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小时40块”:月薪5千的中年人,快要用不起共享充电宝了

十点肖肖 十点读书 2024年10月02日 18:31


这两天在网上刷到了一个视频。


一位网友出门借了一个共享充电宝。


等到要归还时,要么充电宝的柜子是满的,无法归还;要么充电宝的点位已经被撤除,但网上没有及时更新,让人白跑一趟。


最终,网友打车跑了50公里依然没还上充电宝。


一气之下,就把充电宝摔了个稀烂。



视频被发到网上后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


有人感同身受:


“我也租过一次,根本还不上,真是丧心病狂。”



也有人打电话给客服咨询,该如何处理类似的情况,得到的回应是:


“可邮寄归还。”


结果引发了网友们更强烈的吐槽:


“充电宝属于易燃物,压根不能寄。”



还有人曝光“行业内幕”:


“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会把空的充电宝塞满,就为了让你还不上,多扣钱。”



到底这场风波的背后,是商家故意刁难,还是单纯网友运气不好。


我们很难做出论断。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对“共享充电宝”一肚子怨气。




如果我们在网上随便搜索,能看到关于“共享充电宝”五花八门的怨言。


其中怒气值最高的,就是“太贵了”。


之前有个脱口秀演员就吐槽过:


“火力发电一度3毛9,风力发电一度4毛6,共享充电宝0.05度电,1小时却收4块钱。


好家伙,我用它的电,它吸我的血啊!”


图片源自@三联生活实验室


这句话绝不是夸大其词。


有不少网友就分享,以前在商场里“共享充电宝”是自己唯一负担得起的消费。


但现在却贵的高攀不起:


借用2小时,10块钱就没了;


超时15秒归还,按1小时计算,再扣5块;


偶尔遇上忘记还,3天后直接被扣99。


图片源自@三联生活实验室


好不容易下次长记性,赶上了准时准点归还,结果订单出错,继续计时扣费。


网友连忙在小程序上提出问题反馈,谁知无人受理;


打给在线客服,结果对方是个机器人,啥忙都帮不上。


一通操作下来,真能把人气的“七窍生烟”。


等到年末一算总账,网友发现自己共被“搜刮”了1200元。


这笔钱,都够买10台质量不错的充电宝了!


“共享充电宝是找我要罚款的吧?惩罚我不带充电宝出门。”



最最最最最气人的是,这天价的充电费匹配的却是超级慢的充电速度:


充电1小时,电量从18%涨到27%。


如此一无是处,自然让很多人暴跳如雷:


“这是拿消费者当傻子吗?”


谁能想到呢?


当初借充电宝本是想给自己省事省心省钱。


到头来,却处处踩坑。


也难怪不少网友会调侃:


“每次成功归还充电宝,那咔嚓一声的爽感,堪比还完房贷。”


不止是充电宝。


如今,还有很多曾打着“用超低价格,方便我们生活”的共享产品,也越来越消费不起了。


例如,共享单车。


记得当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勾勒的美好未来是这样的:


“解决我们下了公交和地铁后,到达目的地前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只可惜,想象总是美好,现实却过于骨感。


如今,共享单车的价格在5年间翻了近5倍。


有时,甚至比打车都贵了。



网友小张就说,早年在骑共享单车时,都是9毛一周。


但最近她和老公在县城逛街,3公里的路程因为多等了2个红灯,共花了15分39秒,付了8块。


“原本以为骑单车便宜,结果还不如打车。”



除此之外,“共享按摩椅”也让人憋了一口闷气。


之前就曾有网友吐槽,在火车站的候车室摆放的全是“共享按摩椅”。


大家如果不付费就去坐,要么会遭到工作人员的驱赶,要么按摩椅会一直响“警报”,或者有异物凸起,让人坐不舒服。


最后被逼无奈,很多人只能坐在高铁站的地板上候车。


而他们身后的椅子上却空无一人。



当我们把眼光从高铁站转向商场,会发现商场中的按摩椅同样不是“省油的灯”。


打工人多少都有些“全身酸痛,肩颈不舒服”的问题,所以以前很多人都觉得“共享按摩椅”真香:


花9.9元,就能浅尝按摩体验;花28元,就能享受1小时的全身spa。


“每次按摩完,感觉从头到脚都通透了。”


但这两年,花24块才能享受半小时的按摩。


1小时之后,身体通了,但钱包瘪了,心也碎了。


话已至此,你们发现共性了吗?


