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MF驻华首席代表:世界与区域经济展望及政策思考

Steven Barnett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11月12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处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举办的“IMF《亚太区域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IMF驻华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出席会议并就世界与区域经济展望发表演讲。他认为随着形势的发展,各国的政策措施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应对短期优先事项以及中期挑战。首先,应该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为疫苗开发和健康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也要注意援助较脆弱的国家。其次,各国应该继续出台支持政策以保护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和公司,同时要促进资源在行业间的重新分配。此外,各国还应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债务的可持续性。最后,全球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包容的、绿色的经济恢复。
 
IMF驻华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 
以下为会议纪要:
我的演讲包括经济展望、风险与挑战以及政策应对三个部分,但今天我将把重点放在第一部分。概括来说,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但是IMF对经济形势的最新预测还是要比今年6月更加乐观,部分原因在于大量有力的政策应对避免了更加糟糕的情况出现。同时,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仍无法避免,我们将面临永久的产出损失。

 1

全球及各地区经济展望

首先,我们正在经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图1展示了1963年以来全球实际GDP增长率的动态。蓝色阴影部分是对2020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其中红线是2019年10月做出的预测,而蓝线则是目前最新的预测。可以看到,相比于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零增长,我们预测2020年的增长率为-4.5%。可见,目前的形势仍然很严峻。图1图2对比了IMF《世界经济展望》2019年10月(红线)和今年10月(蓝线)对全球GDP增长的预测情况。可以看到,以2019年的GDP为基准,按照去年的预测,到202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19.1%。但是,目前最新的增长预测则下调至12.7%,相比于去年下降了6%左右——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小,但却意味着全球收入预期将大幅下降。图2图3是对发达国家相关产业增加值的预测,它更详细地展示了疫情带来的罕见衰退。可以看到,红色柱状图代表的各类服务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其实中国服务业部门也在经历类似的情况,所以需要出台适当的应对政策。图3图4对比了2020年经济增长的历次预测。相比于上一次所预测的-5.2%负增长,最新的预测将增长率上调至了-4.4%。这确实意味着情况有所改善,但-4.4%仍然是一个非常不乐观的展望。图4图5展示了我们对全球以及各个发达经济体增长预测的调整。首先,本次预测将全球经济增长率修正为-4.4%,较今年6月份的预测上调了0.8%。其次,对于发达经济体总体而言,增长预期有2.3%的较大幅度上调,修正为-5.8%。图5接下来的这张图展示了我们对新兴市场国家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预期的调整。总体而言,我们对这些国家的增长预期下调了0.2%,即它们总体可能将面临-3.3%的负增长但是在这些国家中,中国的情况与众不同——我们将其增长预期上调了0.9%,预计将实现1.9%的正增长。事实上,根据我们的预测,中国将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除中国之外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预期会面临-5.7%的负增长,这要比今年六月的预测还低0.7%。图6图7展示了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GDP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对比,其中绿色部分表示预测外的正增长,而红色部分则是预测外的负增长。很明显,中国是其中最独特的一个,因为其实现了比预期还要更高的正增长。此外,多数国家和地区尽管经历了负增长,但实际情况要比我们所预期的乐观一些。据此,我们在最新的预测中上调了它们的增长预期。图7图8表明,各主要国家的总体就业率和PMI出现回升,但工作场所的流动性仍然受到了抑制。具体来说,左边的子图展示了各主要国家总体就业率相对于2019年1月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各国的就业情况有所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国家就业率的回升速度出现放缓。另外,这张图并没有捕捉到关于不充分就业的信息,即工作时间的缩短以及非自愿的兼职工作,这也正是我们在评估就业情况时面临的挑战。右边的子图呈现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PMI以及谷歌提供的工作场所流动性指数。可以看到,各国的PMI都出现回升,且发达经济体已恢复到了50以上。但另一方面,工作场所的流动性则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说明各国的经济运行还是受到了封锁政策的影响。图8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根本性的不确定性,IMF作出的基线经济预测依赖于一些基本假设。第一,考虑到今年第二季度高于预期的实际经济增长情况,我们认为社交隔离措施将持续至2021年,但会随着治疗和疫苗的推广而逐步放松。第二,我们假设现阶段各国实施的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将继续推行,并且各国的财政状况将维持在目前的水平。第三,我们假设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会以更快地速度增长。目前,世界各国开展的有力政策应对避免了更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图9展示了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的财政状况。根据我们最新的预测,2020年发达国家的赤字规模将达到其潜在GDP的7%左右,这表明财政刺激的力度很大,我们希望这些有力的政策能够为众多企业提供支持,并保住人们的工作——这些都是真正能够改善人们福利的投资。图9图10进一步反映了我们对世界各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展望。左图展示了各国宣布的财政措施及其构成,右图则展示了美国、欧元区以及英国的政策利率预测,其中虚线部分代表今年4月时的预测。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刺激力度都很大。图10在图11中,我们对世界各国2019至2025年人均GDP累积增长率进行了预测。根据最新的评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它们的人均GDP累积增长率都将低于2013至2018年时的表现(如黑点所示)。这意味着疫情的冲击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图11

 2

风险与挑战

我再简要谈一下疫情给债务可持续性带来的挑战。下图显示了1880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政府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变动情况。根据预测,在“大封锁”时期,各经济体的债务规模都将达到历史最高点,这为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各国需要处理好短期刺激与长期平衡的关系。图12

 3

政策应对

作为对上述预测的总结,我认为随着形势的发展,各国的政策措施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应对短期优先事项以及中期挑战。首先,应该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为疫苗开发和健康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也要注意援助较脆弱的国家。其次,各国应该继续出台支持政策以保护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和公司,同时要促进资源在行业间的重新分配。此外,各国还应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债务的可持续性。最后,全球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包容的、绿色的经济恢复。

观点整理  李松泽

编辑  李艳蓉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董熙君、安然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王忠民:用数字化逻辑解决数字化金融科技监管问题

汪德嘉:区块链数字身份

吴晓求:从金融功能、效率和风险的三维视野评判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

IMI锐评 | 国企债券违约,市场回归常态

李丰:金融科技的演变方向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