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李爱彬:“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遵循与关键路径研究

李爱彬,杨晨美子 高校教育管理 2024-02-05


01 作者简介

李爱彬,研究员、博导,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杨晨美子,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02 引用本文

李爱彬,杨晨美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遵循与关键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4):96-104.


03 摘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赋予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新的历史使命,并赋能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促使其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本研究通过阐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遵循,分析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在新发展格局下表现出的核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业特色高校必须以行业技术发展需求为引领,更新知识谱系,重构课程内容;以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为目标,引领行业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重塑评价体系,转变评价理念,培养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等关键路径。


04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课程内容;产教融合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也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各行各业高质量人才的支持,因此,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产业人力资源供给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行业产业输送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高超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的责任,其能够从人才供给端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夯实根基。基于此,本研究在阐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遵循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行业特色高校在新发展格局下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由此提出关键培养路径,希冀为行业特色高校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发挥人才培养关键作用,以培养专业、敬业、精业的行业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遵循



行业特色高校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关系能源、交通、电力等国民经济命脉行业,面向行业、为行业服务、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校。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产业人力资源供给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行业产业输送具有良好知识储备和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的责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涵有两点:一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二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行业特色高校一方面必须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来思考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解决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持;另一方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能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促使其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来完善产业链布局,修正产业循环。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根本遵循

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日趋加大的背景下,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我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壁垒,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相互衔接的环节是国内经济循环的主要构成,其中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内经济循环畅通最重要的环节是生产,而生产需要人才的支撑,倘若缺乏足够的人才,那么“双循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求行业特色高校面向生产需求,为行业产业输送高素质劳动力。劳动力要素在科技成果产出、技术发展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劳动力也由单纯依靠体力转向依靠脑力,知识成为提升劳动力素质必不可少的要素。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如图1所示),全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8年,比2019年提高了0.1年,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53.5%,比2019年提高2.6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在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行业特色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授行业产业实践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等,为行业产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图1  “十三五”时期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情况

行业特色高校应遵循国内大循环对生产发展的基本要求,注重促进内部循环畅通的社会再生产体系的构建,着力培养专业精通、技能精湛,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攻坚克难、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的高素质行业产业人才。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应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未来我国需要培养大量各行各业的高质量人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培养更多国际尖端技术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造团队,培养大批国际竞争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发挥人才在稳固行业发展和产业链上的重要作用。

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为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资源条件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立在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基础之上,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亦能够推动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商务部发布的货物进出口年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0年的货物进口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货物出口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如图2所示),货物进出口总值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韧性强,对外贸易态势整体平稳且向好发展,能够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为外贸稳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此,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应持续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行业特色高校也应遵循国际新形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图2  2009年至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年度统计

一方面,国际循环要求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与国际胜任力接轨。国际循环带动生产资源、技术资源和教育资源等多向流通,为行业特色高校提供了面向世界、面向国际行业市场的机会和资源条件。在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过程中,行业特色高校需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际人才培养经验,引入国外行业特色高校的先进教学方法,对外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联合攻关,进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另一方面,国际循环要求行业特色高校主动面向世界,畅通人才大循环。我们要想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就要坚持对外开放,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国际贸易市场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在更高层面和更宽领域上以国际循环吸引全球人才资源、生产资源等要素。因此,国际循环要求行业特色高校加强与发达国家进行学术交流,通过与境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学生互换交流等方式,提升我国行业产业人才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求行业特色高校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进程中创新是关键,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链升级,打破西方国家技术垄断,提高国际竞争主动权。

一方面,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求行业特色高校聚焦人才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以改革红利激发产业创新发展动能。行业特色高校应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突破堵点,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创新型人才。

另一方面,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要求行业特色高校致力于核心技术人才培养,培养出能够改变社会、改变国家乃至改变人类命运的拔尖创新人才。关键核心技术人才是有效解决我国行业产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科技难题的主力军。行业特色高校要不断提升经济贡献度和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的能力,坚持走行业特色鲜明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之路。目前我国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高质量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靠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行业特色高校要关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人才的需求,将提供高水平人力资源支撑作为要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突出实际贡献,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不断提升服务的层次和质量,注重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成长发展,真正发挥以人才培养引领行业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化。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结合得更加紧密,其以培养出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为使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与综合性高校相比,其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特征。

紧扣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以实现行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为目标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产业链、供应链需要依靠知识技能丰富的专业人才的支撑,作为行业人才的供给端,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以实现行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为目标的特征契合了上述要求。

