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装饰》杂志2018年第5期部分内容介绍

装饰杂志 2021-09-22


-- 艺术设计月刊 --

2018年第5期

1958年创刊/总第301期

清华大学主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

match

  【主编方晓风“写在前面”】

社会创新是当下设计界日益关注的一个话题,这一概念的提出,既让人觉得顺理成章,又不无模糊之处。究竟该如何界定社会创新呢?或者换个说法,在社会创新的名目下,人们到底要从事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呢?这个现象正好同“设计”这一概念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一样,存在着相似的动因和社会语境。社会创新意指社会形态、组织结构的创新,有其不好捉摸的一面:一则,社会创新往往并不以物质形态呈现,不那么直观 ;二则,社会创新也往往并非单一学科的努力所能实现,而是需要多方面配合,共襄善举。然而,社会创新又是人们的切实呼唤,绝非知识界的无病呻吟,其根源在于快速发展、变动的社会现实。

 

谈到创新,一般情况下更多的是各类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或艺术创新,也有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社会创新也可理解为各类创新的总体目标,指向更和谐的社会关系与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两次世界大战既显示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也反映了人类在这一巨大进步面前的茫然无措。大规模的相互伤害之下,人类文明受到了极大破坏,成为深刻的教训。二战以后,世界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阶段,其发展速度更是空前,由此带来的社会层面的不适应就变得更为突出了。传统的社会形态、人际关系模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面临极大的挑战,社会创新成为必然的选项。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我们必须以动态的思维而非静态的思维来思考我们的物质创造活动,动态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设计”变得更为困难了。

 

设计显然也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今天所讨论的设计,其范畴远非百年前或五十年前可比。正是预见到了社会动态变化的剧烈程度,设计思维必须进行相应调整,设计师需要摆脱“造物主”的“上帝”视角或思维方式,而更积极地去整合社会资源来展开新形态的设计实践。本期《特别策划》以“社会创新”为题,邀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先行者就他们的实践和思考展开论述,希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创新的内容和意义,推动更广泛的创新实践。社会创新无疑是设计创新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提示设计师们以更为开阔的社会视野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并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社会创新概念的提出,更重要的意义或许不是常规的设计成果,而是设计师们通过社会项目对整个社会设计意识的激发。设计的全民参与已经不再是一个悬置的疑问,而是可检验的现实。本期《第一线》栏目走访了周子书老师和他积极推动的“地瓜社区”项目,从一个网红话题转化为实在的项目,一路走来,周子书的经验和感受可为社会创新提供绝佳的参考。

 

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刊登了程尚仁先生的年表和相关纪念文章,程先生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染织专业的筹建、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其艺术造诣也足为今人之楷模。程先生生于 1918 年 5 月8 日,今年恰逢 100 周年诞辰,特编辑整理程先生的年表和部分作品,以志纪念。在程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图案的独到理解,其成就令人叹服。

 

特别策划:社会创新

栏目主持:周志

主持人语


社会创新,已经成为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一种创新方式,也吸引了来自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乃至设计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设计师所扮演的角色、所起到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无论是作为一种职业,还是作为一种思想和行动方式,今天的设计都在悄然发生着一场革命,社会创新思想无疑会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引爆点。然而,在当下的中国,大多数设计师都尚未意识到这场变革的重要意义和这一思想的重要价值。本次专题,我们有幸邀请了一直致力于推进社会创新设计的意大利著名学者埃佐·曼奇尼来组织稿件。从米兰到里约热内卢,从布鲁塞尔到巴塞罗那,再到中国的上海,几篇文章均从实际案例出发,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创新在现代城市建设与改善社区公共生活方面的巨大推力,以及设计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无限可能性。(周志)



创造协作城市 :社会创新和城市建设设计

作者:埃佐·曼奇尼

翻译 :中央编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本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城市建设过程的各种驱动力和特性 ;第二部分说明社会创新在城市层面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概述新兴的协作城市场景。



“活力里约”:里约热内卢积极老龄化城市建设项目

作者:卡拉·齐波拉

翻译 :中央编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活力里约”指的是(由老年人)居住的里约变为(由老年人和游客)共同居住的里约。该项目旨在探索如何在里约热内卢老年人的家中推广家庭招待。在案例中,主人和客人之间的服务体验被重新设计(与传统的招待服务相比),包含了一种更人性化的关系。该项目已经成功地原型化,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

“活力里约”项目中老年人(主人)与游客的互动



巴塞罗那协作城市建设设计 :项目进行时

作者:阿尔贝特·福斯特、埃佐·曼奇尼、阿里安娜·马泽奥

翻译:中央编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本文提出了“城市建设设计计划”(DxCM),其关乎巴塞罗那城市发展的走向,也关乎巴塞罗那埃利萨瓦设计工程学院的未来。通过吸纳当代理念和设计实践,以及与学生、教师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团队进行协作,论文旨在展现一所设计学院如何使一座城市变得适应性更强、更具可持续发展性。换言之,社会创新教会我们打造一座协作性城市。本文的核心是对埃利萨瓦设计工程学院近期开展的标志性项目进行综述,从“协作城市”方案的视角对城市建设设计及其在巴塞罗那的潜力予以关注。




做好你们的城市服务!

