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顾永东: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顾永东,等 高校教育管理 2024-02-05


01 作者简介

顾永东,副教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02 引用本文

顾永东,刘兆星,陆颖.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4):105-113.


03 摘要

产教融合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产业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中具有鲜明优势。目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实践存在融合广度不足,未能有效覆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融合深度不够,企业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基于案例分析,N大学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与企业多方合作的管理体制,积极构建全过程产教融合机制,搭建全过程产教融合平台。产业学院模式下我国开展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应从共建课程体系、共建交叉学科、共建导师队伍、共建产学研协同平台等几方面着手。


04 关键词

产业学院;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产学研协同平台;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习近平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而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培养规模最大、覆盖领域最广的专业学位类别,对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输送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关键作用。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工程应用研究能力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这要求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走产教融合道路,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促进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国内学者从诸多视角对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研究,如有学者构建了多主体协同的特色化产教融合系统;构建了多元师资、双平台、3S联动的教学模式;实证检验了产教融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存在直接和间接影响。也有学者从产教融合实践角度提出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策略,如改革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突出产教融合模式;构建双层次螺旋协同工程硕士创新能力提升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多主体协同打通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壁垒,实现工程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产教融合已成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但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行业企业与高校割裂问题仍然较为严重,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远未成形,如何进一步探究并优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产业学院是近年来各高校教育组织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其研究和实践发端于职业教育,随着政策的推进逐渐转向本科层次应用型高校。目前各地、各高校陆续探索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如福建已建立近40所产业学院,其覆盖了化工、汽车等多个行业;江苏有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30个,涉及举办高校25所;湖南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将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了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多方共赢。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直接面向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将高校、行业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专业资源与要素有效整合,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开发,最终促进高校、行业企业以及政府的协调发展。针对产教融合痛点,本研究以产业学院为突破口,探索产业学院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路径,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实现产教有机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动因



产教融合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途径,然而实践中产教融合程度的不够严重影响了实际育人效果。

融合广度不足:未能有效覆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更多还是停留在到企业走访调研、共建实践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提供企业实习机会等局部环节的融合上,未能有效覆盖培养全过程。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看,我国虽然已实行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分类考试、分类招生,但是分类选拔的标准往往没有行业企业参与,没有从行业企业需求方视角对学生职业发展潜力进行判断。从培养方案制定看,目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基本都是培养单位自行制定,虽然也考虑了课程和实践等环节要求,但是没有结合行业企业实践从需求方提出培养目标要求,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很难落到实处。目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基本都是培养单位自行制定,由培养单位的教师讲授,这可能导致课程内容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过程脱节。同时,课程教师自身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否掌握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是否了解产业需求等,也会影响课程教学效果。行业企业在这一环节多是为学生开设一些讲座,很少能参与到培养单位的课程建设中去,更谈不上参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合作开发。从评价机制看,国家虽然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相关政策方案中多次提出专业学位论文可以多元化形式呈现,但实际上高校以技术方案、调查报告等多元化形式开展工程专业学位评价的比例非常低。另外,相对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进行了完整的衔接,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体系之间还存在较大程度的脱节,仍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衔接关系。产教融合未能有效渗透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招生、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导师队伍建设、评价等环节,影响了产教融合的实效。因此,拓展产教融合的广度,推进产教融合有效覆盖从招生、培养到评价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落实培养环节要求,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探索产业学院助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之一。

融合深度不够:企业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高校和企业是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主体。在培养过程中,两者的融合在某些环节上虽已进行,但还停留在浅层次上,企业的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融合深度不够。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队伍建设看,近些年“双师型”导师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的覆盖面逐年提升,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有指定的校外产业导师。但是校内外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上合作的深度严重不够,多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靠校内导师的指导完成学习研究过程,有些校内导师自身并不参与校外产业导师所在单位的项目,和校外产业导师没有深度合作。理论学习指导、实验指导和实习实践指导等不能深度融合,会导致学生的研究内容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从实习实践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实践的比例还比较低。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去学校安排的实践基地实践的比例仅为10.5%,在五类专业学位中是最低的。这说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实践环节的产教融合还停留在形式上,融合的深度远远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实践基地或实践平台数量不足有关,企业参与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高校实践平台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参与实践的要求。另一方面与实践平台上双方的参与度不足有关,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双方均没有提供在真实生产线上的实地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促进企业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强化实践平台建设,保障实习实践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是探索产业学院助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的另一动因。



