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任卓冉:终身学习趋势下高等教育微证书的逻辑理路与实施框架
作者简介
任卓冉,副教授,法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与法学教育研究。
引用本文
任卓冉.终身学习趋势下高等教育微证书的逻辑理路与实施框架[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2):14-25.
摘要
在高等教育领域,微证书具有快捷、灵活、实用等特点,能更好地联结学习者与劳动力市场,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帮助传统高等教育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整体趋势。微证书潜在的风险与问题使其亦需要依靠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综合利用现有高等教育治理机制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当前国际上微证书有嵌入与补充高等教育两种发展路径。不同模式在证书价值、认证标准、质量保证、运作体系等方面采取了不同措施,都极具代表性。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微证书发展的现实障碍,高等教育系统应运用资历框架明确微证书的定位,完善多元化学习激励机制,设计微证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微证书识别与运作通用平台,以此构建高等教育微证书的整体性实施框架,推动教育竞争与人才供应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高等教育;微证书;终身学习;非正式学习;数字徽章;微认证
当今社会已进入“工业4.0”时代,互联网技术、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工作与职业的数字化转型,加之近年来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公共和私营部门对人才提出了新需求,全球劳动力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数字经济与疫情也对我国的产业与就业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据统计,2021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2亿人左右,占我国当前7.5亿总就业人口的26%。灵活性已成为当前及以后就业的关键特性,劳动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以保证可持续发展,“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学习成为一种整体趋势。传统高等教育已难以满足社会对终身学习的现实需求,国外的教育机构、行业团体、政府部门和学习者纷纷将目光投向快速发展中的微证书(Micro-Credential)。微证书以能力培养和技能更新为重点,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模块化的短期学习机会,帮助学习者与行业建立更直接的联系,因此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渐上升。2021年和2022年的《地平线报告(教学版)》均将微证书列为影响未来高等教育的关键技术,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微证书运动亦势头强劲。
目前微证书在我国有一定发展,在实践领域,我国积极推进慕课学分认定,部分高校也开展了一些微证书项目。在学术领域,学术界对微证书的研究集中于教师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方面,但对微证书发展的潜在风险与关键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路径等鲜有论及。因此,分析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微证书发展背后的深层逻辑与现实路径,探索适应我国国情并面向终身学习的高等教育微证书实施框架,对增强我国高校竞争力,完善终身学习资历认证体系,丰富人才供应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开放与多元:高等教育微证书的
概念、发展动因与潜在风险
# 高等教育微证书的定义与特征
当前世界主要机构对微证书的定义各不相同(如表1所示),虽尚未达成共识,但通常是指获得证书的学习活动和证书本身。也有学者将微证书总结为通过认证的文件证明学习者在较短的持续性教育或培训活动中获得了基于能力的成果或知识。还有学者认为,微证书是指由多于一门课程但少于一个完整学位的课程所组成的学习活动。综上可见,微证书不仅是一种开放性的资历认证形式,而且代表着一种新的终身学习与教育活动方式。
表1 世界主要机构对微证书的定义
认证局微证书专注于提供目前高等教育系统没有提供的技能发展机会,通常需要5~40个学分,学分要求与传统学历证书相同虽然缺乏一个共同的定义目前被视为微证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采用的最大障碍,但我们必须承认,世界主要机构对微证书的诸多定义从根本上反映了它正在快速发展的现实。目前微证书的发展虽尚未达致成熟稳定阶段,但各个国家和地区所进行的微证书运动已经体现出一些通用特征,还有一些非通用特征可能代表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微证书运动所表现出的通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模块式学习。学习模块是由传统知识体系与课程拆分而成或由新型知识与技能自由组合而成的独立学习单元,因此微证书学习规模较小、周期较短、课程费用较低,并且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搭配学习模块,实现个性化学习。第二,数字化存储。微证书使用数字技术对证书进行呈现、传播和存储,证书内容比传统的学位证书更丰富,包含学习者能力的认证标准、评估方法、认证机构等信息。数字化存储使学习者能够随时以统一的信息模型向潜在雇主展示自身的能力。第三,多元化的课程形式。由于在学习进度安排和时间方面更具灵活性,微证书课程多以慕课形式开展,但也有面对面授课的传统形式和面对面与在线混合形式,例如布法罗大学通过微证书办公室为学习者提供了1学期到3学期不等的面授微证书课程。第四,技能导向性的学习内容。微证书课程通常侧重于与劳动力市场高度相关的技能或知识,包括软件知识、项目管理等具有不同适用性的一般技能,教师技能等具有高度特定性的专业技能,还有学习技能等元认知技能。第五,专业的验证标准。微证书对学习成果的评估会基于公开的专业技术标准,例如学习者完成了作业任务或在受控测试环境中证明自己掌握了相应技能,授予证书即意味着学习者具有专业工作所需的特定知识和实践参与能力。
