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科等:县域金融可得性与数字普惠金融
导读
本文为《IMI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2022年4月)的宏观经济专题,节选自《县域金融可得性与数字普惠金融——基于新型金融机构视角》一文。文章指出,在县域经济层面,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逐渐成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提升金融可得性的重要驱动力量。文章分析了以新型金融机构为代表的县域金融可得性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县域金融可得性越低越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且数字创新水平、金融监管强度和经济区域划分均会影响二者关系。文章为新时期在县域层面继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原文信息
作者:
宋 科,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
刘家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李宙甲,中国人民银行
来源:《财贸经济》2022年第4期
以下为论文节选:
1
摘要
随着金融科技迅速发展,准确把握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法,首次手动整理2014-2019年中国2742个县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金融机构数据,并据此分析以新型金融机构为代表的县域金融可得性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县域金融可得性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互补效应”强于“协同效应”,整体上表现出显著的“互补效应”,即县域金融可得性越低越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分维度来看,县域金融可得性越低越有利于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且整体的“互补效应”主要体现在小额贷款公司这类机构。进一步地,在数字创新水平较高、金融监管强度较大的县以及东部区域内,二者之间的“互补效应”更强于“协同效应”。本文为新时期在县域层面继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2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也进入快车道。2013年我国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战略,2016年G20峰会正式通过首个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性共同纲领。自202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发〔2020〕30号)和《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发〔2021〕1号)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在此大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需要进一步将视角延伸至乡村振兴战略,赋能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补齐县域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短板”,并全面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依托传统金融体系而又深刻影响着传统金融格局,既表现出“互补效应”(王国刚、张扬,2015),又体现出“协同效应”(沈悦、郭品,2015;郭峰、王瑶佩,2020),二者关系取决于“互补效应”与“协同效应”的相对强弱。围绕这一问题,既有文献基于不同视角,主要聚焦在定性分析(王国刚、张扬,2015)、微观个体分析(Allen等,2016;尹志超、张号栋,2018)以及基于省级和地级市层面的实证分析等(郭峰、熊瑞祥,2018;王喆等,2021),鲜有研究从县域层面进行探究。此外,在传统金融可得性研究方面,既有文献或基于问卷调查,根据受访者参与传统金融活动的频率来度量(郭峰、王瑶佩,2020),或通过公开数据库收集并综合金融服务统计数据进行指标构建(王婧、胡国晖,2013;李建军等,2020),或直接以单位人口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度量(王喆等,2021),无论哪种方法,都主要基于传统金融机构,极少从新型金融机构角度分析县域金融可得性,更鲜有文献探讨传统金融可得性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尽管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的生力军,但在县域经济层面,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逐渐成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提升金融可得性的重要驱动力量。
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天眼查、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等数据库,采用文本挖掘方法手动整理2014—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探究以县域新型金融机构为代表的县域金融可得性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互补效应”强于“协同效应”,整体上表现出显著的“互补效应”,即县域金融可得性越低越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且该效应主要体现在小额贷款公司这类机构上。进一步地,数字创新水平、金融监管强度和经济区域划分均会影响二者关系。
相较于已有研究,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1)将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展至县域层面,从县域金融可得性角度出发分析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的关系,丰富了相关文献;(2)采用文本挖掘法首次整理县域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金融机构数据,并据此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所得结论对于准确把握新型金融机构在推动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政策效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进一步探讨县域金融可得性与数字普惠金融之关系在不同数字创新水平、金融监管强度和经济区域划分中的结构性差异,为完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统稿 张斌、肖雨
编辑 林靖澄
责编 李锦璇、蒋旭
选题 IMI宏观经济研究室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