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承曜:股票估值、情绪与投资策略——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51期干货
中国人民大学中债研究所所长、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
引言
经济学家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受过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训练,就是看他分析经济问题、分析金融问题有没有分析框架和参照系。比方说,分析资源配置和价值水平的问题,一般会用到阿罗-德布鲁模型;分析公司的融资、决策问题,一般要用到MM定理;分析产权和法的问题,就会用到科斯定理。
今天的讲座主要是简单介绍一下金融学理论的核心要点。讲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的原因、对策,而是通过分析金融危机来说明几大金融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和视角,并在此基础之上理解这些金融学理论的核心要点,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2
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
(一)2020股票市场危机:这次不一样
“这次不一样”是说今年这场股票市场危机不一样。3月9日以后,美国股市出现快速、大幅度下跌的走势。美股时隔23年后再次触发熔断机制,三大股指从2月最高点最大幅度回调超过30%,进入了技术性熊市。这一次跟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什么不一样呢?简单而言,2008年是金融体系的危机。次贷危机始于刺激贷款,就是质量较低的贷款进行了资产证券化,通过在金融体系内不断加杠杆,最后房地产出现崩盘,证券价值大幅度下跌,导致了很多金融机构倒闭,是一个典型的金融体系危机。但是从宽泛意义上而言,今年的这场危机是一次实体经济的危机。在疫情爆发之前、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们看到的一些金融体系指标相对来说是比较健康的,但是之后出现的大型“黑天鹅”(即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造成了整个金融市场出现快速、大幅度下跌走势。所以这次危机应该说是从实体经济引发的金融体系问题,是不同于2008年的一场危机。(二)股指为什么出现下跌?1.决定股价的三大因素股票的价格等于股票的合理价值加上一个泡沫,当然这个泡沫可正可负。从这个概念来说,股票价格高则可能是股票价值上涨,也可能是出现了泡沫。除此之外,近几年来股票价格的形成受到交易制度的影响。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整个金融市场的制度安排、产品设计是不一样的,这可能会造成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股票的价值是它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用公式表示为3
理论的真知灼见
(一)传统金融学新古典范式
传统金融学新古典范式是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讨论金融市场如何运作的理论。该理论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且市场没有交易成本、没有税收、信息完全,市场是有效的,即市场中的所有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在价格上。也就是说,股票能够被正确地评价,即股票价格能基本上反映它的合理价值,虽然也存在泡沫,但是价格主要由价值决定。1.新古典范式的结论新古典范式的第一个重要结论是收益和风险是对称的。一个投资者、一个机构要想获得收益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股票价格都是被正确定价的。第二个结论是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对所有股票都产生影响的风险,如本次疫情;非系统性风险只对某一支股票或某几支股票产生影响。市场只对不能分散的系统性风险提供价格和风险报酬。第三个结论是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消除,市场是不会看指数价格的,所以投资策略应该是: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要做到多元化。2.多因子模型传统的CAPM里只有唯一的“市场”因子。90年代初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Fama提出了一个三因子模型,即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规模因子和估值因子。规模因子可用小企业来解释。小股的风险是一个系统性风险,是不能被扔掉的。小股的风险更高,从长期来看,市场要给它一个更高的回报率才能跟它较高的预期回报率相一致。估值因子可用市盈率的概念来解释。市盈率P/E低的股票是指价格相对于每股盈利很低的股票,我们称之为价值股,这样的股票风险大、回报率高。后来有不少学者对三因子模型进行了继续扩展,提出多因子模型。学者们在市场、规模、估值的基础上,提出动量、公司质量还有股票的过去波动率等因子。股票投资者获得高收益并不仅仅是运气的结果,更主要的是承担了一个不能分散的系统性风险。3.新古典范式的投资建议新古典范式认为,市场是有效,股票基本上能被准确定价。因此,如果想通过选股择食,想获得一个超过市场平均回报率的回报率是不可能。市场是集体盈利的,所有信息都被反映在市场中了,你再去分析、选股、择食是没有必要且徒劳的,还会导致支付成本过高。所以新古典范式一是建议购买指数化经济来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因为经济正在增长,股票作为股权投资可以分享企业增长、经济增长的成果。二是建议承担适当的风险来获得风险报酬。比方说去买一些小盘股、价值股、过去波动率比较低的强势股,通过主动去承担金融学家研究出来的风险因子,长期将获得比较高的回报率。