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享充电宝“刺客”竞争升维 加码“轻创业”新赛道

胡润百富 2023-01-21

“火电一度3毛9、风电一度4毛6,共享充电宝5伏1万毫安0.05度电,1小时却收4块钱,共享充电宝这么贵,难不成是爱迪生那会儿传下来的百年老电吗?”"我用它的电,它吸我的血"、“共享充电宝卖的是电吗?卖的是教训”……


近日的脱口秀大会上,脱口秀演员House(豪斯)分享了自己被共享充电宝 " 刺伤 " 的经历引发了网友的共鸣,不少人直呼“字字诛心”。


4元1小时,已经是当下共享充电宝最普遍的价格。在一些豪华商圈、热门景点等场所,共享充电宝的价格能达到6元-8元/小时。涨价风波频起,消费者却只能在手机电量归零之前,向街头的充电宝低头。共享充电宝越来越贵,但是身处其中的品牌,日子却越过越差。就连“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披露的财报也显示其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亏损。贩卖“百年老电”的充电宝为何也电量告急?


图片来源:pixabay


价格飞涨至“4元时代” 

服务仍停留在“1元时代”

共享充电宝从2017年的0.5元/小时,涨到如今4元/小时,24小时封顶的价格,也从20元涨到了40元,但这只是最普遍的价格。在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一二线城市,每小时的价格则在3-6元不等。在如KTV、酒吧等场景里,共享充电宝的价格能达到8-10元/小时,被称为价格“刺客”毫不夸张。


充电价格上涨、体验却越来越差。2021年“凰家测评”曾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随机对小电、街电、怪兽充电三款共享充电宝进行了菌落总数实验。以CPF为菌落形成单位,即只计算活的菌体数量,结果显示,街电每平米的菌落总数21.6万CFU、小电每平米的菌落总数高达44万CFU。如果将这些可以生长出来活微生物的菌落,根据现有充电宝的常规大小均摊下来,一块充电宝上的菌落数量可以触目惊心地达到3000-7000CFU。

上海南京西路一处人流量极大的狭窄门面,堆满了各类共享充电宝

图片来源:编者摄

充电宝的卫生问题令人担忧,“百年老电”的充电效率也开始显得吃力。从共享充电宝诞生到现在,各智能手机已经经历了5次至10次的换代,部分机型的电池容量已经是原来1.5至2倍,同时新手机原装充电插头的充电速度也提升了数倍,而共享充电宝无论是充电宝本身还是充电站的基座都没有跟上时代,对于厂商来说,想要支持“快充”,充电宝和基站都需要全面“升级换代”,更新的成本压力无法消解。


“易借难还”则是最令人叫苦不迭的问题,在微博上,不少网友表示,“充了半小时,找归还点找了一个小时……找到的地方不是关门就是查无此地”、“附近可还信息都是错的,找到半夜也没能归还,我真是会谢”……而店家的说法包括:“从来没放过街电”、“已经换别的品牌充电柜了”、“有街电充电柜,但是只有薄款,我借的是厚款”、“充电柜已经还满了”……还有到了现场发现没有那家店的情况。


而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也充斥着对各个品牌的充电宝的投诉,原因也集中于“已归还仍扣钱”、“无法正常归还”、“可归还地点无法归还”等。踩着共享经济的风口和 " 电量焦虑 " 的需求,共享充电宝红极一时,然而几年后,风口褪去,用户们支付着更高的价格,体验却没有变好。


“刺客”之间挥刀相向 

业绩股价双重伤

消费者看着越来越高的定价猜测充电宝“刺客们”一定赚得盆满钵满,却没想到行业头部几家厂商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怪兽充电于近日交出了一份难以令投资者满意的成绩单。2022年财报显示,怪兽充电第二季度总营收为6.905亿元(约1.031亿美元),同比下滑29%,环比下滑6.3%,这是怪兽充电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同比下滑,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下滑;利润方面,怪兽充电已连续四个季度亏损,2022年Q2,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净亏损1.845亿元(约合2760万美元),也是过去四个季度中亏损最多的一季。前三个季度的亏损分别是7944万元、6848万元、9641万元。

图片来源:怪兽充电官网

共享充电宝也曾有过 " 闷声发大财 " 的时候,根据怪兽和小电公开的财务数据,两家在 2019 年全年是盈利状态。美团作为后来者,2020年进入市场时也来势汹汹。现在共享充电宝行业,为何日子越来越难过?


