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温经典 | 吴劳谈展览色彩

吴劳 装饰杂志 2023-03-12

    



不久前,《装饰》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作为优秀期刊之一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展出。


一本刊物,折射着一个时代。创于1958年《装饰》杂志,在六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始终紧随时代,将各个时期的设计面貌鲜活地呈现出来。


为迎接国庆节的到来,我们特别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重温经典”,回顾以往刊载于《装饰》上的旧文,与读者一同回眸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程。


今天重温的是,吴劳发表于1959年的旧文《展览艺术的色彩》。



吴劳 


编者按:吴劳,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画家。早年曾入苏州美专和杭州艺专雕塑系学习。抗战爆发,参加抗日救国活动,随后到延安鲁艺学习。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大文艺学院任美术教员。1948年随部队进北平,此后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研究装饰美术、文艺理论以及国画、书法等。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等职。

 

吴劳先生为现代中国展览设计的奠基者,建国初期对外展览均由其主持。20世纪50年代编有《展览艺术设计》一书。这篇短文针对当时中国展览设计存在的问题,呼吁提高对展览设计的重视,加快展览设计的理论研究,并对其发展提出殷切的期望。

 

览艺术的造型手段是依靠多方面的条件来表达其内容的,而色彩是很重要的条件。在展览艺术中,对色彩的运用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使展览出色。

 

色彩的运用与展览的内容、风格、情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有机联系。陈列室的色彩,对于观众领会展品的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就需要恰当地选择和组织展品背景的色彩,使之能将展品充分地衬托得明显突出,同时能显示出各种展品的特点(形状、质感、颜色、装饰风格等),并能激发起观众对展出内容的理解。

 

如果对展览艺术的色彩设计采取轻率的态度,就会造成创作实践上的失败。例如全国交通运输展览会(1956年),就是色彩的处理没有经过统一设计的例子。在这个展览会上,每一部分都使用了性质不同的反对色彩,单独看都很鲜艳,但整体看来却显得杂乱,形成互相分离,五光十色,互不协调的局面,使观众的视觉感到不畅快。这样非但不能增强观众对主题思想的体会,反而会减弱展出的目的要求。

 

这种情况,是由于设计者只是孤立地注意了个别或部分(图表、墙壁、家具等)的色彩效果,而没有注意到整体色彩的配置,不懂得部分和整体色彩要求谐和悦目,不根据每一种色彩固有的特性去调配。这就如同一个不会做菜的厨子,不懂得荤菜和素菜如何搭配,以为任何菜只要油腻大了就是合人胃口。当然,色彩过于贫乏,缺少变化,或都是同等性质的近似色的互相连续,也必然会流于单调和没有活力的感觉。这亦会减低观众的兴趣,同样会达不到展出的目的。

 

195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展览艺术设计》是吴劳先生长期实践与教学的结晶


考虑一个展览馆内的整个色彩,如同创作一幅彩色画一样。它们虽然各有特殊的方法和作用,但都是为着表现出内容,加强对主题思想的表现。所以展览馆内使用什么样的色调作背景,利用哪种色彩与展品的颜色作对照,怎样使陈列室中各种色彩配合得当,以及怎样使陈列室照明与各种色彩的反射率合适,才能表现出内容,才能让观众最舒适地参观,这些,设计师都得作统一的全面的考虑。

 

假如设计者不依据展出的内容要求或缺乏色彩知识而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或不善于掌握色彩的技巧,就很难得到较好的色彩艺术效果。因此,设计者要懂得色彩的基本原理和各种色彩的性能,并应具有艺术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熟练地运用色彩,使展览的形式具备完整的艺术性。

 

展览艺术中的色彩,应从纷乱庞杂的展品色彩和单调的展品色彩中,根据设计者的表现意图,使之能将展品衬托得突出,在整个陈列室中形成一个协调的体系。在这统一的基调中,贯串起展品色和衬托色的多样变化,构成如音乐上的各种韵律和节拍的变化。

