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 | 金融危机小史——总是难以预测,却都似曾相识

王剑的角度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多年来,由于古典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没有充分纳入货币或金融因素,经济学界无法准确预测到几次大型危机,而被广为诟病IMI特约研究员、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指出,每次危机的发生都是出人意料,但是,总都那么似曾相识,无外乎实体的财务杠杆和金融的财务杠杆这个框架。只是每次加杠杆的名堂,总是被不断翻新整个经济体杠杆过高容易识别,但如果是个别领域过高,就不容易了,逆周期调节难上加难。


以下为文章全文:

2008年11月,也就是美国次贷危机后的几个月,享誉世界的伦敦经济学院完成扩建,耗资7100万英镑。英国女王亲临并主持了落成典礼仪式。在一群全球顶尖经济学家的陪同下,女王参观完新楼,然后向他们直白地提了一个问题:

先生们,为什么没有一个人预见到危险将要发生?

多年来,经济学界因为无法准确预测到几次大型危机,而被广为诟病(后来有学者收集资料,发现其实还是有些学者预测到了的)。其原因,其实很多文献中已经指出来了,就是古典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没有充分纳入货币或金融因素。比如我们微观经济学的第一课,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需出清,竟然完全没有涉及货币,好像大家手上都是拿着无限的钱。当然,这一缺陷其实很早就被人发现,后来的经济学家们慢慢引入货币或金融因素,比如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框架里是有货币的,并且有了货币政策的应用。模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完备,或许应该是越来越接近客观世界。

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这次,它们在预测上依然没什么用……

 1

危机的本质

当然,虽然还不能准确预测危机,但也不是一点成绩都没有,我们对整个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认识是在慢慢加深的。我们依然使用一个过去多次使用的,来描述宏观经济运行。


人类的主要经济活动可以体现为生产或消费,在现代信用经济中,需要为此投入资金。资金来源无非是自己(股东)投入的股权资金,和借来的资金。当出借资金的行为变成专门的生意后,就出现了金融业,这件事发生得非常古老。同样,金融业也和实体一样,也有它自己的股东和债权人。因此,整个过程中,其实存在两轮财务杠杆,分别是实体的财务杠杆和金融业的财务杠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金融主要包括银行和影子银行,即从事债权投资为主的金融业,即提供“信用”“信贷”的融资服务。从事股权投资为主的金融业,可以归到实体的股东那边去,它们从事的金融生意和“信用”“信贷”关系不大(比如我国做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甚至都没有严格意义的金融牌照)。在我国,甚至可以直接把图中“金融”替代为“银行”二字,因为银行占据了整个金融业的绝对主体。考虑到财务杠杆高低,我们把上图改为(用权益乘数衡量财务杠杆):

股东们(包括金融业、实体的股东)为了追求更高的ROE,在ROA无法快速提高的情况下,就会有动机加大财务杠杆。因此,杠杆经常会高企。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是这样的:

图中的杠杆就有点吓人了。这种极高杠杆的情况,一般发生在经济下行后,ROA在变小,而股东们又追求ROE,于是有加大杠杆的动机。同时,经济下行时货币政策又往往很宽松,甚至极度宽松,借钱很便宜,又助力了他们轻易加杠杆。当达到这种极端高杠杆的情况时,整个体系处于一个很脆弱的状态中。如果负债能够接续,一般也不会马上出事。即使ROA很低,加完杠杆后的ROE依然很低,那么只要负债不断(不停借新还旧),现金流不断,那么这个体系还能维持。但这高度依赖于现金流的维系,如果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导致一部分债务人资金链断裂,那么其他债权人如惊弓之鸟般迅速收回资金,那么整个体系马上就土崩瓦解了。当然,即使没遇上风吹草动,当杠杆高到收到的现金流不能覆盖债务时,也是早晚会爆掉。受惊之后大家集中收回债权资金(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疯狂“卖出一切”。在过去金融业只包括银行的时候这便是“挤兑”,放到现在,本质依然是挤兑。这其中,有些金融机构或实体无法筹措到足够资金应付挤兑,便会阵亡(当不少金融机构倒闭时,便称为金融危机)。当然,在高杠杆的状态下,几乎没有一家健康的机构能吃得消这种挤兑。

紧接着,就是被抽走资金的实体企业开始关门,人们开始失业,经济陷入衰退。这时候,就是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总结一下:平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获得货币并将其运用出去;而危机来临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尽可能从外面收回一切可以收回的货币。这完全是两码事。每次危机的发生都是出人意料,但是,总都那么似曾相识,无外乎上述这个框架。只是每次加杠杆的名堂,总是被不断翻新。而如果杠杆不高的时候,企业或居民手上都备一点资金,那么现金流短暂断绝时,还能维持过去,不至于体系崩溃。但很可惜,大家杠杆都挺高……切记,杠杆有毒。前文我们已经把股权投资归到实体的股东那边去分析了,不算金融,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是完全无关的。因为,如果股票出现太大泡沫,会在表面上让股东价值增加,然后又可以进一步加杠杆。等股票价格回落,那么杠杆也爆了。所以,最后还是杠杆。