除此之外,微证书还有学分性与可堆叠性两大显著的非通用特征。学分性即授予学分,当前微证书中一部分证书有学分,还有一些证书没有学分。这些学分经高校认可能转换为该校学分,如被统一的学分系统接受,还可以作为系统学分累积。可堆叠性是指微证书既可以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凭证而存在,也可以与其他微证书联合形成更大的资历证书,例如正式的学位证书。目前微证书主要有三种堆叠模式,即嵌入式、先验式与模块式。嵌入式堆叠是事先将微证书整合到一个资历认证学习计划中,学习者在注册后可参加相应的微证书课程。先验式堆叠是学位授予机构承认学习者先前的微证书,并将其转换为学分纳入自身的认证框架。模块式堆叠是指将传统高等教育课程模块化,学习者可通过学习其中独立的模块来获取微证书,也可以在完成多个模块学习后,将数个微证书堆叠为传统的“大证书”。
# (二)高等教育微证书的发展动因
正式的高等教育体系通常有四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分别是学习者、雇主、教育机构、政策制定者。在理想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学习者、雇主、教育机构会形成完美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彼此之间利益平衡且公平。然而伴随着终身学习趋势的加强,传统高等教育学习与资历认证体系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质疑。首先,对学习者而言,工作年限的整体增长与工作需求的变动要求其经常性学习,正式高等教育周期较长、学费昂贵,学习成果又常常不符合就业需求,参加高等教育的投入与回报难以匹配。其次,雇主无法仅通过传统高等教育的资历认证来验证学习者是否具备某项重要技能或评估其资历与工作的相关性。最后,对政策制定者来说,就业市场与经济方面的压力使其必须利用政策杠杆工具来提高高等教育体系对劳动力市场的响应能力。利益相关者对学习与资历认证模式转变的现实需要推动着传统高等教育的变革和社会对终身学习新路径的探索。此外,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大规模开展、虚拟与数字化学习模式的逐渐成熟也使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注意到微证书的价值,希望借助微证书使各方达致理想的平衡状态。
微证书学习周期短、费用低,具有更集中的内容、更实用的学习体验、更开放的知识、更灵活的学习计划、更便捷的查阅与展示形式等特点,微证书课程与认证方式的发展为开放多元的终身学习范式的构建提供了基础。其一,微证书能够帮助学习者随时随地获得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可堆叠性也使学习者能够通过微证书来获取传统的资历证书。其二,微证书可以使雇主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学习者所具备的特定技能,进而快速确定适合工作的人选。有调查证明,73%的雇主认为拥有微证书会对学习者的求职申请产生积极影响,甚至有相当多的企业正在创建自己的微证书。其三,对高等教育机构来说,采纳微证书不仅是对新的教学技术手段的尝试,而且是在数字化背景下提高自身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响应能力的手段。非正式学习与替代性证书的发展,尤其是企业等证书供应者的涌入使高等教育机构受到了一定的挑战,通过微证书扩大教学包容性、吸引更多不同的学习者群体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应对风险的一种有益尝试。其四,政策制定者也并非被动的旁观者,其能够利用各种激励政策在微证书质量监督、框架实施、资金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高等教育微证书的潜在风险与问题
作为终身学习时代的产物,微证书的发展也伴随着各种争议与讨论。在微证书的优势逐渐被利益相关者认可的同时,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在知识层面上,微证书可能造成高等教育知识与课程结构的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模块式知识可能会打破高等教育原有的知识框架体系。微证书课程主要是依照工业标准、商业和市场需求选择课程内容,往往是从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挑选需求旺盛的部分来制作学习模块,忽略了不同知识形式间的界限,破坏了传统高等教育知识分类原则,割裂了原本的课程体系。其二,可堆叠性可能会破坏高等教育知识学习的层次性。高等教育知识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在学科内部形成了符合学科特点的,连贯、明确、系统的学习顺序与结构,而微证书的学习与堆叠和微证书的获取顺序无关,不受专业知识层次结构的限制,不符合知识发展的内部连续性与学科逻辑性。其三,能力本位偏离了高等教育知识的专业性与客观性。相较于传统高等教育,微证书是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需求更彻底的服从,工具性和学习者的自我最大化是其规范标准的最终目标,学习内容往往根据特定工作任务或角色来设计,与学习者的技能培养有强关联性。在微证书课程中,学习者对传统高等教育专业性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对特定工作情境中日常实践性技能与应用型知识的掌握,难以体会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客观性。在社会层面上,微证书可能造成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不平衡。与传统学位证书相比,微证书显然是对工作所需技能更积极的回应,其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型将教育和工作场所的目标与要求直接联系起来。学习者选择微证书时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来猜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使他们在正确的时间拥有工作所需的技能。