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互体验、VR、全息投影,共同展示文化遗产

王之纲、王烨 装饰杂志 2023-03-12

内容摘要

“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通过运用视频、交互体验、VR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再现和创新了文化遗产的种种魅力;通过课题研究,用理论的构建来深度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通过策划展览,用实际成果的展示来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并且用新媒体艺术来表现文化遗产被创新的艺术探索过程,以“信息”乃万物之灵的核心理念来展现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可持续性创新的多元化、系统性的研究成果。

 

 

1

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展览的现状


随着我国文化政策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展览成为文化遗产成果的重要展示途径。从博物馆到美术馆,再到各种展览空间,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商业区域,无论是传统形式的陈列还是结合新媒体艺术的展示,都能看到文化遗产带来的精彩内容。展览在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提升国家形象、推动社会传播、强化人文关怀的作用。

 

1.“万物有灵”展览简况


清华大学一直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创作上不懈努力。将文化遗产体验带入新一轮数字时代,是数年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专业团队一直在专注研发的领域。

 

2016年,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上,清华大学“万物有灵”学院展举办,初次亮相便获得成功,广受国外友人的赞叹。其中展示了有关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相关作品,包括来自清华美院极具代表性的“973”项目——敦煌数字化保护虚拟展示平台、敦煌飞天舞蹈、《韩熙载夜宴图》互动影像装置等。

 

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以下简称“万物有灵展”)立项,并于2018年9月10日至14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落地展出。该展览通过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来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展览的反响非常好,观众都沉浸其中,与各个展项进行互动体验,并从中感受到了新媒体艺术、科技与文化遗产融合带来的影响和反思。并随后在南京市国际博览中心上海豫园举办展览活动。

 

展览海报


2.文化遗产的体验创新


“万物有灵展”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展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成果,其中包括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还原实现文化遗产的物理空间,并且增加沉浸式体验的虚拟数字内容,以达到一种神奇的体验效果。沉浸式体验方式通过头戴设备,在观众面前呈现全方位的数字化虚拟空间,观众不需要大范围的移动,只要通过控制手柄来进行小范围的环视和移动即可。

 

以“万物有灵展”中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成果虚拟现实博物馆展项为示范,该展项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鲁晓波、徐迎庆携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通过对敦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和展示,第159洞窟的虚拟漫游、敦煌数字化研究过程展示等手段,对文化遗产的采集方式、数字内容制作、多元化数字呈现等领域的关键环节展开研究与实践,进行了大胆创新,再现了敦煌的艺术和文化以及数字化保护的成果。作品包含影像展示、交互探究和虚拟漫游等方面的内容,给体验者提供了全新的敦煌虚拟空间。

 

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成果虚拟现实博物馆


观众头戴VR设备,手持操纵手柄,就可以在虚拟的敦煌博物馆中游览体验,头顶优雅的天女在星空中飞舞,观众在沙海形成的丘壑中漫步,进入第159洞窟时进行360度全方位的壁画观看,这样的体验是传统的博物馆展览体系无法实现的。


与传统的博物馆展览体系不同之处在于,博物馆展览需要足够大的空间,并且只能陈列有限的艺术品,观众在有限的空间进行观览体验,面对的是完全现实的环境和实物。而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的虚拟空间,承载的信息量会更大,也能够利用虚拟环境制造沉浸式体验,可以营造时空交错的幻境,也可以使文化遗产更加神奇地展示出来。

 

2

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策展理念


从最初林茨电子艺术节上的亮相开始,“万物有灵展”的策展理念就是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为根本和主体,并融合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形式,通过展览加深全球范围内文化遗产的教育、研究、艺术创作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传播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思想。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现实空间的依赖和限制,通过新媒体技术而实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将新媒体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上,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结构重释、传播推广和发扬光大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与非》



正如笔者在受访时所说的:

“这是一场将新媒体科技融入文化遗产体验,探索集聚互动体验的方式,顺应当代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瞬时性;同时让参与感更加有温度,也更有深度。万物,存在即有灵,古老的文化遗产也能够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重现缤纷万千的色彩和生机灵动的魅力。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整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构建起数字化虚拟的文化遗产,在时间的力量面前,文化遗产得到了真正永恒的生命传承。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交互式新媒体艺术作品,则是从精神层面领会继承文化遗产的核心,让那些先人遗留下来的笔触栩栩如生,与我们同处一个维度和时空,于古今对话间,感受文化动人心性的力量。” 



1.文化遗产立体化信息传播体系的构建


“万物有灵展”在每一场的策划阶段就考虑到差异化的存在,针对每一场展览的特殊性进行立体化信息传播体系的构建,从展览形式的定制、口碑宣传、互联网推广、邀请媒体现场采访等环节做了立体化信息传播的尝试。

