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读史丨外国货币史漫谈:代表若干努姆斯价值的弗里斯铜币

石俊志 IMI财经观察 2023-03-28

导读

《IMI财经观察》每周末带您聆听名家解读中外金融的发展兴替和制度演变,在史海钩沉之中领略大金融的魅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石俊志在《金融博览》杂志专栏上先后发表《外国货币史漫谈》系列文章,讲述关于罗马帝国货币的故事。罗马帝国在西方历史上具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了解罗马帝国货币的发展,能让我们对货币世界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为系列第二十一篇,原载于《金融博览》2022年第8期。

拜占庭帝国的弗里斯(FOLLIS)铜币,源于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公元284—305年在位)创建的弗里斯币制。最初1枚弗里斯铜币等于10枚狄纳里银币,但其迅速出现了大幅度的减重。此后大约两百年里,弗里斯铜币的重量,大体在1~12克,呈现出轻重大小差距悬殊、混合在一起流通的局面。公元498年,拜占庭帝国皇帝阿纳斯塔修斯根据弗里斯铜币的轻重大小,将其分成4个品种,分别代表不同数量努姆斯的价值发挥货币职能。


01

弗里斯铜币


罗马帝国晚期,戴克里先成为皇帝,此时流通了500多年的狄纳里银币的白银成色已经下降至3.6%,基本上属于青铜制造的货币,百姓对狄纳里银币彻底丧失了信心。既然青铜可以用来制造银币,罗马人便不再使用青铜制造阿斯铜币,古罗马流通了600年的阿斯铜币逐步消失。

公元294年,戴克里先实行货币改制,创建了白银成色为90%的阿根图银币制度,与狄纳里旧币并行流通,1枚阿根图银币兑换100枚狄纳里旧币。

此外,戴克里先还采用当时狄纳里银币的金属成分,开始制造弗里斯铜币,创建了弗里斯币制。起初,人们并不把弗里斯当作铜币看待,弗里斯也不是接替阿斯铜币发挥货币职能,而是针对狄纳里银币进行的规范。当时的弗里斯,应该称为“努姆斯”(标准狄纳里),法定重量1/32罗马磅,即10.22克,是狄纳里银币3倍的重量,金属成分与狄纳里银币相同,1枚弗里斯铜币法定兑换10枚狄纳里银币。

弗里斯这个名称只是一个绰号,是后来人们对这种货币的称谓。弗里斯是镀银的铜币。弗里斯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袋子”,在古代曾经用来指装有特定数量铸币的密封袋。弗里斯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银,像个“袋子”一样裹在铜币上,所以被人们称为弗里斯。拉丁语“FOLLIS”对应的古希腊语“φολίς”的意思,便是一层薄薄的金属。后来人们逐步将这种货币称为弗里斯铜币

自公元294年戴克里先创建弗里斯币制,至公元395年罗马被分为东西罗马帝国的100年里,罗马生产的弗里斯铜币轻重大小不一,其重量在1~12克波动,且各个时期都有重量差距悬殊的弗里斯铜币被同时制造出来,混合在一起并行流通。这使我们不得不怀疑,在这段时间里,弗里斯铜币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巽字铜贝、战国时期秦国的半两钱一样,存在着虚币与实币并行流通的制度。也就是说,2克左右的弗里斯虚币,可能与10克左右的弗里斯实币混合在一起,按照同等价值进入流通。另一种解释是,最初的弗里斯铜币代表10枚狄纳里银币的价值,此后大大小小的弗里斯铜币代表不同数量狄纳里银币的价值。而弗里斯所代表的狄纳里,则被人们视为标准狄纳里——努姆斯。


02

努姆斯制


拜占庭帝国的努姆斯是货币制度中的最小单位,类似于古代中国的货币单位“文”。在古代中国,1枚钱币可以是若干“文”;在拜占庭帝国,1枚弗里斯可以是若干“努姆斯”。

努姆斯这个词是努米(NUMMI)的复数形式,原本是意大利半岛上的外来民族埃特鲁里亚人最早打制的银币。

公元前5世纪,据说来自小亚细亚半岛的埃特鲁里亚人,在意大利半岛上开始打制努米银币。努米银币的重量标准与公元前6世纪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吕底亚王国的斯塔特银币一样,大约11克。努米银币的复数形式是努姆斯。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使用努姆斯这个词来表达“标准货币”的意思。譬如,将标准银币“狄纳里”称为“NUMMUS DENARRIUS”(标准狄纳里)。

