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忠阳:解读巴塞尔协议III在中国的实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 Author TGES

导读

2023年1月1日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将全球正式实施。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规则修订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忠阳在“资本、风险偏好和限额管理”专题讲座中,从为《巴塞尔协议》鼓与呼, 如何认识《巴塞尔协议》,如何实施《巴塞尔协议》以及如何评价我国的《 巴塞尔协议》的实施等多个角度,对《巴塞尔协议》进行评析,并做出要坚持从本质、以学习的方式实施,坚持结合国情以探索创新的方式实施,倡导专业化的全面风险管理,持续培养和稳定专业骨干团队,提升待遇和发展空间 ,高层领导要更多地公开宣讲《巴塞尔协议》等多项建议。


以下为根据讲座内容整理的会议纪要:


 1

为《巴塞尔协议》鼓与呼

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转眼已过去20年。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国际金融组织认为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严重偏低,甚至有70%-80%的不良资产率。尽管当时没有准确统计,但不良资产率较高和资本充足情况不容乐观是不争的事实。


1997-1998年,为提高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使之达到《巴塞尔协议》中8%的标准,财政部为四大银行注入2700亿资本金,在1999年又剥离了1.4万亿不良资产。


2001年,中国加入WTO,要按国际规则运行我国的金融体系,要开放市场,提高金融行业的竞争力,恰好赶上了《新巴塞尔协议》即将出台,中国银行业开展了广泛的《巴塞尔协议》研究讨论。


那么现在中国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的情况怎么样?我不得不为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鼓与呼。


(一)《巴塞尔协议Ⅲ》终版出台遇冷


但凡要为一件事情鼓与呼时,往往是比较艰难的时期,是需要鼓励与呼吁的时候。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的氛围与早些年大不一样,1988年出台《巴塞尔协议》,2004年出台《巴塞尔协议Ⅱ》,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出台《巴塞尔协议Ⅲ》,这一版本是一种紧急修订,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受到较多批评,经过将近8年,2017年出台《巴塞尔协议Ⅲ》最终版本,国外业界也称之为“巴塞尔协议第四版”,巴塞尔委员会还是称之“巴塞尔协议Ⅲ”,这一版出台后,在国内和国际都是遇冷的,没有得到各方的全面认同。


国内更是感觉很冷清,2018年春节前,终版已经发布一个月,媒体上除了个别记者报道,几乎没有专家发言,专业性的文章也很少,只有两篇主管部门领导的文章,更没有研讨会。


《巴塞尔协议Ⅲ》终版可谓10年磨一剑,代表国际金融行业对2008金融危机的系统反思,竟然无人问津。我有幸作为一名中国《巴塞尔协议》实施的历史见证者,1998年关注《巴塞尔协议》的修订。2001-2002年主办周末研讨会,谈论的事情主要是《巴塞尔协议》与现代风险管理。2004年《巴塞尔协议Ⅱ》出台后,开办中国金融风险论坛,并连续举办了若干年的“巴塞尔协议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上,数百位专家专门讨论《巴塞尔协议》。


近几年,平台话题从《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计算、风险量化等扩大到金融科技、风险与业务的结合等。时间走到2017年底,当终版公布时,竟没有太多人讨论。


(二)2018的新年愿望与长达三年的努力


在2018年春节前,我对于冷清的交流氛围非常感慨,在年底希望组织《巴塞尔协议》30周年高级研讨会。2018年恰好是《巴塞尔协议》30周年,也是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2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美国金融危机10周年。


我希望在论坛上回顾《巴塞尔协议》的发展与中国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并把过去专家朋友交流过的观点汇总起来,出一本系统反映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文集。


在2018年9月,高级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银行主席、中国银行董事长、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各大行风险部总经理、咨询公司和小型农村商业银行代表等40多位专家发言,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盛况。


自此以后,关于巴塞尔的讨论仍然很少,2020年迎来了马云对《巴塞尔协议》的吐槽,《巴塞尔协议》被送到风口浪尖。很多不懂的人发问:


  • 什么是《巴塞尔协议》?