 

2.文化遗产传播走进大众视野


新媒体艺术的优势在于信息传递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因此它并不仅仅是为了艺术而艺术,在某种层面来说更是为了大众而艺术。纵观“万物有灵展”的各个展项,每一个都是在与观众产生交流,希望传达给观众文化遗产的价值。


  •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负责的《再造·甲骨》展项将甲骨文进行艺术化的创新,进行了表情符号的创作,并且与儿童的汉字教育相结合;

    《再造·甲骨》

  •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博负责的《纸原》展项通过乡野调研,将全国各地区传统手工造纸的精湛工艺展现在大众面前,传播纸文化,传播工匠精神;

    《纸原》

  •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烈与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叶风共同负责的《孔子圣迹图》展项,用动画长卷的表现形式将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的过程表现出来;

    《孔子圣迹图》

  •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诗中负责的湖南益阳主题中的《明清古巷》和《羊舞岭窑》,则通过三维仿真模拟技术再现了往日的风貌。

    《明清古巷》

    《羊舞岭窑》


     

3

虚实结合: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的新媒体艺术体验

 

1.展览与公共空间的自然融合


”万物有灵展”目前只在室内进行展览,空间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功能厅、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上海豫园华宝楼三层。


上海豫园华宝楼展区复杂的空间布局

比较复杂的是上海豫园华宝楼三层的空间。该空间属于商业空间,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有很多区域本身存在已经固定且无法拆除的钢架结构。同时,该空间的布局是某书局在此设计布置的,存在很多书架和书桌,没有办法挪动。所以,给空间设计增加了难度。在前期策划和空间设计阶段,我们考虑到空间环境的特殊性,便有针对性地让各个展项与商业环境进行自然的融合。比如敦煌展区的门前是一排书架,考虑到空间的美感,在设计时取消了展墙的搭建,替换成挂幅。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师丹青、徐迎庆、米海鹏、王之纲、史清源、冯爽妮和北京工业大学的马伟共同负责的。该展项的互动投影虽然用到了展墙,但是展墙前面有一排长展台,所以该展项的图文画面没有选择喷绘到展墙上,而是贴在了长展台上。这样,观众在与该展项互动的同时,低头便可以看到相关介绍,图文与投影产生了更好的融合。

 

另外,湖南益阳主题的《明清古巷》《羊舞岭窑》展项和《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三个展项也根据展区的环境,用挂幅设计替换了展墙的搭建。这些展项的调整都是考虑到与豫园商业环境的融合,巧妙地利用空间的特殊性来达到自然的效果,带给观众更加舒适的观展环境。


2.虚拟空间:交互与沉浸感营造服务于信息的传递

 

良好的文化遗产展示设计,应不仅包含解释文化遗产内涵和价值的意图,而且能使观众参与其中,达到历史与现代、遗产与观众完美沟通的目的。

 

新媒体艺术在展示空间中发挥了补充和延伸的作用,补充了传统展览空间无法实现的虚拟效果,延伸了展览空间的叙事性。新媒体打造的虚拟空间借助虚拟化、情景化、交互性的方式,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内容呈现给观众,不仅仅是展示,也提供给观众与文化遗产互动和沉浸式体验的机会,让观众在视觉、听觉、触觉上都得到刺激,这样大大加深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宣传展示效果。同时,虚拟空间的展示是从静态到动态的补充和延伸,借助三维动画技术,实现动态化的展示效果,将原本静态化或平面化的展示内容予以动态化、立体化地实现,信息传播的途径也就变成了全方位的,满足了观众差异化的体验需求。

 

《重返海晏堂》


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资助,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作为项目发起人,与数字圆明创作团队共同完成的《重返海晏堂》展项充分体现了虚拟空间的优势。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的海晏堂如今已变成石头堆成的废墟。如同给断臂维纳斯重塑手臂一样,无论什么方案都多此一举,残缺成就了她的美。海晏堂也是如此,如果要在遗址上重塑当时的盛景,将会何等困难,而且也将破坏现存遗址的历史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技术就发挥了它的作用,通过勘测、色彩复原、虚拟拼接等手段,利用三维数字还原技术,将海晏堂的全貌一步步展现出来。该展项在清华美院展区以弧幕加地幕的体验方式让观众沉浸其中。地幕与观众进行交互,观众脚踩的地方,沙尘拂去,露出海晏堂残骸,数字扫描轨迹扫过地面,延展到弧幕上,接下来以弧幕展示复原过程。整个沉浸式体验一气呵成,磅礴的气势下糅合进历史的追溯与沉淀,让现场的观众能够全身心投入海晏堂的还原历程当中,赢得了满场的赞叹。


3.展览与体验设计:空间、时间、交互、叙事

 