西格尔教授的《股票的长期表现》和马基尔·波顿教授的《华尔街随机漫步》所体现的核心思想都是要进行长期投资和指数化策略投资。一些多因子模型也提倡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得风险报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做过这样的模拟研究:把中国纳入MMCI指数里面的股票找出来,从中找到ROE最高和P/E最低的股票进行组合,也就是将相对较高和相对较低的股票进行组合。据统计,在过去的十年间,该组合每年的平均回报率达到10%左右,秒杀绝大部分的基金。另外,很多金融学教授直接成立了一些指数化基金管理公司。2018年,指数化类基金中被动管理的基金资产已经超过了中国的基金资产,这就造成了交易上的拥挤。因为指数化基金是按方抓药,指数里面有什么就买什么,只要按照股票占整个指数市值比重就可以。所以一旦大家都在这么做,会有越来越少的人去分析股票的合理价格,仅仅把信息反映在价格里面,就会形成交易拥挤,即要买一起买,要跌一起跌,被动地进行减持,进而造成踩踏。(二)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结合了心理学、脑神经科学、金融学,认为个体是非理性的。首先,个体存在认知偏差。其次,个体得到的信息不充分,使得他做出的决策有时也会是非理性的。这些非理性行为具有趋同性,比如面对牛市大家会一起贪婪,面对熊市大家会一起恐惧。加上前面提到的交易制度、交易机制安排、市场形态、市场生态的共同作用,人们所产生的行为会表现出趋同性。哈佛大学经济学家Andrei Shleifer证明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因为风险和成本太高,当市场价格已经远远偏离它的合理价值时,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应该进行套利让价格向合理价值回归。但是理性投资者发现市场定价错误产生泡沫时,最优策略是利用泡沫赚钱而不是刺破泡沫,甚至可以助推泡沫的进一步膨胀而赚更多的钱,因而市场会进一步地偏离均衡。因为行为金融学涉及的现实面比较广,这里挑出几个对我们分析系统有启发意义的核心理论进行简单介绍。1.思考:快与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所以说在金融学中,我们用“系统1”这种反应模式来分析金融市场,经常会陷入认知偏差和非理性结构。2.前景理论“前景理论”的核心观点一是损失的痛苦大于获得的快乐。比如你丢了一百块钱,后来你又找到了这一百块钱,但是丢钱带来的痛苦远远超过得到一百块钱带来的快乐,痛苦和快乐之间的比例可能是2:1。二是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喜欢躲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又倾向于冒险。这实际上可结合微观经济学中效用函数曲线呈S型来理解。在获得收益的时候,大部分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但是在面临损失的情况,大部分投资者又变成了风险爱好者。比方说,市场金融危机时股票暴跌,人们是风险爱好者,往往都愿意赌上一把。但是如果说买完一支股票后突然赚了20%,接着连续出现两个涨停板,大家一般都会比较紧张,会思考要不要把它卖掉,这时候人们就变成了一个风险厌恶者。再比如说,金融市场上的一些流动性业务员,由于他风控不利造成损失时,他一般会将这件事隐瞒起来做一个更大的投机,冒更大的风险,以期把损失弥补过来,但是最后往往会造成一个更大的灾难性风险。3.认知偏差丹尼尔·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交易者,在面临复杂和模糊的问题时,经常会发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只是偏差的几率、幅度大小不同而已。常见的启发式认知偏差包括:锚定效应偏差、代表性偏差、可得性偏差。锚定效应偏差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比方说,我们在星巴克会经常看到一瓶矿泉水卖到20几块钱,实际上它不是为了卖,而是作为一个锚定。当你看到一杯咖啡也才20多块钱时,你会很自然地去购买咖啡,因此这瓶水的作用就是让你对20块钱的咖啡没有厌恶情绪,并不会觉得咖啡价格很高。再比方说,金融危机爆发使得一支股票突然下跌50%,你会觉得跌太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原来的锚点是10块钱,一旦它下跌至5块钱,你就会觉得占了大便宜,会毫不犹豫将其买入。但是买入后,如果股票下跌至1块钱,你就损失了80%,这跟以10块钱买入损失90%几乎差不多。所以很多股票老手会死于抄底,这就是锚定性效应偏差带来的。当股票跌到5块钱时,我们不应看股票以前是多少钱,而应该看它现在值不值5块钱,看它是不是发生了恶化,这种恶化能不能在短时间内被错杀,如果不能的话,那5块钱也是贵的。代表性偏差的含义是,比方说,股市连续几天暴跌,如美股从2万9千点跌至1万多点,突然反弹两三天,即便只是反弹了1千点你都会觉得一切OK。股市上有一句埋怨话,“一根沿线改变信仰”,就是说在股票市场上,一支股票跌了一半时,突然有一天涨停你就觉得这个股票已经完全翻转了,但实际上该股从50块钱跌至20块钱,现在只是仅仅涨到了22块钱。通俗地讲,代表性偏差就是通过一些非常小的、根本不能代表整体的事件得出不可靠的结论。可得性偏差是人们因为大脑比较懒,不愿意做过多分析,从而只做简单、容易的事。就如西方谚语所说,“一个人总是在路灯下面去找自己的钥匙”,因为只有路灯下面有亮光。在金融市场上,人们经常爱听专家的意见,自己不愿去过多分析。专家们一说到现在比较热门的5G、量子通讯、特斯拉等,大家就都会去买,根本没有任何的怀疑或者分析思考的过程,这也是前面讲到的大脑思考快与慢的问题,我们倾向于经常启用“系统1”,而不去深思熟虑、理性分析。另外,还有一个典型的认知偏差是后悔厌恶。很多时候,在遇到事情时大家总爱盲目地采取一些行动,因为如果什么都不做,人们就会非常后悔。比方说,股票一跌,人们就会考虑是不是要赶快卖出,如果不卖,股票进一步下跌就会让人非常后悔,于是人们便会采取一些措施。其实政策决定者也是这样的,股市一出问题,政策决定者们便会马上去救市,因为如果采取行动了但没效果,那政策决定者不用承担责任;但如果政策决定者们没有立马的动,股市形势一旦出现进一步恶化,大家就都会归咎于他们没有及时采取行动。4
怎么办?