 2

周期波动中的杠杆

用上面的图来表示经济运行,是一个静态的图。但经济运行有周期性,其实是动态的。经济向好时,实业那边产销两旺,企业家和居民们都对未来充满信心,所有人的预测都是线性外推的,以为未来的生活会一直这样美好下去。然后,他们会去加大负债,加大生产和消费。但树不能长到天上去,渐渐地经济增速开始变慢,甚至变得乏力,这时理智的人该开始克制自己,但很遗憾在人群中理智是稀缺的。而有些人,可能不是不理智,而是为了维持ROE,在面临ROA下降时,不得不加大负债,保住ROE。其实是用风险换收益。而经济下行时,却是刚好相反,企业家和居民们都对未来非常悲观,缩减生产和消费,如果手上还有闲钱就去还掉负债,降了杠杆,反正也无处可投资。此外,还得考虑主动杠杆增减和经济周期变化的速度快慢问题。比如,经济向好来得太过于突然,如果企业加财务杠杆的速度小于经济向好的速度,那么财务杠杆反而有可能是下降的。相反,经济衰退来得突然,企业经营迅速恶化,财务杠杆被动提升了。政策当局用了很多办法想熨平周期,比如采取一些逆周期的措施。但是,很难,我们后文再分解。

 3

障眼的结构问题

有时,还会遇到宏观上整体杠杆率并不高,然后局部领域却特别高的情况,这也会导致上述崩塌的情况在局部领域发生,然后可能向其他领域传导。就是说,虽然这图中的挤兑未在整个经济体的所有领域发生,但在部分领域发生了,那么后果可能也是好不到哪去的。

甚至可以说,这种局部发生的事情更为普遍。因为,整体杠杆水平,终归还是有些偏宏观的指标能观测,比如最为典型的就是“债务/GDP”之类的。这些指标即使平稳,却也不能保证里面每一个领域都是安全的。这就好比一座拥有四根柱子的小房子,它不是在四根柱子全坏掉时才坍塌的。所以有必要盯紧所有领域。但可惜的是,市场主体为了逐利,每次总能找到新的加杠杆领域,有时让人猝不及防。而政策当局很难成为所有方法的专家,总是难免遗漏。比如次贷危机发生时,可能其他一些领域的杠杆并不离谱。

 4

知易行难的逆周期

了解了上述框架后,便很容易得知,关键是防患于未然,也就是扁鹊的大哥的“治未病”。一般很难达到这么高水平,那么求其次,像扁鹊的二哥那样,在病情初显时干预,“治小病”。即,在杠杆达到致命水平前,控制住它。当然,扁鹊老师谦虚地说自己水平不如他大哥二哥,他还没能做到“治未病”“治小病”,都是病情严重时上大手术,“治大病”。但这好像炒股一样,都知道应该越跌越买,越涨越卖,但现实中大家都是反着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一样,大家都知道杠杆有毒,但就是一次一次犯事。为什么这个就这么难呢?首先,得识别并认定杠杆过高了。整个经济体杠杆过高容易识别,但如果是个别领域过高,就不容易了。很多悲剧发生在这种时候。其次,得下得了手整治,这里又充满种种阻碍。说金融机构、企业们杠杆过高,但人家所有业务都是合法合规的,在一些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中,还真不好强力取缔人家的行为,于是宏观审慎便成了一句空话。宏观审慎是一件如此微妙的事情,当每个人的工作都没什么问题的时候,全部加总起来,却是有很大问题的。更有甚者,大部分决策层本身就是杠杆的受益者,既得利益集团阻碍去杠杆。比如日本1990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前,资产价格在奔腾的时候,我们约不相信他们国内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意识到问题,但就是没有政策出来去阻止这一切。或者,还有的时候是不敢下手,那是因为泡沫太大了,一碰就炸……因此,虽然框架清晰,但很多时候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尤其需要坚强的领导。这下,大家应该能明白我国2016年开始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在干什么了。那时的去杠杆有些小痛,是为了避免后来“治大病”。我猜,这至少达到了扁鹊二哥的水平。

 5

危机的拯救

而如果没有顺利完成“治未病”“治小病”,拖到最后危机发生了,此时如何拯救?还是回到框架,危机当中发生的事情,是两个层级的债权人同时恐慌地卖出一切债权资产,收回货币。收回的货币去哪了?回想下我们大二学的《货币银行学》,贷款派生存款(存款凭空而来),那么收回贷款就是货币的“逆派生”,货币凭空就消失了。没错,这就是现代信用货币,它哪儿也没去,它只是消失了。再重复一下上文那句话:平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获得货币并将其运用出去;而危机来临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尽可能从外面收回一切可以收回的货币。而此刻几乎没有人接手,于是资产价格出现雪崩。那么,有谁能掏出这么多货币来接手这么多资产呢?不难猜到,只有主权国家政府(在现代货币体系中则是她的货币代表——中央银行)。此刻,只需要中央银行宣布,你们抛出的一切我都会买下,我买下一切,无限额(当然,现实中央行购买的资产肯定是有个范围的,质量上有一定要求)。有了这一句铿锵有力的承诺,危机结束的曙光应该是能看到了。待到市场逐步恢复正常后,央行再把这些资产慢慢卖出来。毕竟,现代央行只需要在键盘上打字,就能掏出无限的货币。这一次,首先宣布了这一项政策的,是美国。所以,我们觉得,美国还真的只有扁鹊老师的水平……当然,扁鹊老师的水平肯定也不低了。

编辑  李艳蓉

来源  王剑的角度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刘珺:疫情映射下的制造业体系跃迁

RUC之声 | 吴晶妹:在疫情防控中需加强构建国际互信关系

直播预告|北大汇丰商学院教授肖耿主讲“全球多重危机下中国的金融开放”(4月13日)

黄金老:小微金融服务的进步——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41期干货

视点 | 当前中国失业情况与对策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