  • 为什么马云说它是老年人俱乐部?


马云的讲话引起了市场的喧嚣,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于是我连续发表了10篇文章。


很多人对《巴塞尔协议》有困惑、有误区、有不解、有质疑、有反对,我们实施《巴塞尔协议》这么多年到了一个什么局面呢?今天的会议是2018年30周年纪念会后再次举办的活动,请到的专家屈指可数。早年一起探讨的专家朋友们已经纷纷转到其他岗位,虽然银保监会还在积极实施《巴塞尔协议》,但总的来说没有很多专家愿意交流它,这是因为整个环境有了一些变化。现在是我们要为《巴塞尔协议》鼓与呼的时候。


如何鼓与呼?在2018年已经成功举办了论坛,但出书是一件艰难的,直到今年5月才正式出版。这本书汇集了二十年来数百位国内外专家的交流体会和上千篇文献的观点综述,对理解《巴塞尔协议》和中国金融风险管理20年的发展帮助很大。


有幸受到了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先生的支持,为本书亲自作序。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含130万字、三百多位专家的前沿观点、1000多篇文献,总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2018年高级研讨会的演讲文稿整理和一篇系统性的研究报告;


第二部分是2005-2019年TGES平台三百多位专家的演讲文稿摘要,分为十三个模块,系统反映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专家对《巴塞尔协议》的看法,是宝贵的专业资源,是中国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全景图;


第三部分是对国内主要期刊杂志关于《巴塞尔协议》和现代风险管理的1000多篇文献的综述,分为11个主题;


最后是我个人在20年中关于《巴塞尔协议》相关文献的选编,包括2020年针对马云观点的10篇评论。


整本书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巴塞尔协议》和全面风险管理在中国的建设情况,是几百位专家交流的思想记录。


 2

如何认识《巴塞尔协议》

早些年大家对《巴塞尔协议》很重视,监管方面也很积极,我在2004年写过普及性的读物《巴塞尔协议知识问答》,请到了当时银监会唐主席亲自写序,他说很多参加人大会议的委员还在拿着《巴塞尔协议》文稿,可想而知当时大家对巴塞尔协议很感兴趣。


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巴塞尔协议》的认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老年俱乐部”的说法。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很多人说《巴塞尔协议》连西方的金融危机都没有管住,有什么用呢?


  • 有人说《巴塞尔协议》是西方人的做法,拿到中国管用吗?


  • 有人说银行业是低资本运行的,靠一点资本就可以管住风险吗?


  • 流动性风险来临时,所谓加权后8%的资本可以忽略不计,按普通财务指标远远不足8%,是无能为力的。还有人认为《巴塞尔协议》就是一群博士做模型,实践中的事情能靠模型解决吗?


  • 2008年后,国际上对模型的使用有很多的批评。还有人是询问有没有能替代《巴塞尔协议》的体系?


  • 中国自己能不能有一套替代的体系?


(一)《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人俱乐部吗?


关于《巴塞尔协议》是不是老年人俱乐部,我认为与其说是老年人俱乐部,不如说是一个在国际金融市场数十年波澜起伏发展过程中历经风险和危机,身经百战的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的“老兵”俱乐部,是数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风险管理的经验总结,而且是处于持续发展的。


马云之所以认为《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人俱乐部,是由于他认为现在是发展金融科技的年代,《巴塞尔协议》是发达国家的东西,不适合中国这个年轻的国家。他把《巴塞尔协议》与年轻人、未来对立起来,但实际上《巴塞尔协议》是与时俱进的,不断汇集着国际上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不能称之为老年人的东西,而应该说是老兵的经验总结,并且还包括动态发展的一面。


(二)《巴塞尔协议》没有防止住危机就没有用了吗?