(一)疫情会改变什么?
任何人都不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没有人能预测到未来经济是否会进入衰退和萧条。但综合目前各方的观点来看,政府、高官、决策者、经济学家等都提出了一些不是很乐观的观点:经济很难恢复到以前的态势。目前,美国的M2货币增长速度已经增长到了仅次于二战时期的速度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年初的400亿扩展到了600亿,并且估计年底将达到800亿。由此可见,美国的救市力度之大。目前,美国货币政策采取无限量化宽松,一些人会认为未来将出现通胀。不过还有一些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货币通胀率不太会发挥作用,未来将出现通缩。尽管货币量较多,但是危机给人们造成的心灵创伤很难被治愈。比方说,日本现在处于经济长期衰退时期,特别是在危机期间,人们会倾向于为未来进行储蓄。尽管疫情过去,人们也不敢消费,企业家也不敢投资,因而将出现货币很多但流通速度很慢的情形。另外,金融危机之后的救市措施也可能会造成两级分化更加严重:资本回报率超过经济增长率本来就对富人更有利,救市之后,大家会认为这些钱并不能精准地给每一个人,分配结果仍然是富人更多穷人更少,贫富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当然,无论是通胀还是通缩,都是对未来的主观判断。其次,疫情可能带来逆全球化。过去,全球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增加了财富。在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分布在各个国家,而现在不行,随着“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每个国家都在建立自己的独有体系,这个独有体系会对金融效率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最后,欧美的股市会反弹还是翻转呢?是不是将来还要创新高呢?很难判断。1929年美国也曾面临大萧条,但在1930年就出现了很快的反弹。当时美国政府采用了一些措施,如加息加税等。如果说本次危机也能够很快解决的话,政府救市的力度应该是史诗般,且在未来可能会产生负效应的。(二)投资策略应如何改变?投资策略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首先,中国是全球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未来内外部发展环境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供应链、外部需求、产业结构等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最新财报,欧美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如苹果、Facebook等企业的业绩还是很不错,因此美国纳指的反弹速度就比代表传统行业的道指反弹要快。同样,中国的腾讯企业业绩也不错,因为疫情期间宅家上网打游戏的人很多。但像美国的Zoom公司,疫情给它带来的影响就比较消极。因此,疫情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会对我们的经济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候就需要调整结构。其次,从2014年开始,中国开始规范银行同业业务,确立了“严监管、去杠杆”的主基调。在这之前,很多民营企业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搜集资金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扩大产量,其中不乏有企业甚至去做抵押、去搞并购。但是“严监管、去杠杆”的政策一出来,这些企业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通过加杠杆来购买股票,那么企业股价在下跌的同时,这一些股票爆仓还会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因而很多爆仓股票会不惜代价地往外卖,使得经济生态发生变化。实际上,市场在近几年出现了很大的两级分化,即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中国有3700家上市公司,其中,市值低于100亿的大概有2600多家,超过千亿的很少。目前,高市值公司的股价增速已远远超过了小盘股,虽然美国的小盘股长期回报率高,但在中国不是这样,茅台、五粮液、恒瑞、三一重工等大型企业都在创新高。一方面,国外资金倾向于购买确定性高的股票,即高市值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在“严监管、去杠杆”的政策指引下,高市值公司能较容易地进行融资,有更强的能力去解决信息危机问题,所以这些公司能够更好地发展、获得更高的利润、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另外,今年实行的新《证券法》以及创业板都将推行注册制,注册制的实行会使得壳资源不再值钱。中国曾经采用的核准制使得企业的壳显得很重要,很多企业便借壳上市。但在如今的注册制下,如果再按照以前的逻辑进行投资则会造成一个非常大的压力。