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2期主题报告
编者按
4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82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IMI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朱文宇做题为《疫情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的报告,江苏苏宁银行股份公司董事长黄金老,中国民生银行合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孔庆龙,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报告进行了点评,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主持。
以下为报告全文:
本期报告聚焦于疫情下银行业的风险状况以及如何更好地平衡银行自身风险指标与支持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1、 疫情下银行业总体风险状况
2、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框架
3、 疫情下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4、疫情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些思考
全球疫情打乱了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和相应的规划,经济周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行压力较大,涉及到绝大多数的地区和行业。在后疫情时代,我国商业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银行业也面临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在不确定的经济形势和结构性改革的双重挑战下,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重要关口,本次疫情冲击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带来哪些警示与教训?商业银行如何权衡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与盈利指标,同时针对不断升级的风险提升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保持长期的稳健经营,多方主体如何协同配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些问题都值得讨论。
1
疫情下银行业总体风险情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从银行业整体情况看,2019年到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润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总体来说比较平稳(如图1所示)。从收入结构来看,非利息收入的占比较低,大部分商业银行主要靠利差、息差产生利润,总体来看银行业的经营活动依然偏向于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图2显示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资本构成情况,可以看到近年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呈比较平稳的趋势。
图1 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润和非利息收入占比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图2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资本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图3显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关注类贷款及不良贷款变化情况。银行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随银行整体资产规模的扩张呈上升趋势。从不良贷款率(橙色线)来看,经历了新冠疫情,银行业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图3 银行业金融机构关注类贷款及不良贷款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Wind
不良贷款率是从银行业总体风险角度对经营状况的考量。要探究新冠疫情对银行业风险可能产生的具体影响,需要进一步考察银行风险敞口的构成。图4将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分为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可见近十几年间,商业银行的风险敞口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这里的信用风险是广义的信用风险概念,即对手方无法履行合约规定条款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迁移风险等。
图4 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构成
数据来源:Wind
因此,疫情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是最值得关注的。图5是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年报中2020-2021年分行业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的统计。选择工商银行是因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为严格,客户质量也相对较好,同时业务覆盖各个地区,其不良贷款情况的变化能反应各行业经营状况较为乐观的情况。图5中红色箭头标出的是2020-2021年不良贷款率上升的行业,红色框标出的是所有贷款中不良贷款率较高的行业,包括房地产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工商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基本维持在2.2%-2.5%的水平,但上述产业不良贷款率显著高于整体平均水平。由于这部分贷款规模占比不大,所以这些行业的不良贷款对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的影响没有这么大。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产业,比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在2021年时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依然处于信用风险比较高的状态。所以,新冠疫情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不仅在银行层面存在异质性,在行业层面的异质性也比较强。
图5 工商银行2021年年报(部分)
