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宏观月报》| 美欧经济进入稳态期,国内经济仍稳步改善(2020年9月)
1
海外宏观
2
国内宏观
2020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6%,较7月回升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主要是由于需求端改善。8月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较上月持平,而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较上月均有明显改善。投资来看,8月房地产投资依旧是亮点,增速创年内新高,制造业投资迎来大幅改善,基建投资小幅回落但仍具上升动力。8月社零增速同比增长0.5%,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实现正增长。出口在海外经济继续恢复背景下继续改善。整体来看国内生产供给逐步复苏,经济也稳步改善。
1.经济:经济仍在稳步改善
(1)工业增加值超预期增长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6%,高于市场预期,前值为4.8%,工业生产超预期增长主要是由于需求端改善。分三大门类来看,8月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持平于上月为6.0%,而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别较上月上升4.2和4.1个百分点至1.6%和5.8%,改善明显,主要为洪水灾害影响消退,内外需回暖。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较上月增加4个。其中汽车、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分别为14.8%、15.1%和10.9%。8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0%,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改善仍不明显。7月受南方洪水灾害影响,工业增加值上涨势头受阻,8月份水灾影响退去,同时内外需改善,带动生产端改善。
(2)房地产投资继续强势,制造业投资大幅改善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3%,前值-1.6%,继续改善。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有收窄,其中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分别较1-7月收窄0.8个百分点至-0.3%;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则较上月继续回升1.2个百分点至4.6%,表现依旧强劲;制造业投资跌幅收窄2.1个百分点至-8.1%,当月同比增速更是由负转正至5%,较7月大幅回升8.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中,医药制造业投资8月当月同比高达38.3%,1-8月增长18.3%,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8%、7.2%。制造业投资改善一方面与内外需均有所改善,加之企业利润的同比增长,企业投资增加,另一方面也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有关。1-8月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4.6%,投资增速继续上行。房地产投资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最大动力。8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1.8%,继续创今年新高。8月当月房地产施工面积同比13.2%、新开工面积同比2.4%,较上月增速均放缓(16.6%、11.3%),同时土地购置面积同比-7.6%,继续负增长。在对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不变的环境下,施工与新开工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快速上行的动力不足,预计投资增速不久可能见顶。1-8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下降1.0%,6、7月基建增速回落主要是受洪水影响拖累施工,而8月基建未见明显回升,可能是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影响。
数据来源:Wind,IMI
(3)消费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实现正增长。具体来看,汽车零售同比增速达11.8%,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同时也是8月社零增速转正的主要原因。剔除汽车后的8月社零同比增速-0.6%,表明消费复苏依然缓慢。8月餐饮业收入同比下滑7.0%,降幅收窄4.0个百分点,餐饮类消费预计在二季度可实现当月转正;其他商品中,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消费增速较快,分别为25.1%、19%、15.3%;石油制品、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则继续回落。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加之8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较7月有所回落,预计社零增速仍将小幅回升。
(4)出口持续改善,进口低迷
按美元计价,8月出口额同比增速为9.5%,前值为7.2%,出口继续改善;进口额同比增速为-2.1%,前值为-1.4%,进口继续低迷;贸易顺差589亿美元,前值623亿美元。
8月份海外疫情蔓延有所放缓,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下降,海外经济继续恢复。从出口产品来看,防疫相关物资出口同比增速继续放缓,其对出口的贡献也下降,8月医疗器械出口额同比由7月的89%降至72%,医药材及药品和纺织制品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4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随着海外经济活动的恢复,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改善幅度最大,但高新技术产品同比有所减缓。从出口地区来看,对美国和东盟出口成为拉动8月出口的主要动力,同比分别为20%和12.9%,较上月继续明显提升。对欧盟出口继续萎缩,对日本出口也仍处于负值。随着海外经济的恢复,出口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进口来看,8月进口继续低迷受基数效应及农产品进口放缓影响,8月农产品进口同比增速由7月的15%降至3%,肉类、粮食、大豆均有明显下降。钢材、铜及电子相关产品进口持续回升。往后看,需求增长仍较弱,未来进口增速大幅回升可能性不大。
2.通胀:CPI如预期回落,PPI继续回升
(1)CPI同比回落