不过,市值在100亿以下甚至50亿以下的企业有很多,市值在50亿以下的企业将近2千家,很多市值在100亿到500亿之间的上市公司现在也降到了50亿以下。因此,头部企业很少,从企业市值来看,企业分布呈金字塔型。如果大家都聚集在头部企业,一些小盘股就可能被市场抛弃。据统计,市值在100亿以下、50亿以下的小盘股,每年被调研的次数已从40多次直接降到了10次,市盈率从70多降到了20。如果大家都只关注头部企业,那么也有可能造成交易拥挤,甚至产生踩踏行为。(三)投资的智慧具体到投资者而言,投资者需要考虑逆向思维和价值投资。首先,投资者应具备逆向思维。因为大部分人在股市上是赚不到钱的,股市上存在羊群效应,大家都是一起贪婪一起恐惧,所以根据721法则,大部分人都是赔钱的。因而投资者们“应该在炮声中入场,在凯旋军号中离场”。当股市的战争打起来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紧张,这时候可以抄底;当战争胜利,也就是股市大涨的时候,反而应该将股票抛掉,这就叫逆向思维。很多伟大的投资家都具有这种逆向思维。其次,投资者应进行价值投资。从长期来看,我们要购买安全边际最高的股票。安全边际是指股票的价值跟价格越高越好、越高越安全,股价越高,将来赔的可能性就越小,从大概率事件的角度,你将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安全边际,根据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还可以购买成长型股票。购买成长型股票可保证不会赔钱,仅仅是便宜地买到这种股票就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如果该上市公司在未来有一个快速成长期的话,股价的生长幅度就会很大,进而能够改善股票的市盈率、提高股票的市场估值,这在投资学上被称作“戴维斯双击”。比如,如果市盈率涨一倍、估值再涨一倍,那么股价就涨了四倍。另外,在进行价值投资时,如果在对投资标的非常了解的情况下,你发现了一支安全性根基高、具备未来成长性且现在价格被低估的股票,那就应该对其进行集中长期投资。但是如何才能找到这样一支股票呢?巴菲特认为,这需要建立起自己真正的能力圈,要具备分析股票的能力。当然,对于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来说,可以尝试指数化战略。另外,投资者还需要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如贪婪、恐惧、盲目跟风,喜欢短期投机而不重视长期投资等。这些心理在赌博中很容易被发现,因为赌场实际上靠的就是概率和人性来赚钱。首先,在赌博游戏中,赌场会通过设置庄家使赌场老板赢的概率稍微大一点。其次,赌场会利用人性的弱点。根据对10000个澳门赌客的分析结果,发现胜负的概率分别为53%和47%,其中赢钱离场的人平均盈利34%,输钱离场的人平均亏损72%。赌场并不需要做局盈利,保证公平依靠人性的弱点就可以持续盈利。根据前面提到的“前景理论”,人们在面临收益的时候是风险厌恶者,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爱好者。人们面临损失时更愿意去冒险,最后反而输得更惨。因而在危机期间,投资者们更应该成为风险厌恶者。具体地说,在危机期间,大部分人都遭受了损失,进而倾向于成为一个风险爱好者。比方说,当持有的股票从一百万跌倒五十万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另一支股票,他会倾向于立马赌上一把,认为只要投入一百万,哪怕挣回50%就能弥补回前面的损失。这跟在赌场里连输几次后加大赌注同一个道理,都指望赢一次就回本。但是如果要成为一个风险厌恶者的话,就需要抑制住这种赌博心态。同时,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锚定效应也一定要克服掉,不要认为股票跌了50%,就能去抄底。(四)投资中应避免的错误第一,投资中应避免羊群效应。为什么无论在牛市还是在熊市都有很多人赔钱?原因在于这些人没有独立判断的习惯,总是人云亦云跟随大流,这样的人很容易赔钱。真正让人赔钱的不是熊市,而是“羊市”。不要让羊群效应主导了我们的投资决策。第二,投资中要避免短视。投资中最容易赚的钱是目光长远。短期的交易极度拥挤,长期的交易并不拥挤,只要眼光放长,就能赢在起点。第三,要避免对自己不够了解。在投资时应具备自己的能力圈,要充分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能穿越熊市的基础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在研究公司之前,先研究自己。最后,要谨慎风险。在拉丁语中,没有航海图去航海就叫风险。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疫情什么时候结束?疫情在未来会怎么发展?目前仍然是未知的。所以在疫情期间进行投资,就好比在没有航海图的情况下,在未知的海洋里遨游。面对风险,大家应该更加谨慎,克制住赌博心理、加杠杆心理。
观点整理 周润
编辑 李锦璇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商倩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视点 |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产业链在线金融服务水平
贲圣林:新冠疫情下全球金融科技大趋势与国际新秩序
视点 | 宋科:重视银行资产负债质量 防止危机纵深发展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