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我们离真正的财富管理还有多远?
导读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存在本质区别,财富管理更像是资产管理的买方,代销只是财富管理中的一个环节。财富管理更需要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导向,为客户设计出合适的财富管理方案,让不同经济发展态势下客户都乐于将财富委托给机构管理。
作者丨王剑(IMI特约研究员、国信证券首席金融分析师)
01
自营是一门生意吗?
众所周知,券商有自营投资业务,将自有资金投资于股票或债券。而当股市或债市迎来牛市时,自营投资获利巨大,券商的业绩也就会很好。但是,此时,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券商的估值水平反而会回落。因为,券商的市值不会随着自营投资收益的增长而同步增长,于是估值回落。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自营投资收益一定程度上靠天吃饭,行情好的时候大赚一笔,行情不好的时候赚不到钱,甚至有时还会亏钱。这样的“生意”——甚至称不上是一种生意,投资者是不会给估值的。所以,收益大增时,券商股票的市值不会同比例大增。于是,估值(比如用PE表示)就会回落。
这就是我们股票定价上的一个基本原理:投资者是为上市公司的可持续的、收益相对稳定的生意估值。对于不可持续的收益,赚一笔当然不是坏事,但很难给予高估值。自营投资,在过去就不是一门“生意”,因此,在估值上不会给予过多考虑。
因此,要想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体现为获得他们给予的估值,估值是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我们致力于寻找那种能够创造稳定回报、护城河强的生意。
财富管理是不是这样生意呢?或许是的,但那指的是真正意义的财富管理。而如果是财富管理的初级阶段,即以代销为主的初级阶段,代销的收入反倒更像是自营,加剧波动。
02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区别,老生常谈很久了,但有很多场合依然会被混淆。
资产管理,是接受客户的委托,客户交过来一笔资产,代他管理这笔资产,管理资产取得的收益或损失,都归客户所有。管理人按约定收取一笔管理费。因此,资产管理“出售”的是管理人管理这笔资产的专业才能。
虽然资产管理也是服务业,也是为客户服务的,但是,管理人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资产。也就是说,他的职责,是按照和客户的约定,管理好这笔资产。
证券投资基金业是典型的资产管理业。基民买了基金,把资金交给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按约定将这笔钱用于证券投资,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归客户所有,管理人自己按约定收取管理费。管理人服务的对象是客户,但日常工作内容主要是从事资产的投资。
财富管理业就很不一样。严格地讲,财富管理业是管理人为客户量身定做财富管理方案,可能的内容包括:资产配置方案、养老方案、家族传承方案、融资或买保险的方案等,实际操作中还会涉及非金融服务,比如法律服务、商务服务甚至一些生活服务(就学、就医、出行等)。简言之,财富管理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与财富相关的一系列个性化配置方案。
比如,管理人通过分析一位客户的情况,给出一个资产配置方案,其中包括购买一定金额的某只基金。因此,财富管理业的服务对象、工作对象都是客户,其最终产品是财富配置方案。至于这个方案中包括的基金,则是资产管理业的产品。
这样看,财富管理更像是资产管理的买方,或下游。
上次有位专家的比喻非常贴切:就像看病,财富管理业是医生看病开药方,资产管理业是制药。
所以,代销是财富管理中的一个环节,甚至是占比较小的一环节。当给客户完成制定财富配置方案后,如果涉及到基金的配置,那么机构通过基金代销业务就直接能将基金卖给客户。如果客户想去别的渠道买(比如别的渠道费率更低),也无妨。但是这样的情况其实较少,因为,对于很多高净值客户来说,也不在意那一点点代销费(他们的时间成本更高),他们觉得“一站式”服务搞定一切,是最为方便的。
当然,国内真正做到这一水平的财富管理业务,还不算多。大部分金融机构可能仍然重在金融产品代销。他们也不可能为客户提供财富配置方案设计的工作,只是资本市场火了,愿意买基金的客户多了,于是基金热销,大家赚一笔代销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金融机构的代销收入出现类似自营业务的波动:市场好时大赚一笔,市场不好时不赚,甚至有时还得亏钱(代销产品产生亏损时,客户投诉)。
这就回到了本文开头的提问:这种大波动的业务,应该给高估值吗?如果参考自营投资,这当然是一种不能享受高估值的业务。毕竟,代销和自营两种业务的驱动因素是一样,都是大牛市……
甚至,有些银行,主业是吃存贷利差和传统中收的,相对稳定。然后拓展了财富管理业务(其实是代销业务),反倒让营业收入更不稳定了。这对估值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万事开头难,长期看,等财富管理成为真正的财富管理,客户们留下了足量的AUM,金融机构按AUM规模收取稳定的管理费时,才能享受稳定回报。
03
财富管理全才
那么,我们离真正的财富管理还有多远呢?
财富管理的下一个目标,是弱化与市场波动的同步性,不管市场涨跌,让客户都能放心地将财富委托给我们管理,穿越牛熊。我们在西方金融题材电影或金融案例教材中见过,有钱人把自己的财富放到一家机构,由机构提供很多服务。但我们身边,这样的情况还不多见。当然,中国人整体财富水平也和电影中的西方富人也有很大差距。
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根据经济或市场周期完成资产配置,如果同时还要考虑负债的话,那就是资产负债配置。如果是超高净值客户,可能还得考虑全球资产配置和非金融资产(房地产、另类、收藏品、公司股权等)的配置。这一套资产负债配置下来,那么服务这位客户的老兄至少得懂得:
(1)国内外宏观;
(2)市场投资策略;
(3)汇率与利率;
(4)特定行业,比如房地产、艺术品、本人自己的公司等;
(5)主要产品,比如贷款、存款、基金、保险等。
基本上,就是把我们分析师的宏观、策略、金工、海外、行业、金融等团队的组合。同时还得服务好客户,那么还得加上销售团队。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万能的组合,是一个万能分析师。
当然,这是带一点玩笑的理想状态了。现实中,这种高净值客户毕竟少数,更多的客户还不需要这么复杂,可能只有少数几种需求,但也需要专业的服务去满足。对于占据数量绝大部分的一般客户,则依靠科技手段,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推荐相应的方案和产品。这就是目前很多机构正在尝试的智能投顾。
以上还只是讨论为客户“开药方”所需的专业知识。即使这一点具备了,更难的地方在于,真正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导向,大家不再比拼卖多少基金,而是比拼谁服务客户更好,更能为客户设计出合适的财富管理方案,让客户放心地将AUM留在本机构。
我们希望这种真正意义的财富管理能够早点到来。否则,财富管理只是代销为主,成了一种类似自营一样的高波动业务,实在没办法说服投资者给高估值。
来源|王剑的角度
版面编辑|贺煦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