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态| “雪龙”号南极撞上冰山, 成功脱险! 船载雷达作用有限

国观智库 2019-07-17



自然资源部1月21日发布消息,“雪龙”号在执行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任务期间,于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10时47分,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因受浓雾影响,在南纬69°59.9',西经94°04.2'位置与冰山碰撞,碰撞时船速3节(约5.56千米/小时),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无人员受伤,压载水舱、油舱、主机及其他船舶动力设备、通讯导航设备运行正常。


情况发生后,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立即研究部署并开展应对工作,把人员安全放在首位,及时对船舶安全状态进行监测,精心组织对受损部位进行检修,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制定后续科考作业方案。目前,“雪龙”号运行正常。





专家:密集冰区

船载雷达作用有限


得到这个消息,网友纷纷表示:平安就好。不过,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了疑问:配备了雷达,为什么探测不到冰山?专家表示,当时在密集冰区,船载雷达的作用有限。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船基首席科学家陈大可院士说:现有技术条件下,船载雷达无法区分冰山和大片的浮冰,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技术。





专家:雾大且急

事发地气候变化多端


陈院士同时介绍说,当时雾特别大,气候条件差只能依靠船员瞭望,但是也是到离冰山很近的地方才能观察到,而且雾来得非常突然。


陈大可院士:“如果它一直都是很大的雾,可能我们开始也会很小心,突然一下变大了,这个地方天气变化多端,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事发海域:

人类对其了解比月球还少



事发区域阿蒙森海位于南极南大洋太平洋扇区,从地图上看,大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半岛的南边,是南极周边海域增暖最为显著的区域,也是环南极冰架消退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被认为可能成为继罗斯海之后又一个全球南极科考的新兴热点靶区。


在那里,西风带和南大洋上的大气旋一个接一个光顾,即使是6到8米高的浪也并不稀奇,靠近岸边浮冰和冰山较多,航行条件非常复杂。也正因此,人类至今对这片海的了解,比对月球还少。


历史上,曾有韩国、美国等少数国家在夏季对该海域开展过研究。去年,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船,在这一海域完成了我国首次南极阿蒙森海综合调查。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中国第24次和28次南极科考昆仑站队员 @雪中颂叹 发布的微博博文截图



雪龙号简介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简称“雪龙”号(英文名:Xue Long),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按照中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



雪龙号



为什么撞上冰山

却安然无恙?


实际上,破冰船的“抗性”源于其特殊的构造。


首先,与大多数正常船舶不同,破冰船从正面看,甲板并没有大多外飘,船底却在比例上宽不少,显得很“敦实”。其船体钢板也采用了更高的耐寒、抗冲击标准,可以保证在极地破冰时一路冲击而不受损伤。除此之外,专业破冰船的舰艏、舰尾都加装有特殊的撞角,用于切开不太厚的冰层,实现冰面快速通过。



雪龙号极地破冰



当遇到冰面较厚,单纯靠前进无法切开时,破冰船往往会使用类似撞锤的冲击法,先倒船一定距离,之后全速冲向冰层,利用自身巨大的动能撞碎。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开路”效果。当遇到更厚的、撞不开的冰层时,破冰船会通过冲上冰层,用重量碾压的方法,压碎冰层(这一方法风险较大,一旦失败,容易出现卡在冰层上动弹不得的情况)。破冰船内部也像潜艇一样,设计有多个注水仓,在碾压冰层时,可以通过改变左右水仓水量以改变船舶重心,压出更宽的水道。



时至今日,极地科考仍属于“探险”



但极地航行终究是带有风险性的探险活动,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是天气预报出现偏差,深入极地冰面的破冰船仍有被困在的危险,毕竟再好的破冰船都有破冰极限。一旦气温骤降,“退路”被封住,往往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几乎每年极地冬季,都会传出科考船被困的消息。一旦被困,即使是最先进的破冰船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待冰层消融,直至自己可以开出为止。



新一代破冰船效果图



“雪龙号”是目前中国现役的唯一的极地破冰船(其它破冰船不具备极地航行能力)。说起源头,它倒是与“辽宁舰”颇为相似。都是苏联解体前夕开工,后因无力建造险些沦为“烂尾”项目,都滞留在乌克兰。1993年,中国以113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它,并让乌克兰赫尔松造船厂将其改装成了极地破冰船。实际上它设计之初,就是一艘极地货轮,本计划作为苏联极地保障船队的“搬运工”。事后,它却意外成了中国极地科考的核心。



雪龙二号采用新型螺旋桨



这艘两万多吨的巨轮在来到中国后,又进行了多轮改进,为中国4近20年的的极地科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服役时间较长,加之是极地货轮“半路出家”。如今雪龙号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中国极地科考的需求了。


2018年11月,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雪龙2号”正式下水,在中国极地科考任务中独力支持20年之久的“雪龙号”也正在迎来它的接班人。


来源: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海洋网,新华社




观点| 美朝会开战吗? 28位专家这样回答......


台湾各界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国观智库“一带一路”与两岸产业合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观点| 张洁: 美英在南海联合军演,“示范”效应不容忽视!


动态| 美国发布中国军力报告,继续渲染中国威胁!


观点| 张蕴岭: 百年大变局下的中日关系


分析| 中美谈判期间, 美军舰再闯南海! 这是要闹哪样?


观点| 约瑟夫·奈: 特朗普将为粗鲁付出代价


国观智库自媒体平台现接受文章投稿,稿费从优。有意向者请发送稿件至:research@grandviewcn.com,并在标题中注明“投稿”。要求:原创未发表时政评论类文章,领域涉及海洋治理、一带一路、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等,字数1000-2500字。如被采纳,我们将在收到稿件后一周内邮件回复。

国观智库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最知名的独立智库之一。国观智库始终坚持“行知·致远”的发展理念,用知行合一、行稳致远的态度和实践致力于中国的安全、繁荣和稳定,研究领域聚焦于海洋战略与蓝色经济、边疆治理与全球反恐、”一带一路"与境外投资。


点点“好看”,支持我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