一方面,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以实现行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技术创新是行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行业特色高校从人才供给端出发,突出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的特点,为前沿性行业提供智力支持。在培养目标上,行业特色高校为市场供给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劳动力资源,并不断激发劳动力的创新活力,使其对接行业产业新需求,主动探索产业中新的增长点,寻求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行业特色高校通过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人才的培养比重,提升人工智能、新能源、互联网、物联网等前沿性行业领域和亟须突破关键技术领域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另一方面,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以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为目标。“卡脖子”关键技术是行业产业发展的桎梏,核心技术突围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面对传统行业产业发展缓慢,引领消费市场的新兴产业不明确的经济形势,我国亟须提升行业产业的竞争力,在重点产业上下功夫,实现关键技术的率先突破。因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明确以培养突破行业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的人才为目标,有利于通过人才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激活消费市场内在潜力和提升行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带动先进制造业价值链延伸与增值,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

专业设置立足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凸显跨学科性和可持续性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置,即要求从人才供给端出发,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行业特色高校的专业设置立足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其人才培养表现出跨学科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更好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一方面,行业特色高校从人才供给端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培养跨学科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包含多种知识技术和资源要素,这意味着人才在生产实践中仅仅拥有本行业领域内的单一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新需要,必须具备扎实的跨学科知识技能来支持行业产业的发展。行业特色高校在专业建设中开设交叉学科,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学科体系,培养行业产业领域内掌握跨学科知识技术、拥有跨学科思维能力以能够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人才。学科交叉融合模式体现了行业特色高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带动学科生态化发展的努力,其有助于催化产生新知识、形成新兴产业和融入经济发展,进而契合行业产业转型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此外,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为其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激发学生跨学科学习兴趣和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藩篱,为关键核心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灵活的思路。

另一方面,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立足经济循环和行业产业长远发展,人才培养凸显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长远稳健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立足内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题中之义,也是行业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理念。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秉持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紧扣新发展理念,紧跟政策导向,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内容,有利于激发国内市场活力,促进国内大循环,鼓励、支持、引导产业贯彻落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行业特色高校积极响应,优化专业布局、开设与碳中和相关的专业,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中。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人才培养强调开放性和前沿性

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强调开放性和前沿性,培养适应行业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高水平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以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配置人力资源的需求。

一方面,行业特色高校强化人才培养的开放性。一是行业特色高校在办学中坚持对外开放,主动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望,符合全球经济发展互利共赢的利益需求,对外开放、加强合作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趋势。因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对外开放也成为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例如在探索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实践能力的方式上,行业特色高校学习德国高校通过“学习工厂”建设实现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人才的有益经验,加强推进开放办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层面,不仅包含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也包含能够提高我国行业产业在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中地位和作用的各种驱动要素等。因此,人才作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驱动要素之一,需要行业产业转变人才评判标准,由注重生产制造型人才向注重具有国际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且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创造型人才转变。二是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对内开放,着力吸引政府、社会等多元力量参与,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促进形成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升级发展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育人要求,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更具前沿性。一是对标世界一流,行业特色高校不断加强学科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是拥有完整、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关键核心技术和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影响国家产业链体系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颠覆性、革命性、原创性的技术是前沿科技发展的关键,前沿知识整合能力和前沿技术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行业特色高校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把握行业发展前沿动态的意识。行业特色高校在以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之后,结合行业发展,教育学生既学习和掌握行业产业相关理论知识,又了解国际行业前沿动态和掌握先进的技术理念,培养引领和洞悉行业发展前沿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要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主动面向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面向国家战略培养人才,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理念上探究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

以行业技术发展需求为引领,更新知识谱系,重构课程内容

首先,行业特色高校应主动对接行业技术发展需求,强化专业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一是以行业技术发展中的真实问题为案例,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成知识迁移并生成新知识。行业特色高校可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编制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结构与生产相对接,根据生产的逻辑、环节和业务流程等组织课程,依据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论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课程和基础知识课程。二是关注课程与行业发展的相关性。行业特色高校应主动探索国家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领域的课程内容,拓展课程广度,挖掘课程深度,增加课程与行业的相关性,提高课程的行业前沿性和综合化水平。在课程内容中,行业特色高校除了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强调课程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帮助学生在具有一定难度、挑战度的问题项目中形成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提高创新创造能力。