因此,有学者称微证书是“零工经济的零工资格”,认为微证书供给者多元化与商业化所带来的风险导致了学习者在利益关系中的不平衡地位。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微证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亦可能由自身缺陷而引发潜在风险,这些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一方面,微证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有助于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微证书为工具,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将作为教育提供者的主要任务与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实现高等教育的进化。进化后的高等教育体系应包含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两种模式以及两者的互动,以适应终身学习的社会趋势。另一方面,微证书采用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与行业一致的教学目标、在线或混合式的教学方法以及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型,其发展仍是以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为基础的。学分性与可堆叠性等非通用特征之所以能够进一步扩大微证书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得益于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的支持。将微证书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亦有利于规范其发展,保证学习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公正与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微证书的潜在风险。可见,虽然微证书给我们提供了重新调整、重新评估甚至重新设想目前证书和资格框架的机会,但至少在较长时间内微证书仍无法脱离传统高等教育体系而存在,且需要当前的高等教育管理流程和治理机制的适当规制。
明确了微证书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即可知与传统高等教育相同,只有当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平等且公平受益时,微证书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以及长远发展。如何保证微证书的质量进而提高通用性和可信度是影响微证书未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具体而言,微证书想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认定微证书所达到的教育效果,如何保证微证书课程的教育质量,如何实现微证书与高等教育正式证书的交互,如何实现微证书的统一识别和有效运作等。对于这些问题,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微证书发展迅速的国家与地区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并在持续探索。
二、趋同与趋异:高等教育微证书发展的
现实路径
#(一)高等教育微证书发展的不同路径
欧盟采用整体性战略方法,致力于将微证书统一纳入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与当前欧洲高等教育的合作互认。欧盟委员会将微证书视为支持欧盟终身学习计划的关键行动,综合利用资格框架、学分转换等原有高等教育系列政策在欧盟、成员国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三个层面的广泛实施为微证书的互信与认可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欧盟委员会一方面发布了《微证书用户指南》《欧洲微证书方法》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微证书从设计到推进提供了丰富支持;另一方面成立了专门的微证书咨询小组,尝试建立微证书框架,以实现与现有资格框架,如欧洲终身教育和培训资格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EQF)和欧洲高等教育区资格框架(The Framework of Qualif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QF-EHEA)的兼容与互认。当前,由多所大学与机构组成的欧洲慕课联盟已经推出了与QF-EHEA一致的通用微证书框架(Common Micro-credential Framework,CMF),不仅用正式资历证书的资格标准要求微证书,而且鼓励实现欧洲范围内微证书与传统高等教育的学分互换和证书堆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微证书发展路径与欧盟相似,也是将微证书纳入现有高等教育国家资格框架,学分标准与正式证书相同,学分数量和适用性由国家资格框架决定,以此推动证书间的互认与堆叠。
美国是最早发起微证书的国家,并且一直是微证书发展的前沿中心,这得益于其所拥有的课程时代(Coursera)、优达学城(Udacity)等世界知名慕课平台推出的专项课程证书、微硕士证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微硕士证书等的巨大影响力。与欧盟的发展路径不同,美国并非依靠通用的标准化框架,而是更强调依据当地的政策环境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战略目标来发起和实施具体的微证书项目。美国虽然鼓励微证书的学分性和可堆叠性等非通用特征的发展,但并没有建立关于高等教育和培训的国家资格框架,也未对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非学分课程进行统一的认证监督,在微证书是否授予学分、能否堆叠,以及认证方式、学分转换、质量审查等方面更多是依靠非政府组织的自由选择与创造。例如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HEA)作为从事高等教育认证的私人协会,尝试提出了整体性的微证书质量标准和外部审查方法等。此外,在保证微证书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发展空间的同时,美国也要求微证书必须达到严格的学术标准,应与行业标准保持一致,并尽可能与产业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此基础上,美国形成了丰富的微证书运作形式与发展样态。加拿大的情况与美国类似。