数据来源:工商银行年报
一些券商和研究机构也对银行也整体的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统计,根据中泰证券固收研报,疫情下22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总额行业分布,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不良贷款较高。从2019-2020年,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采矿业也有所增加,总体而言,这些产业对银行业的信用风险都产生了影响,由于在银行风险资产加权中信用风险敞口占比最高,这些产业的不良贷款可能会对银行的利润、资本充足率和经营稳健性产生影响。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地区层面聚集,大部分贷款客户是本地企业和商户。不同地区的经济周期存在差异,所以大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跨地区的经营进行风险分散,而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区域性疫情冲击在对当地企业造成巨大影响的同时,也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银行业。
从绩效上看,疫情对于银行业利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近几年商业银行整体的利润都呈下降趋势。从结构上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ROA显著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利润的下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让利。第一是降低利率。如果在融资成本没有降低的情况下降低贷款利率,银行利差将会收窄,进而影响银行利润。第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许多让利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是靠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推动,这些贷款的发放并非是利润导向,而是具有普惠的性质。这类贷款也会对银行的盈利水平产生影响。第三是收费方面的让利。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到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所以不良贷款的计提拨备增加,对不良资产的核销也会影响到银行的净利润和资本充足率。
从数据上看,2017年一季度到2021年四季度银行净息差的绝对值变化并不大,但变化的比例较大。比如大型商业银行,2019年四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的净息差显著降低,从2.12%左右下降到了2.04%左右。说明疫情期间银行总体上还是在利润上为实体经济进行了让利。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在融资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商业银行的让利行为是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很具体的表现。农村商业银行也可以观察到净息差的收窄,从疫情前2.8%左右的水平下降到2020年一季度2.4%左右的水平,到2021年进一步下降到2.2%左右的水平。可以看出,央行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刺激实体经济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把银行的利润让渡给实体经济,这也是疫情下银行净息差的变化的原因。
接下来看不良贷款拨备,银行利润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受到不良贷款增加的影响。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不良贷款的准备金也需要增加。图6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的情况。
图6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拨备率
数据来源:Wind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水平差距很大,农村商业银行在21年四季度约为130%,大型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最高,能够达到240%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是200%左右的水平。如果剔除农村商业银行来观察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总体来看比较高。充足的不良贷款拨备给银行跨期平滑净利润提供了空间。但是像农村商业银行这类不良贷款拨备水平较低的银行,一旦受疫情影响产生了更多的不良贷款,其净利润、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但从变化趋势上看,图6中的两条红线是20年一季度和21年一季度的拨备覆盖率水平,一些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从2020年到2021年还有上升趋势。商业银行常常在不同时期根据不良贷款的周期性跨期调整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即所谓的动态拨备。动态拨备让整体拨备在不同周期间比较平滑,减弱宏观经济波动或者宏观经济周期对银行利润、资本充足率的负面影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拨备水平都比较高,虽然监管上没有动态拨备的要求,但实际上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在进行动态的拨备调整,这也是为什么大型商业银行的利润相对比较稳定,包括2020年和2021年也没有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以上是对过去两年银行业总体经营状况,总体风险水平,包括利润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的简单介绍。
2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管要求和目前银行的压力测试框架
1.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管要求
