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见|评书还能“重返青春”吗?
近几天,苗霖含泪讲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一段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热”了一把。有网友又惊又喜:“评书果然还是有味道!”
这段把网友记忆拉回到评书时代的视频,出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一档评书创新节目《来故居听书》。
值得关注的是,同时现身本期节目的,还有评书大师刘兰芳。而就在一个月前,另一位名家田连元先生也曾来到节目,开口就是“一览江山如故,评说世间万物”的气势。
此情此景,令网友们不禁畅想——大师辈出的时代渐行渐远,评书事业还能焕发青春吗?有网友进一步指出,和“评书”同属语言类表演的民间艺术形式“相声”,都早已迎来了生命的又一个春天,评书怎么还是给人以重振无门的感觉?
事实上,我们稍加梳理就能发现,围绕评书的创新探索从未止步。
评书的振兴困境,到底“困”在哪里?它能“老树发新芽”的机遇又在何处?当下进行的这些创新实验,有哪些灵感上的启发?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试图去触摸评书艺术创新与发展的脉搏,找寻我们心中的答案。
想不到吧,评书的受众基础依旧扎实!
评书,古称“说话”,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形式,它是为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并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语言艺术。
惊堂木一拍,白纸扇一抖,一袭青衫的说书先生一人成一方天地,讲不完的古今故事,道不尽的风流人物。
按今天的认知,说书人颇有“超级演说家”或“脱口秀达人”的风范,还自带一股子滔滔不绝、头头是道、环环相扣的节奏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收音机、电视机逐步走进千家万户,评书艺术迎来蓬勃发展的新空间,并涌现了以单田芳、田连元、袁阔成、刘兰芳为代表的一批拥有全民影响力的评书名家。尤其是单老,他那沙哑的“云遮月”般的嗓音,一时间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
如今,人们回忆起评书的辉煌,难免一声叹息,更有几分不甘——无论传播媒介和文化潮流如何变化,如此接地气的民间艺术,没有理由不继续被人喜欢。
的确,时至今日,评书的受众基础依旧扎实,不信来看一组数据:
喜马拉雅设有专门的“相声评书”频道,截至截至发稿前,单田芳经典评书作品《乱世枭雄》的播放量达到惊人的33.2亿,《白眉大侠》为30.7亿。
你可能想不到,QQ音乐上也有大量网友在听评书。截至发稿前,单田芳《乱世枭雄》播放次数7687.9万,单田芳《隋唐演义》4580.7万,单田芳《水浒传》3215.8万。这又是个什么量级呢?不仅盖过了所有的相声作品,也盖过了在年轻人中拥有高人气的《脱口秀大会》。
由此可见:评书并非没人听了,只是跟得上大众需求的新人新作实在稀缺。从广播电视时代迭代到移动媒体时代了,粉丝们还是只能在老一代说书人的经典里反复回味——既然相声都“老树发新芽”了,评书会何时“枯木又逢春”?
多年来,“评书+”的探索一直在路上
在数字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从便捷的智能设备,到丰富的听书软件,“听书场景”迎来了一场新的革命。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有三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
与之相应的是,各大听书软件都在加大相关内容布局,“评书”也成了重点开发的版块。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声音新媒体平台云听APP为例,云听“评书”频道内容丰富,囊括多位评书名家经典作品,还联合众多金牌评书制作人对评书新编老词新说,并自制了《评书听天下》等精彩有趣的评书栏目,获得了不少年轻用户的青睐。
放眼各大新媒体平台,在现代作品中糅入传统评书语言技巧和表演技法的内容,并不少见。从评书版的《诛仙》《斗破苍穹》《雪中悍刀行》《鬼吹灯》,到动画大评书《明朝哪些事儿》、二次元评书《美少女战士》……很多创新的“脑洞”开得还挺大。
爆发中的有声阅读市场,纵然为评书提供了机遇,但亦有业内人士指出,切不可简单粗暴地把评书等同于“有声小说”,所谓的“互联网+评书”不是简单的加法,过程中,既要保持评书本身的艺术特色,也要适应观众需求和媒介变化,让评书拥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来故居听书》这档节目创造性地将评书带进“故居”这一信息量巨大的历史人文空间,以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的模式,让观众在沉浸式的“故居新书场”中聆听先贤故事,既让评书“动”起来,也让故居“活”起来。
例如,在聚焦鲁迅故居的首期节目中,引领观众想象当年“鲁迅闲步百草园,四季鲜花满芬芳”,年轻的说书人苗霖一气呵成“正月喜看迎春草,二月金银露蒂藤,三月桃花红似火,四月蔷薇架上升,五月栀子如霜降,六月荷花满池塘……”讲述闰土口中令鲁迅为之向往的海潮,那是“浪叠浪,浪打浪,浪戏浪,浪里生浪,浪起浪浮浪盖浪,一浪接一浪”的排山倒海。苗霖不仅将“定场诗”“开脸儿”“赋赞”等评书技巧熟稔运用,还以单弦的方式演唱《夏景》,更以相声贯口《八扇屏》原创了一段鲁迅八扇屏,收获了不少观众的叫好。
复兴评书,一直是苗霖的梦想。从20多年前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电视书场》开播的小迷弟,到如今能够独当一面在央视主持一档评书节目,苗霖觉得这是“老天爷馈赠给我的一份礼物”。他念念不忘授业恩师单田芳生前对他的嘱托,“希望你以后在央视能用评书的方式主持一档文化节目”,如今夙愿得偿,这种代际传承和艺术赓续令人欣慰。
“且听下回分解”余音未了,必有回响
传承评书,既要传承评书之“形”,更要赓续评书之“魂”。
在业内人士眼中,让评书“焕发青春”难度很大,难就难在经典评书多是厚重非凡的长篇大书,创新作品得有足够的含金量作为持久支撑。
文学史家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里说:“评者,论也,以古事而今说,再加以评论,谓之评书。”除了娱乐消遣的功能,评书最为重要的那个功能叫“高台教化”,即通过表演艺术对受众产生价值观上的影响,因而说书人也被尊称为“说书先生”,意味着他们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和道德的典范。
一辈子热爱评书、整理评书、研究评书的戴宏森老先生,曾明确阐释道:“我国评书界继承与发扬古代‘道之以德’的‘高台教化’传统,一直将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视为这门艺术的社会职责……应当肯定,评书教化的内容,主流是积极的、向善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来故居听书》在进行一项很新的内容实验——它为评书匹配了“故居”这样一个不会自己开口说话的“经典大书”,以二者互补的模式,赋彼此以新的活力。
名人故居承载了名人的思想、艺术和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将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更加合理地挖掘利用起来,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讲述方式传播过去,是文化领域一项重要的课题。当《来故居听书》为故居嫁接评书这种“说话的艺术”,沉淀在时光深处的故事也得以被唤醒。
受《来故居听书》的启发,已有不少观众开始提议,除了“故居”,更多的“故事体”都可以和评书结合,碰撞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在创新的过程中,既可以多和其他传统文化形态结合,多和大众现实生活结合,也可以更加积极地与现代科技手段、现代传播技术及教育理念结合,评书有条件也有能力再度成为文化时尚。
是啊,“且听下回分解”余音未了。既然念念不忘,那么必有回响。评书的下个春天,一定会来的!
【央视文艺】全新专栏「艺见」
邀您一起
见文艺之美•培文化之根•铸时代之魂
★★★总监制:张国飞监制:于蕾统筹:李歆、舒强、马扬主编:康雯撰稿:宝华编辑:马瑾校对:张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全媒体采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