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他们为“大先生”过生日

2015-09-25 王润 大小舞台之间





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34周年纪念日。

由文学评论家、剧作家李静编剧,

青年导演王翀执导

赵立新担任主演,

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部投资出品制作的

大型话剧《大先生》,

邀请到众多文化界、戏剧界、媒体界人士

共同在北京鲁迅博物馆

为鲁迅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




鲁迅长孙周令飞贺电


《大先生》剧组全体同仁:欣闻话剧《大先生》即将于十一月在京上演,十分期待。我现在海外,虽没有看过剧本,无法评说,但新一代人对鲁迅的爱让我感动。有机会一定前来学习、重温鲁迅的形象。谢谢编剧、导演和所有演员的勤奋创作,相信此剧有益于让鲁迅精神发扬光大。预祝演出圆满成功!


周令飞




我们是研究鲁迅的,对鲁迅很有感情。能够通过戏剧来宣传鲁迅,真是太好了。


李静的功力深厚,《大先生》最精彩的就是她选择了鲁迅一生中最微妙、最重要的时刻,就是他临终之时、弥留之际。她把鲁迅的性格思想刻画的很深刻。她抓住了鲁迅的性格特点。


——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乔生




今天是特殊的一天,是鲁迅的生日。


《大先生》选在这一天和大家见面,对于中国戏剧界来说是一件非常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大先生》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野草”,是民间的、体制外的、横空出世的创作。这种独立自主、严肃认真的创作,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中是稀缺的。


鲁迅其实不仅在文学史、思想史上是伟大的,其实他也是实验戏剧的先锋人物。《过客》实际上就是实验先锋戏剧。


现在都流行说IP,其实鲁迅就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IP。没有鲁迅,就没有我们这一代人。但我们现在的文学界、思想界,没有好好发挥这个IP的作用。

——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杨乾武




当年李静看完我编剧的《厕所》,采访我,我们成为了朋友。她对我说,有创作戏剧的愿望。就像我当年看完莎士比亚戏剧节之后,对大导林兆华说:“我想写戏。”我就拿当年林兆华对我说的话来鼓励她写剧本。那个时候濮存昕演了电影中的鲁迅之后,还不过瘾,想要找人写个鲁迅的话剧,让大导来导。我就想到李静,把她推荐给了大导。


李静写了三年,不是大导和濮存昕想要的鲁迅,但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陈丹青、赵立新都在想办法帮她,她也找过我,问我能不能导,但我觉得自己拿不动这个戏。现在她终于找到了王翀导演和赵立新。


李静擅长思考,赵立新擅长塑造人物,王翀擅长用违反常、富有挑战的新样式来形象的呈现,《大先生》是三个理想主义者遇到了一起。非常期待他们三个人的合作,我相信会看到一出好戏。


——著名剧作家过士行




这个剧本获得去年第四届老舍文学奖,我是终审评委。因为我一直是从事导演创作和戏剧教育的,所以我读剧本时常常带着导演思维来读,李静的这个剧本常常让我掩卷沉思,因为不知道在舞台上怎么呈现,所以我就很关注这个戏会由谁来排?怎么演?我自己反正导不了。


后来听说是王翀导演。有一天,我听到他说他想怎么导,就是最最重要的贯穿全剧的导演方法,当他一说到他想采用的导演手段,我的感觉特别像在北京雾霾特别特别重的一天忽然变成了蓝天白云。他的导演手段在我心里打上了三个惊叹号!!!我没有想到,也想不出来,《大先生》该怎么在舞台上呈现,王翀想出来了,而且非常有意思。王翀是一个不因循守旧的有思想、有灵魂、有品质的导演。大家拭目以待吧!


——著名戏剧艺术家林荫宇



一直以来,鲁迅对太多中国人来说,是数代人的阴影记忆和语文负担,一直是以“斗士”、“导师”、“匕首”、“投枪”、“棍子”等面目出现而被厌怕、被疏远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是“被过度谈论而又被误解最深的文学家”,我希望剥除层层历史的厚茧,将鲁迅作为有血有肉、复杂而本真的“人”的形象,搬上话剧舞台。

——文学评论家、剧作家、北京日报副刊编辑,《大先生》编剧李静



希望能用自己的创作力来为这个作品做不寻常的阐释。我从剧作的精神中摘取出了一个重要的意象:“傀儡”。在整个作品中,除了鲁迅之外,其他的角色都是由“傀儡”来演出的。所以是一个在鲁迅弥留之际的这样一个和傀儡交流的超现实梦境,整个作品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非常感谢出品方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们专程和团队前往台湾宜兰寻访“无独有偶”当代偶戏团,学习“偶”的制作和运用,并邀请美术家黄姒为《大先生》设计订制了数个“傀儡”。这些“傀儡”在舞台上出现,会丰富作品的维度和涵义。

艺术本身就是冒险行为,能够先把成败放下,而完全纯粹地进行创作,打开想象力,令人振奋。这部作品可能会挑战观众既有的舞台观看经验,就像一场袭击。也许我的创作可以作为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开始,我的解读,也许会给未来更多导演阐释《大先生》这个文本撕开一个口子。


——《大先生》导演王翀




这次我回归话剧舞台,和以往不一样,这是一次完全不知道去向何方的旅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李静的《大先生》这部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因为李静写出了一个初读极陌生、细思又本该如此的鲁迅。这是我第一次演中国编剧的话剧,我把第一次交给李静,因为我信任她。


我从来没有看过王翀导演的作品,我就接下来演这个戏,如同上了一趟东方快车,充满了未知和好奇,创作的过程肯定是既痛苦又欢乐,但我相信是值得的。


—— 《大先生》主演赵立新



这个戏是三个理想主义者的合作,这个戏的名字叫做《大先生》,我希望李静得其“大”,志向远大;王翀得其“先”,先锋开拓;赵立新得其“生”,最后舞台上的生命是要靠你来表现,其他都是傀儡,我要看到你生命的体现。


——主持人史航




乌镇的血脉里一直都有极强的文化基因,乌镇和戏剧的缘分也是古已有之。从搭建乌镇戏剧节这样的平台,到为优秀戏剧人、戏剧作品提供孵化基地,再到亲自出手投资做戏,对于乌镇而言,是非常顺其自然的事情,关键是要选中值得做的好戏。


之所以会选中《大先生》这样的原创剧作,正是因为看中这部荣获“老舍文学奖”的作品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且鲁迅也是浙江人,和乌镇有着相通的血脉,从木心,到鲁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传播这些文化大家身上的人文精神。正如我们的陈向宏总裁所说:“始于乌镇,但不止于乌镇”,也正如这部戏的名字《大先生》一样,我们也要有大的视野,大的胸怀,大的情怀。


——主办方代表、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瑜


《大先生》第一次将鲁迅作为有血有肉、复杂而本的“人”的形象搬上话剧舞台。剧本获得“老舍文学奖”,演出也获得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扶持。


《大先生》剧情从鲁迅临终前的最后时刻展开:当来自“天堂”的两个影子回收专家快要把鲁迅和他的影子分开的时候,他心中最牵挂的那些人陆续与他相会,并陷入对话和争执——他法律上的妻子、旧式女人朱安,为他撮合了不幸婚姻的母亲鲁瑞,二弟周作人和他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他在《新青年》时期的同志胡适,他后半生的伴侣许广平等等……鲁迅的意识停止在对“天堂”的最后想象中,舞台重新回到了人间的氛围。两位革命青年站在他的遗体面前,发出了慨叹。


《大先生》定于11月在北京首演,并将随后启动“追随大先生脚步”的全国巡演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