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2019年第1期介绍
-- 艺术设计月刊 --
2019年第1期
1958年创刊/总第309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主编方晓风“写在前面”】
每年的这个时间段是非常特殊的,从公元纪年来说新年开始了,但农历新年还未过,整个社会仍然洋溢着岁末的氛围,思绪往往不能从刚过去的这一年中转过来,很多单位的年会是放在农历新年之前,而不是每年的12 月。这个文化差异形成的时间差,造就了每年的这个时间段,让我们有更长的时段去辞旧迎新。社会发展的增速,也使我们感受到一年一年的明显差异,五年前后都会有很大的落差。就在不经意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这个事实往往让人无奈而焦虑。旧的一年还未容人细细回味,新的事物已经挤压人们关注的视线,快字当头,记忆似乎都会发生偏差。
社会的这种增速发展显然跟技术的发达有关,数字技术的普及造就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通过数字化的平台,人们开发出了强大的虚拟技术,传统意义上的某些难题,在数字化的虚拟环境里可能变得轻而易举。借助数字技术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是顺理成章、极为自然的一个选择和结果,其优越性无需赘言。本期《特别策划》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为题,邀请了多位专家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有技术性的分析和介绍,也有通过数字技术拓展文化遗产传播渠道的探索。通过这些案例的实践和相关理论论述,我们可感受到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巨大潜力,未来还有丰富的可能性,前景乐观。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些反思依然不可缺席,虚拟技术的发达有时候会导致人们对真正实物的轻忽。在专家严肃的报告中,其实已可感受到,数字技术的模拟与事物的真实状态之间仍有一道鸿沟,尽管虚拟技术在视觉层面已可无限接近“真实”,但真实的价值仍不可替代,并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受限于时代的认知水平而不为人所认识或重视),如果我们过于乐观地认为技术解决了所有问题,这可能就成为一个大问题。
2019 年1 月11 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在深圳当代艺术和城市规划馆开幕,以82 个案例带动了近700 件不同形式的作品,从传统活化、形象传播、中国智造、科艺融合、智慧城市、城乡营造、品质空间和友好社区八个方面展现了中国设计近三年来的优秀成果。这个展览同时也是对改革开放40 年的一个回应和纪念,中国设计的快速发展是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的,没有改革开放所释放的经济活力,设计的成长也就没有了土壤和空间。这届大展所选的作品,也指示或引导了中国设计未来发展的方向,新时代、新生活,正是设计充分展示自身价值的最好时机。我们如何告别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走向注重品质与内涵的精细化发展模式,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和责任,中国设计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的年份,70 年的历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总结和分析,设计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角度。同时,今年也是现代设计史上影响深远的包豪斯建校100周年的年份,相关的纪念和讨论已经开始。但更重要的还是往前看,所有的纪念都不是为了昨天!
在己亥新年来临之际,谨代表编辑部全体同仁祝读者朋友们新春快乐,学有所成,事业精进!
特别策划: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栏目主持:田君
主持人语
“文化遗产”的概念是在1972 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正式提出的,主要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属性, 它们不仅属于其所在国家,而且属于整个人类。文化遗产是以自身的价值和人类对它的研究成果及展示传播来发挥其作用的。过去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 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成为可能,它利用当代测绘遥感和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将文化遗产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真实、完整地存储到计算机网络,实现真三维数字存档,供保护、修复、复原,以及考古研究和文化交流使用。这种保护方法充分发掘了科技与人文结合的优势,不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传统文化遗产原态的完整呈现,而且在展示方式、审美体验和教育传播上极大地拓展了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因此,用数字化的方法对文化遗产进行深度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共识,这也是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期《特别策划》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为题,邀约了国内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各自实践的研究项目出发,真实客观地呈现出在传统村落建筑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复原、圆明园海晏堂遗址复原、新媒体主题设计展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应用研究的面貌,揭示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其中既有从不同角度对文化遗产的深刻阐释,也有现实操作层面的具体方法和对发展方向的展望。这些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成就,对该领域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年伊始,继往开来,希望这期专题带给我们更多关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反思。中国是文化遗产大国,拥有灿烂丰富的古代文明,它们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课题面前,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中国设计人不容回避的历史责任。(田君)
◆ 面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体验设计
吴 琼
内容摘要: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价值不仅在于数字化的保存,更在于再现历史、传播文化并影响当下。本文主要论述面向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传播,如何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数字化体验设计,着重讨论了文化遗产本体和情境的准确、完整呈现,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的成果,促进生成文化与观众深度的互动和基于新的数字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
