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锡军:发达国家应对通货膨胀迫在眉睫

导读


近日,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教授参加人大重阳·迎春论坛2022并发表主题演讲。赵教授在演讲中分享了他对目前国际环境,以及国内所面临经济增长动力方面的因素和货币政策调整的一些个人观察。他在演讲中指出,在政策灵活调整到位、释放资金活力的情况下,同时需要关注部分资金可能会在金融市场空转或者进行投机活动,导致政策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带来不稳定的风险和隐患。

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想分享一下对目前国际环境,以及国内所面临经济增长动力方面的因素和货币政策调整的一些个人观察。

从国际来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在不断地进入复苏阶段,但复苏势头体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复苏比较好;同时,不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复苏阻力,特别是疫情的持续冲击以及国际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的双重冲击之下,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这就是当前两极化的状态。

从国际经济运行特点来分析,第一是主要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尤其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步伐可能更快、力度可能更大,其溢出效应不可低估。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全球资金流动可能都会受到较大冲击。每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要有相应的考虑。

第二是与之对应的通货膨胀。应该看到,许多国家的政策调整正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一些发达国家为应对通货膨胀的压力来进行调整,使得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进行调整。这并不是说通货膨胀率很高,而是源于主要国家,特别是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导致的不得不被动调整,既要应对通货膨胀,也要应对主要国家调整采取的措施。不论如何,今年很多发达国家需要应对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通胀。通货膨胀和政策调整这两者究竟在今年会进展到什么程度?会对金融市场、对外汇市场、对全球资金流动带来何种影响?综合来看,影响会比较大。

第三是供应链和大宗商品的不稳定性。供应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疫情、物流或其他因素,使得今年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仍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仍然会起到对经济整体的复苏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与此相关的是大宗商品的价格,这跟经济复苏、通货膨胀、供应链的稳定都有关系,而且跟全球丰富偏好的变化也有一定关系。所以,今年仍然会继续面临不确定的价格变化。

以上三点都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越来越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目前仍然不明确。有预测提到美联储今年可能会调整3-4次,甚至加息5-6次,需要密切关注。

从国内来看,第一个方面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到了三重压力,即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此三重冲击是此前从未提出的。供需方面可能既有历史积累的因素,也有现实的问题,也可能是市场的因素。但是,预期实际上是对未来的展望和考虑。既然预期转弱,说明大家对未来的信心可能不是特别充足,这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这些方面都可能会对今年整体经济增长带来较大的压力,从而对就业和收入等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第二个方面是当前由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的重新考量,我们不能采取传统的方式来大力扩大基建投入,进行大项目的投入等手段来刺激。所以,从应对压力的准备来讲,我们现在要进行创新考量。以前通常通过加大国内投资或者扩大消费等刺激措施止住经济增速下滑的势头,但是现在我们要审慎的多。同时,我们也看到,原来在投入时考虑的领域,比如基础设施项目、房地产等,现在要考虑不再大规模的投入以避免后遗症的产生。因此,我们要考虑可持续性和跨周期的问题。这使得设计政策和未来发展路径变得更为复杂、更加审慎,增加了应对难度,特别是要加入预期因素以后,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个方面是今年货币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到,我国央行从2021年年底就开始进行一些货币政策的调整,比如12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这次普调释放了1.2万亿的长期资金,属于比较大的数量型工具的调整。随后,从年底到1月,央行多次进行了价格性工具的使用。比如12月20日下调一年期的LPR 5个基点;今年1月17日央行七千亿一年期MRF的操作,中标的利率也是下调了10个基点,同时还开展了一千亿的逆回购的操作,共八千亿的中短期的资金,增加了流动性;1月20日一年期LPR 又下调10个基点,同时五年期LPR 5下调个基点。总之,长短期资金的价格都有下调。

所以,央行在短时间内动用价格和数量工具来支持经济的走势,说明确实在面临的压力之下,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方面灵活度在不断地加大,加强资金的供应、保持流动性稳定、降低融资成本。以这几个方面来支持经济的稳定,也应对前面提到的三重冲击。特别是岁末年初的时候就开始政策发力,更多是针对预期转弱的问题。即从政策层面,开年调整起到宣示和引导的作用,稳住预期,这是很重要的考量。

那么,这些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已经确定的大项目,牵扯到大量投资和融资活动。这不仅仅是要把项目做起来、把政策落实下去,更重要的这些资金如何用到实处。因为尽管已经形成了一些跨周期的考虑,但是在机制,特别是资金流动的机制方面,仍然不能完全避免一些资金流入投机、炒作范畴的可能性。尤其今年由于中美之间在政策调整方面存在时间差:岁末年初我国放松并采取了灵活政策;而美联储开始进行收缩量化政策,甚至要开始加息。这个政策调整的时间窗口可能会给部分资金会带来一些机会,特别是外汇市场。

总之,在政策灵活调整到位、释放资金活力的情况下,同时需要关注部分资金可能会在金融市场空转或者进行投机活动,导致政策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带来不稳定的风险和隐患。

来源  人大重阳

编辑  李明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发布:基金业领跑财富管理行业增长,多元渠道格局显现

推荐 | 管涛: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是总基调

赵昌文:世界经济的变与不变

王国刚、罗煜: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金融发展

视点 | 张斌等:提振内需的八点建议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