由前述内容可见,微证书运动作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新风潮,已从国际组织与智库的倡导性建议发展为多个国家的关键性政策,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以欧盟为代表的微证书“嵌入”传统高等教育的整体式发展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微证书“补充”高等教育的分散式发展模式。其中,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选择将微证书纳入国家或地区资格框架,以资格框架作为推动微证书学分转换与堆叠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依靠高等教育系统推出微证书认证识别和质量审查的整体性计划。不同于由官方推动的嵌入式整体发展模式,美国基于各大慕课平台的深厚影响以及各州不同的教育系统,由慕课平台与高校等非政府组织作为微证书运动的主要推动者,由机构自行决定微证书如何发起和实施,这也使微证书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在美国的发展更具多样性。
#(二)高等教育微证书发展的主要措施
欧盟与美国都将微证书视为适应终身学习社会趋势的重要行动,两者在证书价值、认证标准、质量保证、运作体系等影响微证书发展的关键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各具特色,都极具典型意义。
1.设置认证标准保证微证书的内部质量。认证标准是对学习者的具体要求,以此衡量学习者的能力或学习成就,相当于向雇主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组衡量微证书价值的参数。目前,国际上就授予学分的微证书普遍要求其认证标准必须与正式资历认证标准保持一致。因为不管学习者对可堆叠性的态度如何,获取微证书即意味着获得可堆叠为高等教育正式资历证书的学分,或完成了正式资历证书中至少一个模块,所以学习者的学习时间与工作量必须满足目标资历所要求的学分数量。无学分的微证书的认证标准可以与正式资历相对应,也可以不对应。例如2019年欧洲慕课联盟建议获取微证书应有100~15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同时满足EQF6~7级的要求;CHEA将认证标准总结为工作量标识(平均学习时间或学分)、学习成果描述(知识、技能、责任和自主程度)等内容。
2.完善质量监督优化微证书的外部治理。质量监督侧重于在机构层面从外部对高等教育微证书进行审查与评估。CHEA总结了从纯粹的自发性审查到外部的总结性审查九种质量审查形式(见表2),不同审查形式可以混合使用,以此在高等教育微证书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信任。同时,该机构针对传统高等教育建立的质量平台也可以用于评估高等教育微证书。欧盟基于《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建立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欧盟成员国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所有课程,包括微证书课程在内都必须由质量保证机构进行定期的外部质量评估。该体系将高等教育机构视为确保微证书质量的关键主体,质量保证机构的作用是督促高等教育机构制定微证书质量保证政策与流程,并确保公众和利益相关者了解质量监督系统的有效性。
表2 美国九种微证书质量审查形式
3.引入学分交互实现微证书的转化堆叠。学分交互意味着学习者有机会将微证书堆叠为正式的学位证书,这有助于学习者流动,也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灵活性。美国是由高等教育机构自行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实现微证书学分的交互与堆叠,欧盟则是通过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建立正式的学分交互信任识别体系。ECTS通过定义学习成果和工作量来表达学习深度,一般25~30小时的工作量对应一个学分。在ECTS中,微证书适用的学分分配、奖励、积累和转移原则与正式高等教育一致,学习者可以积累学分以获得资历证书或记录个人成就。
4.利用数字存储实现微证书的认可识别。在政策层面,较为典型的做法是欧盟将针对高等教育资格互认的《里斯本承认公约》扩展并使之适用于微证书,这成为微证书在欧盟高等教育整体性框架内获得认可的法律基础。该文件规定,每一缔约方应承认在另一缔约方高等教育计划框架内完成的学习。在技术层面,欧盟委员会推出了欧洲通行证,学习者可以在线记录自己所有的技能和资历,还可以将文凭、微证书等文件存储在欧洲通行证个人图书馆。学习者自己控制所有数据,可以选择与谁共享以及共享的时间。欧洲通行证使用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安全。美国也在开发类似工具,如综合学习者记录旨在将单一的学习者记录用于美国多数学院和大学。学习者可使用这一工具记录与分享自己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经历,包括课程、项目、学位以及有助于培养职业技能的课外经验等。
5.建立通用平台形成微证书的运作体系。当前由高等教育机构推出的微证书一般有两类运作形式:一是建立由自己完全控制的内部平台;二是与私营部门、政府或其他机构建立共同利益的外部平台。不同形式对目标学习者的划分,课程、组织模式、财务模式的设计有所不同。两类运作形式可再细分为若干种具体式样,详见表3。本研究对内部通用平台的介绍以“在现有学术部门内提供新的微证书课程”这一形式为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世界校园是此种形式的典型代表。该机构以学院为组织单位,为学习者提供150多种在线课程,线上线下课程由同一教师任教,学费是其主要财务收入,教师成本是其主要支出。本研究对外部通用平台的介绍以“与在线项目经理合作”这一形式为主。在线项目经理是开发学术平台的私人营利性组织,高等教育机构通过与其合作,将课程开发和运营的一部分责任以及学费收入的一部分移交给该组织,二者形成收入分享与行政职能外包相结合的组织与财务模式。学术伙伴关系(Academic Partnerships)是在线项目经理的代表性组织,截至2018年,该机构已与东华盛顿大学等60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管理着650多个在线项目。