作者:弗朗索瓦·热古

翻译 :中央编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一系列有关流程和项目的案例来阐释设计如何帮助改善不同公民行为之间的协作,并与城市公共行动更好地协同。它通过这些例子来重点说明,设计方法如何让社会创新过程充分契合公共行动,并提供帮助,以建立一个更加协作的城市。

2. 公共聊天室

URBANNECT 建筑集团和克卢日市文化事务部的“城市客厅”系列艺术活动取得了成功,他们借此进一步构想了公民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公共聊天室”。

2015 年,URBANNECT 集团在 Manastur 和 Unirii 地区的广场布设了露天居家空间。“城市客厅”项目旨在将克卢日市的公共空间与居家空间联系起来,打造一间可以坐下来与路人交流的客厅,一间露天的共享餐饮厨房,一间共同冥想的静室……这些设施向公众表明,公共空间可以让人获得如家般舒适的体验,并支持和鼓励对话交流。该城市计划提供临时设施,用于居民和公共部门之间开展关于邻里生活质量这一新兴主题的直接对话。



社会住房基金会

作者:乔尔达娜·费里

翻译:中央编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社会住房是一项综合的干预方案,包括提供住房、服务、活动和工具,其对象是因经济原因或无合适解决方案导致无法满足个人住房需求的人。社会住房项目设计的主要特点是不将对房地产部分的设想作为最终目标,而是作为要素之一,用以充分利用特别强调社会性质问题的综合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建筑规划 / 设计成为系统的一部分。社会住房计划的住宿方案的设想,其目的是使住宅区更加满足人们对住房的新要求。

3. 计划与制定活动原型的工具,嘉利堡基金会



NICE 2035 :一个设计驱动的社区支持型社会创新实验

作者:娄永琪


内容摘要

社区是城市重要的创新源头,而社区的居民则是社会重要的创新力量。这样,社区就完全有可能从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末端走向前端。大学,汇聚了最有思想、情怀、知识、能力的各式各样的人才,而且青年人的比例占绝对优势。如果大学能够把围墙打开,和社区充分相融,那么大学和社区之间就有可能产生戏剧性的“化学反应”。为了更好地维系社区的创新能力,“NICE 2035”采用了一个“委员会”式的扁平化管理方式,所有参与方,包括创业者、资本、院系、企业、政府共同为这个平台汇聚资源、参与管理、优化生态。参与各成员之间建立了共享互益机制。



为人民、与人民、由人民的设计 :

社会创新设计的路径、挑战与机遇

作者:钟芳、刘新


内容摘要

社会创新设计在当下的学术界有多种诠释方式。本文认为,从设计与人民大众的不同关系的角度包括为人民的设计,即对设计服务对象的放大;包括设计方法的创新,在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产品及服务的设计过程中,采用参与式设计和协同设计的方法,以最终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社会创新设计还包括全新的设计理念,即由服务的使用者完全主导设计并实施,专业设计师以协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社会创新设计,对当下的设计专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线

栏目主持:萧冯

现实中的理想主义实践:

周子书与地瓜社区 
撰文:张明、周志 

 

内容摘要

周子书,2006 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学位,后进入中国美术馆工作。2008-2010 年间曾为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工作,并参与过文化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形象设计工作。2012 年,周子书赴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系统创新设计专业方向教师。周子书的社会创新设计活动始于对北京望京防空地下室的改造,目前已扩展到几处地瓜社区,成为中国模式的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本刊近期对他进行了专访,期待通过对其所做实践的总结,给更多人带来启示。



纸上展览

栏目主持:刘晶晶


2018米兰国际家具展卫星沙龙展

作者:朱婕


内容摘要

2018 年米兰国际家具展,《装饰》杂志继续关注代表新世代设计师设计风向标的卫星沙龙展。今年米兰国际家具展卫星沙龙展的主题是“非洲 / 拉丁美洲的设计崛起”,关注第三世界后进(新兴)设计。这一主题显示了卫星沙龙展对于全球设计的通盘关注和支持。同时,与第三世界后进设计相对比,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国际化设计进程和形式的高度丰富,欧洲设计师进入了对情感和时间的哲学思考,家居产品成为转化高情感的实物媒介;而中国设计也在今年的卫星沙龙展中大放异彩,中国设计师从展览的观摩者转变为受到高度关注的参与者。

