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利平:探索最优金融结构,辩证看待数字化作用
导读
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和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第3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做题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题报告。IMI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陆利平出席沙龙并参与研讨。他指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探索最优金融结构,辩证看待科技与数据的关系、数字化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陆利平
以下为演讲纪要全文:
01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业结构仍需探讨
前面我们讲了这么多,多数都在讲大银行做什么,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在做什么,那么大量的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这些很小银行,他们能不能做?前面提到大银行输出服务,首先是大银行愿意不愿意输出的问题,大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和小银行是竞争关系。做数字化的一些业务,尤其个人业务,本身就是中小银行主体业务之一。现在大行来做了,比如建行做“惠懂你”业务,抽走的是最好的一些零售客户,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冲击是很大的,使得他们的客户群体质量在逐渐下降。我们还要回到一个关键问题——最优金融结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银行业结构。现在有四千多家银行,国有六大行,股份制银行12家,100多家城商行,还有1500多家农商行,还有1700多家村镇银行,这么多的小银行他们在数字化过程中应该做什么。按照现在数字化基本的概念,他们一定程度上是做不了数字化转型的,因为投资很大,对他们来说投资和收益的比较没有那么实惠。然而大行做数字化业务,基本上把小银行的好客户挖走了。
从学术角度讲,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业结构?现在银行业的网点数量是在增长的,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银行数字化之后,大家都不需要网点了。实际上,银行业网点数量在今年是在增长的。银行业转型升级,并不是把网点就直接砍掉。尤其是国有六大行,网点数量并没有随着数字化进程而减少,而是一定程度上把网点进行了转型升级。我们讲最优金融结构,从网点结构来讲,未来各家银行需要多少个网点,这也决定了未来中小银行有多少机会。
银行传统业务是存贷款,银行业务数字化对于传统业务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虽然零售客户的一些业务可以通过数字化直接在线上进行,但是公司的存贷款业务脱离不了网点服务,凡是大一些的企业贷款都需要线下网点跟进。钱贷下去之后需要确保回款过程,这是银行网点最传统的业务之一,这些传统业务并没有随着数字化进程而消失,因此一定程度上数字化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关于银行收入中多少百分比的业务是可以被数字化的,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需要加强,中小银行做的业务中有多少是不能被数字化的,以及他们的市场未来多大程度上会被大银行侵蚀。
02
科技和数据不完全一致
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银行自己能做的事情,数据就像基础设施,银行可以做科技的投资,但数据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太强了,单个银行完成这件事情不是那么有效,所以还需要政府相关的政策,补贴或者直接投资建设数据基础设施。数据本身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这两年出台的各种各样的法律,例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的出台,一方面使得数据的使用、产权逐渐规范,另一方面对依赖数据的产业形成了很多限制,换句话说如果不能随意收集别人信息的时候,现在这种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模式是否还可行?我们现在的业务模式对数据保护较差,个人几乎所有的信息都会被各种平台、银行随意收集,一旦这些法律法规执行严格以后,现在这种简单粗暴的数字化模式是否可行,这对于银行业来说还是需要思考的,至少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03
数据是否是万能的?数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助银行解决核心问题?
数字化能够协助银行存贷款,使得银行能大幅度提高效率,还是这种作用也比较有限呢?不管是学术界还是业界,大家都在高歌猛进唱多数字化转型,但我们要搞清楚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这些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短期看各个银行去做相关的投资,尤其是大行有相应的激励和资源,这种投资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效的?或者这中间有没有一些资源的浪费?是否会出现过度投资、重复投资?是否可以合理调控并提高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效率?这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机构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观点整理:涂佳音
本文监制:朱霜霜
版面编辑|涂佳音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