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漫画人物大观——从“明姑娘”到“极简少女”
《读》
2019年广州购书中心25周年纪念
有感所作,由购书中心收藏
从(金城的)作品中,我们不但能感受到他深厚坚实的造型基础,更有着酣畅淋漓的传统笔墨功夫,既有西方写实主义的用色造物,也能有“曹衣出水”般的线条功底,完全得益于他长期积累的速写功力和早年创作连环画时对线条的理解与运用。在画面构图与布局上,也有别于传统学院派背景的画家,画面中透露出心境明静、心无旁骛的气息,有着“禅净双修的简约特征”,令人过目难忘。
——诸迪(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金城兄过去的作品,比如20 世纪80 年代《连环画报》封面上的作品《明姑娘》,以及之后的《一个女兵的来信》等,无不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见长。这次新作中对民国传奇才女林徽因的角色塑造,作者除继续捕捉那些既能表达情节,又能反映内心世界的外在元素之外,刻意强化人物肢体语言与情绪变化,透过人物心灵之窗——眼睛,让我们去体味主人公丰富却不夸张、内敛却又充满情怀的矛盾性格,仿若可以嗅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呼吸与脉动,做到了画有尽而意无穷。
——梁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
笔者极其喜爱金城的那些旅外写生。整体看,这些在异国他乡的里弄街角所捕获的生计之中的人物,是一位“他者”域外行旅印象的一鳞半爪,但这些片段却因肆无忌惮的笔线而充满了绘画性的创造意趣,其形象未必写实,却是在观察对象的过程中进行了想象性的发挥,而笔墨虽也未必完全符合传统套路,但一定是最有真实激情的扫掠和提炼。这些画作的精彩,显然是画家对生计之中的人的各种情态的生动捕捉,具有西式造型素养的笔线将形神与率性完美地融为一体,尤其是一些并未完全勾画出的线,颇有“笔所未到气已吞”的气象。这些画作的美感,还来自对不完整性的追求,正像塞尚的画,以常人看的不完整却成为他对恰到好处的完美的崭新判断,那些不完整其实是激发读者去完成想象的技巧与路径。
——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
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美术》主编,博导)
让我从绘画角度谈一下对金城作品的看法。对于他的艺术创作,我梳理了一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绘画主题的选择十分敏锐和讲究,他善于将自己的个人情趣、爱好、审美与时代脉搏连接起来,再赋予充分的联想和恰当的技巧处理,做到了置主题于情感中,置思想于画纸上。从他早年连环画《明姑娘》到2014 年重新提笔后创作的《我的人间四月天》,再到2018 年的《马克思与燕妮》,可以窥见金城对于人性、人心的思考,以及与时代并肩而行的轨迹。
第二,在绘画构图上,金城非常注意表现手法与题材的结合,重视画面的黑白、疏密、线条与色彩分布,以及疏密关系的拿捏把握,讲求抒情与意境的配合,使情可断而意无穷。包括像环境与人物墨色的设计,如《马克思与燕妮》一作中,强调建筑结构与墨色的复杂和人物简洁之对比关系。
第三,在画面色彩上,重视整体色调的安排和微妙的细节变化,充分理解色不在多,而在精;色不在艳,而在雅。自然之色与心源之色的交替结合,往往能产生以少胜多,甚至无色胜有色的韵味,从而产生特殊的效果。这点从《抱猫的女孩》及印度写生、“青花瓷”系列都可看到。
第四,善于进行观察和思考,不放过瞬间、点滴的敏锐感受和审美视觉,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提升和丰富自己对作品意境的追求和营造。
——詹忠效(旅美著名画家,
广州大学特聘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詹忠效白描艺术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