表3 高等教育机构运作微证书的不同模式
三、转化与融合:构建我国高等教育
微证书的实施框架
#(一)我国高等教育微证书发展的障碍
数字化与疫情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终身学习的社会趋势,传统高等教育面临的变革压力与日俱增。一方面,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但“市场不适应”的症候逐渐明显,职业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导致技能型人才短缺,非职业高等教育传统培养模式下学习者能力与工作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未能充分回应学习者对终身学习的现实需求。为了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例如《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范的通知》提出要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要求国家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健全终身教育体系。以此为依托,我国高等教育微证书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所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第一,微证书的概念与定位尚不明确。当前在我国各项政策与规范性文件中还未明确使用“微证书”这一概念,较为接近的是1+X证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主要面向职业教育,而微证书作为一种新型学习与资历认证方式,并不囿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二元划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第二,与微证书相关的多元化学习激励制度比较欠缺。近年来,我国通过《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学分转换、国家资历框架、1+X证书、学分银行等一系列学习激励制度,但这些制度还未将高等教育微证书囊括在内,微证书的发展还缺乏直接的激励制度与针对性措施。作为终身学习的创新形式,激励制度的欠缺不利于高等教育微证书在我国的开拓与发展。
第三,微证书的整体性质量保证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微证书实践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与国际上一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支撑性机制的系统性与成熟度皆有很大不足,尤其是对微证书未来发展有关键影响的质量保证机制建设还不完善。如今我国既没有形成系统的微证书课程质量监督机制,也未有严格而统一的学习者获取微证书的认证标准,基本上呈现各教育机构“划地为界”“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微证书的长远发展。
第四,微证书的运作与识别系统尚不完善。面对全球性的微证书运动,我国虽然出现了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推出的微硕士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研发的师范生在线教学能力微认证系统,以及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领域开展的云微认证等具体的微证书项目,但整体而言,微证书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微证书的运作方式较为单一,未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且不同高等教育机构在微证书的识别及认可方面标准各异,微证书无法获得承认的情况所在多有。
#(二)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微证书实施框架的具体措施
当前,虽然欧盟与美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但其都选择将微证书融入现有高等教育管理流程和治理机制,既以必要手段引导,又避免抑制创新性和灵活性,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微证书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宏观层面来看,高等教育微证书在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方针与指南。我国有集中的公共教育体系,具备从国家层面统一进行制度设计与建立高等教育微证书整体性实施框架的条件,故而嵌入式整体发展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从微观层面来看,我国也可以学习美国分散式发展模式中的创新性举措,针对高等教育微证书发展中的问题,择取适宜的措施。
1.运用资历框架明确微证书的定位。资历框架是微证书嵌入高等教育的基础。资历框架按照一定标准对包括学位、文凭、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他证书等在内的各级各类资历划分等级,旨在整合协调各类资历,进而提高那些与劳动力市场、教育和培训系统以及公民和社会密切相关的资历的透明度、可及性与质量。学习者满足资历框架中设置的标准即可认定为达到了特定学习水平,具备获得相应资历证书的条件。由国家资历框架来记录微证书并认可通过微证书获取的学分能够将微证书与资历框架中的资历等级相关联,以资历等级来对应与划分微证书所代表的学习成果水平和级别,一方面能够明确微证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提高微证书的可信度与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微证书与其他资历证书的转换和交互创造了条件。
