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奥会捧红这个中国90后?她一毕业,就火遍美国插画圈!| 金城

金城 金城漫与画 2022-09-13



今晚8点,我期待已久的2022北京冬奥会将拉开序幕。


此前,为庆祝这一全球盛会,联合国首次为它发行了邮票。



绘制这套邮票插画的,是一位在国外享誉盛名的华人插画师——阮菲菲,一个来自中国深圳的90后姑娘。


我曾看过她的画作,风格独特,画面仿佛会说话,极具韵味和氛围感。




阮菲菲于2015年毕业,现居纽约。


虽然才毕业7年,但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获得了包括美国插画师协会英国视觉创意平台CreativePool AnnualSpectrum3×3在内的许多奖项和认可。



早前,英国BBC制作的科幻剧《神秘博士》出过一组海报,上线没几天就在国内走红。


这组海报,画的是以剧中重要道具“警亭”为外观的时间机器TARDIS,穿梭于中国的几座著名城市,中国风和英伦元素巧妙结合,狠狠刷了一波知名度。


北京

上海

杭州

成都

武汉


除此之外,她的工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封面、杂志、海报、商品包装、社论、壁画等。



Mercedes-Benz(奔驰);



Burberry(巴宝莉);



KAPPA(卡帕);



《纽约时报》等知名品牌都与她有合作。




在阮菲菲的个人网站介绍栏中,只写着两个词:


 Illustrator 和Visual Storyteller。


 插画家,视觉故事作家。


从这两个词中,不难看出她的自我定位。




“优秀的插画家必备素质有哪些?”



三次被提名、两度入围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克罗地亚插画大师薛蓝· 约纳科维奇,在一次采访中曾这样回答:


 “文字即图像,插画即叙事。”


“首先,会讲故事;其次,插画家应该形成表达自己情感的独特风格,这与‘会讲故事’同样重要。”



阮菲菲就是一位既会讲故事,又有个性风格的插画师。


追溯她的绘画经历,可以看出她从小就深受故事性强的作品影响。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们是看着漫画成长起来的一代。”



阮菲菲第一次接触到美式漫画是在自己六、七岁的时候,母亲去美国出差时给她带了几本当地漫画。


拿到书的阮菲菲非常兴奋,可当时她还看不懂其中关窍,只会盯着某一页看好久。



也正是因为看不懂,所以这种“花很长时间观察某一页的画面细节”的特殊练习,让阮菲菲在画面细节处理上做的非常好。


一根羽毛、甚至一根头发在她的画里都有着自己独立的姿态和情绪表达。



就像在创作《纽约时报》戏剧书籍版面插图时,阮菲菲如是形容过这些书籍。


“在这个暂停的时期,以剧院为背景的小说,是通往现实生活中短暂黑暗环境的门。”


也因此我们得以在阅读时,看到照亮想象世界的那束光



总之,在卡通和漫画中度过的童年时期,她就开始涂涂画画一些小故事,并以此为娱乐——这奠定了她的插画风格。


通过艺考,她就读于广州大学的视觉传达专业;到了大二,她决定去美国读研



是什么让她决定去美国深造?


“早期影响我最大的艺术家是James JeanTomer Hanuka。”


“好看的作品很多,能触动人心的却不多。James Jean的作品就充满了灵性,能带给人一种感动的感觉。”



“另一位艺术家Tomer Hanuka的作品叙事性非常强,看他的插画就像是看一场电影,非常带感。”


“由于他们以及其他一些我喜欢的艺术家都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的,这直接影响我作出了来SVA学习的决定,也是促成我来纽约的原因。”




阮菲菲曾在采访中说道:


“纽约就像是我作品的血液,每天都在不断更新再造。”



但亚洲文化是我作品的骨骼。由于从小就在亚洲文化下长大,无论思想审美价值都离不开这个框架。


“来美国后接触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后,对比下才发现,自己还是对亚洲文化感触最深,它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



阮菲菲虽然各种文化风格的插画都会绘制,但还是亚洲文化、或者说国风的插画更多。


她在个人的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有中国墨水和毛笔



因此在画面呈现方面,阮菲菲的画也总是给人一种手绘的质感,曾经还有媒体称她的画就像现代的中西结合的浮世绘。


不过她的商业插画大部分其实都是通过电脑绘画出来的。



“但是很多人看不出来,以为我就是手绘的,秘诀就是在电脑开始前先用手绘一些笔触扫描进电脑,这样可以保持手绘中,不机械的亲切感。”


这种质感,也是她作品独特气质的成因之一。



近年来,能看到很多广告开始“故事化”,的确,有故事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共鸣、产生话题,让大众记住;


但阮菲菲认为,一个有故事的画面不需要多么复杂。


“有时候留给观众联想的空间比‘把话说完’的效果更好。”



 阮菲菲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更偏好简单的颜色。


她认为单色在阅读体验上比全彩要顺畅,读者可以不被过多的细节干扰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故事的本身。


所以在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她也会尽量控制颜色的数量。


《Sashimi》


比如在处理这个荒诞的绘本故事《Sashimi》时,基于她自身以往离奇的梦境——它们充斥着海腥味,以及整则故事压抑的基调,用了大量的深色来铺陈。


与下面这篇充满圣洁气息的短篇漫画,有肉眼可见的明显不同。


不难看出,创作原理上,阮菲菲更倾心于一种中国经典艺术手法——留白


创作理念上,她更信奉的,是我国哲学概念中的“终极真理”——大道至简


这些国学宝藏顺着时光长河那端漂洋而来,又进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流淌向未来。



“不管发生什么,永远记住是什么让你从一开始就一直在画画,并在前进的同时牢记最初的热血。”


初心也好,文化也好。


有时候,我们的“一如既往”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外界加诸于己身的标签。


 它是一种纯粹,也是一种传承。




这么会讲故事的国风插画师,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