8月份CPI同比增长2.4%,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0.5%,持平于前值。CPI进入下行通道,食品价格仍是CPI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2%,较前值回落2.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4%;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至0.1%,环比0.1%。环比来看,食品项中猪肉价格上涨1.2%,猪肉供给增加的同时需求增加,价格小幅上涨;蛋类和鲜菜价格上涨9.4%和6.4%;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1.0%。非食品分项中,受油价回升、暑期出行旺季的带动,交通和运输环比上涨0.3%。当前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生猪产能释放,猪肉价格有向下压力,年内CPI或将维持低位。
(2)PPI继续回升
8月份PPI同比增长-2.0%,前值-2.4%;PPI环比增长0.3%,较上月略回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4%和0.1%,变动较小。受工业生产恢复和油价反弹的影响,上游有色金属、燃料动力类价格持续上升,拉动PPI小幅回升。在地产投资的高韧性及基建投资加快下,PPI或仍维持小幅回升态势。
3.金融:政府债发行支撑社融增量,信贷结构持续改善
(1)政府债发行支撑社融增量
8月份新增社融规模3.58万亿元,同比多增18860亿,高于市场预期。同比多增主要靠政府债券的放量发行提速。从结构上看,8月政府债券融资增长1.38万亿元,同比多增8729亿,主要是受特别国债发行影响,今年政府债券发行相对延后,按照财政部要求地方债在10月底发行完毕,因此8月月地方债发行放量,9、10月政府债券发行仍将对社融增量形成支撑。8月非标融资新增710亿元,同比多1725亿,其中8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当月新增1441亿元,同比多增1284亿元。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156亿元;净融资3633亿元,同比多249亿,注册制下背景下股票融资1282亿元,同比多1026亿元。
(2)企业中长贷表现强劲
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元,同比少增694亿,从贷款结构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长,票据融资继续拖累整体信贷。具体来看,8月企业新增贷款5797亿元,同比少增716亿,但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7252亿元,同比多增2967亿,票据融资规模减少1676亿元,同比多减4102亿,短期贷款新增47亿元,同比多增402亿元。居民部门中,8月居民新增贷款8415亿元,同比多增1877亿元。其中,居民新增短期贷款同比多增846亿元,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031亿元,居民中长贷表现依旧良好表明地产销售仍具韧性。
(3)M2与M1剪刀差收窄
8月M1同比增速为8.0%,较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M2增速10.4%,较上月继续回落0.3个百分点,M2与M1剪刀差收窄,企业流动性继续改善。M2增速回落与8月政府债发量发行导致流动性回笼有关。8月新增财政存款5339亿,同比多增5244亿,新增企业存款7491亿元,新增居民存款3973亿元,居民部门新增存款的大幅增长可能与资金流出股市有关。8月M1增速较7月提升1.1个百分点反映了企业现金流的改善。考虑到9月财政支出的投放,M2或将有小幅反弹。
数据来源:Wind,IMI
整体来看,受益于疫情后的逆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力度的发力,上半年货币供应整体维持充裕,实体经济也得以有序恢复,而较宽松的货币环境也使得非金融企业杠杆上升。8月政府债券的放量发行支撑社融数据超预期,同时实体经济活力增强,对实体经济贷款力度更大,在贷款规模控制的同时贷款结构持续改善。而房地产销售的回暖支撑居民长期贷款的增长,反映出国内经济整体向好。从5月开始货币政策有所收紧,更加注重结构性支持,企业贷款结构也得以持续改善。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疫情影响的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活力明显改善。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保持定力”及注重向小微企业的“精准传导”。
3
商业银行
4
资本市场
免责声明
本文件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以下简称“IMI”)制作,仅供派发予特定收件人,不得作为业务招揽或相关商业活动之用。本文件的版权为IMI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本文件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公开资料,但IMI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文件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收件人参考之用,而不应视为出售要约、订购招揽或向浏览人士提出任何投资建议或服务。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任何人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文件所造成的一切后果,IMI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编委名录
学术指导(按姓氏音序排列):
贲圣林 曹彤 管清友 瞿强 涂永红 魏本华 张之骧 赵锡军
主 编:宋科
执行主编:彭俞超
编 委(按姓氏音序排列):
陈玉琳 董熙君 黄楠 芦哲 彭俞超 宋科 孙超 王剑 熊园 张瑜 朱霜霜
《IMI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简介
《IMI宏观研究月报》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推出的系列性月度分析报告。与现有宏观研究报告不同,本报告更加侧重宏观分析的学术性。报告包括宏观分析、专题分析和数据汇览三大板块。其中,宏观分析板块包括海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研判、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和金融市场分析等四个部分。专题分析是本报告的特色,主要针对一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提高了本报告的学术内涵。本报告由IMI研究员倾力打造,由各位资深学术委员倾情指导,是IMI的主要学术产品之一。
IMI宏观经济研究室出品《IMI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2020年9月),后台回复“月报20201008”获取PDF全文,感谢各位老师关注!
编辑 侯津柠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安然、魏唯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