二、产业学院: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利益共同体



产教融合属于政府基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改革行动,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或意见等形式将其作为国家产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对深化产教融合进行了顶层设计。产教融合的制度管理主体是政府,遵循自上而下的行政逻辑。政府希望通过产教融合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高校作为由政府主管的在既定政策框架下运行的组织,已经形成了依附于政策制度办学与发展的路径,因此在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上是积极响应的。但是高校的行为多半是被动地在上层制度的外力驱动与规定下产生,按照产教融合政策的总体安排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生动力不足。对产教融合积极性高的高校,受自身资源条件限制,在经费支持、平台和基地建设、校企深入合作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现实困难。作为主体另一方的行业企业,在政府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推进产教融合的今天态度仍然不明朗。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有其利益诉求,要计算自己投入的成本能否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收益。如果高校的供给能力和行业企业高层次产教合作的需求存在差距,或者行业企业成本投入过大而收益不确定,那么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要打破产教融合中面临的困境,关键在于满足产教融合各方的利益诉求,构建包含产教融合各方的利益共同体,产业学院正是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构建共建共管共享利益共同体的有效路径。

产业学院是指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以企业的生产链、产品链、技术链和服务链为对象,以实体或虚拟的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应用型专业教学实体。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下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深入推进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产业学院是各大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转型路径,其根本是人才培养载体的创新。与传统培养模式相比,产业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中有其鲜明的优势。一是有助于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产业学院是一个由支持其功能和生存的各种过程维持的有机体。与传统封闭教育模式相比,产业学院能够有效整合学校与行业企业等各方资源,在政府、市场、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构建起一个闭合的生态圈,促进资本流动和成果转化的持续性发展。二是有效激发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参与动力。在产业学院办学模式中,高校和行业企业不再是传统的供需方关系,而是并行的主体方,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共同目标使得双方都有积极参与的动力。高校协同行业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共性核心技术创新以及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从教学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不断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在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并将成果投入行业企业进行转化,为行业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三是管理体制上更具有灵活性。产业学院是多元主体协同下形成的共建共管组织架构,在治理模式上采用理事会、管委会等形式,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需的人、事、财权,为打破产教融合中校企之间协同性不足困境、提升两者协同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产业学院使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各方共同建设产业学院,共同谋划产业学院发展,对产业学院进行共同管理,共享信息和资源,共享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带来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是提高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模式。



三、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创新



产业学院模式下,产教融合各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力助推了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产业需求的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持。本文以N大学产业学院为案例,通过对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具体分析,探索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践路径。

N大学产业学院基本情况

2018年,N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同谋划建设产业学院,以当地“两新一高”(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为发展重点,以相关产业园区载体为依托,着力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发展,打造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产业链完备的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高端人才培养的新兴高地。N大学分年度源源不断地向产业学院输送专业学位研究生和教师资源,同时从当地吸纳科技人员成为产业学院的产业教授,校地共同凝练攻关目标,开展有组织、长周期、持续化的融合合作。N大学产业学院培养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N大学产业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创新举措与成效

N大学产业学院聚焦解决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割裂等问题,着力在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和平台保障上进行创新,以有效推进产教深层次融合,为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N大学产业学院在治理结构上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与企业多方合作的管理体制,旨在实现在研究生培养、非学历进修培养和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科学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技术检测和评测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1.构建全过程产教融合机制。一是构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高层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一方面,Z市积极向N大学输送优质生源,对N大学在当地的招生工作予以支持;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当地高层次专业人才提供专业培训、学历教育等服务。另一方面,学校以多种形式向当地输送优秀人才,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当地开展服务和创业;当地支持属地大型企事业单位到学校开设人才招聘会,积极配合学校在当地建立相关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在Z市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和政策支持。在这样的联动机制牵引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就业将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统一。

二是构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度参与产学研互动机制。N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学科优势,鼓励和组织有关专家为Z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要热点问题、重点工程、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项目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服务。学校定期向Z市推介最新科研成果,发布相关行业发展动态和信息,支持和帮助当地引进学校和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及优秀人才团队。Z市每年征集相关企业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项目,委托学校开展攻关或共同研发。双方推动学校的优势技术力量和地方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合作,共同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将以产业学院建设双方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目标,系统、全过程参与创新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进程。根据当地培育引进新型产业、提档升级传统产业的要求,产业学院作为发挥所在学科专业科技资源优势的主力军,参与培育对区域经济和学校科研都有显示度的重大项目。

三是营造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配套政策软环境。为了更好地服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业学院建设双方支持并鼓励N大学国际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在Z市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并鼓励当地企业、区镇与学校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更高层次的协同创新发展;支持并鼓励学校专家教授到当地创新创业;双方联合推荐申报国家、江苏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Z市对学校在当地实施国家、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按规定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支持学校专家教授到当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学校优先选择、聘任符合相关条件的当地高层次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为产业教授;Z市在学校设立政府奖学金等。该系列配套政策将切实提高产业学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导师的吸引力,最终高效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高质量发展。