事实上,如果你有留意过商家门外或前台上的充电宝,那你一定不难发现,不少店铺会选择同时摆放多家共享充电宝的充电柜。为了抢占优质点位,在直营模式下,谁覆盖的场景规模广、谁拥有的点位多,谁就能在行业中确保领先的优势。为了签下更多“独家”站点,厂商们拼起了入场费,还会给予商户高额的分成。于是,话语权来到了商超、酒店、饭店等“场地方”:哪个品牌给出的入场费和佣金更高,就放谁家的充电宝。这一度导致的结果是,共享充电宝企业过手的钱很多,但能落到自己口袋的钱少之又少。

热门街区是必争之地,紧紧相邻的两家门店全部被怪兽充电抢占

图片来源:编者摄

经过几年的发展,共享充电宝市场的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根据头豹发布的《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行业的设备数量、交易量、订单量的集中度较2021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CR4(行业前4名份额集中度)已经超过90%。


新的竞争格局,迫使企业提升自身的盈利效率,轻资产、快扩张”的代理模式正在逐渐取代以往的直营模式,头部企业的代理比例加速提升,各大头部企业纷纷通过赋能代理商来减轻公司现金流压力及进一步抢占下沉市场份额。从点位数量上看,各大头部企业的代理比例正加速提升。


但代理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在减轻了企业现金流压力的同时,由于蛋糕面前多了一个名为“代理商”的食客,企业在同一个点位上获得的分成将会更少。《天下网商》的报道显示,企业与代理商之间的分成比例通常为二八分成甚至一九分成,大部分收入被代理商拿走。


虽然涨价能够在一定程度弥补被代理商抢夺的蛋糕,但也会导致使用频次的降低。怪兽充电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涨价或许对公司的创收能力造成了一定削弱,单个充电宝的年收入从2021年的161元下降至115元(根据最近财报数据测算)。


屋漏偏逢连夜雨,充电宝创收能力下降的同时,怪兽充电的业务成本却因为部分充电宝进入折旧期而出现了17%的上升。此外,同行们在商家收银台上的争夺战正变得愈发激烈。2019年-2021年,商家的佣金比率已经从48.2%上升至61.1%。


内卷性竞争的结果,往往没有真正的赢家。

共享充电宝的营收被代理商、商户瓜分

图片来源:CC0


挖掘渠道潜力

“轻创业”战场硝烟四起

回首2017年行业爆发时,共享充电宝企业40天内可以爆发11笔融资,近35家机构争先恐后,融资金额累计达12亿元,全年共发生投融资39起。“共享充电第一股”怪兽充电可谓上市即巅峰,在此之后股价却一路走低,“共享经济”早已不再是资本市场的热词,一级市场上融资已经“熄火”许久,在二级市场上,怪兽充电作为“独苗”,如今股价已经跌破1美元,现较发行价已经跌去9成,总市值亦不足2亿美元。


在单一业务模式下,行业赛道甚至显得有些拥挤。2019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就已经形成以小电、街电、来电和怪兽充电为代表的“三电一兽”格局,并占据8成以上市场份额。2020年5月,随着美团充电宝入场,行业迎来了新一轮洗牌期。2021年,怪兽充电登陆纳斯达克,街电和搜电合并为竹芒科技,小电科技冲刺港股失败,来电科技落后,行业竞争格局重塑,“竹兽”双龙头格局渐稳。


然而更多的战场厮杀还在等待着他们,杀入下半场的共享充电宝龙头们,纷纷察觉已经难以突破行业天花板,在以共享充电宝为主阵地的同时,将“第二增长曲线”列入计划表。


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内容,2017年至2020年,我国的共享充电宝总用户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却呈现出逐年放缓。国内众多共享充电品牌纷纷寻找业务新的突破口,一方面,品牌纷纷开始布局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另一方面,拥有产品研发生产优势的企业也开始寻找新的业务突破点。

怪兽充电继续布局卖酒等新消费业务,去年推出了白酒品牌 " 开欢 ",但从二季度财报来看,新消费相关业务带来的营收微乎其微,占比不足 1%。

图片来源:开欢白酒官网


竹芒则盯上"物联网 + 新消费"智能硬件领域,于今年 7 月发布了 17 款智能终端新品,包括口罩机、共享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智能载物机器人、智能零售柜产品等。竹芒科技称智能硬件的铺点推广可以直接由共享充电宝的代理商来完成,因为共享充电桩要对接的客户,同样也是店老板、物业、商务这一类型人员,可以挖掘已合作商户的潜力,将代理商的资源物尽其用。


竹芒科技推出的“两轮车充电桩”

图片来源:竹芒科技官网

头部玩家们已经意识到,资本市场的颠簸需要他们用两条腿走路,“小竹兽”的第二条腿在逐渐成长,但充电宝这条腿能否支撑得住,还是未知数。


在智能化大潮中,共享充电宝厂商以消费者全方面的智能生活化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搭建物联网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布局全产业链来实现共享业务的盈利逻辑是成立的,但前提是玩家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到最后。


共享充电宝从当年的风口上坠落,如今进入了一场耐力赛。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投资者网、和讯财经、蓝琼财经、ZAKER
❖ END ❖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探讨全球最成功的独角兽投资机构的背后思路


外资消费品遭遇本土品牌围剿,突围之路道阻且长


京东家电联合胡润百富发布《中高端冰洗消费趋势报告》| 中高端冰洗消费迎来高增长


查看完整榜单,历年榜单与新闻稿请登录“胡润百富”小程序,或咨询胡润百富客服(hurun-19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