2018 米兰国际家具展卫星沙龙展“非洲 / 拉丁美洲的设计崛起”官网宣传内容



特别关注

栏目主持:萧冯


程尚仁先生年表 
张京生、程芙山、 郭秋惠


内容摘要

程 尚 仁(1918.5—1980.2),浙江建德梅城人,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曾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组长、系副主任、主任。2018 年 5 月 8 日是程尚仁先生100 周年诞辰。本文作者与《装饰》杂志共同筹划了本期《特别关注》内容,特别整理了程先生的年表及绘画、图案设计作品。并通过其女程芙山、其学生祝韵琴的两篇回忆文章,展现其生前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专业的筹建、发展、人才培养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深厚的艺术设计造诣。



追忆父亲程尚仁先生

作者:程芙山

内容摘要

2018 年 5 月 8 日是程尚仁(1918-1980)100周年诞辰。本文作者为程尚仁先生之女,在文中回忆了父亲执教 40 年间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图案、设计结下的不解之缘。

1. 程尚仁先生,摄于 1952 年


 

怀念我的老师程尚仁先生

作者:祝韵琴

内容摘要

程尚仁先生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的主任,本文作者 1956 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1961 年毕业留校。在文中,作者回忆了和程先生当年一起走过的日子,以此表达深深的怀念。

2.1962 年,程尚仁(右二)、祝韵琴(右一)在贵州安顺进行专业调研与工厂领导和技术员合影。


书评

栏目主持:莫筱


回归历史的现场——

《象生 :中国古代艺术田野 研究志》的别样维度

作者:韩超

内容摘要

李立新教授曾提出“象生”的命题,在新著《象生:中国古代艺术田野研究志》一书中重塑了作为中国艺术之滥觞的“象生”所应具有的文化地位,为设计发展及相关理论探索找到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并通过身体力行的田野研究,为艺术学及设计学的研究转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梳理艺术学和设计学学科文脉的同时,探寻出别样的理论视阈与研究方法。

 


装饰杂志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阅读《装饰》杂志近期刊物介绍:

《装饰》杂志2017年第1期介绍“创新·创业”

《装饰》杂志2017年第2期介绍“阅读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3期介绍“ 江南物化”

《装饰》杂志2017年第4期介绍 “信息视觉”

《装饰》杂志2017年第5期介绍 “ 历史街区复兴”

《装饰》杂志2017年第6期介绍 “德国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7期介绍  “毕业设计·环境设计”

《装饰》杂志2017年第8期介绍   “宜兴紫砂”

《装饰》杂志2017年第9期介绍“品牌·中国”

《装饰》杂志2017年第10期介绍“张仃百年”

《装饰》杂志2017年第11期介绍“手艺 ·乡村”

《装饰》杂志2017年第12期介绍“服务共享”

《装饰》杂志2018年第1期介"海外汉学"

《装饰》杂志2018年第2期介绍“包装设计”

《装饰》杂志2018年第3期介绍“《莱昂纳多》50年”

《装饰》杂志2018年第4期介绍“设计·扶贫”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本期杂志

[郑重声明]

近日出现

假冒《装饰》杂志官网

     近日《装饰》杂志编辑部发现一个仿冒网站,请各位读者和作者警惕!在此,请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投稿!切勿让某些非法之徒有机可乘、混淆视听,窃取不义之财,败坏学术风气。特此声明:

  • www.izhsh.com.cn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其它均为仿冒,请各位读者和作者警惕!

  • 唯一投稿邮箱为zhuangshi689@263.net,未开通网上投稿!

  • 编辑部电话为010-62798189,是清华大学所属号段的电话号码。

  • 此上真实信息均印刷在《装饰》杂志的纸刊上,请各位读者和作者鉴别!

  • 【仿冒网站的邮箱地址为:zhuangshibj@163.com(假的这是假的!)】

  • 【仿冒网站的地址为:http://www.zhuangshizz.cn(假的这是假的!)】

  • 在进行投稿或合作等涉及到个人信息以及金钱交易等行为时,一定先以纸刊上印刷的联系方式与编辑部确认和沟通,以防止给您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以下为仿冒网站的主页截图,

请各位读者和作者警惕!




以下是 “唯一”官方指定投稿邮箱: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