸿儒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主管金融体制改革,按照“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的指导思想,主导设计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金融体制改革总体规划,并在实践中展开金融改革试点,催生了金融改革中的无数个“第一”,点燃了此后金融改革的燎原之火。1990年,刘鸿儒走进体改委这一中国经济改革的中枢系统,坚定地支持并推动了中国股份制的实践。1992年,刘鸿儒顺应改革潮流,履任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踏上资本市场拓荒之路。

可以说,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金融改革的黄金时期和金融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刘鸿儒几乎参与了所有重要的改革环节,从整体方案的设计到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资本市场的建立和保险市场的发展,乃至在“大银行小财政,还是小银行大财政”、商业银行是否允许竞争、股份制“姓资还是姓社”、社会主义能不能发展资本市场等一系列事关改革前途的重大论战中,他均参与其中。在改革中,他不断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进而建立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体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理论体系。他较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并认为发展商品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出发点;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改变银行地位及其与财政关系的新思路和财政信贷分口管理与综合平衡的新观点,他还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金融调控论和金融体制改革目标四系统论。在资本市场发展方面,他提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平行发展,自行定位”论、股份制是一种“企业财产组合制度”论、“公有股分步流通论”、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石论”、资本市场应强化蓝筹股和机构投资者两根支柱的“支柱论”、中国资本市场多元论、管需要政府与市场配合论、规范与发展辩证统一论、有效运用内外两个市场论。他的改革方案、理论和实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毫无疑问,对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而言,他是最重要的拓荒者、组织者、设计者和实践者之一。

不仅如此,他还由改革而兴学,拉起“为市场经济培养人才”的大旗,创办了三种服务于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金融教育机构——以培养适合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需要的应用型骨干人才为目标的、后来被誉为“金融教育界黄埔军校”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即“五道口”),在金融界起到人才和教材种子作用的中国金融学院,以及引进国际金融理财标准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认定体系——CFP。从研究生教育到本科教育再到职业培训教育,他以高质量、高标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市场经济改革需要的金融人才,为改革奠定了丰厚的、多层次的人才家底。可以说,他将金融与教育连接在一起,为中国金融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也将金融改革的现在与未来联系在了一起。

作为“五道口”的一员,我曾有幸在研究生生涯中聆听和感受刘鸿儒老师的言传和身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讲课风格独特,常常不带讲稿,在讲台上放一张纸,一坐下来即侃侃而谈,一讲就是半天,他讲的多是当时金融领域的热点和重点,非常乐见我们在课堂上讨论得热火朝天。至今我还记得,刘老师把1957年毛泽东主席访问莫斯科大学时告诫他们的两句话——“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传承给我们,要求我们要始终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无论为政、为学、为师,他注重立德、立业、立人,始终对金融改革事业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始终以战略的眼光和不凡的格局推动改革。作为他的学生,对此我有更深的体会,也自然生出更多的崇敬感和亲近感,并深深觉得,为刘鸿儒老师著书立传,不仅是记录历史的需要,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是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的需要,这是我们金融出版人应当且必须完成的事情。

我们请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邓加荣执笔完成传记的写作。邓加荣,《光明日报》新闻研究所前所长,著名作家。他在1952年赴苏联莫斯科财经学院学习经济之际,出于对文学写作的强烈热爱,不失时机地进入高尔基文学院函授学习,取得经济和文学双学士学位。归国后,他先进入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后又进入辽宁财经学院,最终栖身于《光明日报》社。他从金融界到教育界再到新闻界的传奇跳转经历,引来著名作家刘绍棠调侃,“加荣是个驿马星。