“万物有灵展”包含紫禁威仪(故宫)、宝相霓裳(敦煌)、皇苑林泉(圆明园)、先贤圣迹(孔子)、邑巷人家(湖南益阳)、传艺承明(手工艺及新媒体实验作品)六大主题板块,从传统手工艺到古文明的延续创新,再到新媒体艺术的大胆尝试等,把丰富的文化内容与体验设计结合在一起,从空间、时间、交互、叙事的角度来呈现展览的精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多功能厅的展区布局

上海豫园华宝楼三层的展区布局

上海豫园华宝楼三层展区的主视觉

由创作者齐雯女士提供的动态雕塑展项是通过雕塑的动态化来传达创作理念的。其中《不小不大》在闭合时是中国古代女性三寸金莲所穿的鞋子,机关一扭,就变成了西方女性所穿的高跟鞋。它在让观众反思文化传承的利弊问题,裹小脚和高跟鞋在当时都是美的体现,但是同样都对人体的生理结构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不可说》则将螃蟹与官帽椅相结合,螃蟹的横行加上官帽的寓意,增添了几分讽刺意味。

 

动态雕塑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宗惠、罗伟、王之纲共同创作的《骷髅幻戏图》展项是新媒体交互艺术。宋代李嵩给后人留下的《骷髅幻戏图》团扇,给人一种神秘感,这次展览对这件作品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通过触摸屏交互,观众点击屏幕中的团扇就会进入虚拟的宋代场景。大骷髅用丝线牵引着小骷髅,观众触摸小骷髅身上的细线,小骷髅就会乱动;但是观众触摸大骷髅手中的粗线,小骷髅就会开始表演京剧和武术。如果观众持续触摸粗线,大骷髅就会散架,这个时候小骷髅就在埋怨观众为什么把它弄散架。最后叹叹气把大骷髅拖走了。互动到此结束,屏幕黑场出现解释文字。这件作品来自宋朝,但是用如今的新媒体技术动态化地呈现出来,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时空距离。观众通过触碰屏幕进行交互体验,也增加了该作品的趣味性和叙事性。最后观众会在体验结束后,思考“何为生,何为死,谁在牵制谁,谁又在操控谁”的生死轮回的哲学命题。

 

《骷髅幻戏图》


《与非》的设计也非常巧妙,该作品是互动投影与装置的结合,声音通过6个风铃传输,投影会根据声音源出现鱼群的活动。鱼群分为白色与黑色,投影背景则刚好相反。铃声响起时,如果是白色的,鱼群便会与声源排斥;如果是黑色的,鱼群便会被声源吸引。这件作品试图在讲述黑白阴阳、吸引排斥的哲学道理。

 

《与非》


4

观众反馈成果


让观众参与互动是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文化遗产建立沟通的方式,也为传统文化和艺术赋予新的理解。观众的现场互动与反馈也成为完善作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直接体验与二次体验的多层次效果反馈。

 

举例来说,在《全息飞天乐舞》展项中,很多观众会跟着全息玻璃投出的舞蹈影像一起舞蹈,模仿天女的舞姿,另一部分观众也会跟着做出一些动作。《与非》展项中,一部分体验者摇铃铛感受鱼儿时聚时散的乐趣,另一部分观众就会产生疑问,如果同时摇多个铃铛的话,鱼儿该作出什么反应?所以,当第二批体验者开始体验时,他们就会去尝试自己的想法。

 

《全息飞天乐舞》


根据现场的观众反馈,每一个展项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给观众带来的收益和反思都是非常巨大的。大部分观众反馈他们通过展览更加了解文化遗产保护,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崇敬和喜爱,同时也非常支持用新媒体艺术的方式去创新文化遗产内容。

 

5

改进空间和未来展望


文化遗产的新媒体展不能仅仅停留在以技术创新为主的数字展示层面,而是应该建立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立体化、信息化的知识的展示和体验系统。对于“万物有灵展”来说,这个工作任重而道远。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问题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数字化保护是文化遗产“永生”的最有效途径,也是艺术与科学密切结合的新兴研究领域。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需要结合创意思维,用新媒体艺术的创意去强化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在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中找到平衡点,这样才会加速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的可持续转化。我们希望“万物有灵展”被打造成一种带有品牌性的展览,可持续性地为社会和大众带来高品质且精彩的文化艺术内容,散发出极大的文化艺术魅力。同时,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媒体艺术创新的概念推广,提升大众的文化自觉,进行文化自省,从而建立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更深入地走进大众,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来源:《装饰》2019年第1期

原文:《古思今译:“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侧记》,文字经删减编辑。

作者:王之纲、王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延伸阅读:

《装饰》杂志2019年第1期介绍

破损壁画的数字化复原研究——以敦煌壁画为例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