商业银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是2016年由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是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纲领性指引。该指引对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明确了要求,包括像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风险限额、银行的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规定。除此之外,2018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修订了原《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修订)》。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中,资产大部分是贷款,负债大部分是存款,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也就是银行账簿的利率风险管理。该风险管理指引规范了风险计量的方法,其附录中明确了银行进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压力测试时不同的利率冲击、压力情景、风险模型的要求。在监管方面,该指引细化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将抽象和笼统的规定细化到了具体模型、具体参数上。比如要求银行假设六种不同德利率冲击,分别模拟冲击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是精细化银行监管要求德体现。同时,在2018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中,也包括了巴塞尔Ⅲ框架下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例如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率、流动性匹配率等。根据银行不同资产的规模,个别指标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监管部门要求银行针对不同的风险,建立丰富的内部数据,设计严谨的压力测试模型。监管部门对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是让银行能够量化、具体地对风险进行监控。同时清楚地了解在什么压力情景下,银行经营活动可能会出现问题,或者银行在一些监管指标上可能会不满足监管的要求。
2.商业银行的压力测试框架
压力测试会针对不同的风险,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银行间传染风险和复合场景。对信用风险来说,外部冲击可能带来不良贷款增加、对特定产业冲击增加、客户集中度风险、同业客户违约风险等。在市场风险方面,最主要的有银行账簿的利率风险,这其中又包括两种不同的模型,一种是利率变化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即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另一种是利率变化对银行净资产价值的影响,即久期缺口模型。银行有外汇风险敞口时,还要关注银行账簿的汇率风险。除此之外还有银行的交易账簿风险,一般采用在险价值模型(VaR)、期望损失模型(expected shortfall)等不同的模型。目前主要关注的还是前面这两种市场风险,因为大部分的商业银行交易账簿风险敞口有限,所以市场风险中主要还是银行账簿利率和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则包括静态流动性风险缺口模型和动态流动性风险缺口模型。静态模型就是在不同时点测量流动性的收入和流动性支出间的差别。动态模型会假设不同的场景,模拟连续几期的指标变化,这就是所谓动态流动性缺口。银行间传染的模型是2021年央行的压力测试中加入的,主要是模拟不同商业银行在同业市场头寸的违约事件在银行间的传导。最后是复合情景,测量的是当不同的宏观经济变量同时发生变化时对银行产生的潜在冲击。
3
央行对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框架及结果
1.央行的压力测试框架
央行压力测试框架由若干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偿付能力的宏观情景压力测试,也就是前文所述的复合情景压力测试。假设不同的宏观变量处在不同的情景下,观察对银行的资本状况、收益状况的影响。这种偿付能力宏观情景压力测试主要针对资产规模8000亿元以上的30家大中型商业银行。
第二部分是常规的敏感性压力测试,比如整体信贷资产风险,不同行业的风险,也包括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风险,比如中小微企业、个人经营性贷款、地方政府债务等不同类型的贷款。
第三部分是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测试和2021年加入这个测试框架的传染性风险压力测试。传染性风险也只针对资产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的60家商业银行进行。传染性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假设某家银行在同业市场发生违约时,违约的影响怎样在银行间进行传导;或者假设非银行金融机构发生违约,因为非银金融机构和银行间的联系,导致风险在银行业中如何传导。
2.央行2021年压力测试结果
首先是宏观情景的压力测试,分别预设了不同年份的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不同情景(GDP增速)。当然,压力测试预设的情境不反映央行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未通过压力测试指的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任何一项低于7.5%、8.5%和10.5%的监管要求,所以未通过压力测试并不是指银行破产或者净资产为负这样的情形。例如,在重度场景下,2023年预计有14家商业银行可能无法达到监管要求。
接下来是敏感性测试,比如整体信贷质量的压力测试,图7显示了央行测试的五种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的冲击。冲击的传导机制也很直观,比如冲击1假设整体不良贷款率上升100%,相应的不良贷款拨备也会增加,银行资本就会减少,风险加权资产也会减少,资本充足率就会下降。图8显示了大中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压力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到在冲击1下,大型银行有3家未通过测试,中小型银行中未通过测试的比例相对高一些,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型银行在不良贷款率翻倍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不满足监管要求,具体信息可以参阅央行的压力测试报告。
图7 央行2021年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压力测试内容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图8 央行2021年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压力测试结果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图9显示了在最严重冲击下的重点领域敏感性压力测试结果。可以看到,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债务、同业交易、客户集中度、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冲击后的资本充足率显著低于冲击前的水平。
图9 央行2021年重点领域敏感性压力测试结果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在流动性风险方面,重度情景下通过率较高,包括像中小银行和大中型银行通过率相对还是比较高的。4015家参试银行中,轻度情景通过率为96.51%,较2020年上升1.61个百分点;重度情景通过率为92.75%,较2020年上升0.88个百分点。30家大中型银行在轻度情景下全部通过测试,在重度情景下有8家未通过测试。