当前我国资历体系主要由以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为代表的教育证书和以职业资格证书为代表的职业证书构成。在这种二维结构下,两类证书不仅主管机构不同,管理条块化现象突出,而且难以对多元学习成果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这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始终停留在政策层面的重要原因。微证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当前资历体系二维结构的壁垒,这是因为微证书更强调能力本位,非常重视学习成果的通用性与实用性,且有可能通过堆叠形成正式证书,这些特点构成了划分多元学习成果等级标准的新范式。
具体而言,首先,国家主管部门应制定国家资历框架学习成果等级的通用性标准,从学习者知识、技能、自主性、责任等多维角度完善相应的级别定义,避免内涵界定的单一性,同时注意尊重学习发展规律,保证等级间的差异。这样利益相关者通过框架中不同级别定义的对比能够明确各种资历证书间的对应关系,使不同资历证书具有可比性与可移植性。其次,主管部门应深入分析国家资历框架所面向的使用群体的诉求,并以此作为制定等级标准及实施细则的依据。如微证书等级标准的制定应保证学习者、提供者、使用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参与,尽可能使微证书学习成果的认定标准与社会整体的价值判断及实际需求保持一致,以此提高社会和用户对资历框架及其所覆盖的微证书的认可度与信任度。最后,资历框架应将资历的实用性指标作为判断资历证书等级的基本依据。对于微证书,我们可以将学习者的应用度、高等教育机构的接受度、雇主或雇主协会的认可度、专业协会的推荐度等实用性指标作为衡量证书价值的依据,以此丰富资历框架等级标准的内容。
2.完善微证书学习激励机制。在国家资历框架基础上构建系统完善的多元化学习激励机制是推动微证书发展的现实保障。这种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学分交互信任识别等制度。我国早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要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学分银行,完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要求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同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学分银行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对个人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和转换的制度形式。学习者获取X证书后,经过学分银行的认证能够获得学分银行所赋予的学分,通过学分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间的累积和转换。作为国家资历框架的支持性制度,1+X证书与学分银行相生相成,互为实践基础与制度保障。二者所反映的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思路与微证书学分性和可堆叠性的特征是相通的,将微证书纳入现有的制度设计能够帮助微证书通过学分银行实现与其他资历的联结。
当前我国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正在建设过程中,将二者扩展至包括微证书在内的更广阔的终身学习领域制度阻碍较小,具有较高现实可能性,但如何实现不同证书的学分分配、积累和转换是其中的难点。高等教育机构接受微证书学分主要有两方面障碍:一是微证书对课内和课外的时间要求可能不符合正式学分的最低要求;二是微证书学术工作的水平和严格程度与正式学分的要求可能不相称。对此,首先,学分银行制度应明确具体的学分学时转换标准,保证微证书的学时和工作内容满足正式学分的最低要求。其次,学分银行应设置微证书堆叠的最低标准与最高标准。微证书最低要大于1个学分的工作量才能参与学分银行的学分累积,同时累积不得超过正式证书所需的总学分,即多个微证书不能自动累积成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学位。此外,微证书向正式证书的转换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或通过相应考核。最后,国家相关部门应针对微证书的最佳工作量和学分范围发布指南,例如发布微证书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指南,建议微证书应包含100~15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或者3~6个学分,明确满足国家资历框架级别条件的学习成果的详细要求等。
3.形成微证书教与学质量保证体系。微证书教育与学习质量保证是保障微证书公信力与影响力的关键,也是微证书各利益相关者形成互信关系的基石,具体包含学习认证标准与教学质量监督两方面。学习认证标准是从微证书内部的课程学习与证书获取方面来保证微证书的价值;教学质量监督侧重于在机构层面从外部对微证书进行审查与监督,二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微证书教与学质量保证体系。
对于学习者获取微证书所需的认证标准,一方面,在将微证书纳入国家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等制度的基础上,具体的验证标准应与资历等级要求及学分银行规则相对应,并根据微证书是否能转换为学分银行的学分而作出区分。授予学分的微证书,其验证标准必须在符合国家资历框架资历等级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分银行所规定的工作量和质量要求;不授予学分的微证书仅需满足其在国家资历框架中对应的资历等级要求即可。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完善基于能力的微证书学习考核方式。不同微证书课程的学习考核方式区别很大,可大致分为完成学习任务和通过考试两类。对于完成学习任务的类型,学习者必须保证一定的出勤率并且完成一系列作业任务,以此证明自身具备应用特定技能的能力。对于通过考试的类型,学习者要完成绩效任务或在受控测试环境中证明自己掌握了相应技能,例如累积了规定时间长度的实践经验,完成了周期性的机构学习,并通过了由测试题目或实践题目组成的考试。