 

《民兵》 吴劳 20.2 ×14厘米 1942年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院长沙可夫》吴劳 12.5cm×9.8cm 20世纪40年代


我们知道,某些展品本身特具的颜色花样是很丰富的那么,要防止展览艺术中色彩的杂乱,求得既有变化而又统一的色调,首先就要注意选择背景的基本色调。一般的说是应该根据这组展品中(或者是一个单元)占优势的一种颜色,决定一种与它相协调的色彩来作背景。但在个别的玻璃橱柜和屏风的背地,也可采用较强烈的较饱和的色彩,这样就能强调出某些展品的特征。所以掌握了色彩的性能,运用背景的色彩就很容易区分出主导的展品并使之突出。可是必须考虑观众的视觉会由于多样的和饱和的颜色而感到刺眼的疲劳(墙壁、玻璃、橱柜、展品、屏风等的涂饰用饱和色彩最容易使视觉疲劳)。显然,背景色彩处理得当,是能使展品更接近观众,并以此来促进对展品的领会的。

 

单独的展品色彩是没有独立价值的,只有和其它色彩发生了相互关系之后,展品对我们的视觉才能发生良好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加强色彩表现的性能和相关性。

 

根据各类展品的色彩,配合以邻接色,不仅可以使之成为比较暖、比较亮,或比较寒、比较暗的感觉,而且可以随设计者的意图来控制展品的主次和色彩变化,形成庄严、富丽、典雅、朴素、热烈、轻快、喜悦、激动、安静、沉闷等等各种各样的情调,使之引动观众的情感。因此,要为展品创造良好色调的环境,必须充分发挥色彩的性能。

 

《虎啸》 吴劳 50cm×79cm 20世纪70—80年代

《彩墨写生之一》 吴劳 49cm×34.5cm 年代不详


凡是属于温暖的饱和色、带紫色素的一些明亮的色彩,都具有一种似乎向前突出的感觉。而属于寒冷的中和色、不带紫色素的一些深暗的色彩,都似乎具有向后退却的感觉。因此暖色系的色彩打动人的感觉就比寒冷系的色彩强。但如果用同样的一种颜色,还得看色彩的明度和纯度而有所不同。当然,不太混浊的色彩给我们的感觉是最强的。而这种强、弱、寒、暖、明、暗、纯、浊的程度,是由于色彩的相互比较,使我们肯定出很鲜艳、很温暖、很强烈等等,绝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所以设计者为着挑选恰当的背景,最好先将色彩涂在厚纸板上,或用彩色布料放置在玻璃橱柜中来比较,这样就不难给展品找出最妥当的背景。

 

就以象牙雕刻为例,假如将它放在紫色丝绒的背景上,就不如放在暗紫色丝绒的背景上,更能显出黄色的光彩。但如果放置在橙黄色丝绒的背景上,就会减弱它的光彩。当然,我这样谈,并不是否定了前面所谈的,应该根据这组展品主要的色彩,来决定一种与它相协调的色来作背景的问题。而是说,在陈列室内总的方面是要采用中和的安静的和协调的色彩。

 

一般情况下,总是在序幕部分使用强烈、鲜艳、丰富、“喧闹”的色彩。因为在这里不放展览物品,只让观众对展览内容作概括的了解,只要使观众从室外一到室内先得到色彩的刺激而引起兴奋就算达到目的。但陈列室内的墙壁、假墙、展品台、玻璃柜等,都是衬托展品的背景,这些背景的色彩能影响展出的特性,甚至影响观众对展览馆内部空间的感觉,对展品起着“出色”或“逊色”的作用。因此,着色上就要求色调谐和,应极力避免这些背景呈现出极端的鲜明性和饱和性(红色、绿色、蓝色),以免使人们被鲜艳的背景所吸引而离开展品,分散了注意力,冲淡了对展品的印象。

