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 | 杨涛:新形势下的银行专业化服务探索

IMI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撰文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金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变得更加复杂。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处于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监管周期、技术周期的多重冲击下,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运营模式与创新路径。应该说,当前商业银行的变革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组织架构上来看,既有直接或间接的综合化经营模式日益显现,也有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全面开花”;二是从产品与服务的深度来看,在强调多元化、多层次提供服务同时,对专业化要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从而应对客户更高标准的需求、以及银行“脱媒”压力。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银行专业化服务的理论动因

从某种意义上讲,专业化服务也是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必然。具体来看,有几方面主要驱动因素。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变革带来的需求侧压力。当前中央推动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强调金融服务实体、弥补金融功能的短板。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复杂性持续提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波动性增加,产业、行业、企业都面临诸多因素影响,居民部门也需要增加资产负债表稳定性。所有这些,都给银行带来新的挑战,既需要有大局观,更要针对日益复杂的实体部门、居民部门的金融需求,提供更加专业、高效、及时、安全的服务,从而解决原有金融服务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二是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于金融服务产业链也带来深刻影响。众所周知,数字化时代的新技术全面改变着原有的产业模式、企业组织边界等,也对原有的生产、消费与分工模式带来内在变革动力。同样,在金融服务业的演变中,新技术也使得原有金融组织、金融活动的边界受到冲击,在合规前提下,无论是自下而上的市场推动,还是自上而下的监管驱动,都最终产生了更多的金融服务分工模式。实际上,从银行数字化转型到近期各方热议的开放银行,都表明技术能够打破业已固化的金融产业链,使得专业化服务、分工、外包、合作等成为可能。
三是市场竞争压力与约束,也使得银行改善专业化服务的迫切性不断提升。伴随金融深化、金融创新的推进,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在各国都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各种类银行业务的扩张,逐渐加剧了商业银行的“脱媒”,同时,受制于监管、组织架构、业务模式等约束,银行在诸多非银行金融领域却难以“施展拳脚”。由此,银行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的道路,实际上也是为了适应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市场竞争格局,集中优势资源来“补短板”,或者推动服务能力的纵深发展,以应对未来的潜在市场压力。
四是监管因素始终是银行专业化服务的重要约束。银行业是各国监管部门关注的核心部分,其创新活动也受到各类监管规则的严厉约束。一方面,大量银行数字化创新活动,都首先在监管边缘地带、或者不受监管约束的地方展开。另一方面,监管者为了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更有效地实现特定风险的控制和隔离,也在积极推动银行开展业务、技术、系统等方面的改革。可以看到,许多银行专业化子公司的建立,也体现了监管部门的整体政策思路,往往是在银行专业化服务相关领域开展配套改革的组成部分。
五是银行内部也有推动专业化服务的动力。在银行原有内部架构中,大量的产品与服务分散在不同的业务部门和条线,而且存在内部利益矛盾与协调问题,往往难以达到资源的最优整合,甚至存在内部低效竞争。与此同时,现代化银行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而不只是以业务及产品为中心,这就要求真正提升银行的专业化服务能力,重新制定业务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围绕公司客户的全业务流程、家庭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来建设银行业务能力。由此,如何结合不同银行的资源禀赋,来推动专业化服务的改善,就成为客户导向型银行创新的关键环节。

 2

银行专业化服务的内涵与边界

综合来看,所谓银行专业化服务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战略的专业化。无论在各国监管部门对银行的评级,还是各类媒体和社会组织对银行的竞争力评价中,战略与管理能力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类型。例如,美国的“骆驼”评级法就关注银行管理水平,主要考察银行业务政策、业务计划、管理者能力等。英国《银行家》、《欧洲银行家》及《亚洲货币》等对世界大银行的指标排名和比较,也越来越重视银行战略能力。银行推动专业化服务,不仅仅是设立独立的子公司或部门,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总体战略与管理的重新定位。否则,如果只是“一哄而上”、“跑马圈地”,则难以真正带来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二是产品的专业化。应该说,在商业银行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难题。随着新技术快速发展、金融创新日益复杂,受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变化的影响,许多银行发现多元化并非必然选择,有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过犹不及,反而影响自身竞争能力。与此同时,追求业务与产品专业化的银行,却可能体现出较强的市场适应性。例如,有的银行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链金融,就是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定制化、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真正实现金融与产业的融合共赢。三是服务的专业化。银行应该真正在以客户为中心方面实现实质性改进,全面提升数字化时代的服务能力,尤其是达到无处不在的“交互”。因为从居民到企业,我国客户主体习惯的交互界面,已经快速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化,整个商业生态都在变,更需要通过银行能力建设,使得未来银行服务如“网”无处不在,体验一“点”触手可及,并且有效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例如,未来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不仅能够提供专业产品,更需要全面提升投顾能力与专业性,建立增值服务体系,充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四是组织的专业化。归根结底,银行越来越热衷于推动专业化服务板块的独立,更多是因为整体业务方式和业务目标的转变,或者是为了聚焦于核心价值方向,让非核心的服务板块更多按照独立式运营;或者是为了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核心业务与辅助业务的互补共赢;或者是为了甩开历史包袱,“轻装上阵”选择专业化方向努力突破等。当然,银行专业化服务的最高阶段,就是成立独立子公司,从而真正实现人、财、物权独立,为专业化分工奠定基础。五是风控的专业化。银行推动专业化服务模式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实现有效的风险隔离。因为在传统业务模式下,无论是综合经营下的风险交叉,还是银行理财业务之类表外业务的风险隐蔽性、传染性,都会给整体稳定性带来影响。只有实现专业化服务、动用资源、风险管理的充分独立和隔离,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机制,才能真正优化业务管理体系和促进稳健经营。此外,诸多银行专业化服务的领域都需要更加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从而有效应对经济周期波动、技术变革压力与客户需求升级,这也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加以保障。

