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文坛领袖,到硬刚皇帝,其实他才是真的孤勇者!

河南卫视 2023-01-15



他年少孤苦,不坠青云之志;他才华横溢,却四进考场才得金榜题名;他倡导古文运动,却被群起攻之;他直言进谏,却被贬谪他方。他就是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今天,就让我们用诗词走进韩愈的硬核人生。





年少孤苦,不坠青云之志


《祭十二郎文》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注释:唉,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哥哥在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零丁,一天也没有分开过。

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子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这是一篇祭文。相依为命的侄子也走在了他的前头,足以见得韩愈孤苦的境地。





《赠族侄》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作书献云阙,辞家逐秋蓬。



注释:诗人十八九岁,心存青云之志,勤奋读书,四处漂泊,对自己的才学与前途充满信心。

这是韩愈讲述自己的求学处事经历劝慰宗族儿侄勤奋刻苦,自力更生。






屡败屡战,终得偿所愿

韩愈参加科举应试,三试三败,直到第四次才得以金榜题名,进士通关后,还得跨过博学鸿词科这道坎才能有官做。结果韩愈博学鸿词科继续三连败……他曾多次上书当朝宰相,却没等到任何音信,


八年时间,六次落榜,身无分文。后来,在好友宣武节度使董晋的推荐下,韩愈得以试任秘书省校书郎,并成为宣武节度使推官。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怀才不遇,领导埋没人才,这篇文章可以说完全是韩愈长安十年求仕之旅的真实写照!






倡导古文运动,遭遇强烈阻力 

贞元十七年,韩愈辞退徐州官职,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但自六朝到唐时的高门子弟因为可以世袭官职,所以渐渐都不再尊师重道。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一种年轻人耻于求师、前辈也耻于为师的奇葩风气。韩愈决定整顿国子监,学孔圣人为人师表,招纳后生,他“狂妄”的举动很快在京师引起极大震动,一些人先是惊讶不解,继则群聚而骂。


韩愈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师说》,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师说》节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直言进谏,屡次被贬他方

韩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先后被任命国子监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职,这原本可以让韩愈的仕途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没成想当他看到灾民流离失所,看到京兆尹李实欺上瞒下,他在愤怒之下写了《论天旱人饥状》指出地方官吏横征暴敛,不料反遭李实等人谗害,被贬为阳山县令。从此韩愈走上屡次遭贬的人生仕途。



《利剑》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故人念我寡徒侣,持用赠我比知音。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决云中断开青天,噫!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然而,韩愈连皇帝也要得罪,唐宪宗喜迎佛骨,韩愈就上疏《论佛骨表》,劝谏就劝谏吧,韩愈还在奏疏中写道“乱亡相继,运祚不长”之类的言辞,唐宪宗看了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幸好有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韩愈总算保住了一条命,但再次遭贬。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身为谪官,韩愈并未消沉应付,在潮州的确做了很多实事。驱除鳄鱼,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还把当时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来。

身处名利场,却不被罗网困住,所言所行,只求无愧于心。


公元824年十二月,韩愈在家中病逝。一代文豪大家,就这样陨落了。


苏轼这样评价他:


《潮州韩文公庙碑》宋·苏轼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注释:他的文章,振兴数百年来衰败的文风;他宣扬儒道,拯救了沉沦的天下读书人;作为忠臣,他敢于不顾皇帝怒火而犯颜直谏;虽为一介书生,他的勇气,足以折服叛军统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韩愈一生真实的写照,纵观其一生,韩愈的每一步都走得艰辛无比。幼时丧父,少时丧兄,青年屡考不中,后又两次遭贬。但韩愈每次都是愈挫愈勇,坚守本心,韩愈的一生,是硬核的一生,更是伟大的一生。


素材来源:中国诗词网、百度百科、灼见等


你对韩愈的境遇有哪些想说的?你最喜欢韩愈的哪句诗词?快来留言分享吧~


往期推荐



由“某视开启四天半工作制”说起

如果评选宋朝10大诗词名家,谁是第一名?

话题#中国人不蹦洋迪#火了......

奇妙哟丨第7话:活在朋友圈

火了一年后,谁还在关注冰墩墩?

监制 | 徐娜 孔康康  主编 | 户明方  编辑丨李迎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