 

《鱼乐图》 吴劳 68.5cm×33.5cm 20世纪80年代


为了使展品突出,为了建立成统一色调的环境,所以许多艺术设计师都喜欢将背景采用中和的、安宁的、淡色的色调。这样的环境会使观众对展品的印象很深,有助于展出内容深入观众记忆这一基本目的。同时,我们也就不难明白,只有把这些背景设计成统一的淡色的基调,避免激动、对比,从闹中取静,才能创造安宁的环境,才能达到使参观者长时间逗留于陈列室的目的。

 

刷饰淡色的背景,对陈列室内部光线的吸收很少,反而能很好地散射出反射光线,增强陈列室的照明。具有这类性质的材料,首先要推洁净的石膏粉。刷有石膏粉的物品,几乎不会产生反光,吸收系数只占0.15-0.10%,可是反射光线的系数却能达到0.85-0.90%。米黄色的反射率约为0.55%,可是一般的深色光线的反射系数就是很低的。因此,在国际性的博览会展览馆中的墙壁、玻璃橱柜、展品台等,差不多常刷饰成白色、米黄色或木料的本色,确是有所根据的。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照明度,而且可使展品突出,在视觉上也会感到更舒适。

 

陈列室中的家具色彩,亦可利用材料的天然色彩,显露出木质纹理的本色,使陈列室的家具都以本色取得协调,以避免过多的杂乱色彩,也能在视觉上起着良好的背景的效果。此外还应注意在墙壁和陈列家具的色彩上,做到外表没有光泽。因为它能使展出面积的照明度不均匀,同时,这种光泽也会妨碍对展品的观看。所以可以把墙壁、假墙、屏风等表面的纺织品(粗麻布)染成必要的色调,但在个别场合下,某些展品的背景(工艺美术品)也可以用天鹅绒和无光泽的丝织品。

 

当陈列室的墙壁、假墙的色调取得了统一,玻璃橱柜、展品台等色彩取得了协调以后,不仅能加大室内的照明度,而且可以使观众安宁地参观。但在较大的展览馆中,如果一律饰以浅淡的中和的颜色,固然会消除杂乱的色彩影响安宁参观的弊病,可就未免显得太单调、乏味,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喜悦。因此可以根据各陈列室展品的特点而变换墙壁的色调,使观众由于长期间看一种颜色而感到疲劳的双眼在转到另一种颜色时得到调剂。但要求配合的协调,不要有急剧的转变,只要在色调和强度相近的一些颜色上有所更替就行了。因饰以强烈的饱和色彩的墙壁会引起陈列室内部体积“往前伸展”缩小的错觉,使陈列室显得较为狭窄。但饰以寒冷的中和色彩的墙壁则相反能“往后退却”,显得陈列室较实际的位置远一些,增大了内部空间的感觉。总之,在较多的陈列室,应求得墙壁色彩的变换,并应考虑各种色彩刷饰所反射的光线的数量和光谱,因为陈列室内部光线的强弱,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四周所刷饰的色彩的。

 

要达到色彩使用的艺术效果和应有的表现目的,除应理解色彩的性能,展品与背景色调的配置关系之外,还得善于恰当地利用性质比较暖、明度比较强的纯正的色调;和性质比较寒、明度比较弱的混浊的色调对比衬托的变化,使各显自己的特性,加强色与色之间的性能和刺激,增强或减弱它们的个性,以达到色彩鲜明的对照,打破陈列室内的背景和展品色彩的单调和呆板状态,补救色彩的过分统一,强调出展品的形状,使观众更舒适、更容易地感觉到它


1950年,吴劳在中央美术学院创作《白求恩》胸像


好的设计师,在具体使用对照色彩时,对掌握色彩量的对照大小比例和色彩价值的对照提高是很注意的。每一部分的色彩关系,都是使观众的视觉感到和谐,既不单调也不互相分裂,是在多样变化而又统一的约束下求得协调的效果。