◆ 传统村落建筑立面快速采集与装饰类型智能检索方法
——以江西流坑村宅门实验为例
李 哲、黄 斯、张梦迪、李 严
内容摘要:在乡建热潮中,村落学者或相关设计师都需要调研照片自动分类和智能检索工具,对村落建筑立面特征归类并快速构建全村、全地域的“风格地图”,遴选区域中的同类风格案例并研究各类型间的融合变迁等。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图像识别技术发展迅速并已在生物识别等领域中体现出一定的准确度,但在村落建筑风格分析方面的应用还很不成熟,自动梳理检索海量调研照片、装饰特征量化分析比较仍属难题。针对江西流坑村宅门图像采集和类型识别的实验,可以解析图像获取瓶颈并寻找突破的办法,构建从图像获取到风格特征量化的全作业链条,显著提高分类准确度和可行性。据此可建立开放共享网络,实现传统村落建筑装饰风格与特征的跨地域检索和比较。
◆ 破损壁画的数字化复原研究——以敦煌壁画为例
付心仪、麻晓娟、孙志军
内容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佛教文化的宝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然而经过岁月的洗礼,莫高窟的壁画正面临着多种病害的侵蚀。物理手段的修复方法存在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等挑战,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壁画进行复原,是近年来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热点方向。本文针对典型破损壁画,从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的角度出发,综合设计学、美术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知识,运用文献调研法、需求分析法、设计研究法、用户体验法等研究方法,提出了交互式壁画数字化复原系统的设计范式,实现了利用壁画的线描图信息对破损敦煌壁画进行复原。本文的复原结果得到了敦煌研究院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可以应用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当中。
◆ 敦煌壁画色彩数字化采集研究
图 拉 、马晓娜、杜 鹃、徐迎庆
内容摘要:作为文化遗产数字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壁画色彩的数字化复原主要涉及壁画图像的采集与处理、颜料成分的采集与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壁画色彩分析与复原等三个方面。本文结合国家“973”课题“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之文物色彩复原相关研究,以敦煌莫高窟壁画色彩的数字化复原研究项目为例,分析文化遗产数字化图像采集所涉及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同时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 古思今译:“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侧记
王之纲、王 烨
内容摘要:“万物有灵”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研究成果展,通过运用视频、交互体验、VR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再现和创新了文化遗产的种种魅力;通过课题研究,用理论的构建来深度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通过策划展览,用实际成果的展示来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并且用新媒体艺术来表现文化遗产被创新的艺术探索过程,以“信息”乃万物之灵的核心理念来展现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可持续性创新的多元化、系统性的研究成果。
◆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阐释与公众传播
——以E-MAX“重返·西洋楼”沉浸交互秀为例
贺 艳、杨 思、裴唯伊
内容摘要:本文以E-MAX“重返·西洋楼”沉浸交互秀为例,通过分析和总结其具体的内容策划、体验设计及空间设计,探讨文化遗产数字化阐释与公众传播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海外动向
栏目主持:李拓
◆ 18 至19 世纪日本对欧洲绘画的接收与吸纳
[荷] 弗兰克·威特卡姆
翻译:汪 芸
导言:欧洲与日本版画的邂逅常常被视为西方现代派艺术出现的决定性时刻。19 世纪后半叶,随着印刷品的泛滥蔓延到欧洲,包括文森特·梵高、埃德加·德加等在内的欧洲艺术家发现了新设计的可能性,这些设计从根本上影响了他们的创作。近年来,日本绘画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重新受到了关注。今年早些时候,在位于东京的西方艺术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名为“葛饰北斋与日本主义”的展览,而“梵高与日本”则从东京巡展至阿姆斯特丹。
日本的版画是如何激发欧洲现代主义的?诚然,它们是由日本印刷设计师在日本制作,由日本出版商发行的,但是日本印刷品的发展完全没有受到外来影响吗?本文论述了江户时期(1603—1868年)欧洲图像在日本的传播情况,探讨了日本艺术家是如何审视、书写,以及他们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吸收采纳欧洲绘画的。因此,本文采用了与上述展览相反的方法。19 世纪50 年代,在“日本向世界开放之前”,日本的版画就藉由与欧洲设计的邂逅而深受其影响。
第一线
栏目主持:萧冯
◆ 科学、传承与服装本体探究
——北京服装学院刘元风教授的设计教育思考
王小茉、钱婧曦
内容摘要:中国的服装设计教育已进入新的阶段:它如何突破纺织学等其他学科的固有限制,如何脱离西方经验的长期影响,将决定服装设计的学科特色与未来方向。2018 年12 月,本刊对北京服装学院刘元风教授进行了专访。作为中国服装设计近四十年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实践者,刘元风教授向我们描述了他的教育教学理念,他对服装设计专业今后发展的思考与判断,以及北京服装学院多年来依靠对自身基础的认识,逐渐形成的办学理念与科研特色。
纸上展览
栏目主持:庄边
◆ 新时代·新生活——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编辑:周志
资料提供:中国设计大展组委会
编者按: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于2019 年1 月11 日上午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该展览以“新时代·新生活”为主题,突出问题导向,将设计和公共艺术置于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总体框架中,关注其社会责任及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文化价值,凸显“创新引领”与“生活关怀”的理念,广泛挖掘2015 年以来优秀设计和公共艺术成果,通过“案例”的组织,回应时代召唤,展示新时代中国设计和公共艺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
《装饰》杂志2018年第1期"海外汉学"
《装饰》杂志2018年第2期“包装设计”
《装饰》杂志2018年第3期“《莱昂纳多》50年”
《装饰》杂志2018年第4期“设计·扶贫”
《装饰》杂志2018年第5期“社会创新”
《装饰》杂志2018年第6期“毕业设计·服装设计”
《装饰》杂志2018年第7期“技术与审美”
《装饰》杂志2018年第8期“现代博物馆”
《装饰》杂志2018年第9期“设计研究”
《装饰》杂志2018年第10期“体验·设计”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