在传染性风险压力测试方面,银行间进行传染,非银行部门到银行部门的传染,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到银行部门的传染这三类传染风险下,未通过测试银行数量逐渐变多,相比前两者,证券、保险业的风险溢出可能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更大。
除此之外,在每年的金融稳定报告中,央行通过数理模型和专业评价得分两个加权的方法,对金融机构进行评级。数理模型通过不同银行资产负债表等变量预测违约概率。专业评价是专家根据一些定量指标和现场监测、压力测试、现场核查中发现的“活情况”进行综合考量。评级分为11级,即1-10级和D级,D是违约(default)的首字母,表明这个机构可能会倒闭、被接管或被撤销,是最严重的。数字越小表示风险越低。在央行评级体系中,8-10级和D级被认为是高风险的金融机构。
这个评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引导性,央行希望机构收到评级之后根据问题来进行调整,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经营。还有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使用依赖评级,比如2020年,银行评级1-5级才可以申请普惠和小微贷款政策支持。所以,监管部门希望评级对象了解到评级情况后,采取早期纠正的措施,从引导性和前瞻性来看,银行整体的评级有逐渐改善的趋势。根据央行2019年至2021年的评级结果,2019年高风险金融机构545家,集中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2020年高风险金融机构442家,资产占银行业的2%;2021年高风险金融机构316家,资产占银行业1%,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20年和2021年高风险金融机构只占银行业总规模1-2%的低水平,系统性风险较低。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银行业的尾部风险确实较大。
4
疫情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考
1.关于疫情下银行风险和压力测试的思考
首先在进行偿付能力宏观情景压力测试时,对复合情景的设定应该根据疫情状况进行调整。比如利率和汇率的联动,假设GDP增速放缓,央行采用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此时国内利率和美元利率的利差增加,带来国际资本流动,引起汇率变化。此时GDP冲击,利率冲击和汇率冲击可能同时发生,如何设定变量间的相关性对模型的准确性就变得非常重要。
汇率风险在传统的压力测试模型中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目前一般都只看到了直接效应,即外汇风险敞口的变化。但间接效应也很重要,汇率变化对银行客户、对公司资产负债表产生的影响,高外汇风险敞口的企业违约风险和迁移风险都与汇率冲击密切相关。所以,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贷款结构来制定更适合于银行个体的汇率风险压力测试模型。
疫情下企业的尾部风险非常显著。疫情对中小企业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而中小规模的银行大部分的客户就是中小企业,所以企业的尾部风险可能会是影响银行尾部风险的重要原因。
最后是合规和违约情况的区分。央行目前的压力测试是从合规的角度来评价,但是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而言,还应该设计一个违约场景的极端压力测试,即有多少银行在受到压力测试时银行负债的市场价值会大于资产的市场价值,这是极端的违约的压力测试,不只是一个合规的压力测试。
2.关于银行间传染模型的思考
一个简单的传染模型是这样构建的:一家银行对另外一家银行的同业贷款发生违约,信用风险触发其他几家银行的违约,并不断再去触发新的违约,直到最后系统中没有新的违约银行,传染结束。但结合宏观模型来看,更实际的情况是宏观传染模型,不同的宏观冲击,同时作用在银行体系下,同时带来几家银行的潜在违约,这家银行的违约又会传导到其他银行,这是疫情下更符合目前经济情况的压力测试模型。
3.关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思考
疫情情况下央行频繁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调整特定企业、特定行业的融资成本,产生正向激励。2021年底,支农支小3个月、6个月、1年期的再贷款利率分别是1.7%、1.9%和2%,从2020年初开始已经有多次调整,目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类贷款的发放对象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社等小微金融机构。
这其中需要考虑结构性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潜在问题。第一,这种结构性货币政策需要借助银行传导,但银行有尾部风险,一些农商行和城商行受到经济冲击的影响可能更大。第二,只有央行评级为1-5级的地方法人银行才可以使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银行的潜在风险将会影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中介传导到实体经济。第三,普惠和小微信贷是非盈利性质的,对银行的利差没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多的券商也都做过测算,这类信贷对银行的营收和息差都没有太大的帮助。第四,这些中小型银行有很强的地域性,尾部银行怎样更好地利用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支持当地的实体经济,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沙龙第二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宏观层面疫情的经济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业务创新及面临的压力情况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IMI学术委员、江苏苏宁银行股份公司黄金老董事长从两个问题出发阐述了观点。第一问题是宏观层面疫情的经济影响及相关的政策建议。目前疫情对经济持续的冲击正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几乎是市场主体承受力的极限,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特别是总量政策来发挥作用,如适当调整利率、稳定汇率等。今年以来,银行业真切地感受到“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巨大冲击,直接表现就是客户的贷款需求骤减,这是过去多年没有过的。金融部门采取了较多的扶持政策措施,但是市场主体的经营中断,选择躺平的也明显增多,金融政策的作用有限。企业经营中断,个人收入中断,商业银行的尽调和贷后的一整套风险管理流程也被中断。现在不能仅仅出结构性政策,大力度的总量政策才能管用。例如,2008年11月27日利率大降108个点。第二个问题是中小银行在疫情持续的情况下应当如何自救。疫情持续时间过长,市场主体难以持续经营,银行业需要采取降低利率、债务重组等综合措施,纾困市场主体。银行业也要适应疫情常态化,例如提高全流程的数据风控能力,提高线上贷款业务占比。内部管理上,也要提升远程银行、在线办公管理的能力。