 

因此在使用色彩时,要想达到协调的目的,必须懂得在展览当中所有的色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配置、衬托、呼应、补充的效果。这种配置、衬托,在色彩上能起着发挥展品的表现作用。例如把白色或者较明亮的展品施以比较暗的衬托,就能使展品显得突出、醒目。在展出铜制品和电镀品、玻璃器以及小件雕刻品时,最宜采用这种方法。又如丝绸布匹的布置,则宜按着暖色依次排列到寒色;而色彩比较华丽的展品,最好放置在色彩比较朴素的衬料上;表面比较滑泽的展品,最好放置在粗糙的麻布衬地上。这种色彩的相互对照,如果寒暖、明暗的对照配合得恰当,不仅可以增强展品的特征,而且可以互相提高展品的色彩效果。用这种方法,从局部扩及整个陈列室的墙面、家具、地面色调的配备时,就要求中和一些的对照效果。

 

但是这里必须注意,往往有些展览中的某些展品(日常生活用品、工艺美术品等)本身的色彩很鲜艳,那么,在使用背地的衬托材料时,就要避免同样鲜艳的强度色彩,因为同样的强度会减弱展品色的色价。所以有经验的设计者,在选择玻璃橱柜内的衬料时,不是比展品色彩的明度稍稍弱,就是比展品色彩的明度稍稍强,使达到明度和纯度不相等,这样能使展品色彩的对照得到良好的效果。

 

由此看来,凡是性格不同的强烈对照的色彩,只宜用一定色彩量的大小比例与展品对照。这种办法用之于玻璃橱柜是最恰当的,而不宜用于较大的平面上(假墙、墙壁、地面)。因为如前所说,强烈饱和的色彩最易引起视觉的疲劳,只有在突出小件展品时,为了提高展品的色价,才用这些强烈的色彩作为背景衬地。

 

我们能从日本来华商品展览中,很清楚地看出这种设计意图。全馆以钢管架子划分为小间。在这些小间里都以淡黄色的纸板为背地,在纸板上按照展品的色彩情形涂饰方的、圆的或三角形的色彩,使得与展品的色彩对照更加显明。如有些涂以红色的喷雾器,施以一定量的绿背地;橙黄色的展品,施以一定量的青背地等。它们都是互为补色的关系。这种补色的配置,能补救对视觉所引起的疲劳的敏感性。

 

但是应该指出,陈列室的背景刷饰各种对照的色彩,如果运用得不恰当,就会引起色彩眩目的感觉。因此对照色彩刷饰量的大小要使用合度,一般不宜过大于展品的面积,如此,则它们就愈能形成对照,愈能互相加强色彩效果,因而使展品更加明显。

 

为了造成陈列室中整体的协调,有时可再放置与衬料色或展品色接近的明度较弱的第三色。而这颜色又与背景色调相适应,来缓和它们生硬的强烈对照。

 

所以展览艺术色彩的变化,主要是依靠衬托色与展品色的对照,而要使多变的展品色与衬托色达到统一,则要依靠于陈列室内的背景色调(墙面色、家具色、地面色等)。片面强调色彩对照的多样变化,必然会导向支离杂乱;片面强调色彩的协调统一,却只能导致展览艺术色彩的简单化,致使实物丧失应有的色彩,也不能引起观众兴趣。

 

来源:《装饰》1959年总第4期


《装饰》1959年总第4期封面


延伸阅读


《装饰》入选精品期刊展

重温经典 | 雷圭元谈图案创作

重温经典 | 张光宇谈装饰艺术

重温经典 | 陈叔亮谈工艺美术



《装饰》杂志欢迎您的来稿

E-mail:zhuangshi689@263.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1   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

电话:010-62798189  010-62798878

邮编:100084

官网:http://www.izhsh.com.cn

建议邮件 书信亦可

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即可获得投稿须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