 3

银行专业化服务的路径与挑战

我们认为,从广义上看银行专业化服务包括如下三类模式。

一是专业化的部门或机构设置。早在原银监会于2012年底发布实施的《中资商业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中,就允许商业银行针对某一特定领域业务单独设立领取金融许可证的专营机构。此后,在原有银行事业部的基础上,各类专营机构开始逐渐“百花齐放”。例如,对于一些在金融市场业务领域有优势的银行来说,原有金融市场部、资金交易部可能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因此愿意成立独立运营的资金业务专营机构,专注于开展各类金融市场业务。再如,近年来涌现的大量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也是根据战略事业部模式建立、主要为小企业提供授信服务的专业化机构。应该说,这些都属于银行专业化服务探索的初级阶段。二是专业化的子公司设置。在现有监管框架下,银行或银行系控股集团的架构下,已经出现了大量独立子公司,包括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理财、金融科技、投资、债转股、消费金融等。这些子公司的出现,可能是基于内部孵化转型需要、突破传统体制的需要、对外合作的需要等。当然,现有各类子公司中,既有运营相对成功的模式,也有处于萌芽状态的探索,更有遭遇挫折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独立银行子公司是专业化服务的中级阶段。
三是与专业化机构的合作。在经济、社会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商业银行面临更加复杂的客户需求与市场格局,必然要与其他机构发生业务合作、业务代理和其他关系,也需要与其他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探索合作共赢,取长补短、谋求共同发展。尤其是在金融科技创新浪潮中,主流金融机构普遍运用科技手段全面改造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众多新兴机构加入原有金融服务产业链,整个金融行业生态都在发生变化,多层次的平台合作模式成为市场结构优化方向。因此,作为银行专业化服务的最高阶段,并非需要自身“包打天下”,而是构建更加开放、合作、共赢的专业化分工模式。
应该说,银行专业化服务探索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一是产品与核心竞争力是否突出。新时代的银行核心竞争力,可能源自于数据、技术、系统、组织、治理、文化等各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或者推动业务与产品的全面转型,或者深耕、扎根和拓展原有产品线。如果无法发挥出比较优势,并真正转为客户导向型创新,则专业化服务往往可能流于形式。
二是是否有差异化的战略与组织支撑。我国银行所处区域、自身特征、主要优势与短板千差万别,大银行、中等银行、小银行的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银行需要清醒认识自己是否适用专业化服务道路,采取怎样的专业化服务模式等,既不能简单照搬,也不能运动式推进。
三是是否有专业化人才与合理的激励机制。在银行专业化服务的创新中,更加依赖高端专业人才的知识与智慧。除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外,还需要精通银行业务并满足复杂金融需求、善于控制成本、善于识别和管理风险、善于组织协调资源、具有战略思维等。同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更是专业化机构能否成功的关键。

四是如何应对监管与环境的变化。银行成立专业子公司只是起步,未来能否做好还要看监管与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理财子公司受制于配套管理机制、理财资产配置调整等,金融科技子公司则受制于标准化规则、市场结构、监管思路变化等因素。


编辑  钱开昊

来源  金融科技研究

责编  胡晓涛、金天、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王国刚:中国金融发展辉煌70年 | 社会科学报
赵锡军:7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李迅雷:全球经济动荡下的中国经济走向与政策选择——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29期干货
肖耿:美元和人民币都不应作为储备货币
易纲:新中国70年金融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