以前,是我们疯狂割共享产品的韭菜。


但如今,我们却变成了被围猎的韭菜。




记得在2017年“共享经济”刚崛起的时候。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曾这样说过:


“最终,所有能共享的东西都将被共享。


除了,男女朋友。”


那时,很多人被这句话逗得哈哈大笑。


除了幽默,更多是因为,期待着共享经济会有更惠民便民的未来。


但如今回头看才发现:


或许,我们从一开始就被商家算计了。


7年前,共享充电宝刚出现时,曾被不少人抨击是商家在创造“伪需求”:


“我们出门自己带个充电宝就行了,为什么要花钱借啊?”


但抨击归抨击。


谁都难免会遇上“手机快没电,但又刚好忘带充电宝”的危急时刻。


这时,随处可见的共享充电宝就成了“救星”。


“便宜又方便,那不如试试?”


结果,用过一次感觉不错,就会想用第二三四五六次。


久而久之,“不再自带充电宝,随时借共享充电宝”就成了我们的新习惯。


也是在这时,商家过往亲和的嘴脸,开始露出了背后真实的獠牙:


涨价、充电速度慢、难归还......


纵使我们及时觉察出了商家的恶意,但有时还是不得不消费。


就像十点君不久前去看演唱会,在场地内借了一个共享充电宝。


结果3小时花了40块。



使用前,我就意识到价格太离谱了,但如果不借,手机电量撑不到我回家。


所以最终,只能明知自己是韭菜,也“自愿”伸头被割。


因此,博主@半佛仙人才会说:


共享充电宝,做的从来不是服务的生意,而是惩罚的生意。


前者希望我们开心舒服,下次会再光顾,能长期赚我们的钱,例如小区里物美价廉的饭店;


而后者则是让我们没有选择,如果我们不消费它,就会很难受,因此逼迫我们花钱。”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共享充电宝的充电速度越来越慢”:


因为充电太快,商家就得少赚钱啊!


其他的共享产品也是同理。


其实,“共享经济”的初衷,是希望拥有闲置产品的个人或机构,用较低的价格将东西的使用权借给有需要的人,达成“我拿钱,你获益”的双赢。


例如,咸鱼或滴滴出行。


但有些商家则把这条路走偏了。


不论是“共享充电宝”还是“共享单车”,都是利用金主早年大量烧钱,为我们创造了“超低价”的假象。


等到金主撤资,商家无法盈利,收不回成本。


手无缚鸡之力的我们就成了新的“待宰羔羊”。




说到这里,想必很多人都想问:


“和资本硬碰硬,必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被割韭菜呢?”


十点君特意准备了3条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可以先点赞收藏,需要的时候随时翻出来看。


1)自己提前做准备


在被共享充电宝一次性收割40块的当晚,十点君就下单了一个新的充电宝。


从此每次长时间外出,都会带着自己的充电宝。


又快又便宜。



也有网友随身携带充电插头和充电线。


这样只要有插座的地方,就能随时免费充电。


生活习惯能被商家刻意改变,就能被我们自己调整回来。



2)使用时,记得多留个心眼


当然,如果大家必须要使用“共享产品”,那记得多留个心眼。


拿“共享充电宝”举例:


刚使用时,确定收费标准;


设个闹钟,提醒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归还后,马上确认是否归还成功。


一旦遇上充电宝柜都满了,无法归还,一定要立刻联系客服。


这里给大家推荐博主@呆毛小鹏的方法,很值得参考。


首先,直接电话客服,告知对方“周围的充电宝柜都满了,无法归还,希望能先停止计费。”


这时,客服一定会帮你找附近可归还的点位,再让你去那里归还。


你不要听她的,而是对着电话反复强调:


“停止计费,停止计费,停止计费......”


这个方法,可以判断对面客服是机器人还是真人。



真人会被打断,并尝试和你继续沟通。


客服一般不会轻易答应停止计费,所以会再追问无法归还的原因。


这时,我们可以直接告知对方,刚才看到有人把充电宝柜都塞满了,导致自己还不了。


自然,客服不会承认自家公司会这么做。


但会因为“自知理亏”,而答应为你“停止计费”。


最后,你可以再去和客服协商,尽量延长停止时间,给我们更宽裕的时间去归还充电宝。



3)积极维权


一旦遇上不合理的情况,一定要积极维权:


投诉或在网上曝光。


商家拿捏的就是大多数人“息事宁人,不爱惹麻烦”的心理。


但我们越是忍耐,对方就越会变本加厉。


因此,要做一个“刺头消费者”:


绝不轻易吃哑巴亏。


我们越强势,就越容易为自己争取权益。


点亮【在看】吧,祝福每个人都不再做共享经济下的“待宰羔羊”。


你曾被“共享产品”坑过吗?是什么样的经历,后来又是如何被解决的呢?欢迎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经验。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

主播 | 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读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