邓加荣资历深且写作范围极广。他的《有这样一位经济学家》入选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教科书,《孙冶方印象》入选沪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保卫塔河的日日夜夜》等荣获全国性文学大奖;他写长篇历史小说《揭开甲午战争历史黑匣子》等,写传记文学《林巧稚传》《六小龄童传》等,也写报告文学《李谷一与乡恋》《海南岛汽车狂潮》等,他甚至还两度破译《红楼梦》,写下《全面破译〈红楼梦〉》;他与同为古稀老人的爱人一起不顾严寒酷暑,奔波于北京各大图书馆,凭借着两支铅笔、两颗热心,将失传三百余年的“十大才子书”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一点点搜集出来、抄写下来、编纂辑校出来。他为自己画下这样一幅自画像:我仍然是《飞鸟对老树说》中那棵村外路旁、面对黄昏喁喁独语的老榆树,虽然用我不断向上伸长的枝桠,将多少只俊秀的黄鹂鸟都托起来了,托向了星光灿烂,彩霞满天的长空,亮丽得差不多就像银河中的一颗颗闪光的星辰。但是我,那一棵村外路旁的老榆树,却仍然只能寂寞地在凄凉月光下踯躅荒原,在朦胧的夜色里暗自絮聒。

邓加荣适合作为此书作者,还因为他与刘鸿儒有颇多交集。他与刘鸿儒夫妇相互熟悉,相交甚好,而且他们二人有非常多的共同经历——他们童年都曾生活在东北的侵略日军的铁蹄之下,青年都在苏联求学、在“五七干校”下放劳动、在人民银行共同投入金融事业。直到后来,邓加荣从金融界投身教育界,两条一直同向而行的人生曲线才有了不同的精彩。

这是一位八十岁老人用尽最后的心血写就的另一位八十岁老人的人生故事。邓加荣用他饱含着深情、激情的笔触展现了刘鸿儒这位改革家、金融教育家和经济学家,从童年到离休之后的丰富而精彩的人生经历。在这本书里,读者将跟随刘鸿儒的脚步,推开改革开放的大门,一步一步地走进改革决策者的中央,倾听他们在彼时彼刻的犹疑、争论和思考。过去的四十年,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变革,你或许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今天的种种金融现象,你或许可以从过去的改革历史中找寻到答案。当然还不止这些。在日军劳工营里死里逃生是如何地惊心动魄,徜徉在列宁山的曙光里是如何地豪情满怀,在“五七干校”挥刀杀猪是如何地叫人啼笑皆非,当经历了千转百回,对于人生、对于家庭有着怎样深切的感悟……这是属于那一代人独有的历史记忆,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在这本书里,读者也将看到,一个个体命运是如何在苦难中抗争,在时代潮流中激流勇进,并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依的。

历史,如沉默的行者,不动声色地走近又走远。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的中国,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而改革开放,正是这个能力之源、信心之源。

谨以此书,献给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也致敬那些为改革开放奉献了全部青春、热血、勇气和智慧的人们。

书籍简介


《中国金融改革探路人刘鸿儒》一书为邓加荣同志为金融出版社丛书《中国经济学家列传》所著的最后一本专著,全书详细记录了中国金融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伟大的转轨过程中,作为原人民银行副行长、主管金融体制改革的副行长、中国证监会的首任主席刘鸿儒同志的成长、进入银行界、走向领导岗位、参与中国银行工作和金融改革的亲身经细和学习、工作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史实和刘鸿儒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我国金融事业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和在老一辈金融界领导的辛勤培育下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展示了中国金融界以刘鸿儒为代表的一代人物改革创新的丰硕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总结和丰富了中国金融业从计划经济怎样走向市场经济的历程。对广大读者了解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了解金融界一代专家、学者、领导的改革创举和理论、观念的转变、发展都有重要的帮助。


编辑  罗梦宇

来源  《中国金融》2019年第6期

审校  田雯

责编  胡晓涛、金天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丁志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四十年——进程、经验与展望

RUC之声 | 郑志刚:越来越多公司放弃了以“股东“中心?

蔡昉:全球化、趋同与中国经济发展

陈雨露:全面深化人民银行内审工作

视点 | 王剑: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务该如何调整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