其次,行业特色高校应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强调,要对传统的路径依赖进行突破,全方位发挥产业优势,强调企业作为教育主要参与者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化产教融合。高校和企业应共同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行业特色高校可通过邀请企业中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课程设计,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高校的课程资源建设,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等产业需求对接。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洞悉生产现状和现存的技术瓶颈,请他们参与课程设计,有助于丰富课程知识体系和更新知识谱系,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知识和行业现状,提高其对行业产业的认知程度。

最后,行业特色高校应重构课程内容,加大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的力度。教师是课程的践行者、检验者、改进者和研究者,他们对课程内容有专业的判断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师与企业合作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企业一线技术应用情况及人才需求,企业也可以了解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真实情况,共同推动行业特色高校人才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互动,实现人才培养和技术发展的互促互进。行业特色高校应支持教师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支持和鼓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重构课程内容,将行业技术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促进其与技术发展衔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融合。

以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为目标,引领行业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

首先,行业特色高校应积极落实产教融合,促进师生科研成果向技术产品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行业特色高校师生科研成果转化不仅是高校履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责的重要体现,而且可以维护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带动经济“双循环”,体现行业产业创新的实际价值。一是行业特色高校应积极落实产教融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质量是行业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行业特色高校应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立足点,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提升理论研究成果质量,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行业特色高校应将合作育人主体的创新意愿整合起来,引导师生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引领行业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实现优质资源在生产需求导向下的有效耦合,从而推动校企人才对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集中力量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的关键技术难题,促使重大成果转化为能够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技术产品,进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行业特色高校应为提高师生科研成果转化率提供资源支持和政策鼓励。企业拥有的市场和生产资源能够为行业特色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广阔而便捷的渠道,而政府出台的保障性、激励性政策,既能够调动行业特色高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技术产品的积极性,也能够兼顾企业和高校双方的利益,发挥沟通、协调、促进双方合作共赢的桥梁作用。

其次,行业特色高校应通过跨学科教学和智能化教学手段,培养促进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需要的人才。一是行业特色高校可在教育教学中打破院系、学科、专业的壁垒,积极创设跨学科交流平台,通过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协作、问题解决等能力。整个跨学科教学过程在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实现知识的整合和迭代中进行,这能够帮助学生熟识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技术手段,理解不同学科间的耦合关系,从不同角度探究复杂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产业发展中现实技术难题的解决。二是行业特色高校可采用智能化教学手段,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等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互联网+”教育的推动下,行业特色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合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学生通过视觉、声音等构建的虚拟环境进行沉浸式、交互式学习,接触到最新的知识技术和训练操作技能,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此外,行业特色高校可通过聘请国内外行业顶尖技术人才通过网络在线课堂、在线直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远程授课或指导,为学生提供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和先进技术技能的机会。

重塑评价体系,转变评价理念,培养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首先,行业特色高校应重塑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增强学生成才自信。我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改进高校评价方法,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评价体系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选拔轻培养的倾向,关注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增值程度,加强对学生创新、实践、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评价。行业特色高校应发挥评价的诊断、调节、监督、导向等功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提升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增值效应。

其次,行业特色高校应重视全过程评价,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意志坚定和心理健康的人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困难和挑战,人才要在开展科研时具有足够的自信,面对挫折时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经历失败时具有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只有这样,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敬业乐业,为行业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应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状况,培养具有责任感、愿意主动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行业产业人才,重视全过程评价,以人才的全面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最后,行业特色高校应对接行业专业认证标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一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对接专业认证标准,对照专业核心能力要求评价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同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种类、技能、能力等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引导、规范和推动人才培养分类评价。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从专业知识、技术能力、道德意志等多层面、全方位评价学生发展情况,培养符合行业从业标准要求的人才,为行业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二是要组建行业参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动态指标数据库,通过大数据直观高效地呈现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才能帮助其更全面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企业熟悉行业专业认证标准,这有助于其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学习实训中表现出的专业实践能力。在实际评价中,行业特色高校可以制定一套适合于企业操作的学生学习实训记录表,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伊始,企业负责人就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等到学生实习结束后交由行业特色高校纳入学生的评价数据库,这样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发展情况,也能了解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的表现,有助于培养更加符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的人才。



四、结语



党和国家一直将教育事业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先后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源源不断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应积极寻求当下人才培养瓶颈的突破点,围绕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具体的国情、校情和学科发展特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完善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时俱进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行业人才,推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进程,并助力行业特色高校实现高水平内涵式发展。

分享、点赞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李爱彬:“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遵循与关键路径研究

李爱彬,杨晨美子 高校教育管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