金融危机是防止不住的,风险管理的目的从来不是防止危机,这是风险管理的基本共识,就像人不能防止生病和死亡,风险管理“防危机”而不是“止危机”。现代风险管理理念首先是要承担风险,承担风险必然要接受某些后果。


不管是外部市场的独立评级还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评级,信用评级始终是金融体系中重要的风险管理机制,不能因为出现一次错误就说没用。同样,《巴塞尔协议》也要吸取经验教训,与时俱进。


(三)西方国家的做法也适合于中国吗?


对于《巴塞尔协议》是否适用于中国,这关系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问题。我们要向西方学习,洋为中用,不是简单的适用或不适用,而是要拿过来改造。


《巴塞尔协议》是现代金融体系风险管理的集大成者,是一本西方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超级教科书,不向它学习还能向谁学习?要发展市场经济,这套体系的适用性是毫无疑问的,但简单的照搬照抄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四)靠8% 的资本可以控制风险吗?


风险是不是靠那一点点资本来控制?显然不是。《巴塞尔协议》的精髓也绝不在于靠那一点资本在事后抵御风险,而要通过对资本的要求加强事前的风险管理。


8%的资本很重要,但重要性不在于风险发生后去覆盖、吸收,现代资本管理就是风险管理,不是传统的财务资本管理,而是经济资本管理,在风险的计量、经济资本的配置、风险限额、风险定价等方面。8%的资本是一种信号、一种机制,是一个神经系统的中枢。资本不是等于资产减去负债,资本等于风险,而风险要用概率来计算。


现代风险管理以及《巴塞尔协议》的精髓是要把资本和风险结合起来,用资本来控风险,在事前发挥作用,用资本控制风险是风险控制的高级阶段。不是简单的拿资本覆盖损失。


(五)讲求模型的《巴塞尔协议》可以解决实践中的风险问题吗?


风险管理到底靠模型解决还是靠实践经验解决?量化模型和实践经验的争论是现代风险管理由来已久的问题,也是国内国外都关注的问题。国际上有一个经典的问题——风险管理到底是经验艺术还是科学?


现代风险管理给人的印象是大量的数学建模,但对一线人员而言,流程和法律才是重点,这与模型是两套语言体系。《巴塞尔协议》的大量工作是计算风险,所谓的风险定价、风险限额、风险评级等,都要建立在计量模型之上,这种计量远早于现在的大数据。要是处理不好计量模型和实践经验的关系,会陷入困惑,认为《巴塞尔协议》没有用。


(六)有一套可以替代《巴塞尔协议》的体系吗?


谈到替代体系,大家会想到COSO的内部控制。COSO体系与巴塞尔体系几乎同步发展,2004年《COSO-ERM》和《新巴塞尔协议》同步出台,2017年又同时更新,但COSO协议相对于巴塞尔很简单。COSO是审计师驱动的体系,巴塞尔是银行家、监管部门驱动的体系,审计师从会计、核算、内控的角度控制风险,而控制风险不等于管理风险。


目前来看,没有一套体系可以替代巴塞尔体系,中国未来可能会有,但只要中国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就不可能完全脱离巴塞尔,而应站在世界各国文明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抛开巴塞尔不可能、不现实、也没必要,相反我们应该借鉴它,而实际上我国多年来也是这样做的。


 3

如何实施《巴塞尔协议》

(一)只是筹措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吗?


很多人认为,实施巴塞尔不就是多搞点资本金吗?不就是多补充一级、二级资本吗?有人觉得,资本就是钱的事,就是资产减负债,这是传统风险管理理念。现代风险管理中,资本等于风险,等于VaR,等于一定置信水平下最严重损失,是一个概率概念。实施《巴塞尔协议》不是简单地要求筹措资本,其核心是开展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包括制度、流程、风险计量、模型、数据以及资本的筹措等方方面面。


(二)《巴塞尔协议》是不是只有大银行适用?