对于教学质量监督,主管部门应根据微证书的具体类型来设计相应的质量保证路径。一方面,针对由高校颁发并获得国家相关机构认证的微证书这一类型,相关部门可通过以下举措保证其质量。首先,国家主管部门应将对高校正式资历证书的教学评估和专业质量标准应用于微证书。微证书课程必须参与面向高等教育的定期教学质量评估,同时根据微证书的特殊性,教育部门应对现有高等教育教学指标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其次,在将现有的高等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应用于微证书质量评估的同时,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专门用于微证书的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与其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进行对接。最后,高等教育机构是保证微证书教育质量的关键主体,也是微证书教学督导评估体系的施力点与执行者,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机构个体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并积极引入由政府、行业、兄弟院校等共同参与的微证书质量监督机制。另一方面,针对在相关项目中颁发的微证书,例如短期学习项目、培训项目、混合或在线学习项目等非学位项目中的微证书需要通过综合性的质量保证工具来建立互信机制,这些工具具体包括由国家发布针对此类微证书的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与前一类微证书的教学监督标准保持一致;丰富质量审查形式,建立同行评审、外部审计、提供者评估、雇主评估、学习者评估等多种审查方式;建立统一的质保平台,积极支持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对此类微证书进行定期评估;等等。
4.建立微证书识别与运作通用平台。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微证书的持续发展需要科学设计认可识别系统。在政策层面,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高等教育机构不愿承认其他机构颁发的微证书及其学分的情况,主管部门可制定国家微证书认可识别方案。其一,主管部门应统一微证书的外部识别特征,学习者能力的具体介绍、认证标准、评估方法、认证机构等信息都应被包含在微证书内容中。其二,官方应承认微证书的效力与价值,在全国范围内由不同区域、不同机构颁发的微证书如被纳入国家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其他机构即应认可,允许获取某一级别资历的学习者进入下一级别课程的学习。在技术层面,我国近年来开始探索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这为微证书的存储识别开拓了道路。未来主管部门可进一步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包括微证书在内的资历证书综合性发布与管理平台。平台与各教育机构的智慧管理系统相衔接,学习者可以在平台上申请个人学习账号,在线记录并储存所有资历证书,形成个人终身学习阶梯式发展的完整图景,并可随时与包括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分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合理有效的运作形式是微证书持续发展的另一保证。当前,我国微证书的运作形式既包括国内高等教育机构与国外机构的合作,也有在现有学术部门内开设新的微证书课程,基本上都是由高校主导的实施模式。对此,国家应鼓励高校与企业、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合作,进行非营利合作伙伴参与模式和营利性产品开发模式的探索与开拓,而这种合作也有利于融合不同主体的优势,提高微证书的权威性与影响力。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微证书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应鼓励多种不同运作形式协同发展,通过长期参照对比,总结出更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高等教育微证书运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通用性的微证书运作平台。现阶段,我国可通过发布微证书运作模式指南,介绍多种不同的微证书运作形式对高校等机构进行引导。
四、结语
现代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使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向更具适应性和实用性、更易获得、更有价值的方向转型。微证书是连通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桥梁,不仅能帮助学习者在工作中整合学习,而且有助于其将学习内容更好地融入工作需求。微证书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的支持,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亦可借助微证书实现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互动,顺应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趋势。判断微证书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持久特征还为时尚早,但不可否认微证书在现阶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等教育机构在学习和资历认证中实现传统与现实需求之间更大限度的统一。当前,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与地区都将微证书视为推动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举措,我国也应积极汲取先进经验,尽快构建本国的微证书实施框架,以此作为对全球微证书运动的支持与回应,同时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实现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伟目标。
分享、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