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 | 陈雨露:充分发挥人民币全球公共物品功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金融时报 Author 记者 李国辉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就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问题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采访。陈雨露表示,当前,人民币跨境使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将继续以更好地服务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为导向,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化原则,积极有为,顺势而为,推动人民币充分发挥全球公共物品的功能。
以下为采访全文:

 1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记者:过去一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哪些进展?陈雨露:近年来,人民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努力满足国际市场对人民币不断上涨的需求,逐步放开人民币跨境使用限制。当前,人民币跨境使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全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7万亿元,同比增长23%,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今年来,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2020年1-4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8.3万亿元,同比继续增长38%。渣打银行最新公布的人民币全球化指数(RGI)3月环比增长2.6%至2224,为该指数的连续第三个月攀升。整体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2019年以来至2020年4月底,人民币跨境收支净流入2768亿元,总体保持平衡。受全球疫情爆发和金融市场波动影响,3月人民币跨境收支出现阶段性净流出,4月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企稳已转为净流入。二是贸易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逆势增长。其中,2020年1-4月,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同比增长11%,同期海关进出口同比下降4.9%。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宝武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间都已经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三是证券投资成为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增长的主要力量。2020年1-4月,证券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同比增长63%,占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近六成。四是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不断优化。2019年以来先后推出一系列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同时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开放相关政策安排。五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清算行体系持续拓展,CIPS成为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主渠道。六是双边货币合作持续深化。2019年以来与澳、土、匈、苏、埃以及欧央行等新签或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老挝签署双边本币合作协议,不断消除境外人民币使用障碍。

 2

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计划

记者:未来人民银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有哪些计划?陈雨露: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后,被正式赋予了全球公共物品属性。几年来,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功能不断增强,投融资货币功能持续深化,储备货币功能逐渐强化,计价货币功能也有所突破。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将继续以更好地服务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为导向,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化原则,积极有为,顺势而为,推动人民币充分发挥全球公共物品的功能。一是结合当前疫情发展形势,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协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安排,探索推进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切实发挥人民币跨境使用帮助企业节约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二是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发挥好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公共物品功能。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投资境内债券和股票,积极吸引中长期被动型投资者入市。同时,发挥好人民币作为SDR篮子货币等国际储备货币功能,满足全球市场日益增长的人民币流动性需求。三是推动重点区域人民币跨境使用试点。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研究推动本外币合一资金池试点,支持上海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交易平台建设,推动形成海南自贸港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格局。四是引导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提升人民币可自由使用水平,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促进离岸与在岸市场良性互动、深度整合。五是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逆周期调节,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编辑  文锡炜

来源  金融时报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陈雨露:货币政策将从三方面发力服务“六稳”、“六保”

推荐 | 党领导下的财政与金融:历史回顾与启示
两会 |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李礼辉: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理论争议、法律依据和经济实践

视点 | 杨涛:支付行业在新环境新形势下的创新与发展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