十多年前,受美国影响,很多人认为只有大银行需要实施《巴塞尔协议》,很多小银行不需要实施,非银行业也不适用。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还是比较积极的,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都比较积极,但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巴塞尔协议》只适用于大银行。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主要目的是向西方国家学习现代风险管理。


(三)如何从本质上实施《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的本质是全面的风险管理,而不是简单的数字计算。《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分为三个层次:数量层次,数量够不够;计量层次,计量准不准;资本层次,资本管不管用,资本能不能发挥作用。


西方国家主要解决前两个问题,而我国亟待解决的是第三个层次,是更加根本性的问题,即资本在风险管理中有话语权吗?资本管理风险有传导机制吗?业绩奖金、产品定价有没有与资本挂钩?这些是我们要向西方学习的。 


(四)如何结合国情实施《巴塞尔协议》?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之上,也要思考如何结合我国国情,以探索创新的方式实施《巴塞尔协议》。过去20年,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走的就是这条路,监管部门从一开始就没有完全照搬西方,而是一直强调加强风险管理,以至于2004年我国发布第一个资本管理方法时,引起国际的轩然大波,国外媒体认为中国拒绝了巴塞尔。我受邀发布两个演讲,回答西方的质疑,我的答案是:


中国在以自己的方式接受《巴塞尔协议》,从本质上接受《巴塞尔协议》,强调先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让资本先发挥它的作用。


20年来,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一直在探索自己的方法,这也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4

如何评价我国的《巴塞尔协议》实施

(一)成就与作用


过去20年来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的成就主要在五个方面:


第一,现代风险管理的理念得到了宣传与推广,很多人的风险理念都发生了变化。这些理念都来自于巴塞尔,包括系统性风险的理念,系统性风险概念来自于《巴塞尔协议》,与马科维茨的系统性风险是两个概念。


第二,资本数量和实力的提升。1998年之前,在IMF报告中,我国的银行业没有几乎没有资本,实施《巴塞尔协议》20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补充。


第三,风险计量水平。以前我国连简单的不良资产统计数据都没有,更别谈风险计量,而现在我国的内部评级早已实施了好几轮,做到了大数据的评级优化的阶段。


第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我国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经实施十多年。


第五,现代风险管理传播。风险管理理念已经由银行业传播到非银行机构,包括保险行业等。


(二)问题与批评


问题与批判包括照搬照抄、不适用国情和不接地气、风险管理“花瓶”和“两张皮”、投入高成本大、量化模型局限性、实施效果不明显等等。


关于最后一点,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实施效果不明显?因为大家觉得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就是用一些IT系统,给领导和监管者看,作用并不太大。这些观点既来自业务,也来自于部分研究者。


问题要客观看待,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实施《巴塞尔协议》关乎金融行业最核心的问题——风险管理的全面建设。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期待买一个IT系统就可以达成,尤其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领导的理念。引进风险管理,先有“花瓶”,再有水平,要给自己一段时间。核心风控体系的建设,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只要坚持方向,一年比一年有进步就行。


另外一个问题是,风险管理工作的绩效是不直观的,这是风险管理工作的最大挑战性,是风险管理本身的特点。风险管理部门不像业务部门,没有客户增长,部门的业绩与佣金、利息等收入没有直接关系。在很多情况下,风险管理部门在说“No”,说“No”不能被认为创造了收益,也很难说是拒绝了损失还是妨碍了业务发展。绩效都在心里、在脑子里。但不直观不等于观察不到,只有拥有现代风险管理理念才可以观察到。


风险管理的业绩与其说是风险管理部门干出来的,不如说是领导看出来的。如果领导认为只是用来应付监管的,那就不重要,如果领导坚信风险政策的科学性、长远性、复杂性、专业性,坚信投入IT系统、数据体系、制度规范非常重要,就能看到风险管理的作用和业绩。


5

建议

  • 坚持从本质、以学习的方式实施;

  • 坚持结合国情以探索创新的方式实施;

  • 倡导专业化的全面风险管理;

  • 持续培养和稳定专业骨干团队,提升待遇和发展空间;

  • 高层领导要更多地公开宣讲《巴塞尔协议》。

编辑  施磊

来源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涂永红等: 全面梳理我国跨境投融资的新格局

沈联涛、肖耿: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

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征文:“金融开放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

陈雨露:货币政策发力稳经济,全力以赴纾困市场主体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