戴克里先创建的弗里斯币制,应该就是标准狄纳里,或者被称为努姆斯,其金属成色与当时的狄纳里一致,属于镀银的铜币。弗里斯铜币在戴克里先创建之后迅速减重,最初重量10.22克,十几年后就出现了不足3克的实例。

拜占庭帝国时期,公元498年,利奥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阿纳斯塔修斯实行了货币改制。阿纳斯塔修斯结束了轻重不同的弗里斯铜币混合等价流通的局面,采用希腊字母记数法,为轻重不同的弗里斯铜币刻印了明确的面额,从而在轻重不同的弗里斯铜币之间建立了法定比价。阿纳斯塔修斯统治时期的弗里斯铜币主要有4种类型:(1)1 弗里斯铜币,背面刻印字母M,表示价值40努姆斯;(2)1/2弗里斯铜币,背面刻印字母K,表示价值20努姆斯;(3)1/4弗里斯铜币,背面刻印字母I,表示价值10努姆斯;(4)1/8弗里斯铜币,背面刻印字母∈,表示价值5努姆斯。

图1为阿纳斯塔修斯1弗里斯铜币,公元498—518年生产,重量为17.18克。正面图案是阿纳斯塔修斯肖像,周围币文“DN·ANASTASIVS·PP·AVG”(我主·阿纳斯塔修斯·祖国之父·奥古斯都);背面的图案是价值标记M,意思是价值40努姆斯,标记上方、左方和右方皆有一个十字架,下方有造币厂标记ANTX。

此后的弗里斯铜币依然有着明显的逐步减重的趋势。

希拉克略王朝初年至马其顿王朝巴西尔二世继位初年(公元610—976年),1弗里斯铜币的平均重量减少至6克左右。巴西尔二世继位初年至阿历克塞一世实行货币改制(公元976—1092年),1弗里斯铜币的平均重量减少至3克左右。

图1 阿纳斯塔修斯1弗里斯铜币


03

记账货币


1弗里斯铜币的价值是40努姆斯。当1弗里斯铜币的重量减低至3克甚至1克的时候,努姆斯就成为一个非常微小的体量。

阿纳斯塔修斯实行货币改制,弗里斯铜币被刻印了价值符号,即1枚弗里斯铜币价值40努姆斯,1/2弗里斯价值20努姆斯,以此类推。随着弗里斯铜币的逐步减重,努姆斯作为一个价值单位所代表的铜金属越来越少,以致成为无法打制的记账货币。

拜占庭帝国的货币体系中,银币较为萧条,铜币大小不一,只有索利多金币长期稳定,是货币体系中的核心货币。在这个货币体系中,努姆斯是最小的货币单位。

1枚索利多金币兑换18枚米拉伦斯银币,1枚米拉伦斯银币兑换10枚弗里斯铜币,1枚弗里斯铜币价值40努姆斯。所以,1枚索利多金币的价值是 :8×10×40=7200努姆斯。

此后,1弗里斯铜币的重量持续下降,而索利多金币的重量长期保持不变,拜占庭帝国货币体系中各种货币之间的比价也就发生了变化。过去1枚米拉伦斯银币兑换10枚弗里斯铜币,后来转为1枚米拉伦斯银币兑换16枚弗里斯铜币。于是,1枚索利多金币就从法定兑换180枚弗里斯铜币,价值7200努姆斯,转为法定兑换288枚弗里斯铜币,价值11520努姆斯。

此时,如果弗里斯铜币的理论重量已经下降至3克,努姆斯代表的铜金属就只有:3克×1/40=0.075克。

显然,人们无法将0.075克的铜金属打制为钱币。所以,此时的努姆斯只是个记账货币,不能成为实体货币。于是,努姆斯以弗里斯铜币为载体,在拜占庭帝国的货币体系中,作为货币的最小单位,发挥货币职能。



来源|《金融博览》

版面编辑|王懿萱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