中国民生银行合肥分行党委书记及行长孔庆龙从三个角度发表了看法。第一个是信贷优惠政策。给予普惠型小微企业利率优惠;持续推行无还本续贷。疫情以来推进无还本续贷力度较大,手续费应降尽降,对于不好识别的客户身份的,遵循应降尽降的原则让利。有效地配置资源,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管理,强化风险成本管理;精细化管理,跟踪客户动态,真正能够让商业银行精准识别需要帮扶的客户。第二个是优化信贷结构在疫情的影响下,短期内零售信贷特别是个人消费金融的需求是阶段性下降的,而公司法人客户的需求相对旺盛,银行要做出转型。安徽民生银行推出了“云快贷”等产品,让小微企业通过线上在疫情期间避免线下接触。商业银行关注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抓住部分企业潜在的发展机遇调整布局。在安徽疫情下就有一些新经济、新产业,给商业银行结构性调整创造了机遇,针对这种情况,民生银行在安徽成立了科创实验室,成立了科技支行,着重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资管新规后,股份制银行的创新从产品创新转向了敏捷开放的科技创新;民生银行也把敏捷开放作为三大战略之一。第三个是多方主体配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主线。在银行信贷结构中,房产抵押的比例很高,很多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是由于加总谬误造成的。很多经营性贷款依赖于房产抵押的,经营性贷款和房产抵押两件事情交织在一起是需要关注的。在银行服务中小微实体经济体现自己社会责任担当的同时,建议在风控模型中应该要考虑到司法拍卖资产的因素,能够帮我们更有效地来辨别。国家政策上,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的政策,整个房地产市场相关领域出现前期的波动因素有望逐步弥合,系统性风险积聚的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政策建议上,要特别关注政策精准实施和政策撤退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从两个方面发表了看法。第一个是评估宏观模型、参数设计及压力测试需要考虑国内外的相互影响。首先,市场信心在迅速受挫,宏观打击更为严重,特别是在俄乌战争后,所有国家经济迅速转弱;决策者在是否降息时面临反通胀与促增长的两难选择。其次,因俄乌局势,全球避险与恐慌情绪上升,出现了20多年来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整体净流出现象。我国若下调利率反而会加速资本流动;再次,我国股市暴跌,人民币在过去一周已经贬值超过3%,这种影响若传递到其他市场,就很有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央行在制定或出台相关政策时,不仅需要考虑中国宏观经济变化,还应考虑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第二个是宜宾银行针对疫情采取的管控风险的措施值得借鉴。第一,银行的经营模式与选择的信贷对象发生变化。很多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以线上方式进行,将中小企业贷款与供应链结合,通过商业票据融资充分享受国家的政策支持;第二,选择客户的重点是地方政府或地方担保公司支持的企业;第三,地方政府主动承担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责任;第四,调整信贷政策,把进城的农民工、灵活就业者等纳入贷款对象范围;最后,参与农贷通等覆盖四川省的涉农信贷平台,总共享政府的政策、企业财务与非财务数据,打通数据信息孤岛和部门障碍,更好的开展线上信贷业务。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当下经济不确定性较大,去年年末的三重压力;今年年初俄乌冲突以及最近疫情反复,这些是疫情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金融学里讲不确定性就会带来风险。这个角度来讲,银行业今年的风险必然要面临着一定的压力。第一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银行业最主要的风险。今年信用风险最大的不确定来源于房地产,因为房地产对于中国银行业非常重要,它既有房地产企业的贷款,也有房地产按揭的贷款,还有大量用地产或房产作为抵押的贷款。这意味着和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或者这个行业价值波动可能会影响到贷款的质量,所以,今年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键和决心都在房地产业。第二是利率风险。银行在前几年息差收窄比较严重,主要是资产负债两端利率敏感性不太一样:负债端存款利率弹性较小,现在存款利率是有治理机制的,但实际受窗口指导调整较少;贷款利率相对比较市场化,过去一段时间,利率下行区间银行息差收窄较严重,特别是负债端存款占比比较高;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负债端储蓄存款占比较高,这类银行利息差收窄更加明显,因为它存款不动,且以定期存款为主,调整期限比较长,息差就会收窄,这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
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执行院长赵锡军指出,第一,当下面临较多集中性外部冲击的情况下,进行压力测试是恰当的,能够找到比较有用的工具评估银行的风险。从报告可知,这需要一定理论基础、方法论基础和经验考量。相关银行应该有所考量,央行也将其作为重要的监管工具。第二,目前商业银行在风险构成、要素、来源等方面,面临较复杂的情况。目前更多是疫情的冲击,也有 “三重压力”的冲击。也与银行自身的共性问题有关。一个问题是息差一直影响着银行资产的质量、流动性、收入、利润等等。如果这个特点没有改变,即便没有冲击,当利差收窄时,银行还是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另外一个问题是调整难度很大,银行体系承担着整个金融配置过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角色。风险大部分会传递到银行体系,通过商业银行宣泄出来。第三,从抗风险情况来讲,各个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差异性很大。第四,政策层面,大家普遍关心当下宏观经济政策在疫情冲击下如何发挥作用,不同的工具、搭配,的作用究竟如何。现在的政策工具搭配,力度是否能够应对面临的冲击和三重压力,或者今年新产生的风险要素是否能逐一应对。国家会不会进入到“流动性陷阱”,这也存在不确定性,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内容整理:聂可昱、孙宁、马吉娟、林柏帆
本文监制:安然
版面编辑 徐诗惠
责任编辑 蒋旭、李锦璇
总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直播入口丨鄂志寰、涂永红、王芳、周颖刚、肖立晟、芦东等联合解读“当前形势下的国际货币格局演变和人民币展望”(5月28日)
金融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角色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1期主题报告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