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夏斌:严控系统性金融风险 防止失业率提升
2016年1月17日,在第五届中国投资者大会上,IMI顾问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参事夏斌发表了对中国2016经济的担忧与建议。
他指出,2016必然是中国经济动荡的一年,GDP增速放缓、实体经济萎靡、金融市场积危。随着供给侧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的推进,将曝露近年来大量投放货币的风险,极大增强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压力。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二是防止整个社会失业率大幅提高。
同时,要合理平衡供给与需求的调控,密切配合,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供给侧的改革。国企改革与房地产泡沫也要追根溯源,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以下是文章全文:
夏斌称,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是必然的,但调整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要降下来,随之而来的将是企业破产的增加,企业的出清,工人失业压力的加大;调整意味着当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以后,这几年大量投放货币风险的曝露,也就是说金融风险、系统性风险的压力会加大。因而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守住两条底线至关重要:一是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二是防止整个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失业率提高。
近期,《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权威人士”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文章,夏斌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夏斌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就是四降一升,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现的概率上升。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中央‘权威人士’同时提出今年重点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包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等等,补短板。当务之急是要斩钉截铁的处置僵尸企业,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
夏斌认为,坚持市场出清和坚持结构转型,在经济学上几乎是同一回事。想结构转型,随着结构改革的深入,该出清的要得出清,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而问题的解决不仅仅依靠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也不能简单的批量处理僵尸企业,而是要各方面密切配合、协调,正如中央“权威人士”所言: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关键在于落实,夏斌认为,当前结构转型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要认识到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供给和需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改革供给调控需求,这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两个手段都要用。我们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供给侧的改革。
第二,关键是要处理好五项政策的协调、配合,如何落实要有行动,要有的放矢,具体可以量化的措施,准备好一套预案方案,否则仅仅就停留在纸上。
第三,供给侧改革内容很多,中央国务院做了全面部署。我们要重点关注两条。一是我们要纠正要素配置的扭曲,要提高供给侧、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认为真正要抓住供给侧改革,重点要把国企改革搞好”;二是房地产泡沫问题,土地问题。前几年投资冲动和重复建设问题,从制度上挖根,都涉及到财税改革问题。第二个改革要寄希望于中央、地方财税改革,如果这个改革没有名目,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或者说供给侧改革的理念都不可能实现。供给侧改革抓什么?就是抓国企改革和财税改革。
编辑|戴奥然 杨肯
文章来源 |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