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杭州城研中心 城市怎么办 2024-05-11



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一、何为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数据信息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二、新质生产力“新”在哪?



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主要“新”在四个方面:


一是新劳动者即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是新劳动工具,劳动工具完成数智化升级,实现生产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


三是新劳动对象,新材料、新物质和数据资源等成为关键劳动对象。


四是新型基础设施,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而完善的新型基础设施。






三、如何形成“新质生产力”?



创新体制。一是完善针对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导向作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二是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进一步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观环境,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能够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三是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细化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拓展赋予科研人员创新科技成果专利权内容,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激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人才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拥有大量高科技文化素质、具备综合运用各类前沿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数智人才。推进高校学科改革,重视职业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同时,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以“大人才观”优化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工作机制,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数据要素市场重视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要素壁垒,使数据在流通中产生更大价值。建立规范的数据要素管理体系,设立全国性的数据确权登记平台,明确数据产权界定的实施办法;制定数据要素价值评价体系,明确数据要素的可信度、共享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指标,精准地进行数据要素的评估和交易;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估数据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并不断加强、改进数据安全策略。


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培育创新优势,进而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标国际标准,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国际规则的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金融支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激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优化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供给。加快健全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壮大风险投资市场,为革命性、创造性技术领域初创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鼓励各级各类银行机构积极开发支持企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信贷产品,加大科技专项贷款和产业发展专项贷款支持力度,破解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融资难问题。





四、部分城市发展的重点




深圳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持续构筑关键核心技术的“护城河”,稳定释放“创新之城”高质量发展韧性与活力。



向新--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2年,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滚动完善提升规划政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深入参与科技创新决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向实--先进制造业中心


深圳以先进制造业中心为引领,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新投资培育新优势。加大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力度,以投资的增加带动实效产出。新保障拓展新空间。为拓展高质量产业空间,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深圳打造“垂直工厂”,推出“工业上楼”计划。深圳计划通过“工业上楼”,向企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的产业空间。新主体开创新局面。深圳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建立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齐头并进的雁阵体系,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专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领军企业、未来新兴企业等。



向未来--基础研究“策源地”


投入建设大科学装置,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布局以及基础研究开放合作,汇聚未来创新领军企业,吸纳高精尖人才,同时加强基础研究稳定支持保障,优化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初步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条,以科技创新带动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


北京


北京紧抓数字经济发展、布局未来产业集群、聚焦区块链基础设施、推动产业链融合开放,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为抓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和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出台《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在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个领域布局了通用人工智能、6G、智慧出行、量子信息等20个未来产业,积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形成的产业高地,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产业生态正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聚焦7个方面:


一是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二是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在光电集成、芯粒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三是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培育生物制造等医药健康产业新增长点;四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推进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六是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七是优化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助力更多企业发展壮大。


上海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抓好“从0到1”原创性突破、“1到100”成果转化落地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以创新策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的路径,建立融“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夯实“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高端制造引领功能、自主创新策源水平、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等方面提出细分指标。


聚焦重点任务,掌握以新促质新航向。制定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发展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落实“四个新赛道”“五大未来产业”行动方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建设产业创新载体,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赋能,加快工业元宇宙创新应用;实施领航企业培育计划,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做强“专精特新”企业集群;优化重大产业项目空间布局,打造重点区域增长极,建设产业园区2.0版,“工业上楼”推动产业园区制造空间垂直化发展。



深挖数据价值,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区块链应用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各类数据上链和标准对接。打造元宇宙产业创新生态,集聚一批元宇宙领域的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深入实施产业数字化跃升计划,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着力强化信息安全。


集中优势资源,拓展创新孵化覆盖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集中优势资源,增加引领区创新资源“厚度”、提升创新孵化“浓度”,强化政府、国资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大创新孵化“覆盖度”。强化资源统筹,推动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供稿:王乾坤

编辑:姜晓航

审核:李飞孟

投稿邮箱:urbanchina@vip.126.com


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


推荐阅读:


宁杭生态经济带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 ——宁杭城市带20周年:缘起纪实


“人文经济学”样本:大运河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