2.搭建全过程产教融合平台。一是建设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复合教学平台。N大学产业学院为实现科研育人和产业育人,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及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搭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培养专业技能和产业知识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由人才资源部对接,聘请本市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产业学院担任产业教授;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产业学院培养的人才在当地就业落户。

二是建设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研融合实践平台。N大学在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相关学科与Z市相关企业对接,聚焦企业需求,采用目标导向进行产业技术研究,充分实现科研与产业的同频共振,为后期的成果转化奠定基础。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产研融合实践平台深度参与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攻关,有效提升了创新实践能力,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拓展自身研究深度和广度,并切实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建设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能实训平台。产教融合实训平台能够促进高等教育同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N大学产业学院以学校优势资源结合企业需求,打造精品实训项目,建设化工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培训高层次企业技术人员和工厂操作人员。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该平台的学习实践能有效解决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同质化问题,切实做到与相关企业的职业技能需求全面接轨,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教学体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创新优势。

四是建设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业技术孵化平台。N大学与Z市共同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开发孵化平台,用于相关企业技术开发的放大实验。通过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中试放大研究,并进行产业化论证,相关成果优先在本地转化,同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相关产业技术开发和孵化提供前瞻性实践锻炼机会,使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充分积累和提升未来从事产业化实践所需的经验和能力。



四、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的实施建议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国家实施的创新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支撑。高校应把握机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服务能力。产业学院是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将原先“百舸争流”的分散式改革转为“远洋战舰”的集成式战略,形成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新理念、新思路,是未来保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路径之一。高校联合企业建立由教学到实践、校内到校外全方位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能为高校高层次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借鉴,促进相关工程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对我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N大学产业学院实践走出了一条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路径。产业学院集政、产、教、学、研建设为一体,打破以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办学;高校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之初就围绕产业需求进行定制化培养,使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充分向上下游延伸,让高校的优势学科与地方的产业需求进行无缝对接。结合N大学产业学院实践,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共建课程体系

产业学院模式下,高校应主动转变角色,引导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关注行业最新发展前沿,使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能直接与产业需求对接。高校通过开设工程设计课程、案例教学课程、职业资格衔接课程、技术前沿课程以及研究生自主学习课程,将示例、实训、实验、见习等多种方式以及场景交替运用,培养研究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推动学生专业知识向实践技能的充分转化,促进知识链从校内到校外的有效延伸。

共建交叉学科

产业转型升级具体表现为传统产业升级与新产业发展并存,多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产业学院应顺应趋势,培养跨学科特色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支撑区域发展。针对高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只研究本学科领域问题的情况,高校要依托产业学院,由学术带头人构建跨学科平台;依靠交叉学科科研团体共同协作建设跨学科集群,实现不同学科优势互补,突破固有思维,推进创新性、交叉式、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校要以优势学科为主,鼓励新兴学科、人文学科与优势学科的创新交融,以“优势学科主干课程+其他学科必修、选修课程”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宽广知识面,提升其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共建导师队伍

对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强化“双师制”的师资培养与协同指导,是解决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分离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更有利于校企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中,为确保校内学术导师与校外企业导师的协同合作,高校可由学位点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负责校外导师评选聘任工作。高校可先让校内导师与学生进行双选,再由校内学术导师为学生推荐校外企业导师,特别是推荐与学术导师存在合作项目或研究方向较为一致的校外企业导师。校内外两位导师应事先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并明确分工,确定各自的职责。校内导师要负责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给予解答,指导学生完成各项校内学习任务;校外导师要熟悉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尽可能提供与其专业相一致的实习情境,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授实务课和开展实践应用指导。

共建产学研协同平台

平台打造是产业学院助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深度融合的重点,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与政府共建校外研究院。高校应与面向地方需求的校外研究院合作,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践场所,充分锻炼研究生的职场适应能力。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通过政府支持来实现各方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政府引导、学校共建、市场化机制体制的探索,高校要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作用,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各方密切合作、协同推进校外研究院建设的格局,促进人才培养政策的落地生根。校外研究院专业化程度高,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可精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自适应性以及综合能力。二是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高校应利用企业的创新资源,把产学研基地建在企业,将经营实体与教学实习基地合二为一,为企业提供潜在的储备员工。企业直接根据市场动向将需求发包给基地负责人,负责人组织基地研究人员开展技术攻关,为高校提供潜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取得的成果直接就地转化,输送给企业,形成校企协同创新闭环,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三是与行业企业联盟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引发企业主体在各个方面的调整,企业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正逐步扩展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共同组成行业企业联盟或者集群,成为一种介于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有效的中间组织形式,其发展对区域经济与产业升级影响巨大。高校要主动协同联盟或者参与集群建设,协调多利益主体关系,与行业企业联盟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路径更加普适化、合群化,通过联盟或者集群寻求更加广阔的合作天地。

分享、点赞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